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刘亚杰 《教育》2012,(7):5-5
中小学生从最年跨越到青少年,是容易产生心理冲突和行为过失的年龄阶段。在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长期“缺课”已成通病。一提心理健康问题,常有人联想到精神问题或行品德问题,容易招来异样眼神和流言蜚语。  相似文献   

2.
教师心理健康问题分析与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时下关注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越来越成为全社会的共识。然而很少有人关注到教师的心理健康。其实身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教师在教书育人过程中,承担着维护和提高学生心理健康的重任,中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与否直接决定着青少年心理的好坏。因此中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更应该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3.
中小学心理教育是根据中小学生的心理发展变化的特点,运用有关心理教育的方法和手段,培养中小学生的良好的心理素质,维护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的教育活动。中小学生在这一时期生理、心理等方面处于急剧变化之中,加强对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全面推动素质教育的必要环节,是适应竞争日趋激烈的时代的要求。在推行和实际操作过程中,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值得我们去思考。  相似文献   

4.
当前我国中小学学生网络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本文从开发网络心理辅导课程的角度,根据中小学生的认知特点提出了网络自助式心理辅导方式,即在网络学习平台中通过心理测验确定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以科学的理论方法为依据提供相应的辅导内容,继而让中小学生进行交流、进一步获得自助式心理辅导。  相似文献   

5.
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学生心理适应辅导的内容很多。《上海市中小学生心理问题现状调查报告》结果指出:上海市中小学生需要辅导的心理问题中占前几位的问题可以归纳为学习问题、情绪问题、人格问题和交往问题。  相似文献   

6.
据中国心理学会对全国22个省市的青少年心理健康的一项调查显示,我国有3000万青少年处于亚健康状态。约有13%的青少年存在明显的心理行为问题,其中中小学生的心理和行为障碍患病率为21.6%到32%。心理健康是指个人生活、学习、工作上所表现出来的心理适应性与和谐状态。联合国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是:"健康不但是没有身体缺陷和疾病,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由此可见,人的健康包括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7.
调查表明,中小学生存在着严重的心理问题,对中小学生及时有效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现代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广大教育工作所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中小学应该通过诸如开设讲座、设立知心信箱、开辟心理健康园地、营造良好的校园心理环境、开展心理咨询与辅导、建立心理档案、通过网络教育等多种途径加强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中小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使之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合格的接班人和建设。  相似文献   

8.
当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问题检视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引起了人们广泛关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也在深入开展,但目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存有夸大学生心理问题、杂拼从教人员、过分推崇心理测验、德育化和学科化等不良现象,必须寻求有效对策予以根本解决,以提高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绩效。  相似文献   

9.
儿童行为问题和心理健康水平已成为儿童精神卫生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小学生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群体,正处于生理、心理迅速发育的关键时期,容易出现各种心理健康问题。而家长对儿童心理知识的了解程度会直接影响到对小学生的心理教育。目前的文献主要从家庭和社会环境、小学生的个体因素和学校教育等方面对小学  相似文献   

10.
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实践中有关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民 《教育革新》2009,(9):19-19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中小学生的心理发展变化的特点.运用有关心理教育的方法和手段,培养中小学生的良好心理素质,维护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的教育活动。中小学生在这一时期生理、心理等方面处于急剧变化之中,加强对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全面推动素质教育的必要环节.是适应竞争日趋激烈的时代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上海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发展中心在2013年对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大规模的调研.从调研结果中可以发现,随着社会各界对心理健康教育重视度的不断提高,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总体有所提高.尤其是一些积极落实心理健康教育的中小学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有明显的提高.但是,伴随社会环境的变化和生活事件的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并没有减少.因此,在这个发展与困难并存的时期,心理健康工作应该基于跨部门、跨学科的调查结果,顺应中小学生的心理发展需求.  相似文献   

12.
一、开展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意义 (一)社会和时代发展的需要 知识经济时代的人才,首先应该是心理健康的。从事创造性学习和创造性活动,要以个人的心理正常和健康为基本条件。现代神经生理学家认为,只有那些心理健康的人才会把创造潜力付诸实现。然而,随着社会竞争的日趋激烈,人们普遍承受着各种心理压力,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的出现日渐频繁,并显现不断增长的趋势。中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且相当一部分是独生子女这种特殊的家庭结构,很容易使其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和自我意识等方面产生各种心理行为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对中小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帮助他们掌握调控自我发展的方法和能力,全面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已成为社会和时代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3.
心理健康是学生成长、成才的前提,但是,近年来我国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却日益突出。小学生处于身心快速发育阶段,心理状态不稳定,自我控制能力弱。随着生活节奏加快,各种压力增大,容易产生心理困惑和心理矛盾,如果得不到及时的疏导和教育,容易造成心理障碍和行为障碍。  相似文献   

14.
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近年来已逐渐成为社会、学校和家长关注的新焦点。由于青少年时期心理健康知识贫乏、心理素质脆弱、心理承受能力差和生理发展较快、心理发展缓慢等问题,形成了带有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心理现象”。一、中小学生“心理现象”产生的必然性。一是心理健康教育滞后。在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至今尚未进入课堂;在中学,除上海等先进地区近几年开设课程之外,至今国家仍没有统一的课程规定与教材,学生不可能受到系统的心理健康教育,与之俱来的心理偏差就在意料之中。二是家庭过分溺爱或缺少关怀,学校关爱不够,奖惩不当…  相似文献   

15.
正教育是"育人工程",育人先要育"心"。具有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是中小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将来奉献社会、幸福生活的基础。因此,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建立和完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机制,尤为重要。一、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迫切性1.留守及随迁学生心理不良现象日益普遍。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农村进城务工人员队伍不断增大,农村中小学留守儿童与城区中小学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流动人口子女日益增多。  相似文献   

16.
农村教师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与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心理健康是人们学习、工作和生活的基本条件,不健康的心理会直接影响到人的各种活动的质量,特别是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会直接影响到年轻一代的健康成长。那么,作为农村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如何呢?  相似文献   

17.
一项针对中小学生的调查显示:有27%的学生认为自己有心理问题。由此可见,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不可小视。作为班主任,要以科学的方法把握学生的心理,帮助学生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8.
心理健康教育是基于对中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运用相关的生理、心理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以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课堂心理健康教育,是影响学生的学习动机和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一个心理化过程。效果良好的课堂"心理气氛",和谐统一的课堂心理健康教育,对于提高教学质量是很重要的。  相似文献   

19.
谈到心理健康教育,人们首先会想到学生的心理健康,却很少怀疑教师也有心理健康问题。随着社会的变革和发展,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教师的心理健康日渐成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重要问题。教师的心理不健康会直接影响自己的身体健康,还会影响教育教学质量,甚至会干扰家庭生活。一个优秀的教师,除需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精熟的教学技巧外,更需要健全的人格与健康的心理。因为,只有心理健康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心理健康的学生。然而,教师这个职业容易产生心理问题。教育部在《关于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指出:搞好师资…  相似文献   

20.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各种竞争日趋激烈,受教育者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因此,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社会发展的必然取向和构建和谐校园的现实诉求。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指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中小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运用有关心理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活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