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小学语文教学"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为践行新课程理念,小学语文教师应明确"语感是学生语文听、说、读、写、思能力的有机结合和升华,只有在字词、朗读、阅读、写作等语文训练中强化语感培养,丰富学生的语言知识积累,使其切实感悟语言所要表达的内在精神和内心情感。"  相似文献   

2.
孟宪浦 《教学与管理》2012,(33):126-127
一、语感问题的困惑"语感"培养在语文教育界是个历久弥新的话题。从上世纪30年代",语感"就受到不少语文教育专家的关注,并一度成为理论研究与实践的热点。2001年教育部制定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语感"作为"教学目标"多次出现。自此,语感培养俨然作为语文教学的本质和核心,成为语文教学的目的之一。  相似文献   

3.
《考试周刊》2017,(27):125-126
语感问题是近年来教育界的热点话题。随着义务教育的普及,小学语文的教学重点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对于学生语感的培养开始备受重视,良好的语感对语文教学有着重要作用。因此,教育工作者应该在明确语感特征的基础上,对语感进行深入研究,有效地开展小学语文教学。本文对上述内容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语文教学中的语感培养已经成为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在现代语文教学研究中越来越受到重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也多次强调语感培养的重要性.在语文学习中,培养学生的语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目前有的学校、教师对学生语感的培养还不够重视,学生的语感培养现状令人担忧.本文主要通过采用访...  相似文献   

5.
马娴 《新疆教育》2013,(7):139-139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语感的培养,一方面可以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另一方面可以使语文教学魅力大大增强。另外,对于小学生语感的培养也是现行《语文课程标准》的明确求。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掌握好培养学生语感的方法,从而为学生打好语感能力的基础,使其在今后的语文学习中具备更强的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6.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小学生对古诗文“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这对语感的培养有明确要求.小学语文古诗文教学的语感培养应有两个方面:教师对学生的培养和学生的自我培养.在小学语文古诗文教学中,语感培养非常重要的,它乃为初高中、大学学习文言文的启蒙.作为小学语文教学工作者,应极力探索小学语文古诗文教学之语感培养.  相似文献   

7.
2011年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强调了语感在语文学习中的重要地位,指出语感是语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感的培养并非空洞的理论说教,而是实实在在的语言实践与应用,语文教学如何紧扣学科特点,并培养学生的语感呢?本文从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8.
语文作为义务教育小学阶段的必修学科,其中阅读教学是语文学科的重要板块,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语感,对于学生成长与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语文教学,已不再从系统的语言知识和语法规则入手,而侧重于对语文材料的积累、感悟,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  相似文献   

9.
语感是学生综合能力的体现,是语文能力的核心,而朗读训练又是培养学生语感能力的重要手段,它对语感培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可见,在语文教学中必须加强朗读训练与语感培养。这是《语文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更是语文教学的需要。在语文教学中,要想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感能力,就必须以读为本,以朗读为依托,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小学语文课本所选的文章,大多文质兼美,适合朗读。所以,在课堂教学中重视朗读,抓住并努力抓好朗读至关重要。结合教学实际,我将从"理解内容,感受语感;激发情感,突出语感;加强训练,培养语感"这三个方面阐述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抓好朗读,培养学生的语感。  相似文献   

10.
培养学生的语感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著名语文教育家夏丐尊认为“语感是一切文字的基础”,叶圣陶认为“文字语言的训练,我认为最重要的是训练语感”。《关于当前九年义务教育语文教学改革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提出了语感的概念,并且强调“语文教学中存在的繁琐化、复杂化倾向,要加强综合,简化头绪,  相似文献   

11.
语文教学必须从注重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开始,《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因此,在教学中加强对学生语感的培养,已成了当代小学语文教学中必须注重和认真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12.
语文的核心是语感。叶圣陶先生指出,语言文字的训练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吕叔湘先生认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语感。王尚文先生明确指出,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语感,要千方百计提高学生的语感素质。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感是极为重要的。语文教学中应该注重感悟,不能做过多繁琐的分析,应让学生在教师的启发、引导和鼓励下,自主用心思考、咀嚼、体验语言文字的魅力。《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小学各阶段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读是学习语文的一扇窗户,也是感受语言,培养语感的基本方式。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  相似文献   

13.
钱勇 《语文天地》2010,(11):97-98
2001年教育部启动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制定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多次提到“语感”、“培养语感”、“形成良好的语感”。新课程对语感的强调,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我国语文教育改革的新思路,同时也反映出语文教育界的某种共识,即语文教学应重视语感培养,语感在语文教学中对提升语文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随着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语感教学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学校广泛地应用于各类学科的教学中,而在小学的语文教学中语感教学尤为重要。小学是学生语感培养的重要时期,在这个阶段加大对学生语文语感的培养,能够增加他们在今后的语文或者其他学科的学习中的理解能力。本文从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语感的重要性着手,就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感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5.
胡正荣 《考试周刊》2013,(81):66-66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良好语感能力,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也是小学语文教学的突破口。语感培养很重要,语感是创新能力的内在源泉,是创新型人才所必备品质。文章就如何培养学生语感的问题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作为小学阶段语文教学任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不断获取小学语文知识、培养语感、锻炼逻辑思维、丰富语言的主要途径。从《小学语文新课标》的要求来看,小学语文教学强调语文教学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提倡学生在课堂中的自觉性、主动探究意识,从而做到全面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从小学阶段开始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对学生今后的语文学习具有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7.
赵燕 《广西教育》2011,(31):48-48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小学语文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感。语感是指人们对语言的整体感受能力,把握语言特点和内涵的能力。语感影响学生语文学习的效率,而学习语文的过程也是不断形成语感的过程。那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呢?  相似文献   

18.
拓建军 《学周刊C版》2014,(1):159-159
正《语文课程标准》的核心理念就是培育语文素养。朗读是小学语文教学中一项重要任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有助于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使其受到情感的熏陶,从而达到美感、乐感、语感、情感的和谐统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加强语感教学,对培养学生语言表达和运用能力,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和把握课文内容有着积极的作用。其实,培养语感的过程  相似文献   

19.
王妍雯 《课外阅读》2011,(11):329-330
语感能力是语文能力的核心,语感训练是语文研究中一个历久而弥新的课题。吕叔湘先生指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语文教学提出:“具有独立阅读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可见,语文教学必须重视对学生语感的培养。就语感的认识和培养问题,本人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20.
培养学生的语感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著名语文教育家夏丏尊认为语感是一切文字的基础,叶圣陶认为文字语言的训练,我认为最重要的是训练语感。《关于当前九年义务教育语文教学改革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提出了语感的概念,并且强调语文教学中存在的繁琐化、复杂化倾向,要加强综合,简化头绪,注重知识之间、能力之间以及知识、能力、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