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教育券理论是经济学诺贝尔奖获得者美国经济学家米尔顿·弗里德曼(Milton Friedman)于1955年在其《经济学和公共利益》一文中首次提出。弗里德曼提出的教  相似文献   

2.
教育凭单计划是美国著名经济学家米尔顿·弗里德曼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提出的旨在弥补公立学校教育制度弊端的革新方案 ,对美国八九十年代以来的教育改革具有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3.
文章分别选取哈耶克的自发秩序理论、米尔顿·弗里德曼的政府理论和罗伯特·诺齐克的正义论,从三个维度分析了新自由主义教育哲学的理论基础,并做出评价。  相似文献   

4.
一、教育券制度:产生、目标与实践最早提出教育券理论的是美国著名的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家米尔顿·弗里德曼。1955年弗里德曼在其《经济学和公共利益》一文中首次提出了教育券理论,该文后被改写为《政府在教育中的作用》。此外,弗里德曼在其1979年的《自由选择:个人声明》一书和1  相似文献   

5.
关于在我国基础教育阶段实行学券制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教育券是由美国经济学家米尔顿·弗里德曼于20世纪50年代首先提出来的,20世纪90年代后期传入我国。学券制是一种提高教育效率的有效途径,在实践中应遵循适度平衡教育与市场之间关系的原则、区域差异的原则和在动态中完善的原则。  相似文献   

6.
米尔顿·弗里德曼“教育凭证”思想浅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米尔顿·弗里德曼“教育凭证”思想浅析曾晓洁近几十年来,随着美国公立学校教育质量的日益下降,教育环境的不断变化,一些学者开始从制度上对美国公共教育提出怀疑和批评,主张“公共教育私营化”。他们设想将钱分给家长,由家长决定把孩子送公立还是私立学校,在教育上...  相似文献   

7.
美共经济委员会成员瓦迪·哈拉比(Wadi'hHalabi)2006年12月23日在美共《人民周刊》经济专栏刊登了题为《米尔顿·弗里德曼:太迟了!》的文章,揭露了弗氏的经济学的虚伪性:它无视垄断资本和大量投机的存在,高喊自由市场,其本质是为金融垄断资本的自由扩张服务.文章主要内容如下.  相似文献   

8.
今年6月22日的50年纪念庆典上,“学券之父”——92岁高龄的诺贝尔奖获得者米尔顿·弗里德曼(M ilton Friedm an)向记者表示,虽然目前只有少数人运用学券,但学券制已经引起了社会广泛的兴趣,他还预测近期这一制度将有所突破。1955年,即在苏联发射人造卫星对美国教育带来冲击的两  相似文献   

9.
由美国经济学家米尔顿·弗里德曼提出的、用以安排教育经费的"教育券"在近年来成为我国教育实践与学术研究中的热门课题.已有研究从不同学科立场和研究方法出发,对"教育券"的理论内涵与渊源、国内外实践状况、"本土化"的适切性等问题作出了大量研究,取得重要成果.但已有研究在深度、广度和及时性上仍然存在不足,进一步的研究需要注意改进.  相似文献   

10.
冯·奥古斯特·哈耶克和米尔顿-弗里德曼两人都是新自由主义经济学的代表人物,他们的货币思想对于我国的货币政策研究具有深远的影响。通过对哈耶克和弗里德曼的货币思想的阐述及对两种货币思想理论特点的比较分析,探讨了两种货币思想对我国当前宏观经济调控和对货币政策运用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一、长兴教育券缘起 教育券是诺贝尔奖获得者、美国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家米尔顿·弗里德曼于1955年提出的教育经费改革设想.其基本思路是:将教育经费以支票凭证形式直接发放给家长,家长持具有货币价值的教育券为其子女自由选择政府认可的学校,不足部分由家长自付;学校持通过竞争所得的教育券向政府兑现办学经费;政府负责审查学校办学资格,确保其具有基本的办学水准.  相似文献   

12.
教育券是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米尔顿·弗里德曼提出的改革美国教育经费拨付办法的一种设想。这位美国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家的基本思路是:将政府教育经费以支票凭证形式直接发放给家长,家长持具有货币等额价值的教育券为其子女自由选择政府认可的学校,不足部分由家长自付;政府负责审查学校办学资格,确保其具有基本的办学水准;学校持通过竞争而得到的教育券向政府兑现办学经费。  相似文献   

13.
我国高等教育传统的财政拨款“综合定额加专项补助”模式和“基本支出预算加项目支出预算”模式,均是以政府主管部门直接面对高校的拨款模式,已适应不了高等教育引进市场竞争机制后的需要。因此,作者参考米尔顿·弗里德曼等的教育凭证模式,结合我国国情初步构建了以绩效为特征的教育凭证拨款模式。这种把拨款换发成定额教育券的间接拨款模式引入公平竞争的机制,对于推进公立高校的转制,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将是一种较好的配套选择。  相似文献   

14.
美国经济学家米尔顿.弗里德曼首次提出了教育券理论。其后詹克斯对教育券理论进行了完善,他主张教育券应帮助低收入家庭学生克服困难、完成学业。而1990年的"密尔沃基家长择校计划"则是美国民众将教育券理论运用到教育实际的率先实践。美国教育券理论研究的成果和实践经验,可为我国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提供借鉴。深入挖掘教育券理论的价值,探讨我国流动儿童进入城市公立学校、享有平等义务教育权的可行性,以及用教育券资助西部地区、贫困农村寄宿制中小学学生生活费的操作策略,对促进我国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学券制思想渊源于美国,最早由米尔顿·弗里德曼于1955年提出。此后一直影响着美国的基础教育改革,并发展成为20世纪90年代所出现的“私校公助”现象的最主要形式。学券制是现阶段我国政府履行对承担基础教育任务的民办学校支助义务的可参考的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16.
教育券制度对基础教育体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券是由美国经济学家米尔顿.弗里德曼于20世纪50年代首先提出,后传入我国,并在浙江长兴、湖北监利得到实行。本文主要通过对浙江长兴和湖北监利教育体制实行教育券制度改革进行考察,提出教育券对我国基础教育体制改革的积极影响,并提出现阶段在我国实施教育券制度还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7.
美国教育券的公平诉求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邱小健 《教书育人》2009,(10):68-70
美国教育券:理论及其实践 教育券(Eclucational voucher,又译作“教育凭证”),是由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芝加哥大学教授米尔顿·弗里德曼于1955年在其著名的《政府在教育中的作用》一文中首先提出的.在《资本主义与自由》(Capitalism Freedom)一书中,  相似文献   

18.
教育券理论是经济学诺贝尔奖获得者美国经济学家米尔顿·弗里德曼(Milton Friedman)于1955年在其《经济学和公共利益》一文中首次提出。弗里德曼提出的教育券理论从20世纪60年代末开始在美国一些地方进行试验,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在一些州市正式实施,迄今已有三个州和一个城市推行了教育券政策。教育券在美国的实践已取得了可喜的进展,其经验和做法已在世界多个国家和地区推广,如哥伦比亚、智利、孟加拉、莱索托、中国等,并都以不同的形式存在着。[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教育券是由美国经济学家米尔顿.弗里德曼于20世纪50年代首先提出,他以为美国19世纪后半叶以来建立的公共教育制度是一种政府垄断,缺乏市场竞争、效率低下、资源浪费严重,要改变这种状况,教育必须走市场化道路,实行教育券制度是一种理想的政策选择。美国教育券根本的价值取向是基础教育均衡化。美国教育券对于我国解决基础教育均衡发展问题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教育界对在我国推行教育券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许多人认为它是促进我国基础教育保证效率,走向公平的一剂良药。教育券制度是20世纪5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米尔顿·弗里德曼提出的,即政府不直接向学校发放教育经费,而是将教育券先发放给学生家长,由学生家长为自己的子女选择满意的学校,学校凭手中拿到的教育券的多少向政府兑现。源于美国的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