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1900年敦煌藏经洞发现之后,敦煌卷子随即散出。目前,收藏于国内外公私机构的卷子数量,经过中外学者的共同努力,已经基本有了眉目。散存于甘肃各地博物馆、图书馆和大学的敦煌卷子,据《甘肃藏敦煌文献》统计,总数在国内仅次于国家图书馆。然而,在敦煌卷子流散的过程中,还有许多辗转收藏于个人手中的卷子,历经百年来的风雨沧桑和各种劫难,  相似文献   

2.
这篇文章是作者走访调查众多知情人写成的。敦煌卷子流散问题是敦煌研究以及历史档案文献流散研究的薄弱环节,《档案》杂志多年来一直在关注这个问题。本期推出的这篇文章,字数虽感略长,但很有价值,特别是对散存于民间历史档案的征集工作有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3.
敦煌石室发现的敦煌卷子,具有多方面的研究价值。就拿敦煌写本的书写特点来说,如果说《切韵》系统可以上溯古音下推今昔,那么,敦煌写本则可以上溯唐五代之前古籍传抄情况以及下推唐五代之后版本流传特征,因此具有不可忽视的研究价值。这里着重谈谈古代传抄书写中的乙字符号的演变情况。乙字符号作为校勘术语表示勾转倒误,在敦煌卷子最常见的是打钩“/”,先后有一些学者对敦煌写本的书写特点有过探讨,如郭在贻、张涌泉、黄征《敦煌写本书写特点发微》和郭在贻《敦煌变文集校议·前言》对乙字符号都有论列。敦煌句道兴本《搜神记贿关…  相似文献   

4.
一百年前,震惊世界的藏经洞打开了,在世人面前展现了一个无尽的宝藏,从此世界上产生了一门新的学科——敦煌学。然敦煌遗书大多为残卷,其中有不少甚至是碎片,因而比定残卷之名成为敦煌学者的首要任务。经过几代人的努力,绝大多数敦煌残卷已经有了正确的定名。其中以《敦煌劫馀录》(陈垣著)、《伦敦博物馆藏敦煌卷子目录》(英·翟理斯著)、《敦煌遗书总目索  相似文献   

5.
<正> 四1976年“文化大革命”结束以后,我国国内的敦煌学研究工作获得了新生,特别在1983年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成立以后,更有迅猛的发展。在目录工作方面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从已发表的成果来看,涉及的领域多为前人所未经,而又是现在研究工作所必需。可以说,从七十年代到八十年代,我国国内敦煌学的目录研究和目录工作进入了一个百花齐放的时代,出成果的时代。限于篇幅,以下仅从五个方面作简单评述。第一方面,首先应该提到的是北京图书馆对馆藏敦煌汉文遗书卷子所作的补充性的目录,这就是北京图书馆善本组在1981年公开发行的《敦煌劫余录续编》。这本书著录了《敦  相似文献   

6.
一、缘起本世纪初敦煌遗书的发现,为我国古代文化典籍、历史、文学、宗教、哲学、语言文字、艺术、科技等方面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珍贵的资料。由于种种原因,近5万卷敦煌遗书,流散世界各地。为了研究的方便,半个多世纪以来,国内外学者相继编制了数十种有关敦煌遗书的目录、提要或索引,其中,以商务印书馆1962年出版的《敦煌遗书总目索引》(以下简称《总目》)最为中外学者所称道。  相似文献   

7.
敦煌卷子《说苑卷二十反质》的来龙去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临洮张作谋《新蕉细雨轩诗词集》近日影印出版,卷四收录七绝四首并序,吟咏的是一通敦煌卷子的聚散经过,兹转录的原作,并略作考释,为有关专家研究这通卷子,提供一点线索。鬻敦煌经卷有感并序东汉刘向《说苑·反质篇》,敦煌经卷中惟一之子部卷帙也,完整无缺,尤为难得。吾师杨丙辰权知  相似文献   

8.
敦煌,凝聚着连绵相沿的历史和不曾中断的文明,是丝绸之路上的耀眼明珠。敦煌宝藏现世以来已走过百年风雨,敦煌学诞生后亦经历世纪沉浮,《寻梦与归来:敦煌宝藏离合史》以讲述故事的手法,回顾了一个世纪以来敦煌文物流散的历史,以及几代学者的不懈努力,呕心沥血,追寻国宝、研究国宝,最终将“敦煌学”带回故土的历程。这本书在展现敦煌学当年面貌的同时,折射出这一学科的蓬勃发展,还为广大读者提供了对中国民族历史文化的深刻洞察。它不仅是一部“真正的敦煌学学术史”,更是一次带领读者追寻文化情感的心灵旅程。  相似文献   

9.
敦煌遗书中的类书简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敦煌遗书中属于可以归人类书范围的写本,主要的卷子(多为残卷)约一百多号。其中通俗性质的小类书居多,颇有历代书目中缺乏记载或语焉不详者。自出土以来,极受国际敦煌学界重视,研究者不少。我国台湾学者王三庆教授于1993年编纂成《敦煌类书》一书,由高雄市的丽文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出版,是为带有总结性质的巨著。至于专门性的研究论文,则年年有之,不断出现。1998年12月由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的《敦煌学大辞典》,是第~部总结性质的敦煌学研究和有关情况介绍的里程碑式著作,相信必将对作为国际显学的敦煌学研究的进一步发展起相…  相似文献   

10.
韵书是六朝以后的一种新学科。唐代以诗赋取士,韵书的实用日广,故唐代韵书的派别亦极多。然而,在遗失的唐代韵书于敦煌被发现之前,学界误以为大宋重修《广韵》即全部袭用隋陆法言《切韵》上书,而不知它是博采了唐人的众家之说。故其音韵研究多所局限。自从罗振玉在清廷内府抄出唐人写本王仁昫《刊廖补缺切韵》以后,又经王国维等人的发轫研究,国人才知道《广韵》以外的韵书别有系统。最近由浙江古籍出版社出版的杭州大学古籍所博士生导师姜亮夫先生的《瀛涯敦煌韵书卷子考释》一书,对此进行了最全面最系统的研  相似文献   

11.
夏鼐《〈敦煌石室画像题识〉后记》一文原载《文物周刊》第93期,《夏鼐文集》未收,学界基本上未曾给予关注。《夏鼐日记》中记载了该文的撰写缘起及发表始末。整体而言,夏鼐对史岩《敦煌石室画像题识》一书评价不是很高,但对向达抄录的题识评价甚高。该文采用"互证"的研究方法,对《敦煌石室画像题识》进行补正,力求得出客观、正确、全面的结论,反映了夏鼐严谨、求实的治学态度。该文为相关研究提拱了一些有价值的史料,如敦煌洞窟编号等重要问题,夏鼐文中提出的观点即使在今天看来仍有一定的学术价值。该文的主要材料是抗日战争期间夏鼐在敦煌考察、发掘所得,反映了他不怕困难、忠于学术的精神,亦反映了他与向达、劳斡交谊的点滴。作为一位著名的考古学家、历史学家,新中国考古工作的主要组织者和领导者,夏鼐对敦煌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2.
钱汝平 《图书馆杂志》2005,24(11):76-77,96
本文对《敦煌变文集校注》的《庐山远公话》一篇的十余处提出了商榷,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3.
IDP项目与中国国家图书馆敦煌文献数字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敦煌文献,又称敦煌遗书、敦煌写本、敦煌卷子.是指敦煌莫高窟藏经洞、土地庙、敦煌西北汉长城烽燧遗址等地出土的十六国、北朝、隋、唐以至于宋代的多种文字的古代写本和印本.  相似文献   

14.
宁可、郝春文先生等编写的《敦煌社邑文书辑校》是目前国内收集敦煌社邑文书最全面的著作,其对敦煌社邑文书的整理、校录已达到了较高的水平,但也仍存在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李丹禾曾撰《〈敦煌社邑文书辑校〉补正》一文对其进行补充和修正。笔者在李文之外,又发现了一些问题,在参考诸家见解的基础上,从字形、词义、衍脱、句读等方面发表了一些校正意见,希望有助于敦煌社邑文书的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5.
1996年8月31日,日本京都花园大学衣川贤次先生来苏州大学,带有黄永武博士《敦煌的唐诗》一书(台湾洪范书店,1987年5月版),借我一间。当时写了两篇札记与衣川先生交流。今日捡出,再作整理,以就正于同好。一、伯3619号录文校正黄永武先生在《敦煌伯三六一九号卷子中四十一首唐诗的价值》一文中,对此卷四十一首唐诗全部释录并作了详细的考订(有数首见于本书他篇),多处纠正补充王重民先生录文的闭失,甚为精到。但仍有数处可商,现依原卷先后次序提出来讨论。1.苏眈(青(清)明日登张女神脑》:“飞泉直往淙道间,大吵横渡隐天半…  相似文献   

16.
《新上海档案》2006,(12):26-27
王景高在2006年第4期《档案学通讯》上发表的《试论我国档案的厄运》(续一)一文中介绍了这三次劫难。一次是所谓“八千麻袋事件”,一次是甲骨档案散失,一次是“敦煌石室遗书之劫”。  相似文献   

17.
以洛阳近年流散唐代墓志为主,对其中涉及的唐代九卿资料加以整理,所见多可增补《唐九卿考》一书,故依原书体例与编次,对《唐九卿考》及后续相关研究略加辑补.  相似文献   

18.
国家“九五”规划重点图书、大型敦煌文献整理图书《甘肃藏敦煌文献》(全套六卷),在敦煌藏经洞发现100周年前夕,由甘肃人民出版社出版。这部书是敦煌学历史上的一项重要的基础工程,是敦煌学界盼望已久的大事,它与已出版的《英藏敦煌文献》、《法藏敦煌文献》、《俄藏敦煌文献》等同类著作相配相补,相得益  相似文献   

19.
论文详细描述了郑振铎编印《玄览堂丛书》底本的来源情况,通过《文献保存同志会工作报告》和相关信札还原了当时的历史场景。同时,考察了郑振铎等在上海“孤岛”所搜购的古籍善本的流散,藉以呈现《玄览堂丛书》底本散在中国国家图书馆、台湾“国家图书馆”和南京图书馆三地的历史原因,揭示了在流散过程中“文献保存同志会”、蒋复璁、陈君葆、叶恭绰等文化人士为抢救和保存古籍善本所付出的努力。  相似文献   

20.
在“敦煌卷子”中,除佛经之外,还有不少史籍、方志、杂家、书契、医学、文学。艺术等杂著。其中有一百多首唐代无名氏所作的词,即“敦煌曲子词”,简称“敦煌词”。敦煌卷于中的医学著作,近年来有不少学者进行了细致的学术研究。马继兴先生主编的(敦煌古医籍考释》分医经、五脏论、诊法、伤寒论、医术、医方、本草、针灸、辟谷服食杂禁方、佛家道家医方、医史资料等类,并进行了全面考释,可以说将敦煌卷子中的医药学内容基本搜罗无遗。最近,南京大学敦煌研究专家高国藩教授将三首有关医学的曲子词,交我解释。这三首“敦煌曲子词”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