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将毕业生就业率引入招生办学,对高等教育的改革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完善毕业生就业率的统计体系,合理的看待高校毕业生就业率,将有助于做好大学生就业工作.  相似文献   

2.
教育部不久前出台新政策:今后高校招生计划将与就业率挂钩,对就业率明显偏低的高校,将实行减少招生、控制招生或调减增幅的措施,对于毕业生就业率偏低的专业将严格控制或减少招生规模,就业率低的高校教学评估不能评优。 目前我国每年的大学毕业生人数不断攀高,就业形势日趋严峻。2001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为115万人,2002年为145万  相似文献   

3.
正确对待高校毕业生就业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毕业生就业率的由来和定义1999年,教育部首次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进行统计和公布,提出“要将市场机制引入招生办学,公布就业率就是对各高校办学质量的督促”。2003年,教育部出台《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若干意见》,规定高校发展要与毕业生就业情况挂钩。2004年国务院的有关文件也进一步强调了就业率的重要性,它是高职学校评估的“核心指标”。2004年年底,在教育部、人事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参加的2005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网络视频会上,教育部周济部长公开表示,对连续两年就业率低于50%的专业要严格控制招生。毕业生就业率如此重…  相似文献   

4.
曹璋 《文教资料》2009,(23):222-223
近年来,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十分突出.为此,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各高校和全社会都给予了高度关注,一系列促进大学毕业生就业的积极政策相继出台.从公布高校就业率到高校年度招生计划将与毕业生就业率挂钩,高校面对着来自社会舆论与政府就业指标的双重压力,其中部分高校在上报就业率时弄虚作假,不仅给政府部门抉择和管理增加了难度,而且一些就业率作假行为已经对学生的合法权益造成了侵害.本文从高校招生就业制度的合理性角度出发对此问题进行成因分析,并基于分析初步地提出几点解决问题的措施与建议.  相似文献   

5.
《职业教育研究》2005,(6):49-49
福建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检查评估即将展开。有关部门表示,评估结果将作为高校专业设置和结构调整的重要依据,评定为不合格或就业率过低的高校、专业,要减少招生数量或限制招生。  相似文献   

6.
对公布高校毕业生就业率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雄 《高教论坛》2001,(6):92-94
公布高校毕业生就业率 ,这种做法在当代社会将对高等教育的发展产生多方面的作用 ,但决定高校毕业生就业率的因素是十分多样、复杂的 ,在实行过程中必须认真考虑如何看待高校毕业就业率 ,如何使公布的高校毕业生就业率更真实全面以及由谁来统计公布这样一些问题。只有处理好这些问题 ,才能真正发挥公布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这种方法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7.
在经济增速放缓、下行压力持续加大、产业结构调整的背景下,进一步提升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对于实现毕业生高质量就业、促进学生创新创业动能、完善高校人才培养计划具有积极意义。在宏观经济压力持续加大、就业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以及就业率与招生专业设置应答机制缺失等压力之下,提出建立就业率对专业设置的反馈机制、推进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建设以及加强就业帮扶等提高毕业生就业质量的举措。  相似文献   

8.
公布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这种做法在当代社会将对高等教育的发展产生多方面的作用,但决定高校毕业生就业率的因素是十分多样、复杂的,在实行过程中必须认真考虑如何看待高校毕业就业率,如何使公布的交毕业生就业率更真实全面以及由谁来统计公布这样一些问题。只有处理好这些问题,才能真正发挥公布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这种方法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9.
高校毕业生就业率对高校、考生、家长以及整个社会都具有很大的影响。就业率失真现象一直是社会关注的一个热点话题。本文通过分析探讨高校毕业生就业率失真的关键因素,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借鉴国外高校毕业生就业率统计的经验,提出第三方参与高校毕业生就业率统计的措施,防止高校毕业生就业率失真,确保就业率的真实性,提高就业率的可信度。  相似文献   

10.
“今年高校毕业生就业率力争90%”这是江苏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上传出的消息,在2005年底,江苏省毕业生总就业率达到了95.93%,比上年同期提高2个百分点,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近12个百分点。2006年江苏提出今年的就业目标确保毕业生的总就业率稳定在90%以上。江苏省教育厅高校招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主任林伟对记者这样介绍说。记者:今年咱们省要就业的毕业生有多少人呢?林伟:2006年,江苏省共有高校毕业生28.68万人,比2005年增加3.5万人,其中毕业研究生2.07万人,本科毕业生13.08万人,专科毕业生13.53万人。但是,加上外省院校江苏籍毕业生以及往…  相似文献   

11.
高校毕业生就业率统计今非昔比,无论是利还是弊都与往日大不相同,在一些地方和高校已彻底违背初衷,其弊端日见明显,如:虚高的就业率迷惑了上级领导,也欺骗了人民群众;虚假的就业率影响了教师的威望,也损害了学校的形象;就业率统计中的造假行为使参与者精神受到打击,心灵受到损害.事实上,就业率既不能搞大学排名也无须与招生挂钩,应该调整就业率统计方式,加强对毕业生就业情况的调查分析.  相似文献   

12.
市场经济的发展带动了我国社会整体的迅速发展,高等学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毕业生数量逐渐增多,同时,就业问题也越来越凸显出来。近年采,大学生就业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重点问题,高校毕业生就业率有所提高,理工科学生较之文科学生就业率较高,然而就业满意度并没有得到很好的提升,这样的情况值得深思。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来,我国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日趋严峻.与此同时,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对今后的高校毕业生就业更构成潜在的压力,而处于专科层次的高职毕业生首当其冲.教育部公布的2003年全国普通高校的就业情况调查显示,截至2003年9月初,高职高专毕业生的就业率为55.7%.这个数字,不仅低于83%的本科高校毕业生就业率,更低于中职毕业生90%的就业率.高职毕业生就业难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全局性大问题.高职毕业生就业工作,也直接影响到高职教育能否持续、健康、快速地发展.因此,推进高职教育不断改革与创新,拓宽高职院校学生就业渠道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4.
全年全日制研究生教育招生1.03万人,在学全日制研究生3.09万人,毕业生0.82万人。普通高等教育招生20.25万人,在校生64.78万人,毕业生15.34万人。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为86.2%。各类中等职业教育招生20.15万人,在校生53.60万人,毕业生15.53万人。成人高等教育招生3.60万人,在校生9.90万人。  相似文献   

15.
高校毕业生就业预警线是客观认识目前我国高校毕业生严峻就业形势的重要前提。本文在分析江苏省近三年来高校毕业生就业率的基础上,提出重构就业率指标,并参照社会失业预警线和国外高校毕业生就业率,探讨建立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预警线。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对于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率的影响因素,以及高校教育经费投入与这些高校毕业生就业率的影响因素之间的作用的分析,试图解析高校教育经费的投入对于毕业生就业率各因素的影响和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前煤炭行业持续低迷,严重影响了地质工程专业大学毕业生的就业。为了帮助高校在校生和毕业生了解当前就业形势,整理统计了该专业近三年招生情况,招生形式喜人,录取分数线超过一本线50多分,招生规模在80人以上;系统调研了近五年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反馈信息,分析了地质工程专业毕业生就业去向,结果表明学生就业率保持在97%以上,其中直接就业率有所下降,读研率逐年提高,出国留学学生有所增加,读研和直接就业的学生比例互为消长;提出了保障就业质量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8.
高校毕业生就业预警线是客观认识目前我国高校毕业生严峻就业形势的重要前提。本文在分析江苏省近三年来高校毕业生就业率的基础上,提出重构就业率指标,并参照社会失业预警线和国外高校毕业生就业率,探讨建立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预警线。  相似文献   

19.
和法堡 《成才之路》2010,(9):I0007-I0007
据报道,今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将达到630万人,比去年增19万人,为历年之最。就业形势非常严峻。人保部门表示,去年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为87%,今年力争使应届高校毕业生离校时就业率达到70%左右,当年底总体就业率达到80%以上。  相似文献   

20.
自1999年教育部首次向社会公布直属高校本专科毕业生一次就业率排行榜以来,各级教育主管部门纷纷效仿,将公布高校毕业生就业率排行榜作为推动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要举措。由于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好坏一直是社会评价高校的一项重要指标,由官方公布的毕业生就业率将直接影响各高等院校的社会声誉,乃至学校的生存与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