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切实将情感因素渗透其中。只有糅合了教师和学生的情感,语文课堂才能变得富有生命的活力,语文教学才能充满了灵性。语文是富有生命力的学科,好的语文老师能够让学生感受到文字的灵动,从中体会到或喜悦。或悲伤,或愤怒,或平静的丰富情感。语文课堂教学不仅仅是教师和学生语言的交流,也是思维的碰撞过程,更是心灵的交流和情感的互动。不少语文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采用多种方法努力去拨动孩子内心当中的情感,让孩子带着满腔的感情去研读文本,去体会文字的字里行间所蕴含的作者,编者的情感,努力将文本蕴含的情感和自身的生活经验有效地桥接,从而使得情感成为语文课堂的灵魂和生命的主线,让人类的情感旋律不断地回荡在语文的课堂,使得语文课堂散发着激动人心的魅力,让语文课本成为塑造孩子美好心灵的源泉。作为语文教师,如何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充分调动师生的情感,从而恰到好处地运用好情感的因素呢?  相似文献   

2.
小学语文作为一门极具思想性和艺术性的人文学科,其蕴含着的教育理念和丰富的情感,对学生正确的人生态度和积极的情感形成至关重要,对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形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在某种意义上,语文教学在塑造着学生的灵魂,培养着学生的人格。  相似文献   

3.
语文教师应热爱语文,坚持严谨的教学态度,依托发自内心的语文感情,不断渗透,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师生之间配合默契,形成良性互动,从而激活语文课堂,使学生更加热爱语文,让语文课堂更加活起来. 一、依托情感艺术,和谐师生关系 在语文教学中,作为老师要耐心细致地进行渗透"情感",并且还要在"渗透情感教育"时讲究艺术,给学生创设良好的情感情景,会对学生产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潜移默化的作用和影响.  相似文献   

4.
展现语文教学魅力,激发学生积极的学习情感,让语文课堂富有活力与魅力,这是新课改下语文教学的重要理念。要做到这一点就要以学生为中心,依托语文学科特征,改变以往机械的讲解,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与手段来为学生营造富有生活气息、现代气息的课堂,这样才使教学富有活力,激起学生参与的激情,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  相似文献   

5.
德育是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今天的孩子对事物冷漠,心理和情感脆弱.语文教师肩负着语文教学和健全学生人格的双重责任.在语文教学活动中,让学生从课本中寻找正确的价值观,在语文课外活动中认识自我,科学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态度,利用生活素材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和大爱情怀.如此,语文课堂不仅仅是知识的课堂,也是潜移默化、点滴渗透的德育课堂,充分发挥了语文教学的优势,显示了语文教学特有的魅力.  相似文献   

6.
情感目标是新课标中课堂教学三维目标之一,它是指培养学生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社会主义道德品质,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发展情感控制能力。语文课堂教学要重在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欲望;培养学生亲近语文、热爱语文,渴望了解祖国语文的情感;体会语文与人类进步及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促进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的形成,从而实现情感目标在语文课堂中有效达成。  相似文献   

7.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教学要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该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如何建构这一理想的语文课堂?  相似文献   

8.
在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中,很多教师都会遇到一个奇怪的现象,就是低年级的小学生在课堂上要比高年级的小学生更积极发言和活跃。随着年级的增长,学生的课堂活跃度在降低,这其实凸显了传统语文课堂教学的不足,让学生的学习变得被动,学生才会在课堂上发言不积极。为了转变高年级语文课堂的怪现象,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语文课堂教学,在课堂上踊跃发言,语文教师必须转变教学方法,做到从学生发展的角度出发设计语文课堂教学内容。  相似文献   

9.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小学作文教学之中,不仅要让学生学会写条理清晰的文章,写出的文章还要具备丰富的情感。作文中的情感教育能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能够陶冶情操,发展个性,促进学生心理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0.
师生之间能否进行有效互动,直接影响着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所以许多教职人员在对教学模式进行改革时,都会有意识的增加课堂互动时间,让学生能够更好的在互动中进行语文学习。在语文学习时,教师要对学生的情感进行引导,让学生能够在课堂上将自身情感进行抒发,并且与文章所要传达的主旨进行情感共鸣,为了让学生的情感能够更好的抒发,教师要积极改善语文课堂环境,让学生能够在更加良好的课堂氛围里进行语文学习,并且不断提高语文课堂上的频率让学生能够更好的进行语文学习。  相似文献   

11.
语文教学就是通过启发、熏陶,用情感交流的方法,让学生沉浸在饱含情感的文章之中,接受道德情操的陶冶,美好净化心灵,从而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因此,我们要时时把情感教育渗透在语文课堂的听、说、读、写中,渗透在每一个教学环节中。  相似文献   

12.
初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把它们当外在的附加任务,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由此可见,情感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那么,在语文课堂中如何进行情感教育呢?  相似文献   

13.
语文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是“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学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所以,教师要彻底打破语文教学中传统、落后、单一的教学方法,优化语文教学过程.充分调动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情境教学法是让学生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构建积极而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的重要教学方法,创设恰当的教学情境.可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知体验,这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将情感借助相应的感知和情景展开。有效地激发了学习语文的兴趣,在课上最大程度地消化吸收课堂知识。  相似文献   

14.
在新课程标准理念的指导下,现在的语文课堂教学有了很大改观,教师肢解课文,进行烦琐分析的现象已不再充斥课堂。不过在阅读教学中有些教师仍然以一种漠然的态度俯视学生,无视学生的情感体验与文本的情感因素,致使一篇篇富有鲜活生命力的课文变得枯燥无味,学生学习没有兴趣,使语文教学缺乏应有的活力。其实语文教学是师生互动、思想碰撞、心灵交流的过程。在这种相互交流的过程中,情感是一种不可缺少的因素。没有情感,也就没有教育。那么作为语文教师,如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运用情感策略,让教师与学生、学生与文本、学生与学生之间形成真正的双元互动,以  相似文献   

15.
情感教育是学校教育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小学语文课堂融入情感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社会主义品德,使其形成积极的人生观与价值观,是新时代人才培养的需要.教师要在教学中注意教学方法,在进行语文知识教学的同时,合理、适时地融入情感教育.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语文教学要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小学语文学科是一门人文性学科,在具有工具性的同时也具有情感性,小学语文教学不仅要教给学生识字、阅读、作文等方面的语文知识,培养学生的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还要融入情感教育,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其社会主义道德品质,使其形成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这也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6.
随着新课改的到来,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也成为了完善学生品质和人格的必然过程,同时语文培养的也是学生语言能力,而语言能力也包含着情感,这是人的一种内心体验与感受。因此,培养语言能力的基本其实就是要让学生体会情感。本文就是将情感教育融入到语文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语言应用能力,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下面我们就对新课改下初中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进行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7.
正语文学科不仅要带给学生知识,还要发挥其人文性的特点,注重在文本学习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情感意识,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价值观,这就是新课改对现在的语文课堂的要求。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为情感教育创设良好的情境,同时优化自己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思考、感悟的过程中把握文本中传递的情感,从而强化学生的情感认知。  相似文献   

18.
郑朝辉 《时代教育》2009,(5):146-146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重视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应重视熏陶感染,潜移默化".也就是说,对于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语文老师的责任更重.其实语文一直与感恩教育相连,不仅因为语文教材中蕴含大量的感恩素材,更因为语文教学开放灵活的教学过程为实施感恩教育提供了大量的契机.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感恩教育,让感恩教育与语文教学相得益彰.  相似文献   

19.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没有一条寓有诗意的、感情的和审美的清泉,就不可能有学生的智力发展。”语文中蕴涵的情感因素使它展现出独特的魅力,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要焕发语文课堂的生命力,让学生真正爱上语文,就一定要注重教材的情感挖掘和学生的情感激活。  相似文献   

20.
在中职语文课堂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在阅读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在课外实践活动中渗透正确的道德观。语文课堂是进行德育教育渗透的重要阵地,语文似春雨般,滋养着学生的心田,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