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 毫秒
1.
因势利导     
大概是长了半岁的缘故吧 ,我班小朋友的嗓门也大了起来。讲话、回答问题、唱歌……真担心他们把嗓子喊哑。虽然跟他们讲过道理 ,孩子们仍然不改 ,一天下来 ,许多孩子嗓子疼。一天 ,活动室里又是乱嚷一片。我趁小朋友不注意 ,用录音机把声音录了下来。过了一会儿 ,我神秘地对他们讲要放一段录音听 ,活动室里立刻安静了下来。听到录音 ,孩子们都皱起了眉头 :“呀 ,这是什么声音?”“谁那么大声喊 ,真难听!”待他们讲得起劲时 ,我说这是他们的声音。孩子们都愣了 ,我趁机讲了说话声音过大的害处。这样一来 ,孩子们都互相监督起来 ,大声喊的现…  相似文献   

2.
小角落     
活动室里摆放着钢琴、电视柜、玩具柜等东西,自由活动时有些孩子总喜欢挤在那些角落里,嘻嘻哈哈的。起初我并不在意,渐渐地我发现孩子们把椅子、玩具都拿到那里去了。不到1平方米的小角落挤了四五个人,我怕有安全隐患,就叫他们不要在那里玩。但没过两天,孩子们又挤到那些角落去了。我想探个究竟,就走近其中一个角落,孩子们以为我要批评他们,赶忙“逃”了出来。我说:“你们为什么喜欢在这小角落里,这里有什么好玩的呀?”他们笑着告诉我:“这是我们的家。”我又到另一个小角落,问涵涵:“你们在干吗?”她先是一怔,然后兴奋地说:“这是我们的家…  相似文献   

3.
“服装店”     
一天户外活动时,孩子们都玩得很带劲,我发现有许多孩子头上有汗,我示意他们脱衣服。许多小朋友脱下衣服,往我手里一塞,就跑开了。我一边抱着衣服往活动室里走,一边吆喝道:“这么多的衣服,我要去卖掉它们了!”小朋友们一个个一边伸手拿衣服,一边说:“我卖一件!”“我也卖一件!”显然,他们把“买”“卖”混淆了。我说:“好呀,可是衣服乱七八糟的,谁要?”“不要,不要!”孩子们都摆摆手说。“请你们把衣服加工整理好,再送到‘服装店’来,我卖给你们!”孩子们一个个拿回自  相似文献   

4.
《春雨的色彩》语言优美,充满诗意。学完这篇课文,孩子们沉浸在那对春天的想像中,从他们的小嘴里迸发出许多优美的词句。课堂中,一位小姑娘站起来说:“老师,我想唱首《春天在哪里》给大家听。”“是吗?”我很惊奇,让她唱还是不唱?下面的学生看着我,几个孩子已毫无顾及地哼唱起来。看着孩子们跃跃欲试的样子,我笑了。她的精彩表演使大家的情绪空前高涨。而后孩子们一起唱,配上动作,边歌边舞。“春天在哪里呀,春天在哪里,春天在那青翠的山林里。这里有红花呀,这里有绿草,还有那会唱歌的小黄鹂……”天真稚气的歌声在教室回荡,讲台上站满了一群…  相似文献   

5.
许诺     
早操结束后,孩子们回到活动室。萱萱直着嗓子对我说:“老师,你怎么又没拿头饰来?”顷刻间,孩子们议论开了:“是呀,老师怎么又忘了。”“老师真没记性。”“老师是不是骗我们呀?”议论声虽小,却清晰地钻进了我的耳朵里。望着孩子们天真、渴求的眼神,我红着脸说:“对不起,老师现在就去拿头饰。”两天前,我发现孩子们在学唱歌曲《妈妈,妈妈》时总是兴趣不高,提不起精神,我就抓住孩子爱表演的心理特点,对他们说:“如果谁唱得好,学得快,我就请他戴上头饰(小喜鹊、小黄牛、小花猫)上台表演。”其实,我并未准备好头饰。等他们学会了歌曲,结束时间已…  相似文献   

6.
铃声响过,复习旧知识之后,我要教给孩子们的是一首《笔顺歌》,以帮助他们养成按笔顺写字的习惯。当我把做的儿歌课件在屏幕上播放出来的时候,与我的精神饱满相反,我发现孩子们一个个都恹恹欲睡,精神不振,声音有气无力。没有我所期待的场面出现。于是我把自己的情绪再次调整了一下,音调激昂,抑扬顿挫,我希望我的激情可以感染孩子们,让他们“精神”起来。然而尽管我一再努力让自己富有激情,教室内依然是一片沉闷。音调、表情、手势,数次调整之后仍不见效,我有些沮丧了。甚至,我发现了有几个孩子眼皮在打架,半眯着眼,困乏之至的样子。我忽然对这些入学还不到四周的孩子们心生爱怜了。想到这里,我觉得唯有想办法让孩子们“动”起来,注入一剂能引起他们兴趣的“兴奋剂”,才会帮助他们消除疲乏,振奋精神。“拍手歌!”三个字忽然如顽皮的小精灵闪现在我的脑海里。是啊,我为什么不把孩子们喜欢的拍手游戏融入自己的儿歌教学中,让课堂“动”起来,帮孩子们驱走疲劳?“小朋友们,老师猜你们一定都喜欢拍手游戏吧?”我的话果然见效,孩子们一边把好奇的目光投向我,一边大声说:“喜欢!”我看见,那几十双眼睛里写满了诧异。我想他们的小脑瓜里一定充满了问号:怎么上写字课,老师会提到...  相似文献   

7.
语言课上,我和孩子们一起欣赏诗歌《家》。我问:“每个小朋友都有自己的家,那你知道自己的家在什么地方吗?”孩子们开始发言了,有的说:“我的家在张家港。”有的说:“我的家在杨舍。”还有的说:“我的家在南苑新村十四幢305室。”我又问:“那你知道珊瑚的家在哪里?”孩子们齐声说:“大海里。”“那星星的家呢?”“天空里。”就这样,一首《家》很快就学会了。我又交给孩子们一个任务:做小侦探,回家查一下  相似文献   

8.
一日,接到分管垃圾箱的值日生报告,说这几天垃圾箱货满为患。据调查,都是“小浣熊”干脆面惹的祸:除了包装纸,有些只是打开了包装,面还完好。因为近来学生们都投入到“小浣熊”的抢购中,不为别的,只为那随面赠送的“水浒卡”。那卡两寸见方,上有一位水浒英雄的卡通图案,还有他的生平简介、绰号等。男生女生,都对此倾注了大量的热情,那些平日里颇具英雄气慨的男生大有不收集到108张誓不罢休之势。如何能借这次水浒卡的契机,引领孩子们就此走近《水浒》—— 毕竟四年级的孩子也该亲近古典名著了!问题就是课题。周五的班队活动课,我不动声色地…  相似文献   

9.
春暖花开时,三年级教室里突然兴起了剪窗花的热潮。美术课上、课间活动时,孩子们总会在桌上摆满花花绿绿的纸片,小剪刀“咔嚓”作响,其情景真可称得上是“蔚为壮观”。许多孩子剪出漂亮的窗花后,总会兴高采烈地告诉我:“老师,你看!我又剪好了一朵窗花。”瞧着孩子们的兴奋劲儿,我也情不自禁地加入了他们的行列,顺手剪了一朵窗花。孩子们立即充满了好奇:“老师,你也会剪窗花呀?”“老师,你们小时候剪窗花吗?”他们的惊奇让我有了几分得意:“是啊,老师小时候还是班上剪窗花的高手呢!”说着,我拿起纸来,向他们介绍了几种不同的折纸方法,又剪了…  相似文献   

10.
放手     
每天午睡起床,我的身边都会围着许多小朋友,有的甚至连厕所都来不及上,这个说:“老师,我喜欢看《四驱兄弟》。”那个说“:我爱看《猫和老鼠》。”……他们非常关注接下来要播放的动画片内容,通常我只是循环播放,哪一次放了他们不喜欢看的动画片,就会听到孩子们失望的“叹息”!众口难调,我一直没有找到好的办法来满足每个孩子。一天,因为照看孩子们入厕没及时打开电视,班里的“调皮大王”洵洵就自作主张把电视打开了,还播放了小朋友百看不厌的《海底总动员》。看到孩子们神情专注,看得我没有责怪洵洵。也许,我应该适度地放手,让他们在“常规…  相似文献   

11.
唐天霞 《四川教育》2004,(12):38-38
【案例】小学语文第一册,儿歌《家》教学片段师:小朋友们,我们都有自己的家。大自然中的许多朋友也有自己的家,他们的家在哪里呢?课件演示:蓝蓝的天空,棉花一样雪白的云朵,一团又一团地移动着;几只小鸟在树枝上跳上跳下,快乐地歌唱;一群群鱼儿在清澈的河里追逐嬉戏;种子在泥土里伸腰探头……生:(自信地)哈哈,我知道“白云的家”在“蓝天”。生:我知道“小鸟的家”在“树林”。生:“鱼儿的家”在“小河”。生:“种子的家”在“泥土里”。师:你们都找对了,这是因为你们看得仔细,听得认真,挺不错的。请小朋友们再想一想,为什么那是“他们的家”…  相似文献   

12.
午餐后,我带领孩子们到花园的走廊里去散步。由于接连几天都是阴雨天,有许多的蚯蚓正从花坛中慢慢地爬出来,挡住了孩子们的去路。孩子们被眼前这些陌生又奇怪的小动物给吸引住了,一个个驻足观看。天天说:“老师,这里有好多的蛇。”明明连忙纠正说:“这不是蛇,是蚯蚓。”“对,我听我奶奶说过的,泥土里面有很多的蚯蚓,弯弯曲曲地就跟蛇一样。”“快看,它爬得多快呀。”孩子们都兴致勃勃地观看着、议论着,久久不肯离去。我想既然孩子们对蚯蚓如此感兴趣,何不趁热打铁组织他们开展有关“蚯蚓”的活动呢?我挖到蚯蚓啦为了让孩子们对蚯蚓的生活环…  相似文献   

13.
【案例《】蒲公英》课文片段:太阳公公看见了,亲切地嘱咐他们“:孩子们记住别落在表面上金光闪闪的地方,那是沙漠。也不要被银花朵朵所迷惑,那是湖泊。只有黑黝黝的泥土,才是你们生根长叶的地方。”师:太阳公公告诉小种子什么呢?生:不要落在沙漠里,不要落在湖泊里,要落在泥土里。(师板书沙漠、湖泊、泥土)师:沙漠是怎么样的?生:没有水,满地都是沙子。生:很热。生:很安静。师:为什么很安静?生:因为沙漠里没有人烟。师:在阳光的照射下,沙子发出光芒,所以课文说沙漠“金光闪闪”。请同学们读好这个词语。(生读词语)师:湖泊怎么样呢?生:有水,小…  相似文献   

14.
在音乐活动中,孩子们正在兴高采烈地进行着歌表演《玩具总动员》。每个孩子都很投入。可渐渐地,我发现孩子们有些过于兴奋,活动室里乱哄哄的。怎样才能让他们既不过于兴奋又不破坏表演的兴致呢?我急中生智,故意很夸张地摆了一个僵硬的姿势,并大声地说:“唉呀,糟糕!我怎么动不了了?”孩子们立即被我吸引,有个孩子说:“这个玩具破了!”我马上接着问:“怎么会破的?我刚才还会动的呢……噢,我知道了,我是个上发条的玩具,一定是发条松了,所以不会动了。谁来帮帮我?”这下,孩子们有主意了:“赶快再上紧发条吧!多上几圈,上得紧一点!”我让一个孩子…  相似文献   

15.
为了培养幼儿的参与意识、动手能力、交往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上学期开始,我班幼儿办起了《苗苗报》 开始,我有意识地引导幼儿多接触报纸 每到一期《幼儿文学》报,我都给他们读报上的内容,看报上的图画、孩子们渐渐地认识到报纸能告诉他们许多原先不知道的事,学到许多新知识,于是都争着看报,回家也嚷着叫爸爸妈妈给他们读报 幼儿对报纸有了兴趣后,我就启发他们自己办报,有的幼儿问:“我们不会写字怎么办报纸呢?”我说:“不会写字,也能办报纸呀!”有的幼儿就提议:“我们画画,把想说的事画下来。”这个办法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可。接下来,我们就做起各项准备工作:  相似文献   

16.
从孩提时代起,我的心就向着教师转。在我家,父亲是教师,亲属中当教师的也有7人之多。所以,我从小的梦就是也当一名教师。跟孩子们一起“过家家”时,我的角色就是小老师。我找来粉笔,在板壁上,在砖墙上,写“向雷锋同志学习”,写“农家少闲月,七月人倍忙”……还煞有介事地领着小朋友们一起朗读,带着他们一起排队行走。稍稍大一点了,从姨妈的书桌里翻出了《聊斋》、《左传》、《史记》等带有插图的、文言加白话翻译的小册子,我如饥似渴,爱不释手,似懂非懂地读着。心里面觉得,读书真好,如果自己也能够像父亲、姨妈他们一样教孩子们读书就更好了…  相似文献   

17.
总想让学生静下心来诵读一些经典。从《淘气包马小跳》《快乐星球》到《哈里·波特》,孩子们总有他们自己喜爱读的书。一节阅读课上,我问:“谁手中有《论语》?王老师想借阅一下。”小家伙儿们开始面面相觑。“大家都没有吗?王老师多想读它呀!”我用期盼的目光环视每一个望向我的孩子。也许是读懂了我脸上写满的失望,孩子们开始躲闪我的目光,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我轻轻地叹了口气。“王老师,我家可能有。”中队长李苒迟疑地举起了手。“太好了!借我看看可以吗?”我满脸是灿烂的笑容,高兴得像个孩子。“上学期,妈妈给我买了一本书,好像是………  相似文献   

18.
两只蝴蝶     
《学前教育》2006,(4):34-35
幼儿园组织小朋友春游,在老师的带领下,孩子们尽情地感受着满目的春色,唧唧喳喳地说着,笑着……突然路边的广播里响起了歌曲《两只蝴蝶》的旋律,孩子们不约而同地喊了起来:“是《两只蝴蝶》啊。”随即合着音乐唱了起来“亲爱的,你慢慢飞……”孩子们热闹的大合唱顿时引来了游人的止足观看和议论。有的说:“唉,这么小的孩子就会唱这种歌了,他们知道自己唱的什么吗?”有的说:“老师怎么能让孩子唱这样的歌儿呢?”带队老师望着沉浸在歌声中的孩子们和议论纷纷的游人,不知如何是好。假如您是带队老师会怎么办呢?对此您有怎样的看法?  相似文献   

19.
《品德与社会》有一堂课是“大家都是好朋友“,在教学过程中,我班发生了这样一个小插曲:因为学会尊重、欣赏别人是交到好朋友的基础,所以新课伊始我让孩子说说同学们的优点。孩子们都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他们畅所欲言,说者是真诚地赞美,听者是会心地微笑。忽  相似文献   

20.
杨风梅 《师道》2006,(5):39-39
今天该上口语交际课《骑驴》了。课前,我想:《骑驴》是一个有趣的故事,孩子们一定非常喜欢。故事本身所蕴含的哲学思辨,一定能让孩子们的思维碰撞出火花。只要我巧妙地创设一个让孩子们畅所欲言的课堂情境……我一边美滋滋地想着,一边快步走进教室。果然,当录音机里播放这个故事的时候,孩子们静静地听着,还不时发出会心的微笑。对于小毛驴,孩子们并不陌生,《阿凡提》和《八仙过海》等影视作品也给他们提供了足够的感性经验。有的小朋友还指出:“小毛驴能驮好几百斤重的东西呢!”于是,我对后面的课更有信心了。“是啊,到底应该听谁的呢?老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