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质的研究与量的研究是社会科学研究领域的两大范式。教育学者对于教育研究中应采用质的研究还是量的研究更为科学有着激烈的论争,同时也企图寻找结合的路径。但通过分析教育研究者在实践中对质的研究与量的研究的运用,看到的却是教育研究者对方法论及其方法的忽视。因此涵养科学精神才是教育研究者必须且迫切的选择。  相似文献   

2.
质的研究与量的研究是社会科学研究领域的两大范式。教育学者对于教育研究中应采用质的研究还是量的研究更为科学有着激烈的论争,同时也企图寻找结合的路径。但通过分析教育研究者在实践中对质的研究与量的研究的运用,看到的却是教育研究者对方法论及其方法的忽视。因此涵养科学精神才是教育研究者必须且迫切的选择。  相似文献   

3.
在教育科学研究的发展过程中,量化研究与质性研究之间的范式之争可谓旷日持久、从未消停,其真正的解决可能需要我们转换所持的范式立场,而混合方法研究为我们提供了这种转换的范式基础。混合方法研究是指研究者在同一研究项目中根据研究问题的需要综合运用一种或一种以上的量化研究方法和质性研究方法或策略的研究类型,其方法论特征主要体现在其具有合并质性研究和量化研究的优点,增加交叉性优势,压缩非重叠性弱点的内在优势。在我国远程教育研究中,研究者需要坚持自觉的方法论立场,增强和提高自身的方法意识和素养;以"问题"论方法,加强对具体研究方法与技术的学习与训练;注重各种研究方法的互补、融通和整合,倡导混合研究方法,以提升我国远程教育研究质量和整体水平。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把理论的“彻底性”作为理论产生战斗力的前提。“彻底的”教育理论对研究者的价值选择、方法论与实践取向提出了要求。价值性要求研究者采取人民性的研究立场与公共性的价值取向:方法论要求研究者摈弃“科学主义”,坚持人文主义式的研究范式;实践性要求从国外教育理论的包围圈中突围,建构属于中国的教育问题群,处理好国际化与本土化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德国社会科学研究中再次掀起了质性研究的高潮。质性研究因"以研究者本人为研究工具",无论是在材料收集还是在分析过程中不仅涉及如何去做,更与我是如何做的直接相关,因此具有很强的情景性和国别本土性。叙事研究和客观阐释学便是源起于德国的两种本土研究方法,其一方面深受"语言学转向"的影响,但另一方面也深深地扎根于传统的阐释学方法论。正是这一特质,加之不断系统深化的制度化建设,为质性研究在德国的迅速成长提供了沃土,从而为当前的教育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沈永辉 《比较教育研究》2018,40(8):54-60,77
2015-2017年,国外教育政策研究的质性取向突出.根据研究者资料收集与分析方式的不同,质性研究范式的教育政策研究具体使用了个案研究、民族志、话语分析、扎根理论与解释主义以及后质性研究方法.从这些具体的质性研究方法的使用中可以看出,研究者们关注"实践"中的教育政策,即存在于文本之外、活动于主体之间、无法脱离现实实践世界的教育政策.  相似文献   

7.
在教育领域,量化研究与质性研究的方法论基础各行其是,互相缺少对话,似乎没人觉得有何不妥,而在随后作为“第三种教育研究范式”出现的混合方法研究,方法论矛盾变得尖锐且无法回避。文章在反思关于混合方法研究方法论的几种典型说法及其局限性之后,以认识论现象学为主要哲学依据进行观察,发现认识论现象学的真理观不仅可以作为质性研究的方法论基础,在构造真理的意义上,还可以从它开始对量化研究进行重新理解,实际上是使得教育质性研究和量化研究的方法论在这个框架中得到统一。  相似文献   

8.
课程叙事研究是研究者以讲故事的形式述说自己或别人经历过的课程事件并诠释其中的意义。它关注真实、复杂课程情境中的特定问题,重视课程事件的丰富性、形象性、复杂性和多样性,因此以质的研究为方法论。课程叙事研究所揭示的意义是研究者通过对自己的课程生活实践仔细的审视、分析而得出的,审视和分析的过程即反思的过程。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混合方法研究逐步兴起,并被教育研究方法论者称为是继量化研究范式和质性研究范式之后的"第三种教育研究范式"。这种研究范式综合了质性研究和量化研究的各种优点,给教育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但在实际的研究过程中,研究者不能唯方法马首是瞻,而要从实际出发,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然后做出合理的选择,以顺利完成研究任务。  相似文献   

10.
扎根理论作为一种质性研究范式,自21世纪初被引至国内教育研究领域后,便得到广泛应用。就实践论、方法论、本体论三重逻辑而言,教育研究中扎根理论应然的价值表征为以价值与事实的勾连,化解教育研究危机;以定量方法和定性方法的调和,缓冲教育研究的方法范式之争;以艺术与科学的融合,廓清教育学的本质属性。然而,在相关研究的实然样态下,扎根理论在实践论、方法论、本体论层面上分别暴露出应用形式桎梏、人文情怀缺位及扎根精神淡薄的问题。为此,教育研究者亟需对扎根理论进行祛魅,一要创生扎根理论的"时代风格",助推实践过程的"理论自觉";二要重塑扎根理论的"人文情怀",警惕方法层面的"花拳绣腿";三要重视研究过程的"扎根精神",回归扎根理论的"初心终旨",以实现扎根理论在我国教育研究中应然价值本真与实然价值追求的统一。  相似文献   

11.
自20世纪70年代末起至今,质性研究的质量问题已引起相关学者的关注,但我国的相关领域却少有人问津。信度是指研究的质量问题,即通过对某一或某些研究对象反复研究之后能得到相同的研究结果;而效度是探究如何评价及如何识别有效研究,它与研究者对效度的态度和对研究范式的选择有关,是开展有效研究的重要因素,代表着质性研究的质量。阐释主义可提供概念化的工具,以此来探求人类内心世界的潜在意义,包括他们的观点和态度。可见,阐释主义探讨和研究的是与实证主义完全不同的一个世界。  相似文献   

12.
质性研究范式下有多种研究路径,每一种研究路径在其研究目的、研究问题、样本选择、数据收集与数据分析等5个环节有具体的要求,各环节指向同一研究路径要求的一致性原则,是求其可靠描述和解释研究现象的本质和意义,追求高质量的必要原则。以民族志、扎根理论、个案研究以及解释现象学分析四类研究路径为例,选取8篇质性研究文章进行对比,系统分析不同研究路径的方法一致性和方法矛盾是如何体现的。研究发现,样本文章出现方法矛盾的原因是:混淆量化研究和质性研究的区别而采用质性研究方法去回答量化研究的问题,没有理解质性研究适宜回答什么样的研究问题,没有真正理解研究路径的方法要求,将三级编码误解为简单归纳的过程,以及回避描述步骤等问题。这些发现对研究生或新手研究者辨识研究目的与问题、选择适合研究途径进行高质量质性研究有重要的贡献。  相似文献   

13.
自20世纪70年代末起至今,质性研究的质量问题已引起相关学者的关注,但我国的相关领域却少有人问津。信度是指研究的质量问题,即通过对某一或某些研究对象反复研究之后能得到相同的研究结果;而效度是探究如何评价及如何识别有效研究,它与研究者对效度的态度和对研究范式的选择有关,是开展有效研究的重要因素,代表着质性研究的质量。阐释主义可提供概念化的工具,以此来探求人类内心世界的潜在意义,包括他们的观点和态度。可见,阐释主义探讨和研究的是与实证主义完全不同的一个世界。  相似文献   

14.
小课题研究是指研究者在迫切需要解决具体的教育教学问题中,选择研究范围比较微观、研究内容比较具体、研究切口比较小、研究周期比较短、容易操作且有兴趣、有能力完成研究任务的课题进行科学研究的一种课题研究方式。它具有指向自我性、时限及时  相似文献   

15.
人的创造性和教师拥有的丰富的研究机会是“教师即研究者”的现实根据,成就人的教育本质是“教师即研究者”的实践依据,而教育研究范式的转换则是“教师即研究者”的方法论根据。明于此,“教师即研究者”始是顺理成章。  相似文献   

16.
教育行动研究是教育实务工作者与教育理论工作者协同合作进行的研究。研究伦理问题涉及教育行动研究问题的确定、研究立场的选择、研究者之间的合作关系、研究知识的生产以及研究结论的解释等各个方面。伦理问题直接指向教育行动研究的合理性、研究过程的科学性与研究结果(结论)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7.
教育质性研究是研究者个人高度参与的研究形式。无论是资料收集.还是研究报告的文本撰写,都是研究者个人因素参与的结果。教育质性研究的这些特性凸显了研究者个人身份的重要性.走向个人身份的自觉乃是质性研究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18.
汪国祥 《教书育人》2012,(23):28-29
小课题研究是指研究者在迫切需要解决具体的教育教学实践问题中,选择研究范围比较微观、研究内容比较具体、研究切口比较小、研究周期比较短容易操作并且有兴趣、有能力完成研究任务的课题进行科学研究的一种课题研究方式。它具有指向"自我性"、过程"随动性"、时限"即时性"、形式"灵活性"等特点,根本目的在于促使解决迫切需要解决的具体问题,更有效地改进  相似文献   

19.
混合方法研究是指结合量化研究与质性研究的要素进行的研究,其已经逐步发展为一种独立的方法论。混合方法研究兴起于对范式不兼容的反思与批判,并随后选择了实用主义作为其范式,这奠定了混合方法研究的合法性基础。但是在实际运用中,人们对于为何选择混合方法研究以及如何开展混合方法研究,仍存有误区与困境。国内研究者丞待加强对混合方法研究的评介应用与反思。  相似文献   

20.
混和方法研究——美国教育研究方法的一种新范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混和方法研究是指研究者在同一研究中综合调配或混合定量和质性研究的技术、方法、手段、概念或语言的研究类别;它是在美国质性--定量两种研究方法范式的争论中产生的;其理论基础是实用主义;混合方法研究程序设计包括确定研究问题、研究目标、选择研究方法、收集资料、分析资料、解释资料、合法化、得出结论并撰写最终报告等8个步骤;它的突出优势是在研究中能增加交叉性优势和压缩非重叠性弱势,提高研究的效度与信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