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人性视角的结构转换──从《两个孤儿的故事》到《人·鬼·人》王纪言,罗振宇在第三届四川国际电视节上,辽宁电视台高国栋创作群体选送的《人·鬼·人》获本届电视节纪录片组社会科学类大奖。时在1995年9月,正值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和中国抗日战争胜利五十周年;距这...  相似文献   

2.
4年前,正值中央电视台深化改革的重要一年。在这一年里,有相当一部分栏目进行了调整、改进,并取得了成功。这其中就包括国际部的《人与自然》、《’94环球》和《世界名著·名片欣赏》。当时,国际部有J作N员46N。4年前的4年前,《正大综艺》的创办将中国的电视观众引入一个新的视野,在小小的荧屏里展示外部世界的万种风情,五花八门的缤纷世界从此成为了电视观众街谈巷议的话题。再往前追溯,中央电视台作为展示世界文化窗口的电视栏目最初只有《世界各地入《外国文艺》、《动动世界》和《电视译制片》。《世界各地》栏目创办于1977年…  相似文献   

3.
普及·实用·准确·简洁《普通房建施工简明手册》介绍中国铁道出版社王俊法中国铁道出版社1996年出版的《普通房建施工简明手册》在1996年中国书刊发行业协会主办的评比中,被评为第九批全国优秀畅销书(科技类)。这本装帔、印制以及用料均很普通的书,之所以受...  相似文献   

4.
《历史·话旧·怀念》是香港中国新闻学院校友会编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香港分店于1984年出版的香港中国新闻学院纪念文集。全书共五个部分:一、前言,二、历史资料,三、回忆与话旧,四、悼念为祖国献身的师生,五、师生通讯录。  相似文献   

5.
北京电视台新闻评论部不久前摄制完成大型电视系列片《中国·粮食》。该片共9集,每集30分钟,从不同侧面全面展示了中国粮食问题。《中国·粮食》的选题定位是基于对中国粮食问题跨世纪的沉重思考。2030年中国人口将达到16亿峰值,解决好全体人民的吃饭问题,已经成为本世纪中国面临的巨大难题。1996年1月,世界粮食安全会议在罗马召开,粮食问题再一次成为国内外瞩目的焦点。为此,中国政府在“九五计划”、“2000年远景规划纲要”、“八七扶贫攻坚计划”中都把粮食问题摆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在这种大背景下北京电视台推出《中国·粮食》系…  相似文献   

6.
1994年秋天:我的生命体验·从《求通》到《大梦未归》·重新发现史铁生·从罗斯托茨基到史铁生·写作的状态·一个神奇词儿频频敲打我的心扉·写作是什么·老太太不肯离去·好奇与热爱·女战士从天而降·休想圆满从《求通》到《大梦未归》1992年第3期《学报》发...  相似文献   

7.
建于1975年的浙江省衢州市大川麻风康复村,在一年前的今天终于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把这段鲜为人知的历史告诉读者。是新闻工作者的责任。我们历时3个月跟踪拍摄了一位麻风康复病人回家的过程,通过一个小人物命运的变化,折射出新中国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摄影报道《回家·走出麻风村》在《衢州日报·文化周刊》上发表后,相继被《工人日报》、《中华新闻报》、《北京青年报》、《都市快报》等多家报纸转发,给人以深深的感染。  相似文献   

8.
进入网络时代,电视事业的业务发展与电视人自身的能力 提升都更加迫切地依赖于实践后的理性总结,理论的支持与指 导应是一项系统与宏大的工程而引起人们的重视。翻阅中央电 视台国际部的“电视丛书”,上述感受则更加清晰。这套丛书共 12卷分别是《电视人手记》:(卷一、二)、《电视节目论集》(卷 一、二、三)、《专题片解说词荟萃》(卷一、二、三)、《译制片 剧本精选》(卷一、二)、《荧 屏与环球专辑》、《正大综艺· 世界之旅》。从1999年到2000 年仅三年的时间,出版了470 多万字的作品,时间之短、数 量之多、…  相似文献   

9.
周莹 《新闻大学》2005,(2):92-95
2000年元月,《读者·乡村版》作为《读者》的一个子刊正式创办,它的创办是近年来中国期刊市场细分化和集团化的产物,也是《读者》近年来为了应对危机、谋求发展而进行的子刊扩张的一系列动作中的一个环节。一、创刊的背景和动机《读者·乡村版》的母刊《读者》是现在国内知名度较高,并被读者所津津乐道的综合性文摘期刊之一。自1981年3月创刊时的月发行量3万册,20世纪90年代在发行上有了一个新的突破,曾被媒体称之为“《读者》现象”,到20014年5月月发行量858  相似文献   

10.
2006年5月18日,《中国二十世纪图鉴·陕西卷》编纂委员会在西安召开全省《中国二十世纪图鉴·陕西卷》史料征集及编纂工作会议,全面安排部署《中国二十世纪图鉴·陕西卷》编纂工作。中共陕西省委副秘书长王改民代表省委、省政府作了题为《提高认识,加强领导,高质量高标准完成<图鉴>收集编纂工作任务》的重要讲话,陕西省档案局(馆)局(馆)长、《图鉴》总编室总编辑王建明做编纂工作报告,陕西省档案局(馆)副局(馆)长、陕西档案学会副理事长、《图鉴》副总编辑甄生枝主持会议并作了总结讲话。全省各市、省直机关及各有关部门《图鉴》编纂负责人共130多人参加了会议。这一会议的召开,标志着《中国二十世纪图鉴·陕西卷》编纂工作全面正式启动。  相似文献   

11.
学做人·学做事·学做学问──愿与《北京档案》一起成长吴小珊十年前,筹办《北京档案》的几位同志约我写写从事档案工作的体会,友情浓浓,欣然从命。于是,拙作《从郎平的训练档案说起》在试刊上发表。十年里,不知不觉成了《北京档案》编辑部的死党同仁。寒来暑往,既...  相似文献   

12.
本刊讯(记者刘建涛)2006年5月25日,一部从音乐谈起,畅叙人生工作和生活阅历的图书——《音乐·艺术·人生》的首发式暨“音乐·艺术·人生”讲座,在北京大学百周年纪念讲堂隆重举行,来自首都各界的人士参加了首发式并听取了讲座。据出版者高等教育出版社的相关人员介绍,该书是作者——李岚清同志继《李岚清教育访谈录》、《李岚清音乐笔谈》之后的又一力作。据悉,该书荟萃了作者40余场“音乐·艺术·人生”主题讲座内容的精华。作者在书中结合本人丰富的人生阅历、独特的工作生活经验、深厚的音乐艺术修养,通过深入浅出的理论阐述和古今中外…  相似文献   

13.
阿尔温·托夫勒,美国未来学家,社会学家,1929年生,研究过心理学、语言学,当过工人,曾任《幸福》杂志副主编,著有《未来的震荡》、《第三次浪潮》等书。他的著作被译成50多种文字,畅销上千万册。海迪·托夫勒,阿尔温·托夫勒先生的夫人,美国未来学家、社会学家,参与写作《未来的震荡》、《第三次浪潮》等著作,曾获意大利总统奖和其它多种学术奖。  相似文献   

14.
2000年7月中央电视台第二套节目调整为经济·生活·服务频道,其中不少栏目、节目颇为引人瞩目,像《对话》、《开心辞典》、《经济半小时》、《幸运52》、《2000年度经济人物评选》、《3·15晚会》,等等,都出自中央电视台经济部。带着对这些栏目和节目的兴趣,记者采访了原经济部主任、现刚刚担任广告经济信息中心副主任的汪文斌,从他那里得到不少荧屏后面的信息。思路创新 早在1996年,中央电视台经济部就进行了一次大改版,将第二套节目定位在经济频道,曾经红火了一阵,可不多久就被人淡忘了。时任经济部副主任的汪文斌,一直对自己…  相似文献   

15.
截至目前,人们对1932—1935年革新时期的《申报·自由谈》一直给予很高的评价,其中特别着重谈到它在推动杂文发展方面所起的作用。茅盾曾评价说:“我以为,延续两年的《申报·自由谈》的革新,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应当大书一笔。这不仅因为《自由谈》的改革是从敌人那里夺过一块有很大影响的阵地,也不只是因为《自由谈》的改革意味着左联作家们进一步突破了自设的禁锢,更大胆地运用了  相似文献   

16.
一部表现中国连环画艺术伟大成就的巨著《中国美术分类全集·现代美术全集·连环画卷》由姜维朴主编,陈惠冠、费声福、吴兆修副主编,经数年的编辑工作,不久前由中国连环画出版社出版。全书分一、二卷,共收入从1925年至1995年232位画家的220件作品(每种作品选其中2—8幅绘画),编排按作品出  相似文献   

17.
阿尔温·托夫勒,美国未来学家、社会学家,1929年生,研究过心理学、语言学,当过工人,曾任《幸福》杂志副主编,著有《未来的震荡》、《第三次浪潮》等书。他的著作被译成50多种文字,畅销上千万册。海迪·托夫勒,阿尔温·托夫勒先生的夫人,美国未来学家、社会学家,参与写作《未来的震荡》、《第三次浪潮》等著作,曾获意大利总统奖和其它多种学术奖。  相似文献   

18.
节目主持人:历史的昭示·现状的扫描·未来的走向白谦诚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当改革开放的春风刚刚吹拂神洲大地之时,无线电广播里和电视荧屏上悄然出现了一个陌生的、不大引人注意的称──节目主持人.谁能想到,十几年之后,星星之火已经燎原:各地广播电视台开办的...  相似文献   

19.
《今传媒》1995,(6)
精诚·自觉·超凡──《美文》办刊宗旨述评张国俊最近新闻出版界和文学界流行了一种说法:“北有《读书》南有《随笔》,西有《美文》。《读书》和《随笔》都是老刊物了,而《美文》从1992年9月创刊,至今才刚刚三个年头,时间这么短,就有了如此的殊荣和成绩,这在...  相似文献   

20.
赵帆 《现代传播》2002,(2):123-124
20 0 2年 1月 31日 ,在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探索·发现》栏目的第三创作室 ,举办了一次纪录片创作研讨会。《探索·发现》栏目第三创作室的主创人员 ,以及国内影视界的知名专家学者共三十多人参加了此次研讨会。《探索·发现》第三创作室制片人阎东主持了会议。会议就有代表性的四部纪录片进行了观摩、点评和交流。对于此类纪录片的创作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取得了不少新的认识。从《铁路蒙初》、《古车马》说起《铁路蒙初》和《古车马》这两部作品是《探索·发现》栏目新近创作的大交通系列中的纪录片。属于考古题材的文化历史类纪录片。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