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正"六一"儿童节来临之际,北京市朝阳区垂杨柳中心小学金都校区的孩子们齐聚一堂,开展了题为"我表演,我自豪,登上梦想的舞台"的"六一"庆祝活动。为了让更多的孩子得到锻炼,展示自己的才华,老师们不怕辛苦,耐着高温,为孩子们搭建了9个小舞台,全校430多个孩子通过自主报名的方式,登上梦想的舞台进行表演。活动在一场简短的开幕式中拉开序幕,孩子们以成长共同体的形式进行了集体展示,一年级和四年级齐唱了《我们是共产  相似文献   

2.
安国友 《四川教育》2005,(11):44-44
人教版实验教材三年级下册《骆驼和羊》教学已近尾声,教师拿出三个头饰让孩子们表演:  相似文献   

3.
一、诵读的缘起 开展经典诗文诵读活动,源于对李白的认识.学习《静夜思》时,孩子们兴味盎然,流畅地背出了好几首李白的经典之作,如《早发白帝城》《赠汪伦》《秋浦歌》《夜宿山寺》等.这让我欣喜若狂,我为他们有如此丰富的课外积累而自豪.但是,当我谈到对李白的了解时,孩子们鸦雀无声,一脸茫然,连李白是哪个朝代的诗人都不知道.我简单介绍之后,孩子们有所收获,当讲到李白字太白时,下面一片惊叹声,有几个孩子还兴奋地喊着:太白金星!太白金星! 显然,这是孩子们真实的感受.我的内心非常沉重,慨叹孩子们古典文化知识的匮乏,以及探究意识的淡薄.我萌生了一个想法:带着我的这些孩子经历一次阅读的改革,把经典诗文请进我们一年级的课堂.  相似文献   

4.
古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也是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一道美丽、令人流连忘返、意蕴深远的风景。其中,人教版一年级的《画》就是这道美丽风景中第一朵奇葩。这首诗以通俗易懂的语言,描绘出一幅春意盎然却又与孩子们的生活经验完全相反的自然景象,肩负着增加孩子们的识字量、展示古诗词音乐美和启动孩子们多向思维的诸多职能。因此教学时,我们应该根据孩子们喜欢直观观察事物、喜欢歌咏诵读、喜欢读读说说等性格特征,把诵读法作为教学这首诗歌的基本之法,以期在教学的过程中培养孩子们良好的语感,发展孩子们的多向思维能力,回归小学语文教学的本质。  相似文献   

5.
张莉萍 《中国教师》2011,(12):60-61
<正>《弟子规》里面蕴含的传统美德可以潜移默化帮助学生规范行为,陶冶性情,开阔胸襟,提高素养。从一年级起,每天的晨读时间,教室里都会传出孩子们稚嫩而响亮的诵读声,师生共同在亲近经典的过程中品悟  相似文献   

6.
这几天,孩子们为了参加学校诵读《经典诗文》活动,一到校就摇头晃脑背着《弟子规》。听着孩子们的诵读声,我十分高兴,真心希望他们能牢记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从经典诗文中学到一些做人的道理。  相似文献   

7.
自1997年开始,房山区城关第二小学围绕"爱、勤、诚、礼"四字校训启动了"中华古诗文诵读工程",采用了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编辑出版的《中华古诗文读本》供不同年级阅读。随着这项活动的深入开展,经典诵读已成为学校的一项常规的特色活动。我们以"仁德立校,美德育人"为办学理念,将诵读活动融入到校园文化建设中,在学校构建的春芽课程体系中生根发芽。为了给热爱诵读的孩子们提供更加厚重、全面  相似文献   

8.
<正>1参加一小学读书节开幕式,五年级学生集体诵读《弟子规》。大毒日头下,孩子们站得笔直,双手交握,执谦恭礼,小脸紧绷,汗流满面,几近声嘶力竭。那种努力的虔诚,会令人心疼。入幼儿园参观,也见天真稚嫩的小朋友,穿古装,拿竹简,摇头晃脑吟诵《弟子规》。只觉天真可爱,稚气十足,同时也未免有些可笑。问所诵内容何意,多摇头不解,或胡解。旅游时进入寺庙,发现《弟子规》与《地藏经》《金刚经》一起免费赠送,用以广结善缘。更有善男信女,印刷后免费赠予企业、社区和学校。  相似文献   

9.
九年义务教育苏教版语文教材中,各单元的"诵读欣赏"部分是一个亮点。"诵读欣赏"以诗词美文为主,所选文章与各单元的主题相关。如七年级下册"爱护动物"单元选的是《蝉》《孤雁》《鹧鸪》,八年级上册的"爱国情怀"单元选的是革命烈士诗两首《把牢底坐穿》《花》,九年级下册"戏剧教学"单元选的是《莎  相似文献   

10.
2012年11月18日,由中华书局和安庆市教育局联合主办的第七届全国“中华诵·经典教育论坛”在安庆市拉开帷幕。在上午的开幕式上,来自近十所学校的万名师生齐聚皖江广场,集体吟诵《论语》经典片段,气势恢弘;各校个性化诵读《诗经》的表演,异彩纷呈;  相似文献   

11.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这琅琅的诵读声回荡在北京东路小学操场的上空,越过了教学楼,传到了大街上。这是我校正在举行的千人诵读活动。孩子们诵读的都是我校《情智语文校本教材》上的内容,《三字经》《弟子规》《笠翁对韵》《老子》(《论语》、唐诗、宋词……说起我们的校本教材,  相似文献   

12.
我们在学习《蒲柳人家》(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这一课时,有两个很有意思的教学片断都是由学生的笑声引发出来的。当时,四个学生在讲台上以说书的方式表演诵读《蒲柳人家》。这般泼辣率性的文字,被学生演绎得活灵活现。读的过程中,孩子们笑声不断。但大家笑得最开心的是两个地方:一  相似文献   

13.
2009年1月6日,由重庆市教育学会幼儿教育专业委员会、重庆师范大学学前教育学院西部儿童文学研究所、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共同举办的“重庆市首届幼儿园文学启蒙教育论坛”,在重庆师范大学学术报告厅隆重举行。此次会上,现场观摩活动《我爱诵读》中,沙区庆铃三分厂幼儿园大班和小班孩子们朴实自然、声情并茂的诗歌、美文诵读表演,赢得了现场所有专家、园长及老师们的阵阵掌声,孩子们精彩的表现是老师们辛勤耕耘的结果。文学启蒙教育是“心灵的教育”,让我们一起分享沙区庆铃三分厂幼儿园的老师们在开展文学启蒙教育活动中的经验和方法。  相似文献   

14.
成语接龙     
正以前教一年级,我让孩子们背诵过《弟子规》,背诵过《中华字经》……但总感觉"不太合适"。《弟子规》有嫌陈腐《中华字经》有嫌难记……这次教一年级,我要"创造"自己的东西,适合一年级孩子们背诵的东西。识字学词是一年级的教学重点之一。让一年级的孩子们背诵点东西,不妨是字词方面的。背诵什么,又通过什么方式,可以让孩子们既学习了字词又背诵得轻松愉快  相似文献   

15.
看到孩子们盘腿席地而坐,手捧经典,摇头晃脑,高声而有节律地诵读着经典,我们往往是感动与欣慰,我们仿佛看到民族文化的传承后继有人。但我们是否想过,这样的表演经过了多长时间的操练,而日常真实的经典诵读的课堂又是怎样的?经典诵读的有效性怎样?在小和尚念经般的口诵里有多少经典真正进入了孩子的心灵?孩子们对经典诵读的兴趣怎样?[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广西教育》2007,(11A):8-8
最近,日本部分公立中小学校开设了《论语》教学相关课程。据日本《每日新闻》6月7日报道,东京都世田谷区小学一年级学生开始学习《论语》和中国古诗。枥木县足利市教委最近开始在33所中小学推广《论语》诵读,规定小学四年级到中学一年级的学生原则上要诵读市教委编写的《论语》摘抄。  相似文献   

17.
在近一段的教学中,五年级的学生们都兴高采烈地来上音乐课,因为他们要在课堂上表演小小音乐剧——《渔夫和金鱼的故事》。这次是学生们表演的第三个音乐剧(之前在三年级表演的是《蜗牛与黄鹂鸟》、四年级表演的是《东郭先生》)。  相似文献   

18.
【适用年级】六年级。【教学思路】在古诗词赏读教学中,教师尝试以"一首带多首——古诗整合教学法",努力落实四个字:读、想、赏、悟。立足"诵",扎根"习",通过诵读达到知义明理,让学生在诵读中感知,在诵读中求解,在诵读中积累语言,在诵读中培养语感,在诵读中习得方法。《古诗词四首》中的三首古诗词来自小学阶段人教版教材:《渔歌子》(四下第23课);《小儿垂钓》(三上《语文园地一》中的日积月累);《一字诗》(六上《语文园地一》中的趣味  相似文献   

19.
三个女人一台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蒲柳人家》(人教版初中《语文》九册下)时,四个学生在讲台上以说书的方式进行表演诵读。书中泼辣率性的文字,被学生演绎得活灵活现。读的过程中,孩子们笑声不断。有一处大家笑得最开心:“一丈青大娘折断了一棵茶碗口粗细的河柳,带着呼呼风声挥舞起来,把这几个纤夫扫下河去,  相似文献   

20.
周一下午,我给六年级学生上了一堂班会课。我站在讲台上,向大家介绍了纪伯伦的散文《母亲颂》,又请全班同学一起吟读了孟郊的《游子吟》。诗很短,语言也很朴素。在孩子们稚嫩而高亢的诵读中,教室里开始弥漫着一种温情的气息。我轻轻地问:你们的生日,妈妈知道吗?生日那天,妈妈向你们表示祝贺了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