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文情境,指能够触发学生感知、记忆,诱发思维,并引发写作情绪的具体环境、情景."情"是主观情感,"境"是客观环境、事情,人通过对"境"的感受和体验而产生"情".唐代大诗人李白<静夜思>就是面对"床前明月光"的"境"而引发"思故乡"的"情".作文教学中,教师如果注重情境的创设,让学生入境而生情,由情而忆境,情境相生,就能激发他们有话要写,有情要抒的写作动机,有效发挥写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达到训练目的.笔者认为教师应怎样创设良好情境,培养学生写作能力呢?  相似文献   

2.
书面作文是作文训练的重要方式之一,而情境作文又是书面作文的一种常规形式。创设情境,带入情境,逐步构筑以"美"为突破口,以"情"为纽带,以"思"为核心的教学情境,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使学生自觉地、全身心地投入到写作中去。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关键,也是值得语文教师深入探讨的问题。一、情境创设的作用一是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说写兴趣。中学生认识事物的特点是由直观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的。在学生心目中,学习用语言描述情境的本身是  相似文献   

3.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教师如果注重情境的创设,让学生入境而生情,由情而忆境,情境相生,就能激发他们的写作动机,并且激发写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达到写作目的。因此,个人认为教师应该创设良好的情境,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4.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教师如果注重情境的创设,让学生入境而生情,由情而忆境,情境相生,就能激发他们的写作动机,并且激发写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达到写作目的.因此,个人认为教师应该创设良好的情境,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5.
娄红玉 《教育导刊》2011,(12):87-89
以情境认知理论、建构学习理论为指导,提出情境创设在初中作文教学中运用的四个环节:教师"选题——设境"、学生"入境——写作"、学生"出境——修改"、教师"复境——评改"。通过两年的实验探索,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6.
作文教学中,教师如果注重情境的创设,让学生入境而生情,由情而忆境,情境相生,就能激发他们有话要写,有情要抒的写作动机,有效发挥写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达到训练目的.笔者认为教师应创设良好情境,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7.
基于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学情境出现了许多变味、走调现象,诸如滥情境、伪情境、虚情境、冗情境等。有效的数学情境一定是"好吃又有营养"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创设"疑境""动境""用境"等引发学生"做情",启迪学生"悟情"。  相似文献   

8.
"创设情境写作文"就是创设有利于调动学生写作兴趣,激发学生写作情感的场境,从而促使学生主动积极地投入到写作活动中去,最终达到培养写作兴趣,提高写作能力的宗旨的作文教学过程。  相似文献   

9.
要激发学生作文的情趣 ,在教学中就要注意创设作文情境 ,情感总是与情境相伴相随的。创设写作情境 ,就是教师把学生引导到生动的创作环境中 ,触景生情 ,激发写作热情 ,加深对生活的理解 ,诱发对写作对象的热爱 ,然后作文。创设写作情境 ,有利于培养学生健康的情感。在作文指导时 ,如果教师能创设一定的写作情境 ,学生就会有身临其境的感受 ,在情境中学会领悟、体验情感 ,就像苏霍姆林斯基说的那样 :“带着一种高涨的、激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一、就地取“材” ,设境导情我们学校的校园四周绿化得很好 ,种着许多花草树木 ,有榕树、龙…  相似文献   

10.
正"课程"不仅仅是"跑道",更是"跑"的"过程"。李吉林老师从"情境教学"到"情境教育",再到"情境课程"的开发,将情境教育的实践提升到了一个新的境界。其实,每个一线教师几乎都在实践着情境教学,开发着一个个"微"情境课程,只不过境界有不同、功效有差异而已。拜读了李吉林老师关于情境课程开发的理论,结合《航天飞机》一课的教学,我体会到,情境课程的境界之分,会带给我们不同的教育教学效果。关键是要引领学生能从无"我"之境到有"我"之境,努力让学生成为情境课程中的"小主人"。一、物化情境课的开始,为了消除学生的陌生感,建立对航天飞机的初步印象,我用媒体出示了一段航天飞机点火发射的影  相似文献   

11.
<正>课堂教学是一个双边互动的过程,教师应营造一个宽松和谐、兴趣盎然的学习氛围,才能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与学的活动中,从而调动学生的"情"与"知",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一、创设情境,形成问题,使学生愿学情境的创设关键在于情,以情激境,以最好的境、最浓的情导入新课,形成问题。问题可由教师在情境中提出,也可以由学生提出。通过情境的巧妙刺激,学生学习热情被激发起来,学习兴趣大大增强。如教学分数大小的比较时,我采用讲故事法引导  相似文献   

12.
<正>所谓情境作文,就是教师有意创设一个可看见的"景"或一种可感受的"情",让学生身处其中,观察、思考、想象、议论,触景生情或据情捕景,然后写成作文。教师提供的情境可以是人、物、场景、故事。情境作文当堂提供了写作素材,解决了作文中"无米之炊"的问题,使学生有事可记,有话可说,有情可抒,不再凭空捏造无病呻吟了。往日视作文为负担的感觉一扫而空,深深体会到作文的乐趣。作文中情境的创设有三种方式:一曰展现,即在课堂上显现出来,或把实物搬进课堂,或当堂表演、实验、  相似文献   

13.
创设活动情境,就是将"情"和"境"有机融入到整个教学活动过程之中,就是让学生在最佳的环境和氛围中去学习物理。好的活动情境,必然会提高教学效益,而课堂教学效益的提高,收益的不仅是学生,还有我们教师——学生收获了显性成绩和隐性能力,教师收获了显性业绩和长期的专业化发展。  相似文献   

14.
课堂教学是一个双边过程,应营造一个宽松和谐、兴趣盎然的学习氛围才能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与学活动中,从而调动学生的情与知,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一、创设情境,形成问题,使学生愿学情境的创设关键在于情,以情激境,以最好的境、最浓的情导入新课,形成问题.问题可由教师在情境中  相似文献   

15.
<正>作文课之所以成了教师怕上、学生怕写的课,是因为教师作文指导缺失"路线图",口干舌燥,收效甚微;学生缺少"原动力",笔下无物,无从下手。通过对李吉林老师"情境教学"的探索,我们将情境作文校本化,确立课堂情境作文为"触景作文"——(思维)触景生情,(表达)声情并茂,并研究出相应的模式,让课堂变得开放。孩子们由此亲眼目  相似文献   

16.
创设情境是语文课堂教学的成功经验,作文教学中也应创设情景。作文前有了特定的必要情境,学生作文时才能步入情境。那么,作文教学中应该如何创设情境呢? 一、有情感的朗读,是为学生创设情境的重要手段 朗读是学生学习语文的主要手段之一,比如在学习《花潮》一课时,教师应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在朗读中深刻体会“花像海洋”的意境,这样才能把感情随意境推向高潮,深入理解“春光似海,盛世如花”这一主题。再者,从写法上看,《花潮》由花潮似海乃至形成“人潮”,又可以从中体会到这种独特的写作技巧。从此可知,有感情的朗读能帮…  相似文献   

17.
常丽萍 《语文天地》2012,(18):40-41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语文教学的难点和重点。初中生的作文能力发展最快、可塑性也最大,因此,教师的作文指导对初中生而言尤为重要。初中语文教师的作文指导是否有效,对学生能否顺利地迈入作文的门槛起着重要的作用。一、创设作文情境,点燃写作热情作文指导要解决"为什么"写,即要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点燃作文的热情。学生的作文兴趣往往在良好的情境中产生。创设良好的作文课堂情境,需要教师用情感和智慧有效开展  相似文献   

18.
周晓甜 《成才之路》2020,(5):114-115
所谓"适境"课堂,就是指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探究意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教学效率,提升学生数学核心素养。文章从创设猜测问题情境、生活问题情境、创设趣味问题情境、创设开放问题情境等方面,对构建"适境"课堂提高数学教学质量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19.
<正>教师在计算教学中应营造一个宽松和谐、兴趣盎然的学习氛围,变革学习方式,在各环节注重培养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让他们自主地参与认知,弄清算理与算法,从而利用计算这一阵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勇于创新的精神,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一、创设探究情境,激发自主学习的欲望情境的创设关键在于情,要以情激境,以最好的境、用最浓的情来导入新课,形成"问题"。"问题"可以由教师在情境中提出,亦可由学生提出。学生因情景的巧妙渲染,激发起了学习热情,引发了学习兴趣,同时认知系统也随之开始运转。如在教学"分数大小的比较"时,我采用讲故事的方法激发学生提问  相似文献   

20.
课堂教学需要良好的教学情境.情与境相互融合,和谐伴随,将极大地优化课堂教学.作文教学亦如此.若有一个适宜学生作文的情境,学生的喜怒哀乐等多种感情体验就会在作文中体现出来.所以创设必要的情境是课堂作文成功的保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