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董正宇 《湘南学院学报》2002,23(1):62-64,69
藏族作家阿来的长篇小说《尘埃落定》 ,从一个大智若愚的“傻子”的角度 ,冷眼观察纷纷扰扰的“尘埃”世界 ,反映了作者阿来独特的历史感受和生命体验。从文学史的角度来看 ,小说中的“傻子”与鲁迅笔下的“狂人”是一种继承与深化的关系 ,两者都是 2 0世纪中国人现代化心路历程的曲折表现。《尘埃落定》的成功 ,是当代中国文坛又一次重归传统的努力和尝试  相似文献   

2.
第五届矛盾学奖得主阿来的《尘埃落定》掀开了藏化中极富传奇的历史篇章。本从人性的角度剖解主人公“傻子二少爷”,揭示出权与欲,爱与恨,生与死的追逐与背离。  相似文献   

3.
阿来长篇小说处女作《尘埃落定》中的傻子与藏族民间机智人物阿古顿巴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就二者身份来看,阿古顿巴的流浪汉身份和傻子视角的功用具有惊人的相似之处。从藏族民间传说中的机智人物阿古顿巴到阿来小说《尘埃落定》中的傻子,藏族作家阿来熟稔地运用汉字诠释了他的创作与藏族民间文学间的关系,从而也在一定程度上成就了他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的地位。  相似文献   

4.
阿来是文坛上新近崛起的藏族青年作家。在《尘埃落定》这部代表作里,阿来供助傻子“我”的奇特视角,以麦其土司一家为中心,讲述康巴土司由盛至衰的历史,透过“我”的傻眼,深刻地展示了历史转型时期的世道人心,同时也十分生动的展示了康巴藏民族性情的另一面:南诚的野性、对情和义的笃诚,面对生死的从容。小说的情节带有一抹荒诞魔幻的色彩,而作者正是利用故事的荒诞性来凸显小说的历史寓言性质。  相似文献   

5.
阿来的《尘埃落定》以讲述最后一个康巴藏族土司的家族兴衰史为主线,以麦其土司的"傻瓜"二儿子的独特视角,从"傻子"的特殊地位以及其置身其中的感受和超然物外的预知与见证,展现了土司时代结束前夕麦其土司家族空前辉煌的一段富有浪漫传奇色彩的历史。透过"傻子"眼里的"真"世界打开了一段历史的真实状况及其中饱含的哲理意蕴。  相似文献   

6.
“文化与生理双重混血”的藏族作家阿来,以诗人的笔触为其小说《尘埃落定》开辟了一条“取胜的险道”。本文从其诗意的描述和特殊视野的构筑,以及从“特殊”到“一般”的追寻三个方面对其小说创作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关于小说中诗的语言与意境,特殊插入点的选择,“傻子”视点,权力的秘密,权力对人的影响,以及尊严的迷失等一系列问题。  相似文献   

7.
《尘埃落定》傻子形象与藏族机智人物阿古顿巴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阿来《尘埃落定》中的傻子少爷形象借鉴了世界文学中类似人物的精神品质,但却与藏族口传文学中的民间智慧人物阿古顿巴有着直接的传承关系。与此同时,傻子少爷与阿古顿巴之间又存在较为显著的文化差异或时代变异。而这种传承与变异无疑都是与阿来的民族文化身份与新的写作语境息息相关的。  相似文献   

8.
阿来的<尘埃落定>与福克纳的<我弥留之际>有诸多相似之处.笔者选取超越"影响的焦虑"的角度,探讨<我弥留之际>对阿来的影响以及阿来超越"影响的焦虑"的路径.文中从三方面人手:从"疯子"到"傻子"的"非常态"叙事过渡;寓言主题呈现方式的转变;"盲人在命运与责任间"的不同抉择等.阿来超越"影响的焦虑"后,同化并生成了具有东方民族史诗意义的<尘埃落定>.  相似文献   

9.
阿来的长篇小说《尘埃落定》以史诗般的笔触描绘了康巴藏族土司制度崩溃前夕的景象。小说以土司傻儿子的眼光作为传述角度,并且拿他作为观照世界的标尺。小说中通过傻子灵活的经济头脑,傻子与土司们的种种纠葛,以及他必须走向悲剧的结局,向读者们展现了一个大智若愚、充满政治智慧的人物形象。  相似文献   

10.
藏族作家阿来的长篇小说《尘埃落定》,是一部具有浓郁文化意味和鲜明的民族特色的巨作。我们可以从其反讽的叙事基调中感受和触摸到阿来对人类生存困境的哲学之思,我们还可以从其西方现代派叙述技法的借鉴中感受到拉美魔幻现实主义风格。本文从"傻子"的艺术之美、诗意般的意境美、精巧的结构美三个方面分析了这部作品的美学特色。  相似文献   

11.
阿来《尘埃落定》中的“傻子”是土司制度巩固、走向瓦解的参与、思想、见证人,是作品在历史的厚重中凸显空灵的灵魂人物,他以其自我审视与历史审视的眼睛,既显示出他对土司权力的略带侥幸的患得惠失的不懈图谋,又显示出他长远瞩望不得其真的无奈,他只能无可奈何地站在广漠历史天幕下踟躇独行,矛盾重重地成了一个历史“化亡灵”的记忆。  相似文献   

12.
阿来的《尘埃落定》是一部难得的描写藏族地域文化的文学佳作,主人公"傻子"是作家精心塑造的艺术形象,在这个拥有多重意义和极具个性特征的人物上,寄托了作家对社会和人生的思考。通过对"傻子"二少爷这一人物形象的系统分析,从而更有助于系统的了解小说中所揭示的深刻内涵。  相似文献   

13.
成功走过“影响的焦虑”,往往是一个作家走向成熟的标志。从小说结构、主要人物形象以及女性人物处理等三个方面比较《红楼梦》与《尘埃落定》两部文学名著,阿来虽然沿袭了家族小说的结构模式,尤其是在人物安排方面有所借鉴,但是,阿来在对土司制度的文化形态和人性的丰富性、深刻性等方面的表达上具有开拓性和象征性。前者是描述“红楼梦”中儿女情长、浮华散尽后的哀怨情景,而后者却是描述“碉楼梦”醒人性绞杀、尘埃落定后的泰然哲思。  相似文献   

14.
沿着《尘埃落定》的寓言特质,穿越历史的、民族的、现实的层面,直达文本更深的内在意蕴:中国智慧寓言模式的建构。小说不仅凝聚着阿来本人的生命体验,而且积淀着汉藏民族的集体无意识。作家创造老土司、书记官、傻子这三类象征形象,又以傻子形象为核心,在展示神秘复杂的土司世界,破译权力秘密的同时,反复追问聪明与傻这样形而上的哲学问题,最终达到对中国智慧或东方智慧的反思。  相似文献   

15.
藏族作家阿来的长篇小说《尘埃落定》自出版来一直受到评论家的热切关注。评家多数观点侧重其艺术表现技巧的分析。本文则以民族特色为支点,以心理学为主要研究方法,探讨了作品的灵魂人物傻子所表现的傻与聪明的社会———文化———心理机制。民族文化土壤造就了傻子多重人格与心态,透过傻子我们烛照到这个民族的性格心理。  相似文献   

16.
阿来的《尘埃落定》在表现人物的时候,把人物发展的连续性进行拆分、并置和叠映。傻子和翁波意西是同一个体性格的两个极端,而两个卓玛和两个塔娜也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17.
在人民文学出版社根据教育部不久前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而推出的“语文新课标必读丛书”中,作家阿来获茅盾文学奖的长篇小说《尘埃落定》成了惟一入选的当代经典。据了解,“语文新课标必读丛书”几乎囊括了中外现当代文学史上的经典著作,有鲁迅、老舍、冰心、茅盾、巴金等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名家名作,有杨绛先生的译著《堂·吉诃德》、已故诗人陈敬容先生的译著《巴黎圣母院》、朱生豪先生的译著《哈姆莱特》等。而阿来获茅盾文学奖的长篇小说《尘埃落定》则成了惟一入选的当代经典。(选自《中华读书报》)阿来《尘埃落定》入选“语文新课…  相似文献   

18.
《尘埃落定》引起了读者和评论者的极大关注,从不同的层面和角度对文本进行了解构,尤其是傻子成为众人关注的焦点。从教育学的角度看待作者对这一角色的塑造和诠释,作者是在还原人生本相。  相似文献   

19.
阿来在<尘埃落定>中,通过一个傻子"我"的诸多生命经历体验--苦乐、成败、得失、祸福、利害、真伪、善恶、美丑,以一个民族智者反省了"权本位"价值观念引发的价值观念的冲突,主体历史方位感的迷乱,人性的异化与扭曲,成了单向度的人.阿来从人性的角度隐喻了其作品在当下的存在价值.  相似文献   

20.
拉美哥伦比亚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和中国藏族作家阿来的《尘埃落定》同为20世纪后半期的获奖小说。中国与拉美文学创作交相辉映,在世界文坛上影响巨大。《百年孤独》是一种"隐喻或讽喻",《尘埃落定》是一种"政治寓言"。两部小说透过各民族的历史嬗变和文化背景的影响,建立起历史反思的视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