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锅炉的结焦问题是比较普遍存在的,轻则使其受热面传热不良,锅炉效率降低,NOx排放增加等;重则使燃烧工况恶化,如遇大块灰渣同时落下,还会造成锅炉保护动作导致停炉或砸坏冷灰斗,导致被迫停炉甚至可能造成人身伤亡.结焦问题严重影响锅炉运行的安全性和经济性.严重的结焦会导致锅炉被迫停炉,极大地影响锅炉的安全性和经济性.锅炉结焦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涉及到锅炉的设计、燃烧器的设计布置、设计煤种以及实际运行煤种的特性及其差并、炉内气流的空气动力场状况等等.防止或解决锅炉的结焦问题首先应找出结焦的原因,从多方面入手,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2.
煤粉锅炉均衡各燃烧器的出力、合理配置燃烧器喷口的煤粉浓度和出口速度是锅炉安全、经济运行的重要条件和保证。煤粉锅炉通过风粉在线监测系统把炉膛四角风粉调平,使燃烧器负荷均匀分配,准确判断堵管、断粉及自燃现象,达到了风粉均匀合理,优化燃烧、提高锅炉效率的目的。有明显节能效果和很高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锅炉燃烧风粉在线监测与燃烧运行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煤粉锅炉均衡各燃烧器的出力、合理配置燃烧器喷口的煤粉浓度和出口速度是锅炉安全、经济运行的重要条件和保证。煤粉锅炉通过风粉在线监测系统把炉膛四角风粉调平,使燃烧器负荷均匀分配,准确判断堵管、断粉及自燃现象,达到了风粉均匀合理,优化燃烧、提高锅炉效率的目的。有明显节能效果和很高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通过煤粉在炉膛内爆燃机理分析,指出无油启动磨煤机防止煤粉爆燃关键因数;通过对墙式布置旋流燃烧器煤粉气流在炉膛内着火情况分析,提出无油启动磨煤机在墙式燃烧锅炉上的应用依据;通过对长兴发电有限责任公司无油启动磨煤机的实际应用情况分析,证明有条件无油启动磨煤机在墙式燃烧锅炉上应用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5.
锅炉结焦的原因、危害和解决办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叙述了燃煤锅炉结焦的原因、结焦的危害、运行方面防止锅炉结焦的技术措施,并对结焦情况进行了总结,对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处理过程进行了论述.通过对锅炉结焦的机理研究,结焦危害的认知,总结出运行中防止锅炉结焦的技术及安全措施.通过具体对煤粉细度、过量空气系数(氧量)及喷燃器一、二次风率等因素的调整,磨煤机运行方式的改变,以及坚持及时清焦吹灰等措施,保证锅炉燃烧稳定、不结渣、不超温,运行方式合理,锅炉达到设计参数并且能长时间带满负荷运行.  相似文献   

6.
超临界锅炉水冷壁鳍片密封焊接工艺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东大唐三百门发电厂2×600MW超临界锅炉是哈尔滨锅炉厂有限责任公司根据英国MITSUI BABCOCK公司技术设计、制造的,本期工程装设两台600MW燃煤发电机组,锅炉为超临界压力、循环泵式启动系统、前后墙对冲低NOX轴向旋流燃烧器、一次中间再热、单炉膛平衡通风、固态排渣、全钢构架的变压本生直流炉.  相似文献   

7.
切圆燃烧电站锅炉炉膛被分成了多个区段 ,对每个区段建立了各自的动态数学模型 .在燃烧区段 ,采用了三维动态模型 ,而在炉膛的上部采用了集总参数动态模型 .通过采用这种不同类型的模型组合方式 ,既可以得到动态模拟过程中烟气的速度、温度、组分、热流量等在炉内的分布情况 ,又可以节省计算时间 .模型中考虑了各区段之间的辐射换热 .对炉膛入口边界条件在动态计算时要注意的问题作了分析 .对燃烧器摆角向上扰动的动态响应过程作了模拟计算 ,并对结果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8.
循环流化床锅炉结焦原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CFB锅炉结焦机理出发,分析了生产实际中出现的结焦情况,并提出了防止结焦的措施。  相似文献   

9.
目的:前后墙对冲燃烧锅炉在实际运行中普遍存在沿炉膛宽度CO体积分数呈中间低、两边高的分布特点。该分布特点往往伴随着锅炉效率降低、炉膛出口NOx排放偏高、侧墙结渣和高温腐蚀严重等一系列问题。本文旨在分析前后墙对冲燃烧锅炉内CO分布规律的形成原因,为机组运行调整与燃烧系统改造等工程实践提供理论依据。创新点:1.针对煤粉炉燃烧过程中存在剧烈气固反应流的特点,定义了与气、固相质量变化无关的风、煤分布系数ηa和ηp,进而得到了风/煤混合系数η。2.对比炉膛不同区域内的CO分布与风/煤混合系数分布,结合炉膛的空气动力学特性,解释了前后墙对冲燃烧锅炉内CO分布特征的形成过程。方法:1.建立一台660 MWe前后墙对冲燃烧锅炉的数值模型,并通过现场测量数据与模拟数据的比较,验证模型的有效性(表5和图3)。2.定义炉内风、煤分布系数与风/煤混合系数(公式(1)~(3))。3.对比不同特征截面上CO分布特性与风/煤混合特性,探讨二者之间的关联性(图4和5)。3.分析风的分布和煤的分布分别对风/煤混合特性的影响(图6和7)。4.综合考虑炉内气流结构、风和煤的分布及其混合特性,揭示炉内CO分布规律的形成原因(图4~9)。结论:1.对前后墙对冲燃烧锅炉而言,燃烧器区域出口的CO大量聚集在炉膛中间至侧墙区域,燃尽风区域出口的CO则主要集中于侧墙附近。2.CO分布与风/煤混合系数分布基本一致。3.在整个炉膛空间内,风和煤粉皆有向侧墙流动的趋势,但煤粉更加聚集在侧墙周围。4.在燃烧器区域,对冲气流使得风与煤粉向侧墙流动,然后在炉膛四角形成涡流;四角涡流导致烟气在沿侧墙上升的过程中发生明显的气固分离,使煤粉被甩至侧墙附近并在那里燃烧,形成高浓度CO;5.在燃尽风区域,燃尽风与侧墙附近烟气的混合并不理想,因此侧墙附近的高浓度CO难以消除,最终导致沿炉膛宽度的CO体积分数呈中间低、两边高的分布特点。6.基于上述结果,本文分析了当前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0.
汽包型锅炉的汽包水位随运行工况不断变化,水位过高,会使饱和蒸汽带水,蒸汽品质恶化,造成过热器积盐结垢,甚至满水事故,威胁汽轮机的安全运行;水位过低,会破坏锅内水循环,引起水冷壁爆裂;为了对汽包锅炉的水位进行可靠控制,细致地分析了汽包锅炉水位在给水流量、蒸汽流量、炉膛热负荷等扰动下的水位动态特性,提出了三冲量水位自动调节的解决方案,经实际应用,达到了良好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11.
从锅炉的结构、运行、设计及操作等多方面分析锅炉结焦的原因,并给出相应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2.
开滦赵各庄矿矸石电厂的DG35/39-M10l型沸炉在运行中逐步暴露出一些技术上不足,经过生产实践中对埋管、布风装置、给煤装置、二次风装置、省煤器等环节不断进行完善和改造。锅炉的结焦率下降,点火成功率和出力明显提高,运行周期延长,成本降低。  相似文献   

13.
于静 《集宁师专学报》2012,34(1):115-118
基于高等代数的学科特点与师范类数学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作者对高等代数教学所具的意义与应采取的教学策略作了相关探究,重点从高等代数对学生知识结构的统一、数学思想的形成、数学能力的培养以及数学修养的提升四个方面论述了高等代数教学的重要作用及意义。  相似文献   

14.
导致快装链条炉效率低的主要因素是排烟损失、机械不安全燃烧热损失等,笔者对此现状进行技术攻关,制定对策进行改造,降低了锅炉热损失,提高了锅炉效率。  相似文献   

15.
历代人在诗篇中对于关羽其人其事发出了无限的感慨和深沉的咏叹,他们将关羽人格形象与诗韵中的物化意象融合起来,营造出至真至美的情境,延续着儒家温柔敦厚的诗教和人思想。他们用一种真实的口吻诉说着关羽身前身后的事迹,引导着关羽信仰上升为国家祀典。  相似文献   

16.
结合传热学、燃烧学、自动控制原理、热工测量及仪表等专业知识,开发了该低氧弥散燃烧实验系统。实验系统主要由高温烧嘴、蓄热室、四通阀、热工检测及控制系统等组成,该系统可以开出热工、自动控制等多个综合性和研究性实验,形成了创新学科、科研项目与实验教学的互动平台,提高了实验室整体科研条件和学科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17.
面对当前的发展形势,后起的独立学院面临着生存和发展的难题,解决生存和发展的难题就要解决独立学院核心竞争力的提升问题,就需要一个脱离母体学校的教学特色。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看.思想政治理论课创新考核是提升独立学院核心竞争力的需要.而目前独立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存在着与核心竞争力的提升不相适宜的考核问题.因此,在提升核心竞争力下需要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创新考核的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18.
新时期女性文学叙事文本伴随着社会生活、文化空间、生命意蕴的多元演进而体认着个性发展、价值选择、文化创造、灵魂彰显等诸多苑囿皆拥有了更为广袤久远的自由时空。故此,女性时尚作家依托近乎“自传体”的生花笔触大胆表白对女性躯体的渴望、欲求、冀盼且崇奉多向度地展拓女性个体的升腾意识、生存求索、品味异趣并致使女性文学演绎由叙写“我们”到描摹“我”的生命变迁并始终蕴藉着意味隽永的审美情韵。  相似文献   

19.
在目前矿山企业提升机大部分采用异步电机转子回路串电阻的调速方式,能耗较大。电控沿用TKD系统,故障率较高。本文设计了一种全数字化高性能提升机电控系统,从而实现了对传统提升机的改造,并成功运行于矿山生产中。  相似文献   

20.
运用问卷调查法对高校体育教育的有效性进行实证研究,探讨了阳光体育运动背景下我国高校体育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的影响因素.结论认为,阳光体育运动对我国高校体育教育质量的提升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深入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对响应教育部号召以及提高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具有应用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