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这是著名漫画家华君武的代表作之一《榜样》。木架上被倒吊者是意大利法西斯头目墨索里尼,左边呆若木鸡、神色惊恐的站立者为日本法西斯。此画作于1945年5月,当时德、意法西斯面临末日,意大利的墨索里尼已被处决,并被暴尸示众。画家认为日本军国主义“应该考虑前途了”,因此以此画预示它必然灭亡的命运。事实上,三个月之后日本就宣布无条件投降。  相似文献   

2.
<正> 大体说来,在1919年前后,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冲击,法西斯主义作为一种国际现象几乎同时萌生于德意日三国。引人注目的是,墨索里尼在1922年便上台执政,这在时间表上远远早于到30年代才建立法西斯政权的德日两国。意大利的法西斯政权为何如此早熟?有些学者虽已提出这一论题并作了多方分析,如认为意大利不满于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政  相似文献   

3.
二战后的纽伦堡审判和东京审判是对德日法西斯侵略战争所犯罪行的正义的审判。但人们不免会产生疑问“发动二战的罪魁祸首是德意日三个轴心国,为什么战后审判法西斯没有意大利?它为什么能逃脱正义的审判?”  相似文献   

4.
该文着重论证了意大利法西斯专政建立后的军事战略问题。文章指出,法西斯政权建立后,墨索里尼为实现其建立囊括红海、地中海和巴尔干的法西斯大帝国的野心,利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意大利出现的狂热民族主义情绪,以恢复“古罗马的光辉业绩”和寻求“生存空间”为理论,对内通过实施经济军事化计划、推行职团制、强化军国主义教育和加快军队建设等措施,加紧扩军备战。对外,自1935年起,墨索里尼运用打“德国牌”的战略,开始实施其扩张计划。文章通过无可辩驳的史实揭示出侵略扩张是法西斯主义政治纲领的核心,战争是它的根本属性。  相似文献   

5.
第二次世界大战应以“九·一八事变”为起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点问题,迄今尚无定论,检视国内外学术界观点,共有以下五种说法:(一)三九说,以1939年9月1日希特勒德国入侵波兰,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点。与此相近的还有以1939年9月8日为起点的。(二)三五——三七说,认为在西方开始于1935年意大利对埃塞俄比亚的侵略和1936年德、意对西班牙的武装干涉,在东方开始于1937年7月日本法西斯侵占北京、上海。(三)三七说,认为“1937年7月7日芦沟桥事变,  相似文献   

6.
一、填空题(每题1分,共25分) 1.在西班牙内战中,德国法西斯野蛮轰炸了 ,画家毕加索愤而创作了同名 画作遗责法西斯暴行。 2.1938年,英、法、德、惫在慕尼黑签署协议,将捷克斯洛伐克 区和其他一 些地区割让给德国。 3.1937年11月6日,意大利、德国、日本签订了(关于意大利加人德日反共产国际协定的议定 书》,标志着 正式形成。 4.二战初期,英、法以为 牢不可破,于是消极防守,出现了“西线无战事”的 奇怪景象。 ‘5.二战初期,德国法西斯主要采取突然进攻、快速推进的作战方法,被称为“ 6.1940年,英法联军从法国港口城市 撤退回英国,保存了反法…  相似文献   

7.
时兰 《老年教育》2010,(9):48-48
联合国,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各国为反对德、意、日三国的法西斯侵略而建立的国际组织。联合国虽不是国家,却有着自己的“领土”。其“领土”主要有三块。  相似文献   

8.
在全面侵华战争爆发后,日本法西斯决策层曾经有过关于“南下”发动太平洋战争和“北进”攻打西伯利亚迫使苏联屈服这两种争霸扩张的国策之争。1937年德意日法西斯签订了《反共产国际协定》,更使人相信日本会配合德国进攻苏联。但最后日本为何却选择了南下,发动太平洋战争呢?我认为有以下几个原因。  相似文献   

9.
图片说明:这是二战时期英国的一幅漫画,三头怪兽指德、意、日三个法西斯国家,头部是德国元首希特勒,中间是意大利首相墨索里尼,尾巴上的是日本内阁总理东条英机。1936年,德、意秘密签订《德意议定书》,商定加强在对外侵略过程中的合作,形成“柏林一罗马轴心”。1936年11月,德、日在柏林签订了《反共产国际协定》,1937年11月,意大利也加入《反共产国际协定》,“柏林—罗马—东京”轴心形成。法西斯同盟形成后,相互支持,肆意扩大侵略,最终爆发给人类带来深重灾难的第二次世界大战。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早期,以墨索里尼为首的法西斯党夺取政权,在意大利建立了独裁统治。从考察意大利的法西斯体制入手,兼与同一时期极权纳粹德国比较,归结出意大利法西斯体制的三个特点相对薄弱的政治控制;颇受制衡的个人独裁;独具特色的“职团国家”,并由此而引发我们对西欧政治文明的深刻反思。  相似文献   

11.
课本第60页讲述阿拉曼德意军队防线崩溃后说:“接着,美英军队在西西里岛和意大利南部登陆。意大利发生政变,墨索里尼政府垮台。1943年9月,意大利投降,法西斯轴心国集团开始瓦解。”这段文字的错误之处在于:美英军队在意大利南部登陆发生在意大利政变之后。上述历史事件的发生顺序为:1943年7月10日,美英军队开始在西西里岛登陆。7月25日,国王接见墨索里尼,令其辞职,由意军总参谋长巴多格里奥组阁。事后,宪兵监禁了墨索里尼。9月3日,巴多格里奥政府同美英签订无条件投降的停战协定。9月3日和8日,美英军队分别在意大利南部登陆。美英军队登陆是…  相似文献   

12.
陈祥超先生的力作《墨索里尼与意大利法西斯》出版了。由于受语言等各种条件的限制 ,我国史学界对意大利历史的研究一直比较缺乏 ,尤其是使用意大利文原始资料来研究意大利历史 ,更是凤毛麟角。墨索里尼是法西斯的鼻祖 ,意大利法西斯组织领世界法西斯运动的先声。搞清意大利法西斯问题 ,对研究包括德、日在内的各国法西斯运动乃至世界法西斯运动 ,都有重大的意义。陈先生自 2 0世纪 80年代即发挥自己的优势 ,参与我国学术界对法西斯问题的集体攻关 ,在意大利法西斯研究方面独当一面 ,在《法西斯新论》和《法西斯体制研究》等专著中留下了浓…  相似文献   

13.
论“力行哲学”的建立张皓作为国民党政府实行法西斯独裁统治思想工具的“力行哲学”,是蒋介石在歪曲、利用孙中山创立的“知难行易”学说的情况下建立起来的。蒋介石在1928年2月国民政府成立之后、尤其在1932年2月重新上台担任军事委员会委员长之后,采纳军师...  相似文献   

14.
当纳粹德国人侵波兰挑起第二次世界大战时,与它结盟的法西斯意大利没有立即参战,却宣布自己处于“非交战状态”。关于非交战状态时期的意德关系,看法很不相同。有些苏联史学家一味强它们的融洽和一致,没有指出它们之间的矛盾和分歧。在意大利史学家中间,一些人突出意大利对德国的“服从”,认为“整个非交战状态时期的历史都留下了从属于纳粹德国行动方针的烙印”。另一些人则承认在这个时期的意德关系中存在着“摩擦”和“不公开的论战”。总之,史学界在这个问题上众说纷纭,很有深入研究的必要。本文试图根据《意大利外交文献》对非交战状态时期的意德关系及其对意大利参战的影响作一番新的探讨,这对研究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意德关系或许不无裨益。  相似文献   

15.
试论世界法西斯运动的第一次浪潮陈祥超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法西斯运动伴随着帝国主义全面危机的发生而发生。在世界范围内,先后掀起两次法西斯运动的浪潮。战争结束至20年代初期可以说是第一次浪潮时期①。这次以“战斗的意大利法西斯”为先导的法西斯运动在欧洲...  相似文献   

16.
课本第63页:“日本法西斯在中国等亚洲国家也犯下了滔天罪行,仅1937年底在南京一地,就有30多万手无寸铁的中国人遭到血腥屠杀。”“1937年底”笔者认为应正确改为“1937年底至1938年初”。1937年八·一三淞沪开战后,日本疯狂进攻,威胁南京。在上海沦陷之前,国民政府于11月19日宣布迁都重庆,由于蒋介石的错误抗战方针和指挥的错误,12月13日南京被日军占领,日寇进行了灭绝人性持续六个星期的杀戮,由此推算南京大屠杀结束时间应为“1938年1月下旬”,而课本中的“1937年底”明显是不准确的。关于“南京大屠杀”$湖南省炎陵一中@张甲兴…  相似文献   

17.
进入三十年代的意大利电影,曾经受到过来自两个方面的压力。首先,在全世界范围内,美国好莱坞电影业形成了垄断势力,娱乐化影片及其商业模式被强加给各国观众,在意大利甚至占据放映业的90%以上;同时,随着意大利法西斯势力的增长,官方有意扩大对电影业的投资,借电影渠道扩张法西斯精神。因此,商业目的的娱乐片与政治宣传  相似文献   

18.
日本在1937年7月7日悍然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中国面临亡国灭种之灾。美国罗斯福政府基于自身的国家利益,采取了消极的对华政策。随着与日本法西斯矛盾的不断加剧,美国对华政策逐渐发生了改变。但是由于国际局势及我国抗战形势的变幻,美国出于“先欧后亚“战略的考虑,又再次改变了对华立场。本文对1937年7月7日至1941年12月8日期间内,美国对华政策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9.
二战初期罗斯福与“孤立主义”的斗争齐康(一)30年代是国际局势瞬息万变,战争危机不断增长的年代。”在资本主义世界,由于经济危机不断加深,政治局势动荡不已,德国、日本继意大利之后也走上了法西斯道路。帝国主义国家间的倾轧和军备竟赛日趋激化,战争成为迫在眉...  相似文献   

20.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1940年5月10日德军在西线发动全面进攻,5月14日突破法国防线,越过马斯河,攻入法国。号称欧洲第一陆军强国的法国,在短时间内就—败涂地。其失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简述如下: 第一,“二战”前的法国政府腐败反动,他们反共反人民,崇拜法西斯主义,是其迅速沦亡的最根本原因。1938年法西斯德国加快了侵略的步伐,欧洲局势日益紧张。达拉第政府加紧了同希特勒的勾结。对国内的法西斯分子的活动不采取任何制止措施,反而害怕人民参加反法西斯斗争。血腥镇压工人群众及其革命的先锋队共产党。颁布解散一切共产党组织的法令。正象斯大林所讲的:“法国执政者由于害怕革命的怪影而放弃了抵抗,惊慌失措地把自己的祖国葬送在希特勒的铁蹄之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