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比喻作为一种最重要的修辞手法往往会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化冗长为简洁,具有一种非常神奇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FLASH课件具有能化抽象为形象、化微观为宏观、化静态为动态、化不可操作为可操作等诸多优点,对化解教学难点,提高学生综合能力,推进素质教育具  相似文献   

3.
在现代课堂教学改革实践过程中,计算机已得到广泛应用。它能化抽象为形象、化微观为宏观、化静态为动态、化不可操作为可操作过程。对化解知识难点,提高综合能力,推进素质教育,尤其是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开发学生的智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是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是现代课堂教学的主要方向,在教学中显示出了巨大的教学优势。多媒体的运用为课堂教学注入了生机与活力,以图文声像来综合传递信息,大大增强了教学的吸引力、趣味性,具有化抽象为枯燥、化无形为有形、化枯燥为生动、化静态为动态、化微观为宏观的特点,更能向学生展现生物教学的特色与魅力,带领学生一起学习生动有趣的生物知识。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化解教学重难点,提高学生生物素养与能力,提高教学有效性等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心理学家皮亚杰说:"一切有成效的活动须以某种兴趣作为先决条件。"多媒体具有丰富的音频和视频功能,它具有形声化和表现手法多样化的特点,可以将对象化小为大、化远为近、化虚为实、化静为动,使模糊的、抽象的事物变得清晰、具体,让学生亲耳所听、亲眼目睹、亲身所感,产生不可抗拒的感染力,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6.
PowerPoint(简称PPT)集文字、图形、图像、声音、视频、动画制作于一体,具有强大的多媒体演示功能,能化静态为动态,化动态为静态,化无声为有声,化枯燥为生动,化抽象为直观,化微观为宏观,并能跨越时空的限制。在很大程度上能增加生物课堂的趣味,使学生身临其境,加深理解记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下面我结合生物教学中的一些实例谈谈PPT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对以多媒体为代表的现代技术手段愈加关注。多媒体集图文声像于一体,可以化静态为动态,化抽象为形象,化枯燥为生动,化平面为立体,以全新的视角、新颖的形式来展现丰富的内容,具有非常重要的优势。  相似文献   

8.
多媒体辅助教学是采用先进的视听教育手段来进行教育活动的,它具有形声化和表现手法多样化的特点,可以将对象化小为大、化远为近、化虚为实、化静为动、化快为慢、化繁为简,使模糊的、抽象的事物变得清晰、具体,让学生亲耳、亲眼、亲身感受,从而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9.
市场经济对学校的德育工作具有双重效应,学校德育系统的模型化、要素化、环境化与三维结构为增强学校德育工作的科学性、系统性、针对性、实效性提供了理论参照和实践模式。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及其理论成果是自马克思主义诞生以来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飞跃。探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形成与发展的条件及特点,在准确解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厘清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与中国革命、建设事业取得伟大成就的内在关系基础上,为进一步丰富发展马克思主义、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以及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由于小学生具有好奇、好动、有意注意时间短、持久性差等特点,往往影响课堂学习效果。因此,运用信息技术可以创设出一个有趣生动的教学情境,化无声为有声,化静态为动态,化抽象为具体,引起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2.
多媒体集声音、图像、动画、文本等于一体。利用多媒体进行华文教学,具有灵活、直观、高效的优点,可以化静为动,化远为近,化小为大,变抽象为形象,最大限度调动和强化学生的多种感官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  相似文献   

13.
王堂英 《成才之路》2010,(33):87-87
电教手段教学直观形象、生动活泼,具有极强的感染力和演示力,它可以突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具有化静为动、化无形为有形的作用,使教学内容更形象、更生动。在教学实践中,本人借助电教媒体,快捷、清晰、动态地展现知识的形成过程。  相似文献   

14.
随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进程的深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也蓬勃发展,成果丰硕。为确保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充分发挥其应有的重要作用,应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方法论原则,同时,应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整体性视野,并以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为主导话语,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置于以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指导的,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背景之中。  相似文献   

15.
马金礼 《宁夏教育》2009,(10):48-49
教学体态语是指教师在与学生交往过程中,用面部表情、动作姿态等行为传递信息、表达感情、表示态度的特定身体态势,是课堂教学中的一种无声语言,它比有声语言更具有生动、形象、鲜明的特点,可以化繁琐为简洁,化平淡为神奇,化抽象为具体。  相似文献   

16.
《嘉应学院学报》2019,(1):49-52
新媒体泛娱乐化现象越来越严重,其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的形成和发展具有深刻影响。为防止泛娱乐化现象发展,研究新媒体传播方式,从心理学、传播学角度运用涵化理论,对传播方式和传播内容进行分析,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新媒体传播涵化模型,形成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共识,对助力社会正能量环境形成,年青一代健康成长具有现实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认识学习化社会与社区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知识经济的到来要求教育社会化、社会教育化的统一,这必然导致学习化社会的到来。为适应新时代变化,社区已不可能完全是一个地理概念,我们必须以社区为依托来发展教育,使学校、家庭、社会趋于一体化。由此,社区教育具有有利实现学习化社会的一系列特性,是建立学习化社会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多媒体时代大学生的审美疲劳表现及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媒体时代电子媒介以阐释中介的身份呈现了感性化的审美世界,在制造和引导大学生审美欲望化的表达和叙事的同时,也带来了具有综合化、累积化、群体化的审美疲劳.这些审美疲劳具体表现为视觉、听觉和身体上的疲劳,为多媒体时代大学生的审美教育提供思考.  相似文献   

19.
多媒体具有传统教育手段不可比拟的优点,应用于数学教学,能创设生动逼真的教学情境,可以动画模拟、分层显示、直观演示,起到化枯燥为有趣、化无形为有形、化抽象  相似文献   

20.
企业并购文化融合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成功的企业并购离不开有效的企业化融合。企业化的特质使企业化具有极强的异质性和连续性,从而使企业并购存在可能的化冲突。企业并购化冲突主要表现为精神化冲突、制度化冲突、物质化冲突和利益冲突。为有效地避免化冲突,降低企业并购的化风险,就必须确立科学的化融合程序,选择适合企业实际的化融合策略。企业并购化融合策略主要包括化隔离策略、化攻击策略、化适应策略、化协作策略、化妥协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