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鲁青 《考试周刊》2010,(40):112-114
语用预设对于成功的语言交际来说非常重要.它可以为语言交际提供背景信息,从而使交际参与者全面深刻地理解特定语境中的言外之意。阅读是作者与读者之间的特殊语言交际方式,它通过书面语言这一媒介来实现作者与读者之间的互动。但是,在这一过程中作者通常是缺失的,只通过文字来传递所要表达的内容.因此读者需要充分调动预设信息来正确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理解文章.本文分析了语用预设与英语阅读教学的关系,揭示了其在阅读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语言交际总是在意图的表达—领会—再表达—再领会这样一个不断反复的轮回中进行的。交际的价值也正是在言者(作者)/听者(读者)角色不但更替的这一周而复始的语言交际过程中得以磋商而最终实现的。在语言交际中蕴涵和预设是话语理解的两种主要推理。作为语义关系,研究它们旨在区别二者之间的异同。作为语用现象,重在区别预设和声言(即已知信息和未知信息)之间的异同。从语言交际的行为来看,句子具有蕴涵,言者具有预设。二者都是未被言者通过话语直接表达的但又在交际过程中得以传递的已知信息。作为语义关系的蕴涵一旦进入语境或与言者相关,便会进入语用范畴,传达一定的语用意义。而作为语义关系的预设,总是把自己和句子的命题联系在一起;作为前提的语用预设总是把自己和言者联系在一起。鉴别蕴涵和预设的方法主要是否定测试法和嵌入测试法。  相似文献   

3.
衔接是语篇建构的必然手段,它主要通过语法手段和词汇手段来实现.语用预设与语篇信息流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文章试图通过分析语用预设在语篇组织中的作用,尤其是在语篇衔接中的不同表现模式,对语用预设在语篇衔接和语言交际中的功能作初步的探讨,揭示了语篇信息流的运作机制及语篇组织的特征.  相似文献   

4.
语用预设是语言学界研究的较多的问题。预设往往由触发语来引发。语用预设有助于大学生在阅读当中理解作者的真正用意。如果教师将语用预设运用于阅读理解中,将对他们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会起到良好的作用。本文通过学生日常英语阅读材料的分析,初步探讨了基于语篇环境下英语阅读教学模式,从而为大学英语阅读教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陈兴莉  秦德娟  袁菁 《现代语文》2013,(4):80-81,161
本文以顺应论和关联论的明示推理原则为理论基础,阐释了语用预设是表达者与理解者调节性建构的统一体。语用预设是表达者通过明示、理解者通过推理,双方顺应交际需要,不断扩大、发展的调节性建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表达呈现出主观性,理解呈现出主动性。表达与理解相互制约,为了使交际经济、高效,语言中多使用语用预设,从而实现交际意图。  相似文献   

6.
阅读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从关联理论看,阅读理解也是一种语言交际活动,是读者从明示信息来推导作者的信息意图和交际意图的过程。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地向学生传授关联理论的相关知识,指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如何运用关联理论进行推理,进而提高他们的语用认知能力。本文结合关联理论,探讨了大学英语阅读教学的策略。  相似文献   

7.
译者要在完全理解和把握原文各种含义的基础上,与译文读者搭建一个交际平台,利用自己对原文的理解和对译文读者的了解,构建共知信息的假设或交际双方所共同接受的信息。由于译者与原文作者所处的语言、文化、地理环境不同,译者和原文作者的话语"预设"也就不同,译者必须根据原文作者所提供的信息以及对译文读者的地理、历史、文化、环境等因素的了解进行语义和语用"预设",为原文作者和译文读者之间的交流提供条件。  相似文献   

8.
新闻标题中存在着语用预设机制,在传递信息的同时,该机制常常会预设作者的立场、读者的已有知识,以及双方的共同认知背景等。研究标题中的语用预设和交际目的之间的关系就是探索新闻标题的语言规律以及背后的意识形态。  相似文献   

9.
语用能力可教性研究的核心是探究课堂教学是否有助于学习者获得目标语用能力。中国英语学习者学习英语的最主要的途径是英语阅读。阅读作为读者和作者之间的交流,是一种书面交际行为。语用能力是人们在口头或书面交际中为了获得成功的言语交际所表现出来的表达和理解两个方面的交际能力。成功的书面交际需要并体现读者的语用能力。探索英语阅读教学中语用能力的可教性,将推动交际性阅读教学实践,实现英语阅读教学的语用转向。  相似文献   

10.
马燕 《宁夏教育》2003,(12):48-48
按照交际语言教学的观点,阅读是作者和读者之间的交际。心理语言学家认为读者阅读理解过程可分为两个层次。即读者对语言输入中词、短语和句子的第一层理解,它只局限于一个句子的内容,不涉及句与句之间的联系,对于这一层的理解主要靠语法功能和语言能力,而在大多数情况下读者不仅要了解字面意义,而且要了解作者的意图——即作者究竟要表达什么的第二层理解,它主要靠推测词义,分析事物发生的顺序、细节、人物特征和文章大意等阅读技巧来达到与作者之间的交际目的。通过对阅读两个层次的认识,有助于我们了解它在阅读过程中的作用。因此,初中英…  相似文献   

11.
阅读理解是一种读者与原文作者的语言交际互动的过程,阅读理解是解读作者意图与目的的推理过程,阅读的目的是寻求最佳关联信息以推理交际意图与目的.本文基于当前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现状,梳理了传统的阅读教学模式的局限性,把关联理论应用于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句子层面,从认知语境中选择最佳关联的假设,试图找出句子最佳相关性的解释.  相似文献   

12.
语用协调是语言交际过程中一种重要的语用调节机制和认知策略。它可以对语篇信息流中的预设信息做出适当调节,从而在不影响语篇连贯性的前提下使语篇合乎语言交际的经济原则。语用协调在语篇建构和语篇理解过程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在英语阅读理解中有意识的运用语用协调的语篇功能,可以促进阅读理解的能力。  相似文献   

13.
语用协调是语言交际过程中一种重要的语用调节机制和认知策略。它可以对语篇信息流中的预设信息作出适当调节,从而在不影响语篇连贯性的前提下使语篇合乎语言交际的经济原则。语用协调在语篇建构和语篇理解过程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在英语阅读理解中有意识的运用语用协调的语篇功能,可以促进阅读理解的能力。  相似文献   

14.
关联理论将认知与语用研究结合在一起,将语用学研究的重点从话语的产生转移到对话语的理解上.阅读是一种间接的交际活动,是作者与读者之间进行的一种书面的交际活动.将关联理论运用到阅读教学中,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相似文献   

15.
语用预设是语言交际中语句未直接表达出来但却隐含着的,即预先设定的语言及语言背景知识.语用预设是通过前提触发语获得,学生掌握前提触发语在听力理解中的作用,将有助于他们更加准确地理解和分析听力的内容; 教师将语用预设知识及前提触发语贯穿于听力教学过程中,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推理能力,提高学生的听力理解水平.  相似文献   

16.
话语策略是人们在言语交际中顺利实现交际目的或占据有利地位的重要手段.非规约性语用预设正是在言语交际中经常被使用的话语策略之一.笔者将试图阐述非规约性语用预设在言语交际中的几种主要的语用功能:信息功能,行为功能和美学功能;以期能够进一步系统、全面、深入地完善语用预设的相关理论,并提高人们正确地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能力,对生动具体的言语交际行为也会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7.
廖利娟 《生活教育》2014,(12):25-26
语用预设作为语用推理的一种重要形式,有助于学生在阅读中准确地把握文章整体意义和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在英语阅读教学中传授适当的语用预设知识将促进学生进一步提高阅读理解能力。本文结合实例分析了语用预设在阅读教学中的应用以及对英语阅读教学的启示,以期为阅读教学提供积极有效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8.
作为语言输入的重要途径,阅读主要涉及对语篇的理解,而作为语用现象存在的预设在语篇中具有衔接和连贯的作用。在英语阅读教学实践中,特别是对文学作品的阅读理解方面,将语用预设理论运用到语篇分析中,有助于帮助真实读者重塑作品中的隐含读者,掌握语篇知识,从而提高学生的语用推理能力和阅读理解水平。  相似文献   

19.
预设是语言哲学的一个重要课题,是一种普遍的语言现象.预设分为语义预设和语用预设.本文从语用学的角度,分析了语用预设的基本特点,并在此基础上,讨论了语用预设在言语交际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顾斌 《海外英语》2011,(7):161-162
在跨文化交际中,文化语用预设成为语言学家关注的话题。从翻译的角度来看,考虑文化语言预设将有助于译者准确把握源语的预设信息,选择正确的翻译方法。数词翻译中文化语用信息的重构将超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使原作者、译者和目的语读者达到心灵的契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