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几年来,我国实行了研究生扩招,相对缓解了强烈的研究生入学需求,初步满足了社会发展对研究生层次人才的需求。但是,研究生就业难度增加,就业竞争激烈,起薪相对值明显下降,“就业难”开始凸现出来,甚至部分专业出现买方市场。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要重视研究生扩招后的研究生就业问题,关注研究生就业质量。  相似文献   

2.
扩招后研究生就业问题理论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世纪中国第一批扩招后的研究生进入就业市场,相关的就业问题随之出现。研究生就业市场供需失衡,研究生就业心理误区出现,女性研究生就业陷入困境等,已引起了社会的极大关注。工作竞争模式的出现,劳动力市场的两分,社会就业的人力资本临界值的改变,就业市场“信息不充分”,性别歧视现象依然存在,是造成扩招后研究生就业问题的主要原因。面对此种情况,高校、政府相关部门,用人单位,研究生自身等采取相应变革,已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3.
随着高校的扩招和就业形势的严峻,研究生也开始出现了就业焦虑的心理问题。这些问题主要表现为心理上的焦躁不安、差异的显著性和状态焦虑等。通过内部自我调试和外部调试等策略可以缓解研究生的就业焦虑症状。  相似文献   

4.
刘江  杨青 《教师博览》2003,(4):19-20
从1999年开始进行的高等院校扩招,如今显现出令人喜忧参半的结果———当年的“幸运儿”汇聚成一股巨大的浪潮,考验着中国的就业市场。2003年是中国扩招后的第一个毕业生高峰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将从2002年的145万人猛增至212万人。其中仅北京地区的研究生、本专科毕业生就达到11.2万人,增幅为26.3%。因扩招而受惠的这200多万年轻人开始为就业而担忧。在2002年末到2003年初的招聘高潮期间,规模超过万人的大型招聘会在全国各大城市纷纷举办,探讨就业问题的相关专题也成为各个媒体、网站最受关注的…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就业问题在1999年高校扩招时就引起了很多讨论,有人认为“扩招有可能加剧求学潮与就业的矛盾”,也有人指出“高校扩招对毕业生就业的影响是在几年之后的将来出现……通过各种主观努力,是有可能部分甚至完全抵消这些不利影响的”。社会各界一直都在高度关注大学生就业问题,而2009年的全球金融危机更使大学生就业困难雪上加霜,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更是成为政府和高校的重要工作。  相似文献   

6.
我国高校研究生连续数年大幅度扩招,致使近几年一直处于扩招后的就业高峰。近年毕业生数量明显增多,社会对毕业生的实际需求量与毕业生人数之间的矛盾突出,求职竞争日益加剧,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研究生群体有着不同于本科生的特点,就业期望高,自身定位不准确,因此,广大高校就业指导工作者应该首先从思想上重视研究生就业指导工作,提高研究生就业指导工作的地位。在政府部门努力扩展就业渠道的同时,高校创新硕士研究生就业机制,以科学发展为理念,促进研究生就业工作协调发展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7.
我国高校连续几年的扩招,增幅较大,造成了高校毕业生高存量、高膨胀,昔日被誉为“国之栋梁”“天之骄子”的大学生就业带来一定的压力和难度。大学生就业问题己经越来越成为目前大家共同关心的话题,它不仅关系到毕业生的切身利益,关系到社会的稳定,更关系到高等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来,我国实行了研究生扩招,相对缓解了强烈的研究生入学需求,初步满足了社会发展对研究生层次人才的需求.但是,研究生就业难度增加,就业竞争激烈,起薪相对值明显下降,"就业难"开始凸现出来,甚至部分专业出现买方市场.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要重视研究生扩招后的研究生就业问题,关注研究生就业质量.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研究生教育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绩,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化,研究生招生规模也日益扩大。研究生扩招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本科生的就业压力,但同时使得研究生就业竞争加剧。研究生就业问题,不仅应该引起高校管理和培养工作的注意,从招生、培养环节做一定调整,在  相似文献   

10.
一、引言随着国家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就业制度也做出了相应改革,大学生的就业观念发生了重大变化。同时高校不断扩招, 中国大学教育开始了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变,大学生毕业人数快速增长,大学毕业生与市场的关系已经从“供给紧张”的状况转变为“供大于求”,大学生就业竞争日益激烈,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毕业后处于待业状态。面临新形势,如何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开创毕业生就业工作新局面成为高校就业工作部门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新形势下研究生就业问题探析   总被引:32,自引:0,他引:32  
自1999年研究生大规模扩招以来,毕业生数量激增,研究生“天之骄子”的地位不复存在。如何有效面对这种新形势,做好研究生的就业指导工作,推动和促进高等教育改革进一步发展与深化,已经成为众多教育主管部门及高校就业指导机构面临的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新的重大课题。本针对新形势下研究生的就业现状,对这种“就业难”局面的原因和应对措施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2.
面对大学生整体就业形势严峻的现实,硕士研究生的就业也正遭遇着“冰峰”,从数量上看,近年来硕士研究生就业率持续下滑;从质量上看,他们的工作意向与实际工作之间的差距较大,专业不对口情况严重。造成硕士研究生就业困难的原因有很多,如高校自身角色定位的模糊性、研究生大幅度扩招和岗位需求之间的矛盾、用人单位“高层次人才消费观念”的变化、硕士研究生择业存在误区等,但笔者认为比较重要的一个原因是目前高校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的中间性与就业市场的不协调。  相似文献   

13.
硕士研究生就业问题出现的根源主要有:连年的研究生扩招:市场经济人才需求与计划型培养模式冲突:城乡、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就业体制改革滞后、市场不完善等。解决研究生就业问题的对策有:深化体制改革,降低劳动力流动成本;高校建立市场意识;改革就业制度,完善就业市场。  相似文献   

14.
研究生就业难内因探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高等教育的大众化趋势特别是硕士研究生的连续大幅度扩招使高校毕业研究生就业难问题显得更为突出。毕业研究生就业为何难?扩招只是高校毕业研究生就业难的表面原因,高校自身角色定位的缺失和模糊才是造成毕业研究生变业难的主要内因。  相似文献   

15.
当前,随着本科生就业压力的转嫁及研究生的大批量扩招,急剧增加的研究生数量使研究生就业市场趋于饱和,以往研究生就业那种“皇帝女儿不愁嫁”“社会精英不愁找”的现象已不复存在。造成研究生就业难的因素有许多,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就业歧视。就业歧视的出现使研究生就业越来越困难,进一步加剧了我国研究生就业的严峻形势。  相似文献   

16.
新形势下高校研究生就业面临新挑战,如何做好研究生就业工作成为当前社会广泛关注的话题。本研究从职业胜任力角度分析研究生在就业上所面临的职业能力不强、创新实践能力不足、团结协作能力不够、自身定位不准确、就业心态失衡等问题,并从自我认知及自我概念、知识与技能、特质和成就动机三个方面依照研究生就业所反映出的问题,提出解决研究生职业胜任力缺乏而导致的就业困难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问题越来越受到国家、社会和高校的高度重视,大学生就业难成了社会公众、媒体所关注的焦点话题,随着高校的扩招,毕业的大学生是逐年递增,我国高等教育也迎来了大众化教育,大学生就业难成了一个不争的事实,提高大学生就业,是社会、高校和学生家长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18.
“两会”期间,教育话题再次引发代表们的热切关注———研究生扩招不能急功近利中科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张钟宁代表的话题不是“动物”,而是研究生培养。他说,1998年全国招收的博士生和硕士生仅7.2万人;今年将招收21.7万人,报名者高达80万人,对于科教兴国的国策来说,这是个好形势。但研究生扩招带来的问题值得注意,近期一份针对北京高校的调查显示,40%以上的研究生认为高校实验室、图书馆和住宿条件有待改善。张钟宁代表建议,研究生扩招应完善高校硬件建设;引进中期审查和淘汰机制;重点扩招博士生;实行研究生上…  相似文献   

19.
为了了解扩招后硕士研究生的生存发展问题,南京师大教科院研究生组织以“研究自身、服务自我、咨政育人,促进研究生和谐发展”为目的,向全国17个省市、50所高校发放了近10000份问卷,回收的有效问卷达7836份,内容涉及到研究生的就业、学业、经济、人际交往、婚恋五个方面,形成了近15万字的系列调研报告。《教育与职业》通过对此次调查的关注,特做“研究生生存发展问题系列调查”,将在接下来的几期中,陆续呈现该次调查的核心内容。[编者按]  相似文献   

20.
莘莘学子,寒窗苦读,但随着高校的扩招,每年日益增多的应届毕业生所面临的就业压力也越来越大,此外,由于研究生的扩招,也加入到了与应届本科毕业生竞争的行列。面对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就业人数的日益增长,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已经成为公众所关注的热点。在就业环境越发恶劣的情况下,大学生创业不能不说是缓解就业压力的一大良药,特别是在网络技术、网络传播日益兴盛的今天,大学生网络创业无疑为大学生就业又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