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跨文化交际中,人们往往借助于母语的语言规则、交际习惯、文化背景及思维方式来表达思想,从而产生了我们所说的一种语言迁移现象(Language transfer phenomena)。语言迁移通常可分为三种形式,正向迁移(positive transfer),负向迁移(negative transfer)和零向迁移(zero transfer)。其中零向迁移有的心理学家把它纳入负向迁移范畴之内。所谓正向迁移是指母语的语言规则和习惯与第二语言相一致,学习者可依靠母语与第二语言的共同点来促进学习,加强交际,以期更好地掌握第二语言,这种正向迁移对学习者的交际来说正好起到积极作用。所谓负向迁移是指第二语言中的语言规则与母语之间有着根本的分歧,这时如果将母语规则和习惯运用到第二语言中去,势必会造成错误,在交际中就会导致语用失误,这种负向迁移对学习者来说,恰恰起到了干扰作用。所谓零向迁移指的是母语中不存在第二语言的某个规则而在语言习得者的中介语(inter-language)之中出现的一种迁移现象。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正向迁移几乎不教它的规则学生都能掌握;但对负向迁移(包括零向迁移)这种语言现象,教师如果不加指导,引导学生去认识,学生在交际中就可能出现语用失误。由于许多错误是与交际双方的文化有关,所以许多语用失误往往引起操本  相似文献   

2.
语用失误包括语用语言失误和社会语用失误。语用语言失误主要是由母语负迁移引起的,社会语用失误主要表现为社交习惯和语言哲学等带来的语用失误。在跨文化交际中防止发生语用失误,应加强学生英汉两种语言的修养,增加学生的文化敏感性,有效学习异域文化,更加注重非语言交际的文化差异,优化跨文化语用失误。  相似文献   

3.
董杰 《宜春学院学报》2010,32(5):143-144,183
语用迁移主要出现在目标语的迁移过程中,通常会形成一种有别于母语和目标语的语际语.使用目标语的本族人对语际语的认可、接纳程度的差异使语用迁移呈三个发展方向:正向的语用迁移、积极的负向语用迁移和消极的负向语用迁移.故本文对引起语用失误的语用迁移现象进行简要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4.
负语用迁移引起的语用失误是跨文化交际失误的重要原因。语用失误可以分为语用语言失误和社交语用失误两个方面,减少或避免语用失误有助于外语学习和跨文化交际。  相似文献   

5.
语用迁移理论是二语习得中的一个重要理论。语用迁移义分为语用正向迁移和语用负向迁移。其中语用负向迁移对二语习得的影响最大,但是语用正向迁移也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语用迁移现象对跨文化交际产生重要影响。随着跨文化交际的日益增长,语用迁移理论对外语教学的影响也越来越大。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随着语际语用学(interlanguage pragmatics)的兴起,语言迁移问题备受人们的关注,其中母语的负迁移更是跨文化和二语习得领域内学者们关注的一个重点问题,本文拟从语用负迁移中的语用语言负迁移和社交语用负迁移的两个层面,以跨文化交际中的实例来探讨母语语用负迁移对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7.
语用失误与英语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用失误属于语言形式正确但是达不到圆满的交际效果的语言使用现象。围绕语用语言失误和社交语用失误 ,作者讨论了中国学生英语语用失误的几种常见现象。分析造成语用失误的原因 ,指出学生在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归根结底与学生不了解英语国家文化有关 ,是母语的话语规则向目的语的话语规则迁移 ,从而引起语用失误。所以英语教学应提倡语言与文化并重 ,比较汉、英语言文化行为来减少语用失误。  相似文献   

8.
肖茹云 《考试周刊》2014,(88):79-80
本文从语用学角度研究中国英语学习者在第二语言学习过程中产生的迁移现象,从语用语言迁移和社交语用迁移两个方面研究学习者在运用英语时出现的语用负迁移和语用失误现象,提出在英语教学中如何防范语用负迁移和语用失误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孔莎  梁勇 《考试周刊》2009,(13):102-103
本文通过分析中国英语学习者在跨文化交际中出现的语用语言失误和社交语用失误,探索其根源是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迁移,并发现造成语用迁移的原因是传统英语教学方法只注重英语语言知识的输入,而没有注重学生语用能力的培养。并就如何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和提高英语学习者的语用能力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0.
跨文化交际中,经常会出现语言运用上的失误,造成交际的冲突或失败。语用失误主要表现为语言语用失误和社会语用失误。造成跨文化交际语用失误的原因有价值观念的差异、民俗习惯的差异、思维方式的差异和文化的负迁移。  相似文献   

11.
外语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能够成功地运用外语进行跨文化交际。减少语用失误有助于学生的整体交际能力得到提高。语用失误主要表现在词语和结构的任意套用、母语的语用负迁移、交际模式的套用、价值观念误同、思维方式差异。造成跨文化语用失误的原因是语言知识的缺乏、错误的语用迁移和文化价值观念的不同三个方面。培养学生语用能力要侧重培养文化意识、提高文化差异的敏感性、营造真实语言环境、开展课外活动加强语言实践。  相似文献   

12.
跨文化交际中存在着大量的语用失误现象,影响到交际的正常进行。语用失误有语言语用失误和社会语用失误两种。造成语用失误的原因有三种。一是对美语和英语的差异缺乏了解,二是受母语策略迁移的影响,三是文化传统及文化习惯的差异。  相似文献   

13.
跨文化交际障碍的主要原因;语用失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语用失误可分为语用一语言失误,社交一语用失误和语用一行为失误,造成语用失误的原因主要有三个:语用的错误迁移、不同的价值惊讶和不当的教学方法,当今外语教学应在注意语言知识传授的同时,注重增强学生的文化意识,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以达到预期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问题是跨文化语用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语用失误包括语用语言失误和社交语用失误两种类型。导致语用失误的原因既有语用迁移方面的因素,也有认知方面的因素,但在跨文化交际中,语用失误产生的原因更多的归咎于文化差异。因此,要避免语用失误,在外语教学中应该注意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Intercultural Awareness)跨文化交际能力(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ve Ability)。  相似文献   

15.
语用失误分析与语用能力培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是外语教学的最终目的,语用能力欠缺和语用失误会导致跨文化交际的失败。导致语用失误的主要原因是母语的负语用迁移。要避免语用失误,就要培养学习者的语用能力,结合语用知识讲授语言知识,培养学生的语境意识,重视文化教学和交际法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
跨文化交际的语用失误主要是指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在交际过程中对语言的运用不够得体而产生的语言失误。跨文化交际的语用失误包括社交语用失误和语用语言失误两种基本类型。跨文化交际语用失误产生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可采取以下对策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语用能力:了解目的语文化,传授语用知识;尽量创造语言环境,不断开展交际活动。  相似文献   

17.
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是指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在交际中运用语言不得体、不合适或不合乎习惯而导致交际不能取得预期效果的失误。语用失误可分为语言语用失误和社交语用失误。在外语教学中应引入语用学理论,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避免语用失误,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一些广告的分析发现,造成语言语用失误和社会语用失误的主要原因是:语用规则、语用意义的迁移、泛化,联想意义的差异,禁忌语的误用及对两种文化不同价值观的忽略.  相似文献   

19.
语用失误是人们在日常跨文化交际中经常出现的问题,为对语用失误进行较深入研究,文章从跨文化语用学角度出发,对跨文化语用失误的两种类型进行了简单的介绍,详细阐述且举以切实易懂的例子分析在进行跨文化交际时因误用表达法、语用社会关联失误、语用文化关联失误以及语用迁移失误四种原因导致语用失误,并针对语用失误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中国大学生的英语语用能力明显落后于语言能力,他们在跨文化交际中常因为母语语用负迁移导致语用失误,不能顺畅地交流。本文分析了跨文化交际中语用语言负迁移和社交语用负迁移的产生原因、表现,并就此提出了关于大学英语教学的建议,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外语综合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