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1 .引导学生入门———讲“审题”无论是客观性试题还是主观性试题 ,都有命题人的命题思路和意图 ,只有审出这一点 ,才能明确做答的方向。讲评时 ,要根据题型 ,告诉学生如何审题。一般来说 ,选择题的审题主要是“三审” :一审材料 ,二审题枝 ,三审题干和题枝的关系。读图综合题  相似文献   

2.
每个高中老师都会给学生传授答题的方法与技巧.“如何审题”是必定要讲的.“审题要慢,答题要快”是对学生的基本要求.只有认真审题,透彻理解命题的意图、试题给定的物理情景、各物理量间的对应关系、物理过程所遵循的物理规律,才能快速正确答题.所谓审题要慢,就是要仔细,要全面,要审透,关键的词句理解要到位,深入挖掘试题的条件,特别是隐含条件,提取解题所需要的相关信息,排除干扰因素.  相似文献   

3.
一、审好题意 每一个综合题都有命题者的命题思路和意图,只有审出这一点,才能明确答题的方向。因此,审题时,首先要审材料,确定信息的提取方向,就是要提取有效信息,搁置无效信息;一般来说,试题中所提供的信息不是可有可无的,往往都是解答问题的必要条件。认真审题,要不放过任何细节;确定有效信息与相关信息的联系方向;确定能力的考查方向,其次,解读地理图表,图表给出的信息可能没有文字给出的信息更加明确,但以图表给出的信息有一定的隐藏性。在对地理图表进行解读时,要将文字与图表文字、材料有机结合。第三,找出题干与设问问的连接点。阅读题干时,要时时想着设问,把设问放到材料中相互对照,或从材料中找出回答问题的信息,然后通过推测判断,得出答案。  相似文献   

4.
所谓审题,就是仔细研读试题,从题干中提取有效信息,去揣摩和了解命题者的命题意图,从而准确把握试题的命题思路、方向、范围、角度、重点、条件等,为准确答题作准备。  相似文献   

5.
认真审题有助于学生明确答题方向,关联对应知识,达成解题目的。审题要从题干、设问、备选答案三个试题组成部分进行细致分析,兼顾试题整体、题干材料、设问语句、选项四个方面,从中揣摩命题立意,解读有用信息,细化答题方向,排除干扰选项,为答题打下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6.
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首次明确提出了"非连续性文本"概念,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开始比较多地进入各地的中考,但是,各地中考在试题题干的设计上还有一些值得商榷的地方。问题和指导语称为题干。命题者通过题干明确答题的要求,落实评价的目标;被测试者则要根据题干明确答题的任务。试题的题干包含设问的情境、设问的角度和设问方法等显性信息;同时,也隐含着命题的意图、答题的方法和方向、答  相似文献   

7.
【能力定位】初中阶段的作文以命题作文为主 ,命题作文的第一步是审题。审清题意 ,是写好命题作文的关键。一般地说 ,审清题意必须符合三个要求 :“准” ,就是准确理解命题意图 ,把握文题的限制条件 ;“深” ,就是由表及里、由此及彼地在文题充许的范围内多角度拓展和丰富题意。【要点阐释】审清题意的能力 ,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一、揣摩命题意图的能力每道优秀的命题都包含着命题者的意图。揣摩命题意图 ,就是分析命题者“为什么命这个文题” ,探究命题的依据和出发点。善于揣摩命题意图 ,写作时才能深谙“行情” ,投命题者“所好”。命题的…  相似文献   

8.
张永民 《考试》2008,(12):25-26
一、仔细审题,确定试题内容仔细分析试题的语境,注意上下文信息的暗示。答题时应认真分析语境内容,结合上下文,注意关键信息词,揣摩命题意图。找出解决问题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9.
地理开放性试题是与封闭性试题相对的、没有固定答案或唯一结论的一种地理试题形式,它要求先判断结论,然后根据自己的结论给予一定的说明,证明自己观点的正确性。这种题型符合新地理课程标准的要求,近年来在江苏、山东、广东、海南、宁夏等新课改省区高考试卷中出现得越来越多。解答此类试题要注意以下几点:一、加强审题训练随着考生整体水平的不断提高,高考命题水平自然也水涨船高。限制条件增多,已知条件隐晦,是近年来地理高考试题的显著特点。考生如果在审题时粗心大意,走马观花,很容易造成答题失误,甚至全军覆灭。因此,在答题前,考生一定要认真审题,抓好关键词语,最大限度地捕捉  相似文献   

10.
一、训练达成目标1.符合题意,符合文体要求。2.感情真挚,思想健康;中心明确。二、训练技法点拨(—)审题的意义和要求高考作文必然统一命题,这就要求作文必须符合题意和文体要求才能有较好的成绩。审题是第一步,它关系到作文的成败。符合题意是指写的文章必须符合题干所提出的各项要求。符合文体要求是指所写文章是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或其他常见文体中的一种体裁。不管写哪一种体裁,一定要有文体意识,绝不能不讲文体,使所写作文成为非驴非马的“四不像”。审题的要求:①审清题型特点;②审清立意角度;③审清限制条件;④审清题材范围。(二)…  相似文献   

11.
做历史题要有审题意识,更重要的是要知道审什么,如何审.本文结合近年全国和部分省市高考历史选择题题例,提出了历史选择题要审"题眼"、审"时间和空间"限制、审"指向"、审"干扰项"等四个方面的审题方法,以期对于学生提高历史选择题审题的能力有指导作用,有利于减少学生因审题不当而造成的失误.  相似文献   

12.
一、识破“条件陷阱”,提高审题能力 历史选择题不同于材料题和问答题,其特点之一是审题即是答题。因此,提高审题能力显得特别的重要。审题时,要对题干中明确规定的或隐含着的时间、空间、角度、次数等等限制条件都要看懂、审清,避免落入命题者设置的“条件陷阱”,造成失分。  相似文献   

13.
解答历史学科的主观性试题,审题是第一步,这是有的放矢解答主观性试题的前提。任何试题的设计,总有某种意图是通过文字及图像或统计数据合乎逻辑地显现出来的。考生要透过题面,理解题意,了解题目问什么,要求回答什么。解题思路要能符合命题意图,攻克“制高点”就不难了。高考试题一题一貌,怎样才能审明题意,理解试题的内容要求?比较有效的方法是,通过分析试题设问的结构成分,明确题目的要求。一般来说,高考历史的问答题或材料题的设问,都有4项基本构题成分:限定项———规定了题目的时间、空间,或事件、观点等,限定解题的范围;求答项———…  相似文献   

14.
地理综合题是考生失分的重灾区,失分的原因主要表现在:一是不会答;二是答不全;三是答全了却不规范。明确地理综合题的题型特点,熟练掌握地理综合题的答题步骤与思路,可以审题有方向、思维有路径,稳稳当当答题,轻轻松松得分。一、题型特点地理综合题往往以"填空+简答"的形式呈现,一般每道大题有3~4问。试题多以文本、图像、表格为载体,彰显地理学科特色;注重能力立意,淡化知识识记;结合热点,解决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15.
孙宏碧 《新高考》2006,(5):12-13
所谓审题,就是指要“明确试题考查的指向和要求”,也就是对于题干中表白的知识和隐含的逻辑以及试题的限制条件要有一个准确无误的界定和把握。准确审题对于提高答题速度和解题效率,进而提高得分率,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而要过好“审题”这一关,就必须学会“三找一明确”。  相似文献   

16.
现代文学作品阅读题,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与鉴赏评价能力,分值重。很多考生由于审题不清,揣摩不到命题人的设题角度而答非所问,或者由于答题术语不清而隔靴搔痒,或者由于答题步骤混乱而遗漏要点。备考期间,研究现代文阅读试题的命题角度和答题方向,快速构建答题的基本模式,锤炼答题技巧,可谓事半功倍。下面笔者结合命题人的设题角度,以07年各地高考试题为例,总结一些答题规律,以供老师和学生参考。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近年江苏高考化学实验探究试题的考查要求和命题特点,以铁元素及其化合物实验探究题的命制过程为例,阐述了命制原创试题的命题意图和操作程序.通过对学生成绩的统计分析,结合试题的难度、区分度和学生的答题错误,建议命制原创试题要关注材料的真实性、问题的层次性和思维的深刻性.  相似文献   

18.
要做好政治主观题,要有正确的审题思路。首先,审清、审准材料,因为材料是答题所需信息的载体;其次,审设问,要明白、了解命题者的考查意图;同时,要掌握科学的解题和组织答案的方法与技巧。  相似文献   

19.
一、审题务求精准 1.审文字.读懂命题意图 这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一环.题中有几项要求、有什么限制性条件、哪些是解题的关键词必须做到心中有数并准确无误.  相似文献   

20.
唐玉梅 《考试周刊》2015,(6):135-136
<正>审题,就是审清题意,明确题目要求,分析题干内容,找到关键信息,根据信息正确作答。审题是解题的前提,审清题意是正确解题的关键之一。所以,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是高中生物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教好生物的关键环节之一。一、学生审题存在的问题有些学生学习习惯差,没有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匆匆忙忙读完题目,自认为题目很简单,急于动手答题,结果出现遗漏或混淆,往往由于一字之差或者是熟题而导致失误;有些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