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课堂练笔融读写为一体,是在语文课堂教学活动中预设或开展写作的一种训练形式,属于新课程改革过程中的新型语言训练模式。教学中,教师要加强课堂练笔训练,引导学生练在读写迁移处、练在理解深入处、练在情感共鸣处、练在主题升华处,从而不断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2.
课堂小练笔不能为练而练.在教学中,要找准练笔的切入点,点击情感的兴奋点,寻求内容的散发点.这样,练在当练时,练在理解的深入处,练在情感的共鸣处,练在主题的升华处……教师不问一句,不着一语,却能使学生沉浸在情感的波澜里,遨游在思考的世界里,飞翔在想象的王国里.  相似文献   

3.
阿基米德说:“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起整个地球。”在教学中,我们要因文而异,准确把握练笔的时机,找准切入点,使学生练在当练时,练在理解的深入处,练在情感的共鸣处,练在主题的升华处。  相似文献   

4.
阅读教学与习作训练应该有效结合。可以将习作练在关键词句处,练在文本空白处,练在内容迁移处,以利于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5.
<正>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要重视写作教学与阅读教学、口语交际之间的联系,善于将读与写、说与写有机结合,相互促进"。因此,语文教学应将注重"理解课文"变为注重"读写结合"的实践活动、注重语言的运用表达。教学中,教师要立足文本自身特点,挖掘"一处传神,效果皆出"的最佳读写契合点,选择切合学生实际的练笔方法,进行随文练笔,引导学生在与文本的对话中感受语言内涵,升华情感认识,习得语言技巧,提升语文素养。一、练在理解的深入处有些课文重点句段含义深刻、耐  相似文献   

6.
随文练笔兼具人文感悟和语言表达的功能,是一种读写一体、形式灵活、操作方便的读写结合新形式,成为课堂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在教学中,我们一定要注意因文而异,拓展学生的练笔空间,为学生广开"写"路,让他们巧妙地练,恰到好处地练。  相似文献   

7.
读与写是语文教学中不可分离的两个主体,读和写互相促进,相辅相成。语文教学中实施随文练笔,能够让阅读教学锦上添花。教师可引导学生抓住美文随文仿练;结合趣点随文练笔;体会情感随文续练;以说促写随言练笔;课外阅读拓展练笔,从而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  相似文献   

8.
阅读与写作是紧密联系的。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很多课文为学生的写作训练提供了练笔机会。在阅读教学中,如果我们能很好地借助课文中的范例进行随文练笔,将读和写有机结合,这对提高学生写作水平是大有裨益的。一、运用迁移,典型构段处练仿写仿写,是学生作文的阶梯,也是随文练笔最主要的形式,将所学知识迁移运用,转化为能力。教学时,教师可以在文本的典型构段处,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练笔。  相似文献   

9.
课堂练笔是阅读教学过程中落实语言文字训练,促进读写结合的一项有效措施。那么,如何恰当地进行课堂练笔,提高有效性呢?1.练在技能迁移时,让文本鲜活起来。运用是语文学习的重要环节。迁移文本中的精彩表  相似文献   

10.
习作启蒙阶段的兴趣如何激发?如何消除习作初期的畏难情绪?随文练笔是阅读教学与写作训练有机结合的有效落点,也是引导学生从读到写的激趣点。一、练在标点处,展示精彩妙笔一个标点也许就是一个故  相似文献   

11.
<正>崔峦老师的《落实新课标,变"四个不足"为"四个加强"》指出:"语文教学要进一步加强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注重从读学写,读写结合,增加结合阅读的小练笔。"随文练笔作为培养学生语用能力的点睛环节,它既可以取其法,又可以用其材,已在语文教学中大放异彩。依托文本,找准练点,将阅读和习作巧妙融合的随文练笔将使语文高效课堂的打造水到渠成。一、抓住经典,巧设练点"练点",即随文练笔的设计点,也就是学生的读写结合  相似文献   

12.
语文教学中,依托课文把课堂作为小练笔的主阵地,不仅是"教教材",更是对教材的"二次开发"。教师应指导学生在仿写中迁移,借他人之长,妙笔生花;在扩写中写他人未写,想他人未想,拓展文本;在续写中展开想象,酌意犹未尽处,任意驰骋。  相似文献   

13.
韩兆敏 《辽宁教育》2012,(15):61-62
于永正老师曾在他的"五重教学法"中提出"重迁移"。迁移包括读的迁移和写的迁移,写的迁移其实就是"随文小练笔"。"随文小练笔"是伴随着阅读教学的进程,引导学生巧妙运用相关阅读内容进行"短平快"的一种写作训练。它融读写为一体,以读促写,以写促读,学生负担轻,兴趣浓,教学效率高,是一条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有效途径。那么,在教学中,教师如何基于文本,引导学生巧妙练笔呢?一、巧用插图苏轼评价王维的作品"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好诗宛如一幅动感十足的画,好画好像一首韵味无穷的诗。不少课文配有色彩明丽、亲切可感的插图,这些插图,除了有趣味性、直观性、教育性外,还给学生的写作提供了素材。教师可利  相似文献   

14.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老大难问题,如果仅靠每个学期几次的习作训练,学生的写作水平未必能有长足的进步。但如果一味地追求每课必练,盲目地相信练必有用,那就会陷入"为练笔而练笔"的形式主义泥淖。因些,教师要充分利用好文本,善于准确把握时机,巧妙地进行课堂练笔,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还能激发学生的习作灵感,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15.
针对传统音乐教学中的弊端,笔者提出在现代音乐教学中要坚持精讲多练的思路,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阐述在音乐教学中坚持精讲多练的重要的意义,强调在音乐实践中要把握好"精讲"与"多练"的尺度、处理好两者之间的辩证关系.详尽地论证了精讲多练在音乐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在习作教学中,我们要巧借文本,寻求练笔的切入点,进行有效练笔。教学中应巧用例文,指导习作;活用习题,有效练笔;模仿课文,同步训练。教师多给学生练笔的机会,让学生勤写多练,学生的习作水平将会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17.
随文练笔是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根据阅读内容的生发或语言表达形式的迁移进行的一种写作训练。它融读写为一体,读练结合,以读引写,以写促读,内容丰富,形式灵活,是作文教学一种有效的辅助手段。当前,随文练笔评价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不同程度地影响了它的训练效果。因此,必须从评价的内容、主体以及形式三个方面加以优化,以使其功能得以正常发挥。  相似文献   

18.
王水连 《教师》2014,(30):32-32
正长期以来,学生怕作文,感到作文单调枯燥,对写作持消极态度,甚至厌恶作文,感觉不到习作的快乐。人教版教材中选编的课文,文质兼美,许多文章言有尽而意无穷。如果我们能细读文本、钻研文本,以文本为依托,巧妙地找准小练笔的切入点,这样既可以"取其法",还可以"用其材",必能让学生在兴趣盎然中写出精彩。一、练在"方法独特处",让练笔鲜活起来  相似文献   

19.
要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最有效的手段是勤写多练。经过多年的作文教学实践我认为读写结合是提高习作最有效的方式。我在小练笔的设计中注重挖掘教材留白处,针对所学课文内容设计非常合理的小练笔,为学生提供了乐于表达的机会,并从中领悟到写作的技巧。  相似文献   

20.
小学语文教学中,随文练笔是将读写融为一体的全面的写作训练方法。教师结合文本,找到恰当的练笔点,及时地把写作训练融入阅读教学中,能够发展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具体教学中,教师可指导学生在精彩句段处练笔、在留白悬念处练笔、在拓展延伸处练笔或者改变文体巧练笔,从而培养学生仿写、补习、续写、改写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