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抗战胜利后,国共两党的最高领导人在重庆举行的和平谈判,重庆乃至全国新闻界对此都予以极大关注。不过由于阶级立场和政治态度不同,关注的姿态不尽相同。本文旨在分析《大公报》对“重庆谈判”的态度,通过与国民党中央机关报《中央日报》、共产党机关报《新华日报》相比,显示其民间报纸的内在特征。 (一) 迫切地希望毛泽东到重庆来,是《大公报》关注“重庆谈判”的第一个特点。 1945年8月14日,蒋介石邀请毛泽东“惠临陪都”,共同商讨“国家大计”的第一封电报(寒电)发出后,重庆新闻界没有作出任何反响,就连《中央日报》也是如此。8月16日,《中央日报》和重庆各报都只刊登了中央社的新闻稿和蒋氏电报全文,而《大公报》除此之外,还在当日社评《日本投降了》中用充满激情的语句论及了蒋氏电报:“在我们欣庆胜利到来  相似文献   

2.
<正>在宜宾市南溪区档案馆珍藏了一册《中共问题重要文献》,它是在抗日战争进入最艰苦阶段、国内政治斗争错综复杂的情况下,"对于中共问题提供全部重要的材料和事实于公正的读者之前,使关怀祖国前途的人有一部完整的参考文献"。该《中共问题重要文献》为32开本,竖排版式。其彩色封面上印有以散放形式的《大公报》《益世报》《中央日报》《新华日报》等报刊,以及《中共的宣传鼓动策略》《中共不法行为及破坏抗战事实纪要》《晋冀鲁豫陕  相似文献   

3.
王亚隽 《今传媒》2016,(5):62-63
中国近代辛亥革命一举捣毁了中国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王朝,建立了资本主义性质的中华民国,中国长期以来以农业为主导的经济逐渐瓦解.为了达成“建设新中国”的共识,统一建设目标,《新华日报》《大公报》《中央日报》从不同的阶级利益、经济关系角度出发,提出了各自改造中国的方案.  相似文献   

4.
韩璐 《传媒观察》2006,(12):10-12
自11月7日至11月13日,《新华日报》重头推出关于江苏省第十一届党代会的报道,对省党代会进行了浓墨重彩的宣传。七天内,《新华日报》头版共刊发30篇报道,2篇评论,12幅图片,更加可圈可点的则是《新华日报》党代会特刊报道——从酝酿到诞生,历经了两个多月,方案几易其稿。特刊于11月8日正式启动,每天利用一叠四个版面集中火力对党代会进行了多角度全方位立体式的报道。11月9日又追加特刊5-8版推出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报告解读。集中在一个很短的时间段内,动用如此高规格的版面资源,可谓《新华日报》近年来重大战役性报道中最倾尽全力的一击。  相似文献   

5.
赵晓勇 《传媒观察》2007,(11):43-44
被新华日报派驻江苏省泰州市做驻站记者4年多来,我在《人民日报》、《经济日报》、《新华日报》等国内重点报刊发表新闻作品1000多篇(幅),为宣传泰州"三个文明"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获全国省级党报、华东九报等省级以上新闻奖10多篇(次)。在  相似文献   

6.
沈东 《新闻通讯》2014,(4):50-52
管理至上理念先行。新华日报视觉小组从2006年实施常规版面规范化管理,专副刊、周刊版面程式化运作,积累了一些经验和教训。但是,要在重大主题报道版面更上一个台阶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难题。笔者通过再现13期《新华日报》全运会特刊报道的台前幕后,阐述“激励化”管理模式产生的时机、渗透的理念、运作的办法,以及在实践过程中的分析与思考。  相似文献   

7.
王意鸥  王咏梅 《青年记者》2023,(23):121-124
《大公报》与“永久黄”是创办于民国初年、扎根于天津的两个著名民族品牌。双方在社会动荡中密切合作,不仅以《大公报》为平台,共同宣传经济建设与科学知识,还共同扶持经济研究与后辈事业建设。而“永久黄”与《大公报》能够在社会动荡中相互扶持,离不开事业同仁的救国理想与实现国家现代化的宏伟目标。  相似文献   

8.
在全面抗战初中期,《新华日报》《中央日报》响应政府号召,动员工厂、学校以及广大难民向内迁移。在内迁动员中,两家报纸所生成的难民动员文本,分别将难民自身和党国/政府作为其主要受惠对象,体现了不同的主体性策略:《新华日报》着眼于难民个体和群体,注重为其遭遇解困,体现了一贯的团结普通民众抗战的立场;《中央日报》基于党国号令,劝诫、批评难民以及各种受动主体的行为,呈现了内迁过程中的复杂面相,也表征了其应时应势的动员策略与技巧上的诸种缺憾。  相似文献   

9.
名人与题目     
周恩来的非凡手笔1946年,当东北民主联军解放长春时,4月16日、17日,重庆和上海的《大公报》,先后登了一篇题为《可耻的长春之战》的社论,为国民党张目。周恩来同志立即责成重庆《新华日报》起草一篇社论,并对草稿作了大量修改。原稿题为《驳大公报》,他圈去了这个题,挥笔写下针锋相对的8个大字:《可耻的大公报社论》。这篇社论在18日发表,有力驳斥了《大公报》的污蔑和攻击。  相似文献   

10.
《新华日报》一直是中共中央联系群众、宣传政治主张的重要平台。在"重庆谈判"中,《新华日报》以独有的表现形式和操作方式,在舆论引导工作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新华日报》冷静应对国民党党报的围攻,积极塑造和引导舆论,以突出的舆论引导艺术,即:实效性、权威性、开放性和灵活性相结合,成为了国共双方舆论博弈中的佼佼者。  相似文献   

11.
12.
基于市场营销原理,将其运用于图书馆建设、管理和服务,提出了“经营图书馆”的新理念。  相似文献   

13.
覃凡 《出版科学》2018,26(1):76-81
为了解大学出版社"两微一端"平台运营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本文采用网络调研法,并结合内容分析和统计分析的方法,调查分析88家大学出版社微博、微信公众号和移动客户端的基本数据.结果发现:大学出版社"两微一端"平台运营水平参差不齐,部分大学出版社尚未开通"两微"账号,很多大学出版社尚未开发移动客户端.大学出版社要提高"两微一端"运营水平,实现移动化转型,应注意:避免盲目开通账号;选择合适的发布频率和时间;通过账号认证;根据出版社的使用定位选择合适的公众号类型;结合出版社的资源开发特色App.  相似文献   

14.
《三国志演义古版丛刊》首辑评介Abstract:Fivetitlesofrarebooksknownthroughoutthecountryandoverseashavebeenincludedinthe"RomanceoftheThreeKingd...  相似文献   

15.
16.
本文结合通俗文化理论,分析了最近流行于互联网上的恶搞短片问题。文章认为,恶搞短片的出现在于对主流文化形态以及对古典主义美学原则的“抵抗”。它是当代审美文化普遍娱乐化的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代民间影像传播蓬勃兴起的趋势。  相似文献   

17.
“美丽出版”是从“美丽中国”概念衍生出来的一个新概念,代表着出版业一种新的发展理念和发展方向,有着特殊内涵.它意味着出版物对美丽灵魂的培养塑造,意味着出版业与美丽自然的和谐共存,意味着出版业对社会环境的“美丽”建设,包括出版物内容的深层次开发、出版物生产环节对生态效益的重视、出版市场健康有序发展的合理引导三项主要内容,可持续发展理论、超越增长理论、财富代际公平分配理论、生态服务与限制性理论构成了这一理念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8.
本文总结本馆扶持兴建基层图书室 ,建立读书致富联系点 (户 ) ,发展农民读者 ,引导农民读书致富 ,开展“一、百、千”活动的经验。  相似文献   

19.
胡端 《档案与史学》2021,(11):19-23
在中共党史人物谱系中,除了决策顶端的党政领袖外,底层动员的革命精英与革命前线的先驱英烈,通常是学者书写与民间视野集中关注的重点.他们的共同之处在于,多以耀眼的事功见长,在宏大的革命史叙事中属于"实践型"革命家,易在历史长河中留下深刻印痕.相较之下,另有一类"知识型"革命家却不太进入人们的视线.他们以思想与理论见长,以意识形态宣传与干部教育为志业,是中国共产党内土生土长、扎根中国大地的"红色"教授,但由于长期处于上传下达的"中间"位置而声名不彰.被著名学者张仲礼称为"我党第一代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和教育家",曾先后担任交通大学首任党委书记、上海社会科学院首任党委书记的李培南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相似文献   

20.
“三农”网络书屋是提高全民科学素质的服务平台,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载体.依据传播学理论的“5W”模式,“三农”网络书屋传播活动中包含有传者、内容、媒介、受众和效果5个基本要素.5个要素的相互作用与促进有助于进一步加快“三农”网络书屋的推广应用,打开科普工作新局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