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20世纪90年代,伴随着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意识形态对于翻译行为的操控与影响受到越来越多的学者的关注.政论体文献作为意识形态的集中反映,其翻译不可避免的受到意识形态的影响,这种影响体现在主流意识形态对翻译目的及翻译策略的操控之上.本文着重探讨意识形态对翻译的操控和影响,以中共十七大报告英文译稿的翻译实践为个案研究,把翻译置于具体的政治、意识形态和社会文化背景之中.中共十七大报告的英译过程中,为让译入语读者全面、客观、公正地理解原语文献中的政治观点,译者有意向译入语输出原语主流意识形态或采取某种方式顺应译入语的主流意识形态.  相似文献   

2.
意识形态是一定社会和文化的产物,翻译作为一种涉及到两种语言的跨文化社会实践活动,不可避免地要受到意识形态的影响和制约。意识形态与翻译呈互动的关系。意识形态影响翻译的层层面面,如影响译者对翻译文本的选择.影响译者所用的翻译策略等等。但不能将意识形态对于翻译的影响绝对化,意识形态对于翻译的影响是相对的。而将意识形态引入翻译研究让我们多了一个研究视角,是翻译研究的一个新的增长点,给翻译研究带来了丰硕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3.
李小霞 《文教资料》2013,(25):30-31,33
文学翻译不仅是两种语言之间的转换,更是两种文化的碰撞与交流。本文借鉴翻译文化学派的意识形态与翻译之间的关系探讨意识形态对文学翻译选材的影响。以中国文学翻译史为研究对象,根据中国历史上发生的重要事件将中国文学翻译史划分成四个阶段,分别探讨意识形态和当时阶段文学翻译选材的关系,从而得出在文学翻译选材过程中,不同时期的意识形态对翻译选材都产生过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通过考察中国文学翻译史上意识形态与翻译策略的关系发现,一方面勒菲弗尔关于意识形态与翻译关系的理论对诸多的翻译现象都具有很强的解释力,另一方面译者作为具体翻译过程的操作者,其个体意识形态对翻译策略的选择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尤其是在当时的意识形态相对开明时更是如此.  相似文献   

5.
张书健  李玲 《鸡西大学学报》2012,12(12):97-98,123
美国当代翻译理论家安德烈·勒菲弗尔的翻译观强调了意识形态对翻译的重要影响;而文学作品作为意识形态的一种重要载体和表现形式,在翻译过程中更是受到意识形态的制约.以美国小说Gone with the Wind的两个中文译本为例,可以看出意识形态对文学翻译的具体干预.  相似文献   

6.
翻译语境中的意识形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翻译语境中的意识形态研究应包含两个角度:意识形态与翻译过程的关系研究;意识形态与翻译研究的关系研究。首先,翻译的意识形态困境通常源自作者与译者的意识形态差别或译者的个人意识形态倾向与目的语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倾向之间的差别,不同译者会做不同处理。其次,翻译研究本身也无法回避意识形态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王茜 《绥化学院学报》2010,30(3):134-136
首先以安德烈·勒菲弗尔提出的意识形态对文本的操纵性改写的理论为基础,以近代历史为背景,然后从意识形态对翻译的操纵作用以及翻译批评对翻译的影响两方面作为出发点,试图探讨近代意识形态与翻译批评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作为跨文化交际主要方式的翻译从一开始就打上了意识形态的烙印,意识形态不仅仅在语言和概念层面影响着翻译策略,还体现在对翻译的选材上。从佛经翻译选材及其翻译策略角度探究社会意识形态对佛经翻译的影响,并试图说明佛经的翻译其实就是汉文化在特定历史时期的一种意识形态选择,是一种异域意识形态向本土意识形态渗透、交流、融合的过程。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在翻译研究理论出现了文化转向思潮,即不再将翻译简单视为语言之间的转换,而文化,宗教,审美等意识形态因素进入了翻译研究领域。本文对意识形态对翻译的操控进行了分析,认为意识形态可以影响译者对翻译材料的选择,翻译策略的选择,还可以影响译者对原文的改动。  相似文献   

10.
从后殖民的角度看,翻译活动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意识形态的作用不可忽视。本文首先探讨了意识形态的定义、相关的历时研究,然后着重分析了意识形态与翻译的关系,尤其是对翻译的目的、翻译的策略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1.
勒弗维尔认为在制约翻译的三大因素中,意识形态的影响最显著。在翻译的整个过程中,译者从译文表达形式、翻译选材到翻译策略的运用都受到意识形态的操控。通过以林纾译著《黑奴吁天录》为分析对象,从意识形态角度来分析他的翻译过程,从而可得出意识形态对翻译过程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翻译是一种社会行为,受到各种社会因素的制约,其中意识形态对翻译的制约和操控最为明显。清末翻译思想的变化清晰地反映了翻译对意识形态的依附。从翻译的内容上看,清末的翻译大致经历了科技翻译、政治翻译、小说翻译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都是在相应的意识形态支配下进行的,科技翻译反映的是科技强国的翻译思想,政治翻译反映的是自上而下进行政治改良的翻译思想,小说翻译则是自下而上唤起民众斗争意识的表现。由此可以看出,清末翻译的每一阶段都是在相应的意识形态支配下进行的,都依附于一定的意识形态。从清末中国翻译思想的变化研究翻译对意识形态的依附,为研究翻译与意识形态关系提供依据,对理解翻译的本质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意识形态指导制约着翻译原文本的选择。在翻译选材过程中常常是几种不同的意识形态同时发挥作用。对意识形态与翻译选材之间的紧密关系进行了描写与分析,阐述了意识形态与翻译之间的互动关系。通过探讨主流意识形态和个人意识形态对翻译选材的影响,来为实际的翻译选材提供积极的指导。与此同时,翻译选材又对意识形态产生反作用与冲击,为旧意识形态的巩固,新意识形态的形成及其多元化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4.
刘鹏 《培训与研究》2010,(11):122-124
随着人们对翻译认知的加深,人们将视野从语言内部转移至语言外部.意识形态作为语言外部材料,对翻译产生了至关重要的影响.本文首先界定了意识形态的涵义,在此基础上,从翻译行为、翻译策略和翻译文本三个方面分析翻译活动中,意识形态如何对翻译进行操控.  相似文献   

15.
翻译并非在真空状态下进行,翻译活动受制于译者意识形态并在特定的社会政治和文化历史语境下进行。目标文化对翻译的影响是不容置疑的。翻译受语言及非语言双重因素的影响,意识形态便是影响翻译的重要非语言因素。新闻文体(特别是政治新闻)包含极为浓厚的意识形态色彩,因此,我们还应在文化和意识形态的层面上对时事新闻的翻译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中国大陆文革期间的外国文学翻译为个案研究,根据勒菲弗尔的意识形态对翻译影响的阐释,主要从翻译目的、译本选材、翻译主体的变化、以及译作的存在形式等方面探讨意识形态如何对翻译进行操控,从而印证文学翻译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意识形态和社会政治的影响和制约。  相似文献   

17.
意识形态对翻译实践的影响是多方位和多维度的。意识形态制约和操控翻译作品的主题选择、输入来源和译者在翻译活动中所采取的具体的翻译行为和策略。尽管意识形态对翻译实践的影响是深刻的、多方面的,但不是绝对的。译者或当权者的文学观、翻译文学在多元文化系统中的地位、译者本身的主观能动性等因素也会对翻译实践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8.
翻译并非在真空状态下进行,翻译活动受制于译者意识形态并在特定的社会政治和文化历史语境下进行。目标文化对翻译的影响是不容置疑的。翻译受语言及非语言双重因素的影响,意识形态便是影响翻译的重要非语言因素。新闻文体(特别是政治新闻)包含极为浓厚的意识形态色彩,因此,我们还应在文化和意识形态的层面上对时事新闻的翻译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9.
翻译研究自从开启"文化转向"以来,从意识形态的维度去审视翻译活动就受到了翻译理论界的普遍关注。首先,意识形态会影响翻译活动,表现在翻译实践的始终;那么翻译活动是否会反作用于意识形态呢?本文拟从清末民初的翻译家严复的翻译话语和实践入手,探讨意识形态和翻译的双向互动作用。意识形态会影响到译者的翻译动机的预设,译本的选择,翻译方法和策略的选用,以及译本生成后的社会效应。与此同时,译本在完成后,也会对社会意识形态产生反作用,促成新的意识形态的建构(2019015)。  相似文献   

20.
根据勒菲维尔的改写理论,本文试图探究意识形态对文学翻译的影响,并通过对20世纪二三十年代翻译文学的案例分析来阐述意识形态方面的几个制约因素对文学翻译的操控,尝试证明在翻译过程中,译者不可避免要受到社会和文化因素的影响,且意识形态在几个方面对译者造成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