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本文针对高中生这一特殊群体,对石家庄地区817名高中生考试焦虑程度及其原因、表现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学生担心考试准备不足和担心考糟了对个人自我形象威胁是引起考试焦虑的主要来源。考试焦虑的主要表现为思维阻抑。  相似文献   

2.
考试焦虑是高考生这个特殊群体最易出现的情绪反应。传统文化和社会舆论的压力,家长的过于关注,学校浓郁的考试氛围和考生的信心不足,是造成高考生考试焦虑的重要原因。要缓解高考生的考试焦虑,社会舆论要给予正确的引导,家长要给予积极的心理支持,学校要重视对高考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考生应调整心态,合理定位,正确看待考试焦虑。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高考生自尊、考试焦虑及应对方式间的关系。方法:采用Rosenberg自尊量表、考试焦虑量表和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对高考生进行测查。结果:(1)高考生考试焦虑与自尊、积极应对方式显著负相关,与消极应对方式显著正相关,自尊与积极应对方式显著正相关,与消极应对方式显著负相关;(2)自尊、应对方式对考试焦虑的回归显著,共可解释考试焦虑22.7%的变异;(3)自尊是应对方式和考试焦虑间的中介变量。结论:自尊、应对方式能够有效预测高考生的考试焦虑。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高职学生在网络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下对英语考试的焦虑程度进行调查研究,发现在网络模式下的考试焦虑程度比在传统模式下的考试焦虑程度要低,但是,与其他学者的调查研究存在一些差异:本科生的考试的焦虑度为——中度焦虑成绩最高,呈倒“U”形,而高职学生的考试焦虑度为——较高焦虑度最差,呈“/”形。分析这种差异的原因发现,影响高职学生考试成绩的主要因素是考生的自信心。  相似文献   

5.
秦臻 《文教资料》2009,(10):116-117
考试焦虑是个体因为考试而产生的紧张、担心、忧虑、着急、害怕等的负性心理.本文分析了学生考试焦虑的主要形成原因和考试焦虑影响因素,并归纳出一套考试焦虑辅导策略,以期能对考试焦虑者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6.
周婷 《考试周刊》2010,(31):12-13
考试焦虑又称为考试恐怖,是指因考试压力引起的一种心理障碍。调查表明,不少大学生在期中、期末考试前会感到担心、焦虑,对考试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本文对大学生考试焦虑的表现及其成因进行了分析研究,并提出应对考试焦虑的几种有效的调节方法。  相似文献   

7.
①小学儿童的考试焦虑处于中等水平,在性别上无显著差异,年龄上,低年级较高年级为高,差异显著;②小学儿童考试焦虑的表现,主要为认知阻碍。在生理反应上,低年级较高年级更为强烈;③小学儿童考试焦虑的来源,主要是担心他人的评价,其次是担心未来的前途。  相似文献   

8.
考试都会产生一定程度的考试焦虑,这是正常的,但是过度的考试焦虑对中学生的身心健康危害很大。在考试焦虑的状态下往往会情绪紧张、心烦意乱、无精打采、肠胃不适、记忆卡壳等现象,还可能出现不明原因的多汗、腹泻、尿频、头痛、失眠、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思维迟钝、学习效率下降等;严重者还可能导致考试焦虑症(神经症);在考试焦虑状态下,学生考不出应有的水平,从而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学习活动,也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因此,开展对考试焦虑的研究,不仅是教学工作的迫切需要,也是增进学生身心健康、培养合格人才的重要内容。本案例张某就是由于来自内外的双重压力的影响,使其自信心受挫,形成很大的心理压力进而形成考试焦虑。在咨询中通过启发求助者,进行了有关的分析。正确认识人考试焦虑的原因,掌握正确归因。使其能更好的适应社会环境。本案例在咨询中采用支持疏导的方法(认知疗法与放松疗法结合)治疗和父母的配合使张某的心理问题得到了良好的解决。  相似文献   

9.
考试焦虑是普遍存在于学生群体之中的一种负性情绪。以176名初一学生为被试,探讨了人际关系、考试焦虑与学习成绩的关系。结果发现:人际关系与考试焦虑和学习成绩都有密切的关系,考试焦虑与考试成绩则无显著的相关。  相似文献   

10.
心理学家发现,考试焦虑和考试水平发挥的关系呈“倒U形曲线”,既过高和过低焦虑水平都会降低效率,而中等焦虑程度时效率最高。过度的考试焦虑常常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记忆空白,心慌气短,手脚颤抖,大脑不听使唤,甚至晕倒,给学生带来了严重影响。  相似文献   

11.
跨文化学作为研究本文化与异文化间相互接触的规律的学问,需要将文化异忧作为动力性要素加以考虑。文化异忧是伴随文化共同性好尚达于绝境时生起的对文化异质性的深度忧虑,包含异质性因素、本文化与异文化间差异、本文化内部正统文化转化为反面等层面。跨文化学的文化异忧可以简括为若干定律:忧异律,是指对文化异质性因素的忧虑已成为主体规范之一;忧己律,是对文化异质性因素的忧虑终究会被主体自觉地内化为对自身的身心状况的调养;先忧律,是个体将有关文化异质性因素的忧虑以及对自我修为的忧虑都置于优先地位,并且置于全天下之先;忧奇律,是对于文化异质性中的奇特因素的忧虑,包括对同一文化内和对异文化中的奇特因素的忧虑。文化异忧已经产生众多的中外文学艺术文本。主动地将各种异文化要素转化为积极的变革力量,是本文化通向文化复兴目标的智慧之道。  相似文献   

12.
学好外语不仅仅是一个人学习能力的体现,也是社会对复合知识型人才的必然要求。随着外语学习人数的逐渐增多,外语学习焦虑已经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研究发现不少学生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外语学习焦虑现象。笔者从焦虑产生的原因入手,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经验,总结出了几点减轻学生外语学习焦虑的方法,目的在于帮助教师提高教学效果以及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13.
邓小平忧患意识是继承中国古代知识分子忧患意识传统,反思历史,把握国情和纵观国际局势的产物。忧国是共产党人应有的历史责任感,忧民是共产党人应有的社会责任感,忧党是共产党人应有的政治责任感。邓小平忧患意识对于我们今天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随着高考竞争的日益激烈,高考焦虑的学生也呈逐年增多的趋势。高考焦虑是对高考的特殊的心理反应,形成原因非常复杂,它是主客观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因此高考焦虑辅导应本着“内外兼顾、标本兼治”的原则,既要指导学生自我教育,同时又要重视学校教育的主导作用,寻求家庭、社会的积极支持,这样才能使学生从根本上消除高考焦虑情绪,使学生身心健康、和谐地发展。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国防忧患意识水平关乎国防建设和国家安全,和平时期更要加强大学生国防忧患意识和国家安全意识教育,增强其国防责任感。为此,我们可从以下三方面着手:首先,要教育大学生牢固树立"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观念;其次,引导大学生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忧患传统,培养和强化大学生的忧患意识;最后,加强国防形势教育,增强大学生国防忧患意识和责任感。  相似文献   

16.
老庄、孔孟哲学思想中都包含着“忧生”与“忧世”、“入世”与“出世”的生命观,这是一种更高层次上的人生忧虑。生命美学论以西方思想作为理论支点,在曲解“忧生”、“忧世”关系,否认现代中国美学成就的过程中陷入自设的“二元”对立,表现出“唯我独尊”的美学错觉;生命美学要为中国美学补神性,但内在地显示了夸大美学功能的倾向,其目的是为生命美学造神。  相似文献   

17.
陆机的《文赋》自创作之日起就成为中国文学理论上的经典篇章,学者多看重《文赋》"诗缘情而绮靡"的"缘情说","精鹜八极,心游万仞"的"想象说"。但从文本来看,"缘情"只有数句提及,"想象"主要在"其始也"一段中展开,都不是陆机论述的中心问题。"焦虑"是《文赋》全篇贯穿始终的线索,因而也成为理解《文赋》的重要视角。  相似文献   

18.
世纪初以来《联合早报》大量文章凸现对华语“失语”的文化焦虑,通过对这些焦虑的报刊文本进行细 读,来探寻和思考在全球化的现代性进程中,海外华文传媒在传承中华文化过程中对华人华侨族群的深层文化身 份定位及相关文化人类学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村庄秘史》,是作家王青伟经过20多年的酝酿和构思,在感同身受了国族与个人身份认同的危机与焦虑后,呈现给读者的一部"魔幻史诗"。这部厚重的文本,以揭示南方农村秘史为题材,叙述着一个个诡秘而又发人深省的故事,传达着作家对个人、社会和历史的深邃思考。  相似文献   

20.
慕容雪村的小说写出了都市青年的身份焦虑,漫延着一股颓废的气息,表现了现代都市人被商品消费文化所异化的现实。慕容雪村的小说既有网络文化的娱乐性倾向,也带有鲜活的生活原生态意味。还包含着一个有良知的现代人对现实的忧虑意识。慕容雪村小说的多面性使他与众多的网络作者区分了开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