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莉菊  伍婷 《报刊之友》2014,(10):38-39
《新华日报》一直是中共中央联系群众、宣传政治主张的重要平台。在"重庆谈判"中,《新华日报》以独有的表现形式和操作方式,在舆论引导工作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新华日报》冷静应对国民党党报的围攻,积极塑造和引导舆论,以突出的舆论引导艺术,即:实效性、权威性、开放性和灵活性相结合,成为了国共双方舆论博弈中的佼佼者。  相似文献   

2.
全面抗战时期,加强对外宣传是中国共产党一项十分重要而紧迫的任务。《新华日报》作为党的新闻宣传走向世界的"桥头堡",深度参与和见证了中国共产党早期的对外宣传,为改善和提升中国共产党的国际形象和国际地位做出了重要贡献。《新华日报》的对外宣传,注重以全人类共同价值为依托建构话语体系,以生动事实为基础讲好中国故事,以"借口说话"为策略拓展传播渠道,以内外协同为原则强化议程设置,冲破了国民党的重重封锁,把握了外宣舆论话语权。《新华日报》不仅开创了革命战争年代对外宣传的崭新局面,而且集中展示了"胸怀天下"这一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史经验,也为当前的外宣工作提供了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3.
《新华日报》在抗日硝烟中诞生。从创刊起,中共中央就明确了其宗旨是反映党的一切政策。在当时艰苦的斗争环境中,《新华日报》肩负着党赋予的重要历史使命,始终围绕党的中心任务展开宣传报道,一直牢牢占领着国统区的舆论制高点,发挥了思想向导的巨大作用。毛泽东为此曾高度评价《新华日报》:同八路军、新四军在敌后作战一样,抵得上党的一个方面军。  相似文献   

4.
正《新华日报》"漫说快评"专栏问世已近五年。它用漫画加短评的方式,以贴近生活和开放活跃的姿态,凭借睿智的短文和形象的画面吸引读者,通过解读社会热点引领社会舆论。可谓慧眼观百态,妙语评热点,在方寸之间坚守了舆论阵地,拓展了党报舆论表达的空间,为舆论引导提供了新鲜经验。经验之一:顺势而为,旨在激发党报读者阅读兴趣新闻漫画,是存在于报纸、杂志等新闻传媒上的一种特殊的新闻样式,在我国,已  相似文献   

5.
左中右三报“七七特刊”抗战宣传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华日报》、《大公报》、《中央日报》的"七七特刊"虽然都以宣传抗日救国为中心内容,但是在宣传策略和技巧上表现各异,舆论宣传效果大不相同。《新华日报》的宣传琳琅满目,公共空间呈现多样化色彩;《大公报》关注民间、关注经济和文艺,有其自身特色;《中央日报》的声音单调,偏好政绩总结,未能有效地组织各种抗战力量在报上发言。三报的"七七特刊"是一个历史性"褶子",其中蕴含了丰富的历史信息,并对未来的国共战争起着建构作用。  相似文献   

6.
《新华日报》“漫说快评”专栏问世已近五年。它用漫画加短评的方式,以贴近生活和开放活跃的姿态,凭借睿智的短文和形象的画面吸引读者,通过解读社会热点引领社会舆论。可谓慧眼观百态,妙语评热点,在方寸之间坚守了舆论阵地,拓展了党报舆论表达的空间,为舆论引导提供了新鲜经验。  相似文献   

7.
传播力是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的基础。在全球抗击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时刻,《新华日报》作为主流媒体如何做到"居高而声自远"?本研究以"新华日报"与"抗疫"或"防疫"或"防控"或"疫情"为高级检索关键词,使用Gooseeker和八爪鱼采集器进行网页数据采集。通过将数据分为暴发期、平稳期两个参照组,针对"两微一端""政务平台""地方报刊"三个独立结构单位进行考察。结合传播力影响半径公式得出以下结论:《新华日报》抗疫报道在"两微一端"的传播力影响半径最大。"两微一端"倾向于吸收《新华日报》中疫情进展通报、防控政策、民生、交通、社会安全、科普辟谣的相关报道内容。与《新华日报》抗疫报道互动紧密的政务类平台,除了省级相关职能部门,"苏州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和"中国淮安"显示度高。平稳期《新华日报》抗疫报道对政务类平台的传播力指数更高。《新华日报》抗疫报道在江苏以外的地方级报刊中传播力影响半径不大,这与疫情发展态势、媒体性质亦有关系。  相似文献   

8.
韩红星 《当代传播》2021,(3):109-112
在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之际,回顾我党办刊历史,总结党在报刊阵地的政治宣传与舆论引导,社论成为记录当时重大新闻与重大事件发表的阵地,是党的思想"号角".1938年1月11日创刊并在国统区持续办报9年多的《新华日报》,被毛泽东誉为"新华军",是抗战时期"团结人民,教育人民,打击敌人,消灭敌人的有力武器",其社论成为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重要方式,是共产主义思想传播的舆论先导.  相似文献   

9.
提高紧环境下党报经济报道的舆论引导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锦涛总书记在人民日报社考察工作时强调指出:要把提高舆论引导能力放在突出位置。今年以来,宏观经济形势偏紧,经济发展遇到新的困难和挑战。《新华日报》在浓墨重彩、准确及时地报道好抗击雨雪冰冻灾害、  相似文献   

10.
颜芳 《新闻通讯》2012,(4):42-43
新华日报刊发的《公开述职,官员被问得冒汗》获得2010年中国新闻奖通讯类二等奖。其实,不仅是这篇获奖稿件,新华日报接连刊发的13篇系列报道关注南京的那次公开述职评议,均取得了较大反响.成为主流媒体在社会热点前有效引导舆论的一次成功示范。  相似文献   

11.
颜芳 《传媒观察》2012,(4):42-43
新华日报刊发的《公开述职,官员被问得冒汗》获得2010年中国新闻奖通讯类二等奖。其实,不仅是这篇获奖稿件,新华日报接连刊发的13篇系列报道关注南京的那次公开述职评议,均取得了较大反响,成为主流媒体在社会热点前有效引导舆论的一次成功示范。  相似文献   

12.
党报舆论宣传在中国革命战争史上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新华日报》华北版作为中共中央北方局机关报,同时也是抗战时期敌后创办的党的第一张铅印大型日报,为敌后抗战宣传作出了突出贡献.本论文从《新华日报》华北版的舆论宣传内容入手,重点分析和梳理了其在抗战时期的舆论宣传技巧,希望为当前党报宣传提供指导和借鉴.  相似文献   

13.
行业媒体在引导舆论,推进行业发展,构建和谐社会方面有独特作用。作者以《中国水利》杂志的办刊实践为例,从做好"与行业相关的国家重大方针政策的舆论引导"、"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公众关注的热点问题舆论引导"三个方面,介绍了该刊的具体做法和经验体会。  相似文献   

14.
胡锦涛总书记在人民日报社考察时强调指出:“要把提高舆论引导能力放在突出位置。”2008年以来,宏观经济形势偏紧,经济发展遇到新的困难和挑战。《新华日报》在浓墨重彩、准确及时地报道好抗击雨雪冰冻灾害、奥运火炬传递、抗震救灾、北京奥运会、残奥会、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等重大事件、重大活动的同时,始终把经济报道放在突出位置,进一步提高了紧环境下党报的舆论引导能力。  相似文献   

15.
吕国君 《传媒》2024,(4):84-86
重庆《新华日报》作为抗战期间中国共产党在国民党统治区公开发行的党报,其出版发行长期遭受到国民党顽固派的阻挠。皖南事变后,该报以灵活巧妙、寓情于事等编辑技巧,运用以退为进和另辟蹊径的发行策略,成功躲避了国民党的层层审查,向广大读者揭露了皖南事变的真相,为挫败第二次反共高潮作出重要贡献。探析皖南事变后重庆《新华日报》的编辑技巧与出版发行策略对理解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如何巩固舆论宣传阵地,以及党史与党报的密切关系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1938年1月11日,中国共产党在国统区公开出版的第一个机关报《新华日报》,在武汉正式创刊.《新华日报》的创刊是中国新闻界的一件大事.从此,以中国共产党为代表的正义力量,在根据地以外拥有了一个坚强的舆论堡垒.转眼60年过去了,当年从武汉燃起的《新华日报》之火,早已汇成了燎原之势.中国的无产阶级新闻工作者,到现在已经传至第三代、第四代.但是,《新华日报》开创的党的新闻工作的优良传统,在新的形势下不仅没有过时,而且具有更强大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7.
应对金融危机党报经济报道的辩证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这场全球性金融危机中,中国不可能"独善其身".作为省级党报,<新华日报>在对国内外经济形势充分认知基础上,着力进行积极有效的舆论引导,以系列报道、系列评论、政策解读等多种报道手段,深刻挖掘,重点解剖,引领江苏企业在全球金融危机中辩证处理好"危"与"机"、"热"与"冷"、"大"与"小"的关系,立足给企业发展鼓劲头增信心,精心发掘企业发展在整体不利因素中的积极因子,以更具贴近性的报道视角,显示了省级党报的强大舆论引导力,展示了江苏经济社会在逆境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的良好势头和强者风采.  相似文献   

18.
正地市党报作为一个区域性主流媒体,是联系党和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在地方政治生活中具有特殊地位,具有很高威信。它作为形成舆论和引导舆论的重要工具,一方面是党和政府的喉舌,以传播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为己任,起"上情下达"的作用;另一方面,又是人民的喉舌,及时表达人民的意见和愿望,起"下情上传"的作用。结合在《通化日报》多年来的工作实践,笔者认为,喉舌作用是地市党报最重要的作用,引导舆论的功能是地市党报最重要的功能,发挥好舆论引导的功能,  相似文献   

19.
自1999年3月新一轮改版以来,新华日报的精品战略取得了累累硕果,也受到了领导、学者、读者等多方面的好评。阳春三月,新华日报的改革成果再次吸引了首都部分新闻研究专家的目光,他们从新华日报的改革思路和传播效果中深刻地体会到党报宣传创新既是不得不为,也是大有可为。专家学者们以新华日报为分析样本,对党报在WTO的架构下和互联网崛起的传播环境中如何发挥主渠道的功能,积极有效地引导舆论,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客观的评论,本期特地编发了他们撰写的两篇论文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20.
刘云山在《宣传思想工作要积极营造和谐舆论环境》一文中谈到:"和谐社会离不开和谐的舆论。舆论的和谐是社会和谐的重要条件,舆论作用的程度反映和影响着社会和谐的程度。"党报如何用"和谐舆论"的理念引导舆论?近年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