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教育   6篇
体育   2篇
综合类   1篇
  2023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沈永辉 《比较教育研究》2018,40(8):54-60,77
2015-2017年,国外教育政策研究的质性取向突出.根据研究者资料收集与分析方式的不同,质性研究范式的教育政策研究具体使用了个案研究、民族志、话语分析、扎根理论与解释主义以及后质性研究方法.从这些具体的质性研究方法的使用中可以看出,研究者们关注"实践"中的教育政策,即存在于文本之外、活动于主体之间、无法脱离现实实践世界的教育政策.  相似文献   
2.
太极推手锻炼对中老年人焦虑水平影响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对115名中老年人进行太极推手锻炼前、锻炼3个月后的测试。结果显示:锻炼前、后的数据比较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表明短期的太极推手锻炼对降低中老年人焦虑水平、提高心理健康状况具有显著功效,也为其广泛推广提供了心理学方面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3.
体育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体育科技和人才的竞争。培养体育科技人才是现代体育迅猛发展的需要.摈弃传统的人才培养方法,更新陈旧的人才培养观念,建立有效的体育科技人才培养体制有利于促进竞技运动项目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4.
沈永辉 《考试周刊》2013,(35):121-121
教育工作者要对高职体育教学与管理进行改革和完善,以体育学生为本,培养学生未来工作需要具备的各种能力,适应当代社会对体育生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学分制下高职院校体育课教学新模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高职院校体育课教学改革如何适应学分制管理的要求,本文通过对我校学生的问卷调查结果和我校的现状进行分析,针对现行体育课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革的措施和方案;建议高职院校应根据本校的特点和具体情况,建立具有本校特色的学分制下体育课教学新模式。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对立统一关系出发,打破传统意义上“教”与“学”的离开统一讲对立,指出绝对的对立给当代学生的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只有将两者之间的矛盾对立关系改变为和谐统一、相辅相成,将自主权还给学生,才能在根本上使学生对体育课产生兴趣,消除与教师之间的隐性隔阂,增强与教师沟通的愿望。同时也指出新时期体育教师在“教”与“学”的辩证关系方面必须有一个全新认识,必须进一步探索如何实现“教”与“学”的辩证统一。  相似文献   
7.
从教师的视角探讨如何通过学校制度的改善提升其人才培养制度效能能够为现代学校制度建设提供新思路。通过对北京市41所中小学校2484名教师的调查发现,微观教育要素有赖于学校空间与资源供给并在适配的管理环境中发挥人才培养的制度效能;单一维度的制度优势无法产生显著的制度效能,制度优势学校有着最为显著的制度效能。因此,需要从宏观政策导向和微观系统完善两个层面推进现代学校制度建设,进而实现教育高质量发展,最终服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8.
信息化时代,探索面向未来的学校组织变革具有重要意义。教师组织变革倾向影响因素的研究是以“自下而上”的方式探索学校组织变革内驱力的有利方式。通过多层线性模型分析发现,教师越倾向于面向未来的教育理念,就越具有组织变革的倾向;教师对学校组织育人效果的正向评价能够增加其组织变革倾向;学校制度实践状况越好,学校内教师的组织变革倾向就越强;学校制度实践状况的改善,能够对教师学校育人评价和教师组织变革倾向的关系产生正向调节作用;学校制度实践对教师未来教育理念和教师组织变革倾向的负向调节作用,主要体现于教育教学育人制度对创新能力培养和组织变革倾向的关系,以及对创新能力培养和教师学校制度创新倾向的关系之中。总之,面向未来的学校组织变革是教育行动者个体经验反思中的持续行动过程,学校制度实践在激发教师组织变革倾向中综合产生了组织惰性和组织势,需要在学校变革实践中进一步重视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9.
高校学生群体组织的特点与功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校学生群体组织对推动高校群体工作的开展 ,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对高校学生群体组织的特点与功能进行了探讨 ,以求进一步挖掘其潜在功能 ,为推动学校体育工作和全民健身运动服务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