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加快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努力把河南打造成名副其实的内陆开放高地,是“十二五”时期河南开放型经济发展的重要目标,也是加快中原经济区建设的重要战略支撑。经过“十一五”时期的努力,目前河南开放型经济发展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具备了建设内陆开放高地的多方面的优势,还应该在进一步提高招商引资质量、着力环境优化、破解“瓶颈”制约、拉长短板、“五外”互动、借鉴其他地区打造内陆开放高地的经验等方面进一步采取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2.
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的快速发展需要培养国际化创新型高职外语人才。顺德职业技术学院积极探索建立国际化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明确了国际化创新型外语人才的目标定位和基本要求,提出了"三个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了以"四个国际化"为核心的教学改革新模式。通过对外合作办学以及遴选优秀学生进行人才培养实践,学校国际化创新型外语人才培养取得积极成效,为国内其他高职院校的国际化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3.
科技领跑未来,创新决定城市的高度。“十二五”发展架势已全面拉开,能否如期把重庆建成国家中心城市,成为西部增长极、长江上游经济中心和内陆开放高地,率先实现全面小康,科技战线的担子更繁重,但创新的舞台更宽阔。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陕西民办高校培养的经管类应用型人才为陕西区域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和打造陕西内陆改革开放高地的进一步部署,对陕西民办高校经管类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数量和质量要求更高。陕西民办高校经管类人才培养应紧密对接岗位需求和区域经济发展需要,将立德树人、劳动教育、双创理念融入人才培养与课程体系之中,强化五大“金课”建设,建立学生、教师、培养单位、社会四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5.
2002~2004年上海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分析及若干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上海正围绕建成“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和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之一”的战略发展目标,积极地从各方面提升城市的综合竞争力。面对着经济、社会蓬勃发展的形势,上海对人才数量的需求将越来越大,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上海作为国际性的大都市,正从开放人才观念、加强人才培养力度、明确人才吸引方向、拓展人才国际化途径、改善人才发展环境等方面推进着国际人才高地的建设。  相似文献   

6.
外语教育和学习消费对区域经济发展有助推作用,区域经济发展又对外语教育提出了新要求,实现二者的良性互动,对区域社会和高校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因此地方高校的外语教育,应以服务于地方振兴为导向,坚持语言必须为经济服务的理念,外语教育应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外语人才培养模式应以此为基础而制定规划。  相似文献   

7.
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把教育、科技、人才进行“三位一体”统筹安排、一体部署,再次强调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高校在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人才培养方面的作用更加凸显,备受党和国家重视。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扩大国际科技交流合作,加强国际化科研环境建设,形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构建开放创新生态,需要高校、科研院所及其他社会机构等共同发力。  相似文献   

8.
中国高等教育改革进入2.0时代,然而,在高校外语专业实践教学工作中,实习实训资源短缺问题和实践教学流于形式问题依然普遍存在,这严重制约着国际化人才培养。而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正在促进高校间的国际合作与交流发展。高密度的校际、校企国际合作与交流正在使高校产生大量外事活动。对这些外事活动进行整合,有序引进外语专业学生参与,使外事工作同时服务于高校外语专业实践教学。建立“全程导师制”有效管理机制,可有效提高高校外语专业实践教学,丰富其实践教学资源。  相似文献   

9.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对外语人才需求呈多元化趋势,外语复合型人才的需求量日益增加.文章从“外语复合型人才”概念提出的背景、“外语复合型人才”必备条件两方面出发对外语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探索,以期适应时代的发展,满足社会的需求.  相似文献   

10.
随着经济的发展,全社会对应急外语服务的需求更为迫切,而应急语言人才储备不足的问题也愈发突出。因此,各地高校应承担起应急外语人才培养的任务,尤其是外语专业应在人才培养理念和实践上作出改革创新。本文从大湾区高校的应急外语教育现状着手,在“新文科”建设理念指引下,探究外语专业应急外语教育模式,以期为大湾区高校在应急外语人才培养方面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中国城市群地方政府府际关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府际关系”,通常指一个国家内各层次或各层级政府之间的关系网络,包括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的关系、地方政府之间的纵向关系和横向关系,其实质就是各级各类政府之间的管理收益关系——利益关系。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21世纪中国工业化、城市化、信息网络化快速发展,我国逐步形成了若干城市群区域。城市群的出现,使我国地方政府之间的关系发生重大变化,城市群府际关系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性行政因素。我们认为,既然利益关系是府际关系的真谛和本质所在,构建促进区域发展的城市群府际合作关系,关键在于建立以利益协调为核心的城市群政府合作机制,推动区域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各地出台了多项推动技术创新的政策,这些政策实施的效果如何,建立技术创新政策实施效果的评价模式,并加以横向比较,对提高技术创新政策实施的针对性和时效性、提高科技投入的使用效益具有重要指导价值。本文对中部省会城市技术创新政策实施效果进行分析比较,指出了存在问题并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区域经济联系的定量分析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前提。2008年"长三角一体化"正式从学术层面上升为国家战略层面。随着长三角一体化的加速,长三角各等级中心城市的空间分布呈现出"小集聚、大分散"的特点且各中心城市间的经济联系量呈辐射状圈层结构。长三角一、二级中心城市对其他低等级中心城市具有绝对的经济辐射力,但是经济辐射带"重叠区"与经济辐射带"塌陷区"并存,上海、南京、杭州和宁波等城市均具有较大的经济辐射半径,经济辐射带与其他城市均有重叠,而苏北和浙江南部地区的部分中心城市,其经济辐射半径甚至不能覆盖其行政区范围,出现大范围的经济辐射带"塌陷区"。  相似文献   

14.
埃尔多安就职土耳其总理以来在内政外交政策上做了很大的调整:对内打击军方势力,扩大新兴阶层的影响,调整经济政策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发展,赢得了人民的支持.对外正发党政府实现了外交的多元化,其外交政策显示出更大的独立性;同时正发党政府以“零问题”外交方针改善了与中东各国的外交关系.中东剧变后,正发党政府适时调整自己的中东政策,巩固了土耳其的地区大国地位,使正发党政府的内外政策得到进一步施展.  相似文献   

15.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中国市场的国际化,一个高回报、高附加值的新经济——会展经济应运而生。会展业带动系数1:9,揭示其强劲的带动性,边际性和辐射性。中国每年以30%增长的会展经济创造了新的财富。重庆正建设成为长江上游的经济中心,会展业刚起步,与发达城市相比,差距大,但潜力和发展空间也很大,应顺应世界潮流,努力后来居上,将重庆建设成为西部乃至全国的会展名城。  相似文献   

16.
西南出海大通道是指从重庆出海,经昭通、昆明、大理、瑞丽到达缅甸曼德勒,再到仰光印度洋的高铁、高速公路和油气管道综合性的国际贸易物流大通道。这是我国通向印度洋最近的大通道。重庆突破内陆发展瓶颈,缩短与国际市场的时空距离.实施“1144”战略和我国经济、能源安全和外交战略的需要。  相似文献   

17.
自加入WTO以来,我国政府在西部地区吸引外资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成果,世界各国投资者均以罕见的热情在关注、研究、参与西部大开发,外商投资为我国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笔者通过回顾我国加入WTO以后,西部地区的外商投资环境、外资准入空间、优惠政策,探讨了我国西部地区外商投资环境的突出优势,并对WTO环境下我国西部地区外商投资环境,尤其法律环境进行了反思。  相似文献   

18.
重庆作为长江上游经济中心的建设已有十余年时间。对它的认识和深化不断地进行研究,需要有新的更加符合实际的着眼发展的分析概括与规划对策。我们今天充分认识这一研究具有相当的复杂性和迫切性。本文力求从新的视角进行新的分析和谋划,再认识新的发展格局下重庆构建长江上游经济中心,定位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建中心区域合作方向选择,进一步提档升级重庆与周边区域合作发展中优势互补,有针对性地加快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并与周边省区联手打造特色创新产业带。  相似文献   

19.
目前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问题日益严重,“土地财政”难以为继,地方政府面临着巨大的财政压力.地方政府债务问题若不能得到及时、正确的解决,对我国转型时期的经济发展将产生巨大的打击.从政府负债理论分析,我国目前地方政府债务的主要成因是地方政府财权事权不协调、中央宏观调控政策与地方政府财政收支不一致、财政软约束等.应针对地方政府目前债务问题,采取积极措施,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20.
随着对外开放的逐步扩大,以及中国外贸体制的进一步改革,中国涉外经贸迅猛发展。我国涉外经贸活动不同于西方发达国家——带有外语因素,在涉外经贸活动中需配置语言翻译资源这一特性。要使我国经济持续迅速、稳定地发展,经济界与外语界应共同关注涉外经贸发展与语言翻译的依存关系以及为什么依存、怎样依存、依存程度与其依存意义与价值,从而寻求经贸利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