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6 毫秒
1.
嘉艺 《教育》2011,(10):24-25
2010年8月20日,侯相如——一位在家上学孩子侯禹光的父亲,向媒体发出了《给中国教育的公开挑战书》。侯相如的儿子侯禹光在2010年高考中考入了浙江农林人学,成为在家上学的成功典型,受到媒体及社会的关注。  相似文献   

2.
本文就当今社会上关注比较多的"在家上学"现象进行分析,并结合自己的孩子长达十年在家上学,已通过高考迈入重点大学的事例(这里面有成功,也有遗憾),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希望能给更多做此选择的家长一点启发.  相似文献   

3.
需要注意的是,在我国目前的教育体制下,如果孩子还是要经历中考和高考,选择在家上学是很有风险的,也就是说,在家上学更多的体制外选择——一些家庭选择不送孩子上学,其打算是根本不让孩子参加中高考,而是准备让孩子出国留学。如果在家上学主要是这种目的,那么,其对我国教育发展的意义十分有限。  相似文献   

4.
王一卜(2010年陕西省高考文科状元)【高考成绩】总分682语文142数学143英语138文科综合259【情况简介】王一卜的爸爸是一家企业职工,妈妈是家庭主妇。爸爸每天早晨上班,妈妈先在家做饭,然后就开车送她上学。爸爸是那种幽默、阳光型的男人,会经常鼓励她,给她打气。而妈妈则很严厉,每当她取得成绩时,就让她戒骄戒躁。正是父母这种互补的性格,从小对我就  相似文献   

5.
英国首都伦敦很早就认可了“在家上学”的合法地位,并建立了一套有关“在家上学”的完整体系,从原则、规定、申请流程等方面制定了“在家上学”的具体政策.借鉴伦敦“在家上学”政策的特点与经验,中国应尽快确定“在家上学”的合法地位,建立“在家上学”的管理机制,实现监督和指导相结合的管理方式,并培养监督管理“在家上学”的专业人员.  相似文献   

6.
赵萍 《中国德育》2013,(19):52-52
近日,21世纪教育研究院发布《中国在家上学研究报告(2013)》,调查显示在中国大陆约有1.8万名学生选择"在家上学"。这条新闻迅速吸引了大众的目光。其实,"在家上学"并不是新事物。在工业社会之前,以家庭为主体实施教育活动在世界各国司空见惯。后来,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推进,各国广泛采用了班级授课制,于是在家上学显得"另类"起来。但是在家上学所具有的独特的便利性,使其后来又逐渐成为部分家长的选择。美国2012年统计数字显示,约有177万名学生在家上学。  相似文献   

7.
张晓雯 《辅导员》2014,(3):15-16
近两年来,"在家上学"在国内已经由一个新鲜的名词变得为人熟知,并且有越来越多的中国家长带领孩子加入了在家上学的行列,他们成立了"在家上学联盟"网站,分享在家教育孩子的心得和经验,交流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并组织"在家上学"全国会议,讨论在家上学遇到的实际问题和解决方案。其实,"在家上学"并非新鲜事物,在国外也一直存在着,并且已发展得十分成熟,本期,我们一起来看看各国的"在家上学"。  相似文献   

8.
褚红娜 《辅导员》2014,(2):15-16
近两年来,“在家上学”在国内已经由一个新鲜的名词变得为人熟知,并且有越来越多的中国家长带领孩子加入了在家上学的行列,他们成立了“在家上学联盟”网站,分享在家教育孩子的心得和经验,交流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并组织“在家上学”全国会议,讨论在家上学遇到的实际问题和解决方案。其实,“在家上学”并非新鲜事物,在国外也一直存在着,并且已发展得十分成熟,本期,我们一起来看看各国的“在家上学”。  相似文献   

9.
现代社会的“在家上学”与义务教育制度的“强制入学”产生了强烈的冲突,各国的应对并不相同.作为“在家上学”较为活跃的美国,从20世纪80年代起,各州逐渐承认了“在家上学”的合法地位,但其法律渊源较为复杂.本文考察了美国各州“在家上学”的立法状况,试图厘清美国“在家上学”的法律渊源,并认为美国“在家上学”的法律渊源呈现出“重权利、多选择、渐进而行”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儿童在家上学是美国19世纪末开始就已经萌芽的一种独特的教育方式。经过近一个世纪的努力,1993年秋季,在家上学最终在50个州实现合法化。在家上学仍然面临一系列的挑战,在家长任教资格、学生考试、政府监督和公共设施使用方面存在发展的困境。各种各样的调查统计显示,在家上学儿童比例增长很快,上大学的人数比例也在不断增加。三个民间组织也在支持和巩固在家上学系统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美国义务教育阶段在家上学合法化是一个逐步实现的过程。美国各州主要通过判例法、立法、利用原有法律等三种方式使在家上学合法化,其中立法是大多数州采用的方式。这些合法化方式之间的关系是相互补充、相互支持的,其中判例法与立法之间的相互影响最为充分。美国义务教育阶段在家上学实际上突显了父母教育权威与州教育权威之间的冲突,而合法化的实质就是利用法律缓解了两者之间的冲突。目前,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在家上学是非法的,应借鉴美国在家上学的合法化经验,尽快通过制定在家上学法律、法规或者相关条例,或修改原有法律等方式,以确立我国在家上学的合法地位。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选择"在家上学"的美国家庭越来越多。不同于传统的学校教育,"在家上学"满足了不同人群对教育的个性化需求。文章分析了美国家庭选择"在家上学"的原因、家庭特点,以及"在家上学"的立法情况和这种教育活动所采用的教学方式及产生的效果。美国的"在家上学"(Home-schooling)是一种在学校之外(主要是在家中)进行的,由父母或监护人对其子女或被监护人主导实施的教  相似文献   

13.
在家上学     
《上海教育》2012,(26):18-19
去年8月,中国"在家上学"大会在云南举行,引发了人们对"在家上学"群体的持续关注。事实上,在国内,做这一选择的家长尚属极少数,但在其他一些国家,在家上学并不是罕见的事情。美国约有250万在家上学的孩子,他们的成长令人惊喜,"在家上学"已经成为一种不可忽视的教育选择;英国约有4万~10万在家上学的孩子,他们的表现得到肯定,政府主动与家庭建立更积极的关系;俄罗斯约有100万在家上学的孩子,他们能从政府那里获得补贴,但必须每学期到一所学校注册;  相似文献   

14.
围绕着美国“在家上学”现象的形成动因、“在家上学”的利与弊、以及应该如何应对“在家上学”现象这三个方面,许多学者和研究机构展开了调查和研究,本文对这些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和分析。  相似文献   

15.
《小读者》2003,(11)
据报道,目前美国约有150万儿童离开了传统的课堂,选择在家上学。在家上学,如今已渗透到主流教育方式中去,正成为一场强劲的基层运动,彻底改变着美国教育的现状。作为一场运动,在家上学植根于一对教育家穆尔夫妇。他们发明了针对在家上学这一教育方式的著名的穆尔公式,它重视儿童不倦地学习的意愿,以及将工作、学习和社区服务均衡地结合。另一位教育改革家霍尔特也出版了《孩子为什么失败》一书,认为学校教育就如“陷阱”,会毁灭孩子天生的学习动力和热情,最先推出“非学校教育”的在家上学这种方式。1997年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在全国标准化…  相似文献   

16.
何年 《教育》2011,(28):29
国外的"在家上学"与我国古代私塾有很大不同。最大的区别,就是当代的在家上学属于义务教育范畴,而我国古代的私塾是有志向学者的道路。这种区别,从美国、英国时间来看,值得我国"在家上学"的各界人士注意。在争议中被接受美国在家上学自19世纪末开始萌  相似文献   

17.
据一项最新调查显示,过去的8年中,英国“在家上学”的学生人数激增。目前,英国共有1.6万名学生“在家上学”,是1999年的3倍。  相似文献   

18.
作为一种新兴的教育方式,"在家上学"在我国掀起了一股浪潮。本文系统地研究了我国"在家上学"的产生、发展、特点,并结合美国"在家上学"的实践经验,梳理其对我国的启示和借鉴意义,为促进我国教育形式的多样化发展献言献策。  相似文献   

19.
中美两国“在家上学”存在动因差异、合法性差异等.美国“在家上学”的立法许可启示我国:“家庭学校”可作为义务教育的一种有益的补充形式;启动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使“在家上学”有法可依;加强对“在家上学”的监管,并进行身份验证.  相似文献   

20.
随着"在家上学"运动在美国的迅速发展,"在家上学"的儿童是否能够顺利实现社会化成为了一个焦点议题。关于该问题,学者们大体持三类观点:"社会化危机"论、"社会化良好"论和"差异社会化"论。"社会化危机"论认为"在家上学"的儿童难以像那些在学校就读的孩子一样顺利实现社会化;"社会化良好"论认为"在家上学"的儿童同样能够顺利实现社会化;"差异社会化"论认为应该区别看待"在家上学"的不同群体,这些儿童是否能够顺利实现社会化取决于具体的教育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