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4 毫秒
1.
“洗”军报     
我有一张1994年的《解放军报》,虽然已经泛黄、皱皱巴巴,有的还字迹模糊、残缺不全,但我仍宝贝似地珍藏着。每看到这些报纸,一种愧疚的情感就悄然而生,脑海中还闪现出这样的一幕。1994年冬天,我所在的西安政治学院放假,我挑选了8份《解放军报》带回家,准备在假期抄录上面的文章。可回家不几天,发现辛辛苦苦带的那些军报不翼而飞!我赶紧问妈妈:“妈,您见到我的报纸了吗?”看我火烧眉毛的样儿,妈妈唤怪地说:“看你…··哦还以为房间着火了呢,你二姨家想整理房间顶棚,我看你的报纸又大又好,就……”“哎呀,妈,您怎么也不…  相似文献   

2.
一直都说让我们的报纸贴近读者,而且是强调要“贴近,贴近,再贴近”。那么,贴近读者的切入点在哪呢? 一、贴近,首要克服“疏远”。 “疏远”是一种意识。比如,以往长期存在的“报纸是指导者”的观念,虽说强调了改变,但“我说你听”“我写你看”类的报道还是时而见诸报端;新闻语言的表达方式也常常不自觉地使用“要求如何”“应该怎样”之类居高临下的口吻等等。  相似文献   

3.
张丛笑 《今传媒》2006,(3):34-35
现在,新闻媒体报纸的竞争相当激烈,每天上班后,就有好几份报纸同时放在桌上,有的报纸是让人上瘾的,不看心里就慌,先睹为快嘛!可有的报纸,人心里就不那么急,放后看,也就看那么几分十几分钟。这让我想起,最近有次,我跟某学校几位从事理论教学的同志谈论起报纸时,他们也有同感,而且说得具体。有人说:“某些报纸,一两张报纸几分钟就看过去了,可是我看《华商报》,常常要看一、两个小时,有些篇幅还留着,以后抽空要再看。”有位老师说:“在西安,还有两句顺口溜:早晨一份《华商报》,中午一碗羊肉泡。”又有位老师说:“《华商报》不遮遮掩掩,敢讲真话…  相似文献   

4.
我最爱看各种“文摘”报和晚报的社会新闻。信手抄下一些题目:“科·阿基诺访问漳州期间发生一起手榴弹失窃案”、“农村日益严重的婴儿买卖风”、“李大夫披露毛泽东生前健康情况”……看了这些题目,我相信大多数读者是要把这文章读个精光的。可惜,这类社会新闻在报纸上还是太少了。大报似乎是不屑为之,小报呢,好象也很少有人精心采写这类新闻。以中国之大,人口之多,每天都会有不少新鲜乃至怪异的事;但从报面上看,有点单调。为什么要刊发这些社会新闻,这道理似乎毋需阐述。一则人们的社会生活本来就极其丰富,“一个母亲生五胞胎”或“四十年前情人终成眷属”这类事等所在多有;再则读者很爱看这种事,而且也没有大的  相似文献   

5.
我的第一篇     
1995年5月12日,我正在家里看书,有人突然进来说:“喜彬,你的文章上报了。”我半信半疑,接过报纸一看,啊!是《人民日报》!第一篇文章就上了《人民日报》,这是我万万没有想到的!  相似文献   

6.
去年6月份的一天,一位茌平的农民在电话里告诉我:"我想给你说一声,你的文章里,有一个字写错了." "什么字?"我问. "一个是非的是字,你写成事情的事了."他说. 错了就错了呗,又不是看不明白.我有点不高兴,但还是装模作样,用感激的声音说:"没想到你看得这么仔细,谢谢你,感谢你对我们报纸的关注."  相似文献   

7.
闲话引典     
写言论文章,特别是写条文,适当引用典故是一种重要的写作方法,善于引典用典,可以起到画龙点睛。增加文采、增强说服力和感染力的作用。可是,如果引用不当,也会伤文害意,弄巧成拙。除常见的牵强附会、叠床架屋等毛病外,以下两种情况也值得注意。粗疏往往闹笑话为文忌粗疏,用典更是如此。有人自恃脑筋好使,往往凭记忆不加查对就率意引用,结果便会闹出“张公吃酒李公醉”式的笑话。历代文人中,苏东坡可称得上是“超级大腕”了,他满腹经纶,写诗为文善于用典。诗僧参赛在与客人谈论到苏东坡时,客人说:“故实小说,有可用不可用者…  相似文献   

8.
梁衡 《传媒》2002,(7):34-36
第五章 典字诀的运用 笔下无典,其文必浅。 “典”是“事”的延伸,是事的典型的个例。“典”字诀也可以包容在“事”诀中。文章中用典,是援引一个过去的故事,但这个故事很典型,至今仍有现实意义。自从这个故事发生后就不断有新的事理在重复它的含义,它就成了这一类事理的代表,就被尊为老祖宗。所以,当我们要叙述什么,说明什么时就没有必要再将同类事的过程、含义再细讲述一遍,只须将某个旧典拿  相似文献   

9.
我越来越觉得,读者看报纸,并不是要看你的文章写得多么好,而是要看你写得有多真。观念:真实是分层的“真实”是个大概念,对具体写稿的我来说,它就是我所看到的听到的事情。真实是分层的,剥离的层越多,离真实的那个核就越近。最初给“冰点”专版撰稿,并没有现在这些想法,因为文章写得长,又要  相似文献   

10.
古今的文章、诗词都相当普遍地使用过典故,许多文论家也都讨论过“用典”的问题。我国第一部“体大而思精”的文学批评专著《文心雕龙》,就专设《事类》篇来论述用典。《事类》篇开宗明义就说:“事类者,盖文章之外,据事以类义,援古以证今者也。”这几句话的意思是说:所谓“事类”,就是在文章本身的写作之外,利用有关的典故来表明意义,引用古事以证明今事。刘勰所讲的事类,有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引用前人有关事例或史实;一是引证前人或古书中的言辞。这比通常所说“典故”的范围要宽泛一些,可以说是广义的用典。刘勰把用典故看成是文章之外的东西,是不恰当的,用典应是文章的有机组成部分。文章的用典究竟起什么作用?有哪些类型?怎样  相似文献   

11.
经济摄影报道是当前新闻摄影的热点和难点。如何使这类照片吸引人,许多有识之士对此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并取得了可喜成绩。下面我从一个版面编辑的角度,来谈谈对经济新闻摄影的看法。 首先是新闻,而不是“艺术品” 一张新闻照片,版面编辑是否采用,如何用,首先取决于它的新闻价值有多大。报纸是新闻纸,新闻版就更加强调新闻性。新闻就是新闻,新闻不是艺术。摄影记者的报道首先必须是新闻。没有—个新闻编辑用艺术摄影的标准来衡量和要求摄影报道作品。摄影报道的“好看”,首先体现在照片较大的新闻性上,体现在照片较大的新闻价值上,而绝对不首先体现在简单意义上的照片的“美”上。那种把摄影记者的最高追求理解为应该是“艺术摄影家”的价值观,对摄影记者是有害的;当这种价值观被版面编辑接受并体现在报纸上的时候,报纸就会变得不伦不类了——由于版面上的照片比文字醒目,因此读者对照片新闻性的要求就更高,-旦照片不是新闻,版面编辑用得愈大,报纸就愈显得难看。 什么是“新闻”?这里无须做理论阐释。但我们应该时刻记住:读者看报先看什么?那些真正吸引读者的,大多是“新闻”——新闻照片的拍摄原则还是要从此入手。让读者拿起报纸,首先看你的照片!  相似文献   

12.
谢顾问:我投稿不少,而命中的不多。有人批评我不懂得“吃透报纸”,我迷惑了:究竟应该怎样“吃透报纸”呢?(河南)朱帆朱阶同志:当报道员,不看报纸不行,吃不透报纸也不抒。试想,你要向报纸投稿,又不知报纸的特点、宣传宗旨和宣传重点,盲目投稿,这不是“闭着眼睛提麻雀”吗?这样的投稿自然难以个中了。因此,“吃透报纸”很重要。俗话说“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读报纸,也有个会看不会看的问题。作为报道员,看报纸得有自己独特的角度。比如,一般读者看报,或看看国内外大事、奇事,或看看与自己切身利益有关的琐事、新事…  相似文献   

13.
报刊千万,有四种给我的印象深。第一种,店小二型报刊,也叫传声筒型报刊。它自己不思想,全靠领导下指令,有时就一版一版地照抄新华社的电讯稿。领导说今年的小麦亩产500斤,它就强调是500斤;领导说今年小麦亩产10000斤,它就说今年小麦亩产10000斤。这类媒体永远正确,要犯错那是领导犯错了,报纸绝对没责任。这类媒体用山西长治市委书记吕日周的话讲就是“死人办报”。很多机关报就是这个样子。笔者单位102人,订有一份某省机关报《某某日报》,我曾经作了20天的观察和记录,该报有16天阅读率为零,也就是说,该报从收发室递过来,几乎没人看,不久就被…  相似文献   

14.
如何办好地市报?答案有很多,内容也各不相同。我的答案是:“就看总编辑的了!”道理很简单,因为,总编辑是报纸的总指挥、总导演、总决策人。在重大问题上你有“决策权”,在人员调配上你有“指挥权”,在发什么、不发什么上你有“定稿权”,一句话,在“报纸如何办”这个问题上,你有“拍板权”。你的“角色”,不是你一个人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不久前,邻居家上小学五年级的玲玲拿着作业本来找我:“叔叔,老师让我们自选词组造句,你看看我造的这些句子对不对?”我接过作业本,见其中有个句子是:“趋之若鹜——清晨,运动场上很热闹,参加锻炼的人趋之若鹜。”我笑着说:“这个句子造得不好,参加锻炼是好事,怎么能用“趋之若鹜”呢?”“可是,我是仿照报纸上的话造的句,难道报纸上也会用错吗?”她似乎不服气,又回家拿来一张报纸,指给我看上面的一句话:“我区人才交流会上,教育成了‘热门’,人们趋之若鹜。”我苦笑着说:“是的,报纸上这儿是用错了。”我又向她讲了“趋之若鹜”的含义和词性。玲玲听了,又嘟起小嘴说:“原来是这样,老师还说课外看报可以帮助我们提高语文水平哩!”  相似文献   

16.
我们在探索新闻改革过程中,议论了这么一个问题:工厂生产物质产品,要讲经济效益;报纸是精神产品,也应该讲求宣传效益。提高宣传效益,是新闻改革的重要课题。我们报纸探索新闻改革,是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开始的。粉碎“四人帮”不久,报纸批判了“四人帮”的“造谣新闻”,开始扭转了“假、大、空”的宣传作风,逐步取得了读者的信任。但是,读者仍然认为报纸“没有看头”,批评报纸“天天都是老三篇”(一个版三篇长报道),“报纸杂志化,新闻文章化”,“新闻无事实,读报读标题”(看了标题就晓得你  相似文献   

17.
现在人们无论是看报纸,还是看电视,选择性都极强,如果一看不感兴趣,就把报纸随手一扔或把电视频道随手换掉。你写的文章再好,讲的道理再正确,受众不领你的情,一切都是“白搭工”。  相似文献   

18.
我在卫辉市人民银行任副行长,每天看报纸时,总感到自己身边也有许多事需要写出来,尽管工作繁忙,还是挤时间写点东西,慢慢就成了一名新闻爱好者,每年在报纸、电台发表六七十篇通讯报道、小评论等。我订有四份报纸,每天收到后都要浏览一遍。一看当前报纸宣传的重点是什么;二看哪些文章与自己的业务有关;三看哪篇文章标的题目有艺术性:四看报上都有哪些栏  相似文献   

19.
新闻界现在暗涌一股不正之风,抄袭之风。有人居然还振振有词:“天下文章一大抄!”我把这类东西一律斥之为“二手货”。这种二手货主要靠“拿来主义”,看到别人有好东西“拿”来就用。这些年,太多的复印机式新闻,已让读者腻烦。打开每天的报纸,日报与晚报一样,党报与专业报一样,掩上各家的报头,都是一个面孔,一个版式,一个爹娘生,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就好似复印过的一般。版式雷同,栏目也如出一辙。现在的人不知是懒得动脑呢,还是这就叫“提高效率”?你搞“焦点眉批”,他也搞“焦点眉批”,你想出一个“新闻点击”,他就照样抄了去,反正未经注册,抄了也不构成侵权,你拿他投折!栏目想到一块儿,他尚可狡辩“英雄所见略同”,文字、图片的抄袭  相似文献   

20.
初做新闻报道工作,往往把精力用在钻研写作技巧上,不注意研究从事新闻报道工作的思想方法。技巧固然重要,但是如果思想方法不对头,就会走许多弯路,据我自己的体会,起步伊始,要注意“三忌”: 一忌“未会走就学跑”。记得我刚搞新闻报道,看到老同志在报刊上发表了许多文章,十分羡慕.手痒痒的。于是也拿起笔来,第一次就写了篇三千多字长稿子,是消息还是通讯,自己也弄不清楚,送给老同志看,他们笑得前仰后合。后来,我学“乖”了一点,看报纸上登什么,就写什么;別人写小说,自己也写小说;老同志写诗,自己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