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文章从政治学的视角 ,从分析政府权威与政党政治的关系入手 ,论述了新中国政党制度的若干特点 ,指出处在现代化进程中的发展中国家政党政治的理想模式应是由一个强有力的政党执政 ,在政治稳定的前提下 ,稳步推进国家的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2.
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来,随着革命形势发展、社会样态变迁以及现代国家构建,中国政党制度经历不断的变化、调整与完善.政党政治取代皇权、军权政治是历史的必然;合作型政党政治取代竞争型、垄断型政党政治同样是历史的必然;在政党合作基本框架下,唯有选择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走上社会主义政党政治道路,并建立起与之相适应的新型政党制度,才有挽救民族危亡、获得民族独立与人民解放,进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最大可能.百年来中国政党制度嬗变演进的最根本经验与启示是必须切实坚持好、完善好中国新型政党制度.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政党制度百年嬗变和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生成发展的决定性力量,决定了中国新型政党制度行稳致远、不断完善发展的根本在于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  相似文献   

3.
由于分别是在不同历史时期步入现代化进程,各国经济市场化、社会多元化和政治民主化的广度、深度自然参差不齐。政党政治只能具体地存在于由此而彼此相异的情境中,只能与特定经济、社会生活和文化意识形态发生"互构"关系。世界政党政治基本上可归入后工业社会、转型和新型工业社会、发展中社会的政党政治这么三大范畴。世界上没有"最好的"政党政治。超越或落后于特定发展阶段、与特定政治生态不匹配的政党政治也一定不是"最不坏"的政党政治。  相似文献   

4.
一、内涵之区别 政党政治与政党制度在科学内涵、外延范围、活动层次、核心内容、功能实现等方面都有重大差异。前者是属概念,后者是种概念。所以,二者不能等量齐观、同日而语。根据这样的理解,我们可以把政党政治看作是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由政党掌权并在国家和社会生活中处于中心地位的政治。其性质定位属于民主政治,是民主政治既有发展但又发展不够充分的产物,因而是间接民主、代议制民主的一种表现形式。政党政治是政治类型的划分,而不是政党类型的划分。与政党制度相比而言,政党政治是政党制度的上位概念,它侧重于政党履行政治职能的本质内容的揭示。  相似文献   

5.
政党政治和政党外交是当今国际政治领域中的普遍现象,政党政治的普及为政党外交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和广阔的国际活动空间。政党外交是政党政治在国际政治领域中的重要表现形式。它是一个国家总体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家总体外交中日益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国共产党历来高度重视政党外交。中国共产党政党外交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取得了卓有成效的显著成就。  相似文献   

6.
英国是政党政治和议会政治的发源地,也是世界上较早确定、实行两党制度和最早实行议会选举制度的国家。在英国,这两种制度可以说是"生死相依":两党制是议会制度长期发展的产物;议会选举是两党制运行的具体方式和制度安排,它保证了两党制度的稳定;议会选举制度受两党制的保护,反过来,在两党制受到威胁的时候该选举制度也会面临被变革的命运。2010年英国大选很好地体现了这两项制度之间的这种逻辑关系。  相似文献   

7.
政党制度又称政党政治,是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实行的是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和政治协商制度,通过对中国政党的结构功能分析,认识到政党制度与党员、组织、代议机构和国家法规等联系紧密。此外,政党还具有整合、稳定与政治民主功能。为了使中国政党间协商机制保持常态化、制度化,提高政党生态的净生产力,营造良好政治生态,应该从三个方面来建设中国政党生态政治:加强政党自身建设,构建和谐党际关系;健全政党组织建设,扩大民主政治参与;借鉴国外经验教训,提升政党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8.
政党政治制度形成以来,各国的教育改革实践不断受到执政党政治思想的左右.英国相对成熟的两党制政治对教育政策的形成与变迁产生着非常深刻的影响.通过分析工党与保守党在中等教育综合化政策中的政治博弈,可以清晰地揭示出英国政党政治对教育政策制定与实施过程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9.
正处在转型性发展中的当代中国,政治认同具有特殊的意义。当代中国政治认同的根本"坐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包括道路、理论体系、制度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增进政治认同方面具有多重意义:它既是一种制度与体制层面的认同,又是一种政党与国家层面的认同,同时也是一种理想与目标层面的认同。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政治价值和政治理想重构当代中国的政治认同,可以多层面多角度地产生凝聚成员共识、校正价值取向的政治社会效应,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和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10.
在稀缺经济条件下,公共理性发育不足,个体理性难以抑制社会个体间由于利益偏好的差异而导致的社会失序.为了克服社会冲突带来的不便,人类社会不得不求诸于政治国家.然而,国家作为主权者与其代理机构本身就是以暴制暴的工具,因而隐含着公共权力的合法性危机.所以,现代社会整合的任务重心转向政党.政党政治由于政治文化的差异形成不同的类型.当代中国绵延几千年的依附政治文化与市场经济对民主制度的内在需求发生冲撞,阻碍着近现代中国民主进程,主要体现为政党政治架构选择的严重分歧,即多党政治、一党多派以及既成党内民主形式何者更有利于当代中国社会秩序的重塑.本文通过对三者的比较分析,认为目前中国的政党政治架构以及党内民主模式恰好反映了当代中国社会秩序建构的内在的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11.
政治民主与政治稳定是政治发展中的两个重要目标。政治学家们围绕着二者的关系进行着长期的理论探讨。其观点大致可划分为并存理论、冲突理论和调和理论。在对此冷静审视的基础上 ,发展中国家要立足于国情 ,在稳定中求发展  相似文献   

12.
Political Education and Political Teacher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3.
政治制度与社会变迁是政治发展的前提,但变迁社会的非常态政治秩序往往引发对非常规政治手段之正当性和风险性的争论。基于马基雅维利对常态政治与非常态政治的划分,归纳了常态政治下受到现代政治价值规约的政治目的与手段之关系。常态政治并非一成不变,在现代政治理论与实践中存在四种典型性非常态政治,即建国之前、制度变迁、宪政变迁与宪政困境、外部威胁。非常态政治是一种不稳定的秩序,在实现其向常态政治的演变过程中往往会以政治目的为名打破常态政治下通过法治秩序对政治手段的约束。本文还梳理并评价了相关学者与学术流派对四种典型性非常态政治下政治手段与政治目的之关系、政治手段运用的正当性和风险性的阐述。非常态政治下的制度创新与持续试错促进了政治发展,规避其中的政治社会变迁风险要遵循审慎原则,在制度层面上以程序正义替代实质正义,以法治民主取代多数滥权。  相似文献   

14.
政治文化与公民政治参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政治文化的传统、现状与发展对公民的政治参与实践有很大的影响。我们要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促进我国公民政治参与实践的发展与成熟,就必须充分认识和有效消解传统政治文化的负面影响,并继承传统政治文化的有益内核,培育与发展现代参与型政治文化。  相似文献   

15.
政治社会化与政治稳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实现并保持政治稳定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带来战略性和全局性的问题。政治社会化对于保持社会政治稳定有着重要作用:只有通过政治社会化,才能使我国公民形成社会主义的政治信念,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使社会个体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相一致;只有提高政治社会化的水平,才能以邓小平理论为核心内容的主流政治化深入人心,有效抵制非主流政治化对政治稳定的消极影响;通过政治社会化,不断增强公民的民主意识和法制观念,使公民掌握参与政治的实实在在的知识技能,从而有效促进权力运行和公民政治参与的规范化,有序化。  相似文献   

16.
“政治文化”与“政治社会化”同为现代政治学或政治社会学学科的重要范畴和核心概念。本文揭示了“政治文化”与“政治社会化”概念的基本内涵,并讨论了二者的相互关系。政治社会化是政治文化的存在方式,政治文化是政治社会化的核心内容,政治文化的功能通过政治社会化的过程来实现。  相似文献   

17.
二战结束后,印度建立了议会民主的政治体制。独立60年来,印度在政治上保持了基本的稳定,已经逐渐形成了比较稳固的政治体制。但是现代政治体制与传统社会结构的矛盾也使其政治发展波折不断,而印度的现代政治体制则发挥了政治稳定的功能,保持了其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制度的稳固性,这在动辄发生军事政变甚至流血冲突的发展中国家中是不多见的。总体而言,印度民主政治的发展和运作是比较成功的。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不仅需要具备很强的道德、文化和身心素质,而且需要具备良好的政治素质。政治素质不仅直接决定和影响学生当前乃至一生的发展轨迹,而且也直接影响科学文化素质的形成和发挥。改进和加强大学生的政治观教育,提高大学生的政治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政治参与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政治和谐是政治文明建设所要达到的理想目标。在一般情况下,扩大公民政治参与有助于政治和谐,但是二者的关系是复杂的。必须正确地处理二者的关系,才能形成和谐的政治局面,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打下坚实的政治基础。  相似文献   

20.
政治现代化是从传统社会的制度结构和行为方式向现代社会制度结构、价值系统和生活方式转型中实现的。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要求转变激进的政治思维,在传统与现代的关系上保持民主与民本的必要张力;在中外政治思想贯通中实现目标平等向过程平等的转变;在日常生活批判中实现制度建设与政治文化的吻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