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电子文件生命周期表现形式析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从文件生命周期表现形式的涵义、我国档案学界对电子文件生命周期表现形式的认识、科学反映电子文件生命周期表现形式的思考三个方面分析论述了电子文件生命周期表现形式及其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2.
1940年,美国档案学者布鲁克斯最早提出了“文件生命周期”概念。文件生命周期理论是对文件到档案运动过程和规律的客观描述和科学抽象,是指导文件到档案全过程管理的基本理论。当然,文件生命周期理论主要是针对传统的纸质文件和档案而提出的。但是,随着电子文件时代的到来,电子文件的生命周期对传统的文件生命周期理论产生了重大的影响。笔  相似文献   

3.
陆勇敏 《浙江档案》2000,(10):36-36
随着计算机应用的日益普及,电子文件大量产生,它与纸质文件一样,都是在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因此同样具有参考利用价值,需要存档备查.这改变了传统观念上对档案的理解,并引起了对文档管理的变革.在电子文件所带来的巨大冲击下,对于档案学领域重要理论之一的文件生命周期理论,也不得不加以重新考虑,改变传统纸质文件时代的管理和思维模式,重塑电子时代的文件生命周期理论.  相似文献   

4.
本文综述了国内档案学者所提出的电子文件运动情形的异常现象,并对其特征加以分析。国内档案学者在论述电子文件运动情形的异常现象时都以文件生命周期理论为参照对象,把所有不同于文件生命周期理论内容的情形归为电子文件运动情形的异常现象;以为文件生命周期理论揭示和反映了纸质文件运动的全部;把不同于纸质文件管理的电子文件管理内容也作为电子文件运动内容来看待等,这为我们深入客观地破解电子文件运动情形的异常现象奠定了一个重要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电子文件的产生使人们开始质疑传统的文件生命周期理论,国际档案理事会下属的电子文件委员会把电子文件的生命周期分为三个阶段,即设计、形成和维护阶段。其划分依据不再是文件内在的价值形态,而是电子文件管理活动的先后流程。电子文件前端控制理  相似文献   

6.
论电子文件的螺旋式生命周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刘永 《档案管理》2003,(1):15-17
关于电子文件生命周期的讨论已经有较长一段时间了,但直到目前也还存在诸多潜在的问题需要作进一步探讨。1关于传统文件生命周期理论的依据和合理性20世纪90年代,电子文件大量产生,相对于电子文件的载体形式来说,具有实物形态和非数字格式的文件可以称为传统文件。人们发现传统文件运动过程存在周期性,加以研究并提出了文件周期讨论。传统的文件生命周期理论是1940年美国档案学者菲力浦·C·布鲁克斯在《我们应当保存什么样的文件》报告中首次提出的。1950年伦敦大学的艾利斯在第一届国际档案大会上提出了文件生命的“三…  相似文献   

7.
为使电子档案能够来源可靠、管理可信、长期可用,电子文件在其全生命周期各阶段产生元数据的留存对保证电子档案的真实、完整、可用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为此,对电子文件元数据的研究是伴随着电子文件的产生而进行的,其最终成果表现为各类元数据标准。虽然国内外、各行各业对元数据的研究成果比较多,但是,从电子文件、电子档案真实性保障  相似文献   

8.
电子文件的确给文件生命周期理论带来了巨大挑战,主要表现为三点.一是中外档案界认为电子文件的生命周期需要有新的理解,因为电子文件的运动顺序以及各阶段的界限都具有不同特点.二是国际档案界对电子文件生命周期的阶段划分提出了不同看法,要求分为设计、形成和维护三个阶段.三是国外认为文件生命周期理论揭示的文件各阶段特定价值与相关因素的对应关系不再适用于电子文件.一些学者主张进入档案阶段的电子文件无需移交到档案馆集中保管,而应由形成机关继续保管.  相似文献   

9.
电子文件已经渗透和影响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由此而产生了大量的电子档案,引发了档案史上继纸质档案出现以来的第二次革命,使得文件生命周期理论已经不再适应现实的发展.由于电子文件管理理论研究滞后,缺少适用的归档规则,归档范围不明确,致使档案部门难以对其实行有效的管理,造成电子文件大量流失.当前,我国电子文件管理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这必将加快对电子文件管理理论和管理方法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文章对文件生命周期理论的相关问题进行了进一步探讨,提出:电子文件的运动以业务流程为基础,整个运动过程是单向线性的,无论是实践中,还是逻辑上都不存在“逆向运动”;电子文件与纸质文件在本质上都是一样的,即代表业务活动的法定权威,针对个体文件,强调文件运动整体性与阶段性统一的文件生命周期理论在电子文件时代依旧适用;在具体的业务活动中,OA系统与档案管理系统共同支撑着文件生命周期理论的实践与应用.  相似文献   

11.
一、两种概念的比较 电子文件的研究成为档案界关注的一个新的研究焦点.研究电子文件,首先必须明确电子文件的概念.关于电子文件的概念,一般有两种研究思路:一种是就电子文件研究电子文件,另……  相似文献   

12.
电子文件元数据研究在档案和电子文件管理领域是最前沿的课题之一.我国档案界关于元数据的研究始于本世纪初,其标志是2001年由国家档案局邱晓威研究员主持的"电子文件和电子档案的真实性、完整性保证及其法律地位的认定"国家社科项目的正式启动.与国外相比,我国档案界关于元数据的研究起步较晚,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相对滞后,目前尚未出台电子文件元数据标准.  相似文献   

13.
随着办公自动化、标准化、网络化的渐趋完善,产生了大量的电子文件。虽然从电子文件形成的过程和特点看.电子文件仍像普通文件一样具有形成阶段、管理阶段、处置阶段,并且根据文件生命周期理论,电子文件的处置阶段(归档)仍由档案部门集中统一管理。传统的档案管理方式和方法已经无法适应电子文件的管理需要。因此,对电子文件实行档案化管理成为一个可供选择的出路。  相似文献   

14.
叶巧 《档案时空》2006,(6):25-26
一、档案学领域的电子文件在档案学领域,研究电子文件定义的角度主要有以下几种:1、以文件为属概念。国家标准《电子文件归档与管理规范》(GB/18894-2002)将电子文件定为“在数字设备及环境中生成,以数码形式存储于磁带、磁盘、光盘等载体,依赖计算机等数字设备阅读、处理,并可在通信网络上传送的文件。”①许磊在《电子文件归档及管理方法研究》中认为,……我们进行比较分析将电子文件解释为适合于数字计算机操作、传递和处理的文件。②国际档案理事会电子文件委员会的定义更为简明:“电子文件是一种通过数字电脑进行操作、传输或处理的文…  相似文献   

15.
来源原则是国际档案界公认的档案专业的基本原则.在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它一度遭受冲击;但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北美档案界逐步扭转了质疑和批评的态度;90年代伴随"电子文件"概念的普遍采用,国际档案界重新承认了它对电子文件的适用性及在档案专业中的核心地位,形成新的来源原则,在电子文件时代得到广泛的应用,尤其是在电子文件收集的过程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电子文件真实性是电子文件管理活动中一个极为复杂而又关键的问题.本文从电子文件真实性的概念入手,深入剖析了文件档案管理环境中真实性的含义.并以此为基点,构建了电子文件真实性认定与保障体系框架模型,该模型清晰地表明电子文件真实性的认定保障既是一个涉及环境认知、制度规范、人员素质、管理活动、技术系统的全方位管理,又是一个贯穿于形成与办理、归档与移交、保管与利用三个阶段的电子文件生命周期的全过程管理.  相似文献   

17.
也谈电子文件运动阶段的划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骏 《浙江档案》2005,(12):8-9
文件生命周期理论作为现代档案学重要的基础理论,对传统文件和档案管理的指导意义毋庸置疑.但随着电子文件的问世及其所发挥的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我们不得不正视这样的问题:文件生命周期理论是否适用于电子文件管理?如果适用,电子文件的生命周期阶段又该如何准确划分?  相似文献   

18.
电子文件的归档及其管理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1996年起,我们先后对全市各区、县档案局(馆)、宝钢、市港务局、静安区区属单位共108家,进行了计算机应用和电子文件管理情况的调查,就《电子文件归档及管理方法研究》课题开展研讨工作。本文主要谈谈我们在电子文件归档及管理办法问题上的一些见解。 一、对电子文件等几个概念的重新解释。 欲对电子文件的归档及管理办法进行研究,先必须对有关的概念作一界定。 1.国际档案理事会在档案术语中对电子文件定义  相似文献   

19.
电子文件长期保存已成为新时期档案工作的重点工作内容之一.电子文件长期保存不是孤立的,它与电子文件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都具有直接或间接的联系.文章从电子文件生命周期的视角,通过问卷调查方式,具体分析了电子文件生命周期不同阶段影响电子文件长期保存的主要因素;最后以这些主要影响因素为突破口,提出进行长期保存风险防范的思路、路径和方法等建议.  相似文献   

20.
文件生命周期理论在电子文件时代的修正与发展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本文对电子文件时代的来临、文件生命周期理论在电子文件时代受到的挑战、文件生命周期理论在电子文件时代的补充———文件连续性理论以及文件生命周期理论在电子文件时代的修正 ,作了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