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语文一直被社会各界寄予厚望。但随之而来的诟病也越来越多:宏观设计上无大家之气,微观教学上匠气太重,学生兴趣不浓,素养低下,高分低能等。语文教学缺失了什么?该偏重什么?轻重如何分配?点面如何兼顾?师生如何和谐?语文教学究竟怎样维持一种最自然的生态平衡?一、教学内容的安排上注意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平衡语文学科最大的特征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首先,它训练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运用能力,把它作为学习语文及其他  相似文献   

2.
附图—(a)是一中心用支架支住能自由转动的金属棒。它的两端等长等重,处于平衡状态。在它的右端用火焰烧,由于热胀冷缩,右端变长而应该下沉。但试验时两端仍然平衡。这是什么原因呢? 原来金属棒还能导热,当你从右端加热时,左端也很快变热,两端一起变长,怎么办? 如附图—(b),将金属棒从中心锯断,套上一空心短橡胶棒,让它在支架上平衡,再加  相似文献   

3.
华东地区初中物理教材第一册第10章两力平衡实验中,硬纸板为何要轻质呢?原来课文中虽然用它来研究两力平衡的条件。但这个实验本身却是一个力矩平衡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标准天平是一个等臂杠杆 ,被测物体的质量等于天平盘中砝码的总质量加上游码所对应的刻度值。怎样用不等臂天平称量物体的质量呢 ?1 等量替换法先把被测物体放在左盘 ,在右盘添加砝码 ,调节天平平衡 ,再将左盘被测物体取出 ,右盘砝码游码位置不变 ,在左盘添加砝码直到天平平衡  相似文献   

5.
在分析梯子的平衡时常有这样一些情况和问题:有时将墙看成是光滑的,有时则不是;地面是否一定被看成是不光滑的;在分析梯子平衡时,为什么总是求解梯子既将滑动时的某些量?在实际中到底有没有这种情况,以及怎样实现这种情况?等等,本文拟从教学的角度出发加以讨论.  相似文献   

6.
广角哈哈镜     
难不成是来自外太空的驯鹿?右图中这只驯鹿,怎么看上去那么怪呢?难不成是外太空的动物来地球造访?它可不是来自外太空的,它只是一只普通的驯鹿,只是它的鹿角有些特别而已——被涂上了反光漆。这又是为什么呢?原来是由于驯鹿常常跑上公路被车撞到,芬兰驯鹿牧民协会的工作人员决定在鹿角与它的身体上喷上反光漆,避免车祸意外。走夜路看到它,可不要被吓一跳啊!  相似文献   

7.
当前,我国幼教课程的研究与改革正在努力寻求国际化和本土化的平衡。那么,我国的幼教课程研究本土化进程到底处于何种境地?我们是否已经走向国际化了呢?我们又该如何在我们的幼教课程研究中使两者得到平衡呢?一、什么是国际化与本土化国际化一般指的是不同国家和民族通过交流、融合、互渗和互补,不断将本民族、本国的各类资源转化为人类共享、共有的资源。可以说,国际化是一种过程,它包括各民族、各国之间的交流、融合。同时,国际化还是一种结果,即实现国际化的资源可以被全人类共享、共有。真正意义上的国际化包括以下两个要素:一是“引进…  相似文献   

8.
什么是假象?它是怎样产生的?它在认识和实践中起什么作用?人们能否识别它?怎样才能不被假象所迷惑,以防止受骗上当?这些问题,是认识论的重要内容,也是实际工作过程中需要认真加以解决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9.
数学生字是与语文教学相关的一个问题,它打破了语文识字教学的平衡,这需要教师、教本从实际出发,突破阅读数学课本的生字障碍。在数学语文两学科的比较研究中,是否还有其他方面的不平衡呢?  相似文献   

10.
陈雷  陈烨 《化学教学》2003,(12):44-44,6
何为等效平衡 ?在一定条件下 (定温、定容或定温、定压 ) ,对同一可逆反应 ,起始时加入反应物、生成物的物质的量不同 ,而达到化学平衡时 ,同种物质的含量相同 ,这样的平衡就可以称之为等效平衡。它有如下规律 :(1)对一般的可逆反应 ,在定温定容条件下 ,只改变起始时加入物质的  相似文献   

11.
化学平衡移动原理告诉我们,在已达到平衡的化学反应里,如果保持其它条件不变,则增大反应物的浓度,平衡向着正反应方向移动,减小反应物的浓度,平衡向着逆反应的方向移动。可是由强酸弱碱或由强碱弱酸生成的盐类物质在发生水解反应并已达到平衡时,无论增大被水解盐的浓度或是稀释被水解的盐溶液,水解平衡都向正反应方向移动。这就是说,无论增大或减小反应物的浓度,平衡都朝同一个方向移动,这不是明显违反平衡移动原理吗? 应该看到,这类盐的水解反应具有与一般化学反应不同的特点,这里的水既是反应物,又是溶剂。当我们用加水稀释的方法来减小盐的  相似文献   

12.
宇宙的60%是反重力? 1916年,爱因斯坦在分析宇宙时发现,根据广义相对论,宇宙是不平衡的,它要么是膨胀,要么是收缩。如果仅仅存在万有引力,那么星系之间应吸引而相互靠近,宇宙应是在收缩。为了使宇宙趋于平衡而完美,  相似文献   

13.
种子被罚站,就变成了树。但是,有谁知晓一棵树的孤独?它的根,一辈子不见天日,默默无闻。从种子到大树,到底要经历多少艰辛,就像一个人,要经过怎样的努力,才能把儿时遥不可及的梦想,变成可感可触的现实?一棵树,浑身长满了翅膀,却无法飞翔。悬崖边的一棵树,要经历多少次心惊肉跳的挣扎,才能最大限度地保持自身的稳定与平衡?仿佛俯身即跌进地狱,展臂即扑进天堂。  相似文献   

14.
目前的哲学教科书在讲到静止的相对性时,一般是从如下两种情形来加以证明的:其一是物体在一定参考系中位置的不变性,其二是事物保持质的稳定性。有的著作中还增加一条:静止还指物体没有进行这种那种特定的运动因而显示出一定的静止状态。我以为,这些说法,远远不能概括出静止状态的多样性,也难以深刻地揭示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什么是静止?静止是运动的反面,而运动,则如恩格斯指出的,“就最一般的意义来说,就它被理解为存在的方式、被理解为物质的固有属性来说,它包括宇宙中发生的一切变化和过程”(《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491页)。因而可以把静止理解为物质本身所固有的另一种属性,即不变性,静止的两种最基本形式就是平衡和稳定。我们这里说的平衡,不能只限于力学平衡,特别是不能只限于力学中静平衡。在力学中,当作用于物体的合力等于零时,物体就处于平衡状态。用物理学的术语来说,在该条件  相似文献   

15.
刘秋敏 《早期教育》2006,(12):36-37
案例一:天平平衡学轩小朋友正在科学区探索天平,他在天平左右两边的托盘上分别放上5克和10克的砝码,这时天平往右边倾斜.接下来他不断地往左右两边的托盘上添砝码,可天平总是不平衡.他不解地问我:“老师,怎么会这样呢?“没等我回答,他干脆用手往右边的托盘一压,这时天平的指针左右摇摆,最后指向中间.他高兴地欢呼着:“太好了,平衡了.““你真棒!但是如果不用手压,你还能想出别的办法让它平衡吗?““可以加砝码,可是我已经加了,不会平衡.““想想看,要怎样让它平衡呢?““两边托盘上的东西要一样重.““你说得真棒,那看看你两边加的砝码重量一样吗?“听我这么一说,他边检查边答道:“这边(左)一个10克砝码、一个5克砝码,另一边(右)只有一个10克砝码.““那要怎样才能让天平平衡呢?“我紧接着问道.“哦,我知道了.“说完他从左边的天平上取出5克砝码,这时天平平衡了,他高兴地叫起来:“我成功了.“接着他又用同样的方法探索,每次都能让天平平衡…………  相似文献   

16.
正现在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路上有一种两轮的平衡电动小车,这一"酷炫"的"大玩具"受到很多小朋友的喜爱。由于操作简便,易于携带,有少数爱尝鲜的上班族已把它作为日常的代步工具。很多小朋友"试驾"之后都啧啧称奇,它居然不用踩油门!今天,奇奇带小探秘者们一起来看看它到底是怎么工作的。平衡电动车怎么实现自动平衡呢?平衡车用内置的精密固态陀螺仪来判断车身所处的姿势状态,通过精密且高速的中央微处理器计算出适当的指令后,驱动马达来达到平衡的效果。假设我们以站在车上的驾驶人与车辆的总体重心  相似文献   

17.
《中学生物教学》2005,(6):31-31
<正> 人类的记忆到底在哪里?它在大脑的哪个层面存在?它是如何获得、巩固并被回忆的?41岁的林龙年博士站在华东师大上海脑功能基因组学研究所里宣布,他和美国波士顿大学的钱卓教授在世界上首次发现了大脑记忆的编码单元,这被认为是为解读人类大脑密码提供了可能性。  相似文献   

18.
The Smart* Cat     
知识小模块 猫从高处跳下来不会被摔伤,是因为它会在半空中极快地将自己的身体调整平衡.  相似文献   

19.
杆秤是一种测量质量的工具,在我国有久远的历史,现在,在民间的货物交易中,还经常使用它.杆秤的原理十分简单,就是大家学过的杠杆平衡条件.这却给一些不法之徒弄虚作假有了可乘之机.那么,这些“李鬼”们在杆秤上耍了什么花招,来欺骗善良的顾客呢?常用的手段是“磨秤砣”.图1所示是杆秤平衡时的情况.当顾客去地摊购物时,摊主手提秤纽,将货物挂在秤钩上,移动秤砣直至在A处杆秤平衡,这时秤杆上A处所刻的示数,就表示货物的质量数.当秤砣越向右移,示数就越大,表示所称货物的质量也越大.如果秤砣被磨去了一些,它的质量就变小了,当它仍挂在秤杆上的…  相似文献   

20.
夺宝奇兵     
这条虫子真是不长眼,怎么跑到柠檬里去了?瞧, 它被酸得龇牙咧嘴的。呆在外面的虫子真是同情它,它说了句什么话呢?快快插上想象的翅膀飞翔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