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中国社会转型的思想冲击"、80后"青年的特殊家庭背景,使得社会感恩教育功能与家庭感恩教育功能相对弱化,而大学感恩教育作为德育的一部分,对提升大学生的责任感、精神境界及综合素质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加强对大学生的感恩教育,对于健全大学生个体人格、营造和谐校园及建设和谐社会能够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视角下的高校教育缺失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社会、学校、家庭、就业环境及自身素质的原因,在高校产生了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他们或"有业不就",或"有业难就",或"就业难"。对此,高校有责任认真审视自身在教育教学方面存在的缺失,找出症结,采取措施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帮助指导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顺利就业。  相似文献   

3.
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角度来看,当下高校STS(科学技术与社会)教育还存在重科学知识探究、轻思想道德学习的现象,这与它的教育目标——"实现价值导向"还存在一定的差距。高校STS教育要结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上完善对思想道德价值的指导,教学上需进行必要的改革。  相似文献   

4.
新时期大学生责任观教育,不仅是时代发展的要求,而且是大学生实现人生价值的内在要求。就当前而言,大学生的自我责任观尚需引导,社会责任观、集体责任观总体上处于不自觉状态,有待教育和提升。高校应发挥自身的育人优势,建立"一体两翼"的责任观教育模式,实施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育人策略。  相似文献   

5.
家庭道德启蒙教育是学校道德教育与社会道德教育的前提和基础,它直接关系到人才的培养与社会的和谐安定。目前我国家庭道德启蒙教育无论在教育观念上抑或在教育方法上都存在诸多误区:教育观念上重智而轻德、推卸责任、急功近利;教育方法上重物质奖励而轻精神关怀,重强硬灌输而轻主体参与,重明理导行而轻情感激发,重品德训练而轻道德养成,重自行其是而轻协调一致。  相似文献   

6.
当前,安全教育成为各国教育界愈来愈重视的问题。要想安全教育顺利进行,需要社会、学校、家庭三方的共同努力。我国是推行安全教育较晚的国家,在安全教育策略上也存在着诸多不足。重管教而轻引导,重传授知识而轻实践,然而,往往引导和实践是安全教育实施的最为有效的策略之一。  相似文献   

7.
责任是人之为人的根本,是一切道德问题的内在前提,当代德育的核心问题就是责任问题,责任素质在个体综合素质中居于首要地位,是个体成就事业、经营家庭、贡献社会的人格基础。高校承担着培养大学生责任素质重要任务,大学生责任教育,就是教育大学生负责地去行动,其本质就是促进大学生的社会化,关键在于促进大学生的政治社会化和道德社会化,即促进大学生形成和发展政治自我和道德自我,引导他们正确自觉担负起对自己、对他人、对家庭、对社会的责任,做“负责任”的公民。在新时期,大学生责任教育具有区别于以往时代的责任教育的不同的特征,体现为普遍性与差异性的统一,科学性与实践性的统一,主体性与可塑性的统一,教育性与成长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8.
道德责任教育是当代大学生责任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家庭、学校、社会、个体认识等因素对大学生道德价值观念的形成和道德责任感的培养都具有重要的影响。加强大学生的道德责任教育,在运用家庭引导、学校教育、社会影响、个体自我教育等渠道对教育对象施加影响时,注重家庭教育的导向性,发挥高校教育的主阵地作用,创造良好的社会道德环境,提高大学生的自我教育水平,做到各方面的协调一致,以达到最佳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关于大学生责任教育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当代伦理学的核心问题是责任问题。责任意识在大学生综合素质中居于重要地位。确立大学生的责任意识,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目标。在大学生责任教育中要正确认识责任与理想、责任与能力、责任与法纪、责任与成才的关系等,有效使用社会化育功能、学校训育功能和家庭养育功能,公正地使用责任评价、责任监督和责任赏罚,全面确立大学生的责任意识。  相似文献   

10.
高等职业教育的多样性和高等职业教育主体及其需求的复杂性决定了高等职业教育价值取向的多元性。在长期的实践中,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形成了专业教育、职业培训和职业教育三种价值取向,并产生了重专业能力培养而轻职业意识养成、重职业定向而轻全面发展以及"道"与"艺"和"知"与"行"分离的问题。针对现状和问题,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应坚持以实践为导向,向职业素质生成的方向发展,并做到"教学做合一",摆脱一元的功利主义价值取向,构建多元教育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1.
论“法律诊所教育”与实践性法律教学的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法律实践教学存在不足。通过引入"法律诊所教育"方法到法律实践教学过程中,能够给法学专业学生的学习方法、职业技能培养和社会责任感等方面带来创新;分析了我国目前在法学实践教学中引进"法律诊所教育"的可行性,并提出了具体措施和建议,为高等院校开展法学实践教育改革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2.
新时期大学生责任教育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责任教育是大学生德育中必不可少的一环。然而由于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高等教育脱离精英本位及理想与现实的冲突等原因,致使大学生责任意识日益淡化。高校应努力加强大学生责任教育,通过加强理想信念教育、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引导大学生投身于社会实践等方法重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培养一批能力强、素质高、干劲足的社会主义建设中坚。  相似文献   

13.
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关系到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面对当前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弱化的局面,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必须从多方面入手,在加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教育中扮演关键角色。  相似文献   

14.
吴电 《丽水学院学报》2004,26(1):114-115,128
在大力开发图书馆信息功能的同时,如何重新定位图书馆的社会教育职能,这是值得探讨的一个新课题。图书馆承担社会教育的职能,是图书馆的天职。也是时代赋予的光荣使命。现代化图书馆在教育内容、方式、机制、形式等方面都应有所深化和创新,以增强社会教育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加强社会责任感的培育是实现伟大中国梦的必然要求,它不仅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也是高校公民教育的核心内容。培育大学生社会责任感,需要充分认识大学生社会责任的全面性和动态性;要不断创新教育内容,改善教育形式,完善教育机制。  相似文献   

16.
This article extends understanding of the connections between education, social capital, and development through a mixed-methods case study of the Sistema de Aprendizaje Tutorial, or SAT1, an innovative secondary-level education system. The quantitative dimension of the research used survey measures of social responsibility to compare 93 SAT students to 88 other students in conventional Honduran schools, with samples based on the naturally occurring (non-random) presence of one of these two different educational programs in each of nine nearby Honduran communities. Preliminary findings suggest that students in the SAT program held a greater sense of social responsibility than their peers in conventional schools. Students’ statements about their own educational experiences were analyzed in order to identify some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AT program that may have led to this difference. The SAT approach to developing social responsibility is contrasted to a human rights focused approach.  相似文献   

17.
大学生婚姻禁令的解除,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的课题。高校在进行婚恋观教育的过程中,把婚恋主体的自我责任、相互责任、家庭责任、社会责任作为教育的本质内涵,采用舆论引导、名师指点、典型诱导、榜样示范、优化环境、陶冶情操等教育方式,可以有效地让大学生修炼道德,完善自我,使责任感渗透于恋爱婚姻的始终。  相似文献   

18.
随着大众对于高等教育质量的关注不断升温,对高等教育质量责任问题的探讨也成为一种必然。从类型上讲,高等教育质量责任包括法律性责任、社会性责任以及道德性责任。从责任主体上划分,高等教育质量的责任主体可分为政府、大学与第三方。明确高等教育质量责任的主体以及不同的责任类型有利于清晰把握不同主体所扮演的不同角色以及所应承担的不同义务,对于高等教育质量责任体系的最终形成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责任与岗位密切相联,直接驱使着人的行为。责任是社会分工的结果,分工是人性中趋利避害的选择。选择了岗位,就必须对岗位职责充满敬畏。但不负责任又是人性中最大的弱点。所以,塑造责任感是教育追求的目标。明确责任就是选择,责任需要主动自觉,责任就是忠诚。  相似文献   

20.
我国高等教育法第五条明确规定高校具有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大职能,高校职能本质上就是对社会所承担的责任。随着高校与社会关系的日益密切,高校承载的职能与社会责任也就越大,而现有三大职能的局限与滞后已无法满足当代社会对高校的要求,同时立法上缺少对提升高校社会责任的进一步明确要求以及当前高校社会责任意识仍较淡薄。鉴于此,修订完善高等教育法第五条,加强高校社会责任宣传,构建高校社会责任评价体系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