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1 毫秒
1.
五四运动以来的80年,是中国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80年,是中华民族实现由衰到强伟大变化的80年。从一定意义上说,五四精神是中国新文化之根、当代民族精神之根。当代中国,可以从五四那里追溯命运之影、生命之踪。纪念五四运动,就是要向历史学习,通过回顾80年来党和人民奋斗的历史,加深对历史前进规律的认识,加深对中华民族命运和发展大趋势的认识,加深对弘扬民主科学和爱国主义精神重要性的认识,全面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五四运动是一场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五四运动的精神,最根本的就是中华民族的爱国主…  相似文献   

2.
爱国主义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力量。爱国主义的深厚情感,已经深深融入到中华民族的民族意识、民族性格和民族气概之中,升华为爱国主义的思想,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内涵,为中华民族精神的传承积累了最为宝贵的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3.
五四运动是以一批先进青年知识分子为先锋、广大人民群众共同参与的彻底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同时又是一场思想解放和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孕育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五四精神,这种精神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被赋予新的意义。新世纪新阶段,触摸历史、走近五四,对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正>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尊奉家国情怀。孟子曰:“人有恒言,皆曰:天下国家。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谈及:爱国主义是我们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中华民族团结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纽带。《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指出:“家国情怀”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追求的价值目标。它与乡土情怀、爱国主义、家国一体、民族精神等传统文化瑰宝关系密切,又是在传统文化瑰宝基础上的传承与发展。中学历史教育要把立德树人的思想理念贯穿于教育的始终,  相似文献   

5.
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为帮助同学们深刻理解“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现用典型例题加以说明。1.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将爱国主义贯穿民族精神的各个方面。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和灵魂,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传统中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当前党中央提出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其核心也在于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大力培养青少年的爱国主义精神。  相似文献   

7.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精神状态的反映,是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中华民族在五千多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大学精神是大学的核心、灵魂,主要体现为爱国主义精神、道德精神、时代精神、学术自由精神和创新精神。中华民族精神与现代大学精神在本质上是历史的辩证统一的。构建现代大学精神应充分体现、弘扬和提升中华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8.
长期以来,爱国主义就是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核心。在当代,爱国主义也是对整个中华民族最具广泛号召力的一面伟大旗帜。实际上,世界各国都把爱国主义视为凝聚人心,振兴国运的一个强大的精神武器。 我们党和政府历来重视对青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一直把爱国主义教育作为学校道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非常重要的内容加以强调。  相似文献   

9.
把握爱国主义内涵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爱国主义是个历史范畴,在当代中国,爱国主义与社会主义本质上是统一的.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培育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应突出爱国主义的时代精神和要求.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澄清关于爱国主义问题上的思想是非,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对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0.
五四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青年知识分子在爱国主义的感召下担当了五四运动的先锋队,有力地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进步。当代青年是新时代的奋斗者,爱国主义是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赋予当代青年的基本要求。澄明关于爱国主义的种种论断,爱国主义实质意蕴在当代集中体现为爱国与爱党、爱社会主义的统一。基于此,正确认识爱国主义有助于提升新时代青年的爱国主义境界。新时代青年要将"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建立在理性自觉之上并统一起来,培养爱国之情、砥砺爱国之志、实践报国之行,明确自身肩负的历史使命和时代责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相似文献   

11.
<正>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中华民族团结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纽带。2024年1月1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正式施行。江西省中小学全力抓好爱国主义教育,让爱国主义精神代代相传、发扬光大,向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前行。  相似文献   

12.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的精神支柱。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爱国主义教育是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首要渠道和有力措施。加强对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教育,使他们从小就逐步树立爱国主义精神,增强他们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既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青少年自身成长的需要。在历史教学中爱国主义教育应当是思想教育的主题,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应突出以下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13.
《上海教育》2004,(8S):50-51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和灵魂,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传统中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14.
五四运动是中华民族新生的界标。五四时期中华现代民族精神开始形成。现代爱国主义、民族自我审视的理性、马克思主义的植入,使中华民族摆脱了自鸦片战争以来任人污辱的历史,走上了民族图强、复兴的健康之路。  相似文献   

15.
什么是五四精神?江泽民同志在纪念北京大学百年校庆的讲话中已明确指出:五四运动的精神,最根本的就是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精神。五四运动时期青年的使命是打破一个旧世界;今天,我们青年的任务则是要建设好一个新中国。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任务,还远未完成,我国仍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当今的世界,虽然和平与发展是世界的主题,但局部战争和地区冲突还接连不断,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在国际上依然存在。北约对南联盟的轰炸,就是最新的证明。我们要有…  相似文献   

16.
爱国主义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力量,为中华民族精神传承积攒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作为当代大学生必须深刻了解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精神的光荣历史,继往开来,肩负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的历史使命;开拓进取、勇于创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17.
六十年前,在北京爆发了震撼神州大地的五四革命运动。今天,我们在新长征的征途中纪念五四运动六十周年,就要发扬五四光荣传统,在华国锋同志为首的党中央领导下,同心同德实现教育工作重点的转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五四运动是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的爱国群众运动,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是五四运动的光荣传统。五四前夕,灾难深重的中华民族处于亡国灭种的严重关头。北洋  相似文献   

18.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强大精神动力。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新疆各族人民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成员。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新疆各族人民形成了优良的爱国主义传统。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要继承新疆各族人民的爱国主义传统,弘扬新时期的爱国爱疆精神,以实现新疆的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  相似文献   

19.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促进社会发展和国家进步的精神动力。地理课程是开展国情教育、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的重要载体,将爱国主义教育融入地理研学实践活动中,既能促进学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还能提升爱国主义教育实效。文章分析了当前基于地理研学实践活动的爱国主义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针对性的培养策略。  相似文献   

20.
“五四的火炬传到了谁手里?”有记者这样采访一群中学生。“不知道哦,我只知道2008年北京奥运会火炬还没有开始传递!”这可不是校园幽默。在这样一个社会转型、文化多元时期,有许多壮怀激烈的记忆,正日渐从我们的脑海中消退。红五月到了,是不是该从尘封的记忆中,找出一些片段来重温?是不是该找找那熊熊燃烧了几十年的五四火炬,而今在哪里?在纪念五四运动八十周年大会上,胡锦涛同志曾经指出:“八十年前爆发的五四运动,是以一批先进青年知识分子为先锋、广大人民群众参加的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也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和新文化运动。这场运动,成为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五四精神的核心,是伟大的爱国主义。在五四运动中和五四时期,革命青年为救亡图存、振兴中华奔走呼号,奋不顾身,表现出了高尚的爱国情操和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五四运动所体现的爱国主义精神,是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的真实写照。这种历久弥新的伟大爱国主义精神,是我国几千年来发展和进步的重要力量源泉。所有的中华儿女都应万分珍视、大力宏扬这个宝贵的精神财富。”1919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在巴黎和会上,作为战胜国的中国却如同战败国一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