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学生毕业后的就业选择与流向受到多方面的因素影响,如职业价值观、专业方向、家庭因素、单位选择、区域经济以及社会因素等,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导致大学生就业形成一定的区域流向。就目前的情况而言,大学生就业引导的缺失导致就业区域流向不均衡,为了有效促进大学生就业区域流向的均衡性,需要对当前就业区域流向进行有效引导。文章对大学生就业区域流向显现出的弊端进行分析,并对我国大学生就业区域流向引导缺失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最终提出我国大学生就业区域流向合理化的引导策略。  相似文献   

2.
转轨经济下"民工荒"与大学生就业难并存,主要原因在于陈腐的就业观念、不合理的产业结构、过快的高校扩招和不合理的专业设置及招生规模,导致大学生供给规模大于社会人才需求,根据经济发展需要调整高等教育培养模式、以市场为导向调整专业招生计划和引导高校毕业生树立正确就业观念等措施有助于破解大学就业困境,提高社会人力资源的效率。  相似文献   

3.
在当前经济飞速发展的大环境下,各行业对人才需求的扩大导致各大高校的普遍扩招,民办大学如冬后春笋迅速成长,国际贸易专业随着对外经济的发展普遍开设。但由于大学生就业压力逐年增大、就业领域受金融影响,呈现出并不是很景气的趋势。随着近两年经济的回温和对外关系的良好发展,外贸、金融领域对人才需求渐趋增加,国际贸易专业大学生的就业前景非常广阔。因此,要转变就业观念及教育的方向和方法,协助国际贸易专业的大学生进入社会能尽快适应并找到对口的专业工作,解决好就业问题。  相似文献   

4.
我国大学生就业困难的结构性原因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大学生就业难不单是教育问题,更是社会问题,是我国经济体制、教育体制和社会体制深层矛盾的具体体现.结构性问题是导致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的重要原因之一.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必须从影响大学生就业的结构性原因入手,如劳动力市场结构、高等教育体系结构、社会经济结构、就业偏好结构等.加强政府宏观调控和政策引导,科学构建高等教育体系结构,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价值观,是解决大学生结构性就业问题的针对性措施.  相似文献   

5.
中小企业发展与大学生就业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十分重要的课题,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是经济发展中最活跃、最具潜力的经济组成部分,是大学生就业的主渠道.积极鼓励和引导大学生到中小企业就业,有助于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改善中小企业人才结构,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实现中小企业发展与大学生就业的协同发展,对推动国民经济健康、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就业问题是当前全社会非常关注的问题,新疆农牧区也存在大学生就业的难题。由于经济、社会等各种原因造成了返乡哈萨克族大学生就业难,从而引起了一定数量的人才由农牧区流向城市。此外,在哈萨克斯坦"回归"移民政策吸引之下流向了哈萨克斯坦。因此,返乡哈萨克族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是影响当地社会稳定与发展的一个问题,也可能成为跨界民族问题的潜在诱因。  相似文献   

7.
文章通过分析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和大学生就业中出现的一些新问题和特点,指出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在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方式、职业教育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当前就业形势下,我国高校应根据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和市场人才需求的变化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践,促进大学生就业.  相似文献   

8.
女大学生就业面临着十分严峻的现实挑战。如何帮助她们进行就业心理调适从而走出这一困境是当前大学生就业教育的重要任务。作者认为,性别正义包括家庭正义、文化环境正义、国家制度正义等,其基本要求一是机会平等;二是通过对生产手段的社会化,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基于当前女大学生就业中存在的性别歧视导致的焦虑心理、社会偏见导致的自卑或失落心理、性别图式导致的低成就动机心理、传统性别文化导致的矛盾心理、社会人才需求畸形导致的恐慌心理等心理困惑,作者提出加强国家教育、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自我教育等女大学生就业心理调适新对策。  相似文献   

9.
肖斯敏 《考试周刊》2009,(7):183-184
目前,高等教育的规模迅速扩大,流入劳动市场的高校毕业生数量急速增加,传统行业的人才需求已达到基本饱和,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现象不断加剧,解决好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是国家、社会、学校、家庭,乃至大学生的共同愿望,也是促进国家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重要战略因素,更是高校谋求生存和发展的基石。从去年新劳动法的颁发,以及持续至今的金融危机,无疑给高校大学生的就业雪上加霜。本文结合目前的经济形势,重点谈谈新型外语人才的培养以及如何加大就业的砝码。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就业问题是当前全社会非常关注的问题,新疆农牧区也存在大学生就业的难题。由于经济、社会等各种原因造成了返乡哈萨克族大学生就业难,从而造成一定数量的人才由农牧区流向城市;同时,在哈萨克斯坦"回归"移民政策吸引之下,也流向了国外。因此,返乡哈萨克族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不仅会影响当地社会稳定与发展,也可能成为跨界民族问题的潜在诱因,值得我们研究和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