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教育   8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苏轼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超然生存于诗意中的诗人之一。在苏轼看来,诗人寄寓于世而有所作为、超越尘外而无所执守,“循万物之理”、“应万物之变”,是诗人本真本己的生存方式,同时也是“自然为文”的艺术境界。从苏轼文论的经典文本和原初意义出发,运用现象学等方法,在原发构成的生存境域中围绕“有为而作”、“无意乃佳”和“不能不为”进行逐层梳理和深入阐释,能够揭示出苏轼创作思想的本己特性和内在意蕴。  相似文献   
2.
孟宪浦 《教学与管理》2012,(33):126-127
一、语感问题的困惑"语感"培养在语文教育界是个历久弥新的话题。从上世纪30年代",语感"就受到不少语文教育专家的关注,并一度成为理论研究与实践的热点。2001年教育部制定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语感"作为"教学目标"多次出现。自此,语感培养俨然作为语文教学的本质和核心,成为语文教学的目的之一。  相似文献   
3.
海德格尔对语言本性的探讨始终是在"语言与存在相互归属"这一洞察的指引下发生的.对语言之本性的考察首先需要清理出一条通向语言自身的道路,然后在这条道路上追问语言之本性.正是在"把作为语言的语言带向语言"的思想道路上,海德格尔揭示出了语言的本质即是本质之语言,存在与语言在本有之真理中相互归属,从而真正走向语言之途.  相似文献   
4.
《镜花缘》是一部明显具有时间自觉意识的作品。李汝珍以"错时"谋篇布局,精心营构叙事元始,熟稔运用各种叙事时序,灵活处理叙事时距,显示了高超的叙事技巧和叙事策略。论文借鉴当代叙事学的相关理论,以叙事时间为视角,初步揭示出小说的创作密码和独到的叙事风格。  相似文献   
5.
针对目前流行的比较诗学意在构建“全球性诗学”的观念,文章提出了异议。认为找到共同规律,通过理论本身的推导,无法建立一种普遍接受的理论,“全球性诗学”及其相关提法本身亦存在着逻辑的、现实的、无法回避的问题,势必影响比较诗学的研究进程和成果评价,因而有必要重新定位比较诗学的最终走向。  相似文献   
6.
散文的概念在演变中不仅有散文与非散文的区别,也有文学性散文和实用性散文的区别,在文学领域内,后者的区别更为本质,但常为人忽略,虚构作为一种创作技法,在大学性散文中的存在是由文学的形象性要求和话语叙述的特点决定的。虚构与真实并非不相容的概念,合理的虚构以生活真实为基础,使散文走向更深层次的真实。  相似文献   
7.
海德格尔思想的转向,不可简单理解成为离开一种思想而用另一种思想取而代之,而是前期的生存论思想被以一种更为本真的方式——自行隐逸——汇入了后期的存在之思中,成为理解海德格尔后期思想不可或缺的蕴含,离开了此在的生存论分析,存在之思将无以为继。这种蕴含不是逻辑的层递推演,也不是印证或者重复,而是思想的回行,是思之事情本身的自行运行的结果。  相似文献   
8.
文学理论课遭遇冷落是不争的事实,存在的问题很多,如课程设置目的不明、教材问题多以及课堂教学遭遇尴尬等.从专业的存在根基来看,日趋知识化的专业化堵塞了通往文学之思的道路,限制了文学理论的自由发展,使文学理论课步入真正的困境;文学理论课拯救自身的唯一出路,是使文学理论真正成为文学理论,回归理论自身,重返文学之思,保持文学之思灵动不居的畅行.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