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主要分析了我国近年来市场有效需求不足的原因:投资需求对消费需求的影响减弱,使经济增长缺乏动力;居民的收入增长趋缓,收入差距拉大;产业结构不合理,无效供给状况严重;各种改革措施使居民的预防性储蓄增加,制约消费需求的发展。通过促进政府经济向社会经济转轨,消除货币政策发挥作用的体制性障碍,缩小居民收入差距,完善各种社会保障制度,健全消费信贷制度等措施来达到扩张需求。  相似文献   

2.
晋城市城镇居民收入逐年稳步增加,但"重储蓄、轻消费"的现象较突出,主要原因是消费观念滞后、消费信心不足、消费环境欠佳等,相关部门应该注重增加居民收入、发展消费信贷、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培育消费新热点,进一步扩大居民公共消费需求,从而刺激有效消费需求的形成。  相似文献   

3.
利息是当前消费的机会成本,是储蓄的未来收入,储蓄行为受利率变动的影响。目前我国储蓄利率弹性变弱,主要原因是利率的市场机制没有形成,居民人均收入低,金融市场不发达、投资渠道单一以及由于制度变迁而引起的收入两极分化加剧、生活支出结构改变而引起的对未来预期的改变。为了提高储蓄利率弹发现,我们应该采取如下有产措施,利率机制市场化,金融市场多样化,扩大消费信贷,提高居民收入和限制非法收入。  相似文献   

4.
居民储蓄波动受利率的影响是客观存在的,但经济体制因素和中国国情、居民收入水平、消费观念等同样也影响居民储蓄,从实际情况来看,降低利率不是刺激消费的根本办法,因此应大力发展消费信贷。  相似文献   

5.
利率变动通过影响虚拟经济改变了主流经济学中利率变动的收入效应与替代效应,在虚拟经济下:(1)利率上升通过虚拟经济的财富效应,在短期中使储蓄增加,在长期中使储蓄减少;(2)利率上升通过虚拟经济的替代效应,在短期中使储蓄减少,在长期中使储蓄增加。通过中国2000-2007年数据实证表明:利率变动对居民储蓄都产生负向作用;利率变动通过股市对居民储蓄产生的替代效应大于财富效应;利率变动通过影响投资从而作用于居民收入、居民储蓄的机制不存在。  相似文献   

6.
我国当前的居民储蓄规模过大、储蓄增长与收入、消费投资及效益增长呈不协调状态,不仅浪费了含蓄作为经济资源自有的效率与价值,而且引致了一系列阻碍经济有序运行的消检作用,这是由制度和体制变迁、收入增长及分配格局变化、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不足、居民对体制变迁的预期等铆中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分流积淀的剩余储蓄,不仅有利于原合理需 且有利于国民经济的有序运行,当前,应把储蓄分流作为“扩大内需、激活消费,启动增长  相似文献   

7.
为了启动消费,国家曾出台过一些政策措施以刺激消费,复苏经济,但消费经济仍然是低速运行,物价持续走低。这说明启动消费仍存在困难。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第一,城镇居民收入较80年代增幅下降,居民的收入心理预期也呈下降趋势,居民购买力下降。90年代以来,居民收入增长趋缓?..  相似文献   

8.
采用2008年河南省18个市城镇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和消费支出的基本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并进行预测,发现各地区消费支出水平和结构有较大差异,经济发展较好的地区城镇居民的消费水平较高,消费结构也较合理。居民收入水平是影响居民消费需求最直接、最根本的因素,并最终决定着居民的消费层次和消费结构。河南省不但要保持经济的快速增长、提高居民收入水平,也要改善消费结构,引导居民正确消费,提高各地区城镇居民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居民储蓄持续增长已成为我国重要的经济现象之一。理论上,影响我国居民储蓄的主要因素是居民可支配收入和价格水平。协整理论和误差修正模型进一步表明,在居民储蓄、居民可支配收入和价格水平之间存在协整关系,居民储蓄无论在短期还是长期均快于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长。  相似文献   

10.
一、影响消费的因素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有多种,从根本上说,消费水平是受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制约的,而居民的收入和物价水平对消费的影响同样也是不容忽视的。1.居民的收入对消费的影响。居民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人们的可支配收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选取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及居民个人医疗卫生现金支出两项指标作为研究对象,运用经济计量分析方法,研究居民收入增长与医疗消费支出的关系,对长期以来的医改政策效果做实证分析,并就如何降低居民医疗卫生消费支出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2.
微博广场     
易宪容(前社科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员):中国要发展以内需为主导的内循环经济,并非仅让经济循环流畅,更重要的在于提高绝大多数居民的消费力,特别是农民居民的消费力。就目前绝大多数居民的收入水平而言,他们的收入水平远无法启动消费为主导的内循环。中国只有进行一系列的重大制度改革,增加绝大多数居民收入、改善收入分配关系、提升公共服务水平等,这样才能真正提升整个国民的消费力水平,保持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我国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迅速增加,与此同时,居民财产性收入差距问题亦日益凸显。本文分析了目前我国居民在城乡、不同地区和不同收入组之间的财产性收入差距,并重点从初始财富分配、市场因素和制度因素等角度剖析了居民财产性收入差距的成因,此外就其可能带来的负面效应进行了深入的探讨,认为居民财产性收入差距扩大将带来居民收入差距的进一步扩大、阻碍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造成产业空心化、加剧经济波动等诸多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4.
【背景材料】2009年7月4日,在首届全球智库峰会的全球储蓄与消费分论坛上,国家发改委收入分配司司长张东生指出,下一步国家将考虑从五个方面促进收入分配改革,其根本点在于提高居民收入,特别是农  相似文献   

15.
山东省居民消费需求不足主要表现在居民消费率偏低、居民储蓄增长率快于消费增长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速度持续下降以及居民消费品价格下降等方面。现实中造成山东省居民消费需求不足的原因很多,但最终都可以归结为居民可支配收入水平低、增长慢和居民边际消费倾向偏低。促进居民消费需求增加的主要对策,一方面要促进居民收入增加,另一方面要转变居民消费观念和模式、增加消费品有效供给、加快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步伐,提高居民边际消费倾向。  相似文献   

16.
有效需求不足是当前经济运行中的突出问题之一,有效需求尤其是国内有效需求不足,其深层次原因在于国民收入分配中居民收入增长较长时期低于GDP的增长,多项改革出台对居民心理预期的影响以及长期来抑制消费的政策性,制度性障碍,坚持深化改革,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货币政策,调整收入分配政策,增加居民收入,稳定社会预期,培育新的消费热点,是扩大有效需求,拉动经济增长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城镇居民收入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标准,如何提高居民收入是提高经济实力的重要方面.通过基于灰色理论方法的计算得来的河南省居民收入结构关联度显示:居民工薪收入和转移性收入是影响居民可支配收入的主导因素,所以要提高居民收入就主要从这两个方面着手.最后利用EXCEL表格通过编程预测出了2009~2013年河南省可支配收入和转移性收入的情况,数据显示:参差〈0.35,精度〉0.8,预测合格.  相似文献   

18.
安全需要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客观存在的比生理需要更高一层次的需要。当前,人们借储蓄方式来追求这一需要的满足,是十足的经济行为。在社会改革尚未定型,居民收入相对既定的约束条件下,居民满足安全需要的选择,是制约当前居民消费的主要原因。认清这一点是有效解决当前消费问题的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19.
居民储蓄规模及其变化趋势是影响特定时空国民经济发展中宏观调控变量的重要因素和基本依据之一,持续增加的居民储蓄也成为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投资来源和动力保障之一。选取可支配收入、通货膨胀率、一年期存款名义利率、预防性储蓄等因素,以山东省1978-2013年的居民储蓄为例系统分析发现,城乡居民收入的增加是储蓄增长的主要因素,储蓄的低利率弹性是利率政策在实践层面不理想的重要原因,体制转换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因素则进一步强化了居民储蓄的倾向。面对中国经济发展进入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常态",立足于建立健全金融市场、增加投资品种及渠道,不断改善银行结构、提高经营效益和降低金融风险,促进居民储蓄分流和缩小贫富差距,进一步通过健全城乡公共服务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来提升居民消费水平、减少预防性储蓄,对于实现居民储蓄保持在一个合理水平和促进经济转型发展"升级版"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20.
渐进式经济改革给居民带来了一定的系统风险、个人风险,增强了不确定性,农村居民的消费行为发生了较大变化。现基于不确定性预期的视角考察我国农村居民消费行为,以持久性收入的储蓄动机、暂时性收入的储蓄动机为指标进行不确定性预期强度分析,并从收入结构与支出构成分析收入不确定性、支出不确定性如何作用于农村居民不确定性预期强化趋势。同时提出针对性建议以在不确定预期强化下更好地扩大农村居民消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