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任陇婵 《视听界》2014,(3):14-15
4月15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出台政策,自2015年1月1日起各卫视的电视剧播出执行"一剧两星"和"每晚两集"的规定。从已实行了10年的"一剧四星"到"一剧两星",广电高层对电视剧产业的调控似乎只有"首轮剧"这一个功能键,  相似文献   

2.
行业动态     
《视听界》2014,(3):6-7
"一剧两星"落地4月15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召开2014年全国电视剧播出工作会议。会上宣布,自2015年1月1日始,总局将对卫视综合频道黄金时段电视剧播出方式进行调整。具体内容包括:同一部电视剧每晚黄金时段联播的卫视综合频道不得超过两家,同一部电视剧在卫视综合频道每晚黄金时段播出不得超过两集。  相似文献   

3.
<正>2014年是影视剧行业、文化行业发生深刻变革的一年。从4月份公布的"一剧两星"新政、稍后对养生类节目的整顿,直至"限外令"对海外剧管理政策的收紧,都对电视剧行业产业链产生深刻影响。2015年,这些政策究竟收效如何,仍需拭目以待。"一剧两星":提高成本挤压粗制滥造"雷剧"2014年4月15日,广电总局召开2014年全国电视剧播出工作会议。会议宣布,自2015年1月1日起,总局将对卫视综合频道黄金时段电视剧播出方式进行调整。其中,最核心的两项  相似文献   

4.
《声屏世界》2015,(3):122
由钟汉良、唐嫣联袂主演的浪漫情痴大剧《何以笙箫默》于1月27日晚,正式全剧收官。如果评判一部电视剧的受欢迎程度仅用讨论度和点击率来说,《何以笙箫默》绝对能载入中国电视剧的史册。自1月10日开播起,《何以笙箫默》的收视率便一路飘红,两星联播的江苏、东方卫视一路突破达到1.2,各项网络数据也是一路势如破竹,继首播日全网点击破亿后,更创下单日点击破  相似文献   

5.
马晓宁 《视听界》2010,(6):73-76
电视剧购买每集突破120万元 2010年无疑是电视剧"大剧"年,《仙剑奇侠传3》(江苏卫视)、《媳妇的美好时代》(北京卫视)的首轮独播占据上半年市网收视的前两名,史诗大剧新《三国》的卫视首播拿下上半年的第三、四名,《钻石豪门》、《手机》、《猎鹰1949》等精彩剧目迭出,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的收视高潮。  相似文献   

6.
王宇明  何静 《青年记者》2016,(36):76-77
2015年1月1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正式实施“一剧两星”播出政策,“同一部电视剧联播的上星频道至多两家,且每晚播出数量不超过两集”的规定,使得电视剧的创作、发行尤其是各地方卫视晚间黄金档编排发生根本性变革.①同时,2012年颁布的“限娱令”政策效应犹在,原本21:20 ~ 22:00时间段的卫视第三集电视剧播放时段,只能由非娱乐类型的节目来填充.于是,“920节目带”出现.  相似文献   

7.
刘亚萍 《视听界》2010,(3):39-41
一、城市台电视剧场的区位优势 在我国电视业的竞争格局中,城市电视台是数量最多、最活跃的一个群体,却是一个相对弱势的群体。城市台在购买电视剧上的资金投入是无法与中央电视台和省级卫视台相比的。2008年,央视投入10.52亿元,省级电视台平均购剧资金1.12亿元,江苏台、东方卫视等部分省台购剧资金更是超过了2亿元,  相似文献   

8.
《新闻实践》2011,(9):77-77
据《光明日报》8月1日报道,由中国广播电视协会主办的《剧领天下——中外电视剧产业发展报告》研讨会日前在京举行。报告指出,2010年我国电视剧的产量为436部、1.47万集,每天生产约40集,平均每部约34集,为世界第一电视剧生产大国;我国电视剧的总投资额约为51亿元,  相似文献   

9.
据统计,我国每年电视剧制作的投资总额约为30亿元,生产总量为1万余部集,而全国市场每年需求量为8000集,其中只有进入黄金档播出的2000-3000集首轮剧可以保证赢利,一档剧的市场价格可达50万元/集,甚至更高;能够挤进各电视台非黄金档播出的3000-5000集二档剧基本可以做到保本,其价格约为20万元/集;而徘徊在市场边缘的50%三档剧最低发行价每集仅几百元至数千元,大部分将面临亏损的局面。我国电视剧年投资30亿  相似文献   

10.
电视媒体     
《视听界》2010,(6):7-8
央视拼了,购剧预算增加至16亿 近日,央视高调举行新闻发布会,将明年的购剧预算增加至16亿元。某卫视资深购片人士认为:为保收视率,央视这一次是拼了.他们不能再忍受央视电视剧的收视率被省级卫视远远甩下的残酷现实,终于打响了收视率保卫战。  相似文献   

11.
王俊荣  杨颖 《青年记者》2016,(24):79-80
今年上半年,韩剧《太阳的后裔》在爱奇艺视频网站播出,截至4月15日,全剧16集更新完毕,总播放量突破26亿,同时段电视剧微博话题阅读量突破121亿次.这是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2015年1月21日颁布《开展网上境外影视剧信息申报登记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限外令”)之后,首部整体拍完送审后在中韩两国同步播出的电视剧.其作为境外剧,在“限外令”环境中仍取得较大成功,或许能为境外剧的引进提供一种新的运作模式.  相似文献   

12.
缘起2010年的电视剧市场有一个不容忽视的现象值得关注,国内开拍的电视剧中超过50%是各类翻拍剧。收视率最高和收益率最好的高希希版《三国》、"王道"组合《手机》、李少红版《红楼梦》无一例外都是翻拍剧。而值得玩味的是业已播出的翻拍剧只是冰山一角.一场声势浩大的“翻拍工程”已在2010年的电视剧市场精彩上演。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视频网站异军突起,骤然搅乱了传统电视的江湖。2011年,优酷、土豆、乐视、腾讯等各大视频网站在上海国际电视节高调亮相,强势抢夺电视剧播放份额;紧接着一些热播剧的网络视频点击量进入"亿时代",让业界唏嘘惊羡不已。2012年,国内网络视频市场广告收入达到88.3亿元,同比增长82.7%,①风头盖过了电视广告。据艾瑞数据显示,2012年度中国网络广告市场规模达到753.1亿元,预测2013年网络广告总收入将可能超过电视广告,  相似文献   

14.
《咬文嚼字》杂志刊文指出,"甄嬛"的"嬛"字在《甄嬛传》里应该读"xuān"而不是"huán"。昔日冷僻的"嬛"字因热播大剧《甄嬛传》一夜间妇孺皆知,电视剧制作方的一个失误,让几亿国人跟着读错。  相似文献   

15.
沉默的螺旋——荧屏翻拍剧的传播学审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0年,可谓电视剧的翻拍年,国内开拍的电视剧中超过50%是各类翻拍剧,据业内不完全统计,2010年3月份至今,在全国各大影视基地正在拍摄的翻拍剧超过一百部,这也意味着在未来一两年内将有几千集的翻拍剧充斥荧屏。为什么影视市场的翻拍风愈发浓烈?翻拍的背后究竟是什么在操纵翻拍现象的出现?我们又该如何看待这一现象?笔者以传播学"沉默的螺旋"为理论基础,试图做一些理论上的探讨。  相似文献   

16.
电视媒体     
《视听界》2014,(5):4-5
荧屏进入"抗战月""暑期中国梦"之后,一线卫视已于9月3日开始播出"反法西斯与爱国主义题材电视剧",9月也因此被称为"抗战月"。其中浙江卫视播出的抗战剧《雪豹坚强岁月》,是老《雪豹》的翻拍版。最受欢迎的剧是已经在北京等四家卫视播出的《勇敢的心》。  相似文献   

17.
“剧战”2011     
单文婷 《视听界》2011,(1):18-18
电视剧作为收视的重头戏,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近期,电视剧市场硝烟四起:多部电视剧每集投资逼近百万元,荧屏迎来“大剧时代”;电视剧市场“涨”声一片,各家电视台大幅提高购剧预算和推出自制剧;各大卫视纷纷推出开年大戏抢占荧屏;湖南卫视推出“芒果周播剧场”,国内荧屏首次迎来“周播剧”;  相似文献   

18.
《声屏世界》2013,(6):90
2013年湖北卫视再投逾4.0亿,重手笔打造《长江剧场》大剧。抢先把控热门资源,确保80%以上剧集为首轮剧,首轮剧标配电视剧首映式,与腾讯、新浪、搜狐视频、优酷(土豆)、奇艺、PPTV等网络合作协议进行年度整体推广,热点剧目进行网站联动合作。  相似文献   

19.
王珂 《新闻爱好者》2011,(8):153-153
中国电视剧经过了半个多世纪的曲折发展,如今已经成为观众最喜爱的节目形式之一。1998年,大型经典古装剧《水浒传》在央视黄金档一经播出,便赢得了收视开门红。从此,像电影市场的"贺岁片"一样,在每年的新年伊始,各大电视台纷纷精挑细选、重磅推出一批优秀的电视剧,引来荧屏热战,“开年大剧”成为促进优秀电视剧产生的“助推器”。  相似文献   

20.
杨平平 《新闻世界》2014,(5):222-223
近年来抗日剧在各大电视台热播、风靡一时,而抗日剧的娱乐化倾向严重,抗日剧一时"泛滥成灾"。抗日剧的泛滥主要表现在其数目之多和其情节之雷人。过多的行政干预、电视剧从业人员过于追求经济利益和部分观众的需求是抗日剧大行其道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