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多媒体在古诗词教学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行中学语文教材中,古代诗词占有一定的比重。这些诗词语言精练,意境优美,寓意深邃。但由于中学生知识面狭窄,生活阅历浅,表象储备贫乏,对诗词中所描绘的社会时代、人物思想、风土人情感到遥远,因而古诗词教学一直是中语教学中的一个难题。几年来,通过教学实践,我发现如在古诗词教学中合理地运用多媒体,不仅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促进学生对古诗词的学习理解,还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一、创设意境,感知整体美古代诗词遣词造句高度精辟,具有浓郁的诗意。因此在教学中应巧妙运用多媒体化静为动、变无声为有声,…  相似文献   

2.
《教师博览》2019,(11):47-48
古诗词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因此教师应当探寻让学生更容易理解的方式进行教学。古诗词言简意丰,具有凝练和跳跃的特点,用极有限的诗句表达尽可能多的意思,因此具有很强的美感。教师通过分析古诗词的创作背景,可以有效帮助学生体会诗词内涵,进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教师在古诗词教学中采用整合古诗词信息的方式,可以让学生从诗人本身及其创作风格、语言运用等多方面理解诗词内容,从而更好地学习和掌握古诗词。  相似文献   

3.
在小学古诗词教学中,光靠给学生逐字逐句地讲解诗意,诗词的光辉就会淹没在机械的学习过程中。应该采取多元的方法:运用图画、古诗词歌曲、体会内在情感、讲故事等,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古诗词的学习中,理解古诗词的意思,体会古诗词的韵味。  相似文献   

4.
在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为了构建高效课堂,教师应注重运用以读为本的教学策略,并播放古诗词课件以及根据古诗词提问,以激发学生求知欲,促使学生主动投入到古诗词教学中解决问题,逐渐提升学生主动性。此外,教师还应重视联系生活,讲解古诗词以及引导学生举手说出古诗词语句的含义,学生在表述过程中深入理解语句内涵,且在完全理解的基础上扎实掌握诗人抒发的思想感情和古诗词蕴含的哲理、知识,进而提高学习效率,以及提升古诗词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5.
<正>古诗词在高中语文教材中占有一定的篇幅,在教学古诗词时,由于诗人或词人生活的时代与现代学生生活相距太远,思想也与现代的学生相差太远,给古诗词教学带来了不小的难题。如何才能化解这些难题,这是高中语文教师普遍关注的问题。笔者在多年的高中语文教学中,尝试运用信息技术的优势,将信息技术应用于古诗词的教学,开辟出一条古诗词教学的新思路。一、运用信息技术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古诗词兴趣运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古诗词的教学,学生常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初中古诗词教学实际的案例调研,着重对新课改下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读写结合中老师教学中所应注重的问题,以及如何提高学生对古诗词读写结合的实际运用,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与研究。在古诗词教学读写结合中,主要是使学生先通过对古诗词的多次阅读,理解其中所描述的意象,之后通过对古诗词的读写结合来掌握其中的真实意境,并通过书本深刻的理解掌握,最后再通过对实际的读写结合来全面理解掌握。  相似文献   

7.
诗歌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学形式之一,这种文学体裁能抒发人的情感,阐述人的灵魂。在新课改的要求下,我们应该更加关注诗歌教学。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可以从激发兴趣,让学生爱上古诗词;结合背景,理解古诗词;联系生活,运用古诗词等几个方面入手。让学生真正掌握古诗词的精要,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8.
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决定了语文教学目的不仅是知识性传授,更主要的在学习、理解、运用语言文字的基础上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和人文精神。古诗词阅读鉴赏教学应将领悟古诗词的韵律美、体验古诗词的情感、感悟古诗词中的哲理作为重点。为此,要掌握和运用好诵读、揣摩、联系这三把钥匙,带领学生走进古诗词深处,取得古诗词教学实效。  相似文献   

9.
潘冬英 《文教资料》2005,(32):124-125
古诗词教学在语文新课程目标与语文高考中,都具有一定的地位。作为高中语文教师,应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平台,利用各种传播媒体、多媒体课件、网络技术等多元教学手段,提升课堂教学效率,着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展学生想象能力,促进学生对古诗词的学习理解,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从而解决传统古诗词教学的弊端,突破教学的难点。  相似文献   

10.
张瑞 《教师博览》2024,(6):25-27
古诗词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着重要的价值。小学语文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运用新的教学理念和新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古诗词的积极性。教师应正视当前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存在的问题,探索提升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质量的有效路径。实践表明,利用多样的教学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进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从而增强古诗词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