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是相对的,差异性是绝对的。自然环境的差异性在地理环境中是普遍存在的,又称为地域分异规律。地域分异规律空间尺度上有大有小,大尺度全球性地域分异有温度带分异和海陆分异等;小尺度区域性地域分异可分为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纬度地带性)、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经度地带性)和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  相似文献   

2.
高中地理教材在讲述自然带的成因时,只是强调其分布规律的成因,用语非常简练,概括性较强,没有列举大量实例,也没有分析各个自然带的成因,显得此处分析不具体、不深入、不全面,感觉抽象难懂,难于融会贯通和不易真正掌握分析自然带成因的方法。因此,考生复习时需要根据大量实例,结合自然带分布图、地形图、洋流图等,灵活分析各种复杂自然带的成因。一、依据实例逐个分析影响自然带的因素1·热量因素(太阳辐射或纬度因素)为什么纬度地带性分布规律在高纬度和低纬度地区表现最明显?举例说明。解析高纬度的自然带,如北半球的冰原带和苔原带、亚寒带针叶林带,以及低纬度的自然带,如热带雨林带、热带草原带、热带荒漠带等,它们东西延伸、南北更替,纬度地带性或说从赤道向两极的分布规律最明显。这是因为:这些地区的热量或太阳辐射在同纬度地带或东西方向上相差较小或变化较小。2·水分因素现最明显?分析从大陆两岸的亚热带常绿森林带(东岸有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西岸有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和混交林带,到内陆依次过渡为温带草原带和温带荒漠带,它们南北延伸、东西更替,经度地带性或从沿海向内陆的分布规律最明显,这是水分由沿海向内陆递减的结果。(2)新疆的绿...  相似文献   

3.
高中地理地域分异规律指“自然地理环境整体及其组成要素在某个确定方向上保持特征的相对一致性,而在另一确定方向上表现出差异性,因而发生更替的规律”。一般将地域分异规律分为纬度地带性和非纬度地带性分异规律,即地带性和非地带性分异规律。因距离海洋远近不同而形成的陆地干湿度分异(即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和因山地海拔增加而  相似文献   

4.
非洲自然带由赤道向南北两侧依次分布着热带雨林、热带草原、热带沙漠、亚热带常绿硬叶林。这样的自然带分布比较符合纬度地带性所描述的东西延伸南北更替的现象。在实际教学中,一线教师也热衷于以此为案例讲授纬度地带性的现象。然而,师生都会碰到的困惑是:从植被类型来看,这样的植被分布明显是水分差异所致,更像干湿度地带性的表现。那么,非洲自然带分异的基础究竟是纬度地带性所述的热量,还是干湿度地带性所述的水分?  相似文献   

5.
初中地理教材中,虽对“宁夏地理”有所涉及,但系统性不强,不便学生了解和掌握,笔者现归纳如下,供同行们参考。宁夏深居中纬度大陆内部,距海远,按自然带分布,位于经度地带性由温带草原自东向西过渡为温带荒漠的地段内,属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在总的分布趋势上,应属经度地带性。但就其区域分布而言,又显示出了较为明显的纬度地带性的分布特征。所以,宁夏地理环境无疑具有二重性。但笔者认为以纬度地带最为显著,从而形成了各自然带沿纬度有规律的东西伸展、南北更替的分布趋势。在气候方面表现为:1宁夏南部温带半湿润地区(包括泾源县全部、…  相似文献   

6.
(1)山地垂直自然带的更替规律和从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有些相似,山地垂直自然带的山麓基带与当地水平自然带一致。在不知其位置的情况下,只能从上到下进行判断,如某山很高,则由上向下为:积雪冰川带、高寒  相似文献   

7.
世界气候的分布规律,一般可分为地带性和非地带性两大方面。地带性分布规律包括三方面,一是主要由热量差异引起的纬度地带性,在低纬度和高纬度分布较  相似文献   

8.
从世界陆地自然带的分布可以发现,陆地环境的地域分异具有明显的地带性,包括从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对于山地垂直地域分异知识的考查,不仅能考查综合分析的能力,也能考查其空间分布与想象思维能力,还能有效地考查灵活应用知识的能力,充分体现了高考考查能力的立意。所以,在近几年的高考中,此类试题出现率很高。如2002年上海高考卷、2003年  相似文献   

9.
马彦明 《考试周刊》2012,(82):133-134
垂直自然带的形成都是地带性因素和非地带性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本文分析了垂直地带性的产生是有条件的;珠峰南北坡自然带的分布特点、复杂程度及成因不同:珠峰南北两坡的雪线位置南低北高。旨在学生更容易理解珠峰垂直自然带的分布规律,加深对垂直自然带的理解,同时也便于区分地带性因素和非地带性因素,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自然带的形成和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10.
地球表面的各个地方都处在一定的地带位置。一般来说 ,各地的地理环境都具有那个地带的地带性特征 ,同时又不同程度地受这种或那种非地带性因素的影响。因此 ,地表自然地理现象的分布 ,并不都具有地带性分布规律 ,它们有的既可分布在较低纬度 ,也可分布在较高纬度 ,既可在一个地带性自然带中存在 ,又可在几个地带性自然带中存在。例如 :绿洲既可在温带沙漠中出现 ,又可在热带沙漠中出现。在学习中 ,学生往往对非地带性现象的认识较为模糊。其实 ,受到非地带性因素干扰或控制发生的地理现象 ,一般就被认为是非地带性。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类 :一…  相似文献   

11.
初中地理经线纬线概念在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与纬线垂直相交的线,称为经线,也叫子午线。在地球仪上,顺着东西方向绕地球仪一周的圆圈,叫纬线,也叫纬线圈。特点长度所有的经线都等长。纬度大小相同的纬线长度相同,纬度大小不同的纬线长度不等,纬线长度从赤道向两极递减。作用指示南北方向。指示东西方向。相互关系所有经线都相交于南北两个极点。所有的纬线都相互平行。间隔长度任意两条经线之间的距离,从赤道向两极递减。任意两条纬线之间的间隔,处处相等,约为每度111千米。成圆状况经线都是半圆,圆心都在球心。每两条正对的经线组成一个…  相似文献   

12.
从整体上看,地球陆地环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但是这个整体的不同地区,却经常表现出极为显著的地域差异。地域差异在陆地环境中是普遍存在的,可以这样说,陆地上不可能存在任何两个自然状况完全相同的区域。陆地上的不同地区,由于所处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不同,分别具有不同的热量和水分的组合。不同的气候,又产生了与之相适应的、有代表性的植被和土壤类型,从而形成了具有一定宽度、呈带状分布的陆地自然带。陆地上有多个自然带是陆地环境地域差异的具体体现。陆地环境的地域分异具有明显的地带性规律。从赤道到两极,由于热量条件的差异,自然…  相似文献   

13.
1.太阳辐射的纬度分布与季节变化规律及原因(1)太阳辐射的纬度分布①春分日与秋分日,太阳辐射由赤道向两极递减。原因:太阳直射赤道,正午太阳高度由赤道向两极方向递减。②夏至日,太阳辐射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原因: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③冬至日,太阳辐射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原因: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2)太阳辐射的季节变化①赤道两侧的低纬度地区,太阳辐射强,季节变化小。原因:正午太阳高度大,且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变化小。②中纬度地区,当地夏季太阳辐射强,当地冬季太阳辐射弱。原因: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幅度最大,昼夜长短变化较大。③高纬度地区,太阳辐射少。原因:昼夜长短变化最大,太阳高度小。2.水平运动物体方向偏移规律(1)水平运动物体方向偏移的规律由于地球自转,地球表面的物体沿水平方向运动时,其运动方向会发生偏转。在北半球向右偏转,在南半球向左偏,纬度越高偏转越明显,只有在赤道上不会发生偏转。(2)地转偏向力人们把使物体水平运动方向发生偏转的力称为地转偏向力。它是一个假设力,只有受力者,没有施力者,只改变物体运动的方向,并不改变物体运动速...  相似文献   

14.
全球气温的水平分布规律是自赤道向两极递减,这主要是由于太阳辐射由低纬向高纬的变化引起的,这种变化体现了气温的纬度地带性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5.
一、掌握判读区域地图的方法经纬网区域地图的考查是高考考查区域地理的重要方式,能否掌握经纬网地图的判断方法,关系到地理高考的成败。1.首先要明确经纬网的特点:如极地地区,经线呈放射状,纬线呈同心圆;中纬地区,经纬线均垂直,但纬线有弧度,可根据弧顶方向来判定南北半球(弧顶朝南为北半球,反之为南半球);赤道附近的低纬地区,经纬线垂直交叉,基本成矩形。2.掌握经纬度的划分及它们的空间分布规律,尤其是180°经线两侧的经度变化特点,要与0°经线两侧经度变化特点作对比。3.强化一些重要经纬线。如赤道、南北回归线、30°(S、N)线、40°(…  相似文献   

16.
地理     
《地理基础知识》1.了解天体、天体系统、恒星、行星、卫星、太阳系、银河系、总星系、宇宙等概念的含义,了解地球的宇宙环境。2.掌握关于地球大小的基本数字,理解并正确认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的地理意义。3.掌握地轴、两极、赤道、经线、经度、本初子午线、纬线、纬度和高、中、低纬度等概念,掌握东、西半球,南北半球的划分。  相似文献   

17.
本节纬线和经线的特点,以及纬度和经度的分布规律是通过一组活动来完成的.活动围绕实物地球仪展开.经线和纬线、经度和纬度的概念是通过图释、简述等方式来完成的.  相似文献   

18.
我国文学宝库中众多的优秀诗文包含着丰富的地理知识 ,为我们在地理教学中运用地理诗词 ,提供了极为丰富的材料。下面是笔者长期收集编辑的地理诗词综合试题 ,供大家教学时参考。一、选择题1 “人间四月芳菲尽 ,山寺桃花始盛开”形象地反映了(   )A 纬度地带性   B 经度地带性C 垂直地带性   D 非地带性2 “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的春雨是 (   )A 冷锋天气   B 暧锋天气C 地形雨    D 对流雨3 “坐地日行八万里 ,巡天遥看一千河”适用于 (   )A 极地地区   B 赤道地区C 回归线    D 极圈附近4 …  相似文献   

19.
气候分布的地带性是海陆位置、太阳辐射、大气环流、海拔高度等因素作用下的产物,而气候分布的非地带性是海陆分布、地形、海岸线走向、洋流等因素共同影响下的结果。实际上,一地的气候是地带性规律和非地带性规律共同作用下形成的,但是,世界某些地区的气候分布,非地带性因素的影响却占主导地位。在中学地理教材中涉及的非地带性气候分布主要有:  相似文献   

20.
本文在剖析生物群地域分异因素基础上,按空间尺度大小和分异因素的差异将陆地生物群划分为大陆性、区域性、地方性三种尺度分异规律,地带性、经度省性、地带段性地区性、垂直带性、系列性、微域性七种类型的分异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