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以数字化改革为引擎,推动档案工作现代化先行”,指明了档案工作的发展方向。依托数字化改革,使高校馆藏档案活起来,给高校校史编研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本文从数字化校史资源建设、数字化校史协同编研实施、数字化校史编研成果呈现三方面入手,构建高校数字化校史协同编研体系,探索高效整合校史资源、多形式展示校史编研成果的新方案。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云南财经大学档案馆校史档案研究为出发点,通过对校史档案的收集、整理、开发等工作进行探究,逐步构建起校史文化与档案资源建设之间的关系网并结合云南财经大学档案馆的工作实践,对高校档案部门积极承担校史文化的建设责任给予了思考和探析。  相似文献   

3.
文章就高校校史馆建设如何体现档案工作"三个体系"建设进行了论述。指出:建设覆盖人民群众的档案资源体系是高校校史展览馆建设的基础;建立确保档案安全保密的档案安全体系是高校校史展览馆建设的保障;高校校史展览馆建设是建立方便人民群众的档案利用体系的重要体现。  相似文献   

4.
档案资源是校史文化的重要载体,而校史文化研究凸显了档案资源的作用与价值,极大地促进了档案资源的建设。本文结合高校档案馆工作实践,对高校校史文化研究与档案资源建设的互动发展进行思考与探析。  相似文献   

5.
民族文化校史档案的传承是对学校民族文化和历史文化发展的直观展现,更是为全社会民族文化的发展作出贡献,是全社会民族文化发展的重要见证。加强民族文化校史档案保护工作,运用多种方式充分发挥校史档案的价值,提升档案服务的水平。以爱国爱校主题为指引建设校史档案馆,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  相似文献   

6.
以文化创新为先导,探索高校校史文化研究与档案文化建设的特质及内在联系,剖析高校校史文化研究对档案文化建设的促进作用,并对文化创新视域下的高校校史文化研究与档案文化建设提出思考与建议。研究方法:查阅相关资料,充分利用本校真实的研究环境,把研究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边实践探索、边归纳完善。研究结果:深刻理解高校校史文化研究与档案文化建设的特质及内在联系,从四个方面归纳了高校校史文化研究对档案文化建设的促进作用,明确推动文化创新视域下高校校史文化研究与档案文化建设的四个机制。  相似文献   

7.
杨琪 《兰台内外》2020,(15):66-67
校史档案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校史档案的开发利用,应服务于校园文化建设,做到以校史感染学生、熏陶学生、激励学生,达到以史育人、以史鉴人、以史励人的目标。文章通过分析高校校史档案对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让档案工作者和管理者更加重视校史馆建设,通过扩大新形态校史档案的收集、提升校史馆利用效率、设置校史教育课程、创立校史教育第二课堂、利用新媒体开展校史档案宣传等途径,让师生了解学校过往的文化历史,增强高校校史档案的利用,从而服务并促进校园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8.
高校校史博物馆面向广大港澳台人士开展国情教育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华南理工大学校史博物馆为例,提出了国内高校校史博物馆如何更好地发挥国情教育功能的几点建议,如提升校史博物馆展板、展品的数量与质量;深入挖掘能够吸引港澳台同胞的展览素材;组织开展形式多样、主题鲜明的展览活动;加强对校史讲解的专业培训,提升服务质量;加大宣传力度,提升校史博物馆的知名度等。  相似文献   

9.
档案文化产业建设构想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围绕档案文化产业及其建设 ,提出了四个构想 :一是建立大档案观 ,关注个人档案观念 ,提高社会档案意识 ;二是建设档案数据库 ,提供档案整理和保管的技术与设备 ,传播档案文化内容 ;三是以档案展览为试验田 ,围绕展览开发文化产品 ,并以展览现场为推销场所 ;四是尝试举办“档案文化周”、“档案馆一日游”等活动来宣传档案工作和档案文化产品 ,扩大社会影响。  相似文献   

10.
姜素兰  王岩 《北京档案》2023,(10):41-42
<正>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大思政课”理念,引发了教育界的深入思考。如何在职能范围内贯穿思政元素,与学校同向同行做好“大思政课”建设,是每个教育工作者都在认真思考的问题。北京联合大学档案(校史)馆为学校守护着拥有近14万卷件档案的记忆宝库,承担着档案(校史)馆运维和史志鉴编纂工作。挖掘、整理、运用具有育人价值和功能的档案校史资源,赋能“大思政课”建设,服务“文化润校”发展战略,档案(校史)馆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也肩负着不容推卸的责任。从立德树人到三全育人,到“大思政课”建设,我们一直走在探索和实践的路上。  相似文献   

11.
5月20日是同济大学百年华诞。为迎接校庆,同济大学档案馆制定《同济大学征集校史文物和实物暂行办法》,广泛征集历史档案文献资料;利用馆藏档案建立网上档案展览,专设"永  相似文献   

12.
邹琴 《四川档案》2023,(3):9-10
<正>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描绘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宏伟蓝图。党中央对档案工作的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对档案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批示,为做好新时代档案工作指明了方向。四川师范大学档案馆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夯实思想基础,扎实推进基础业务,提档升级校史馆,打造特色编研品牌,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不断为学校和社会的发展建设贡献校史文化与档案力量。  相似文献   

13.
档案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在城市文化软实力提升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以档案展览为例,从以彰显城市文化特色为依据选题,以便于城市文化传播为目的进行展览设计,依托以公众为导向的理念优化档案展览效果等三个方面,阐述了如何通过档案展览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  相似文献   

14.
扬州大学档案馆(校史馆)是江苏省“四星级”档案工作单位、省高校档案研究会常务理事单位.近年来,校档案馆依托百年校史,挖掘珍贵资源,拓展育人功能,注重战略引领,各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学校被连续表彰为“扬州市档案工作先进集体”“江苏省档案工作先进集体”.  相似文献   

15.
高校校史编研不仅是高校档案编研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校档案资源建设的基本内容.目前,校史编研中普遍存在重“编”轻“研”、重“正史”轻“野史”、重“基于文献的校史”,轻“口述校史”等九个方面的问题.只有妥善解决这些问题,我们才能编写出高质量的校史,有力地推动高校档案资源建设.  相似文献   

16.
高校档案以其独特的历史性、直观性和原始性,成为宣传教育的重要材料。利用馆藏精品筹办档案展览,成为高校档案部门开展档案宣传、开发档案信息资源的重要载体形式,同时在培养潜在档案利用者,促进师生档案意识的提高、开展爱国、爱校教育、提升档案馆自身形象等方面也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几年,有不少高校相继筹办校庆展览,中国海洋大学档案馆参与了学校80周年校庆展览校史部分的撰稿工作和现代部分的组织协调工作。本文根据举办校庆展览的实践,探讨办好展览应把握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以苏州大学档案馆为例,针对高校在红色校史档案开发宣传工作中的经验与不足,提出了对该项工作的思考。高校档案馆应当拓展征集渠道、抢救濒危档案,技术赋能、打造用户友好宣传平台,共享档案资源、深化多维合作,丰富表达手段、打造红色校史档案文化精品。  相似文献   

18.
林林 《档案学研究》2015,29(1):76-79
口述校史档案是学校历史发展的重要记录,具有广泛的利用价值。由于我国高校口述校史工作起步较晚,且理论与实践存在一定差距,需要进一步研究口述校史档案的征集原则和策略,逐步建立起口述校史档案工作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9.
档案与人们日常工作、生活密不可分.档案不但担负着保存历史的使命而且作为第一手材料,更为学者研究、文化传承提供了宝贵的素材.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社会意识不断提高,各级政府和部门对档案工作重视程度不断加强.但是,不容忽视的一个问题是,在基层部门档案工作重档案的整理和保管方面,轻档案的开发利用,在中学这样的情况尤其突出.笔者以中学档案工作为背景,以中学校史教育为切入点,结合实际探讨在中学要如何加强校史教育与档案工作的互动.  相似文献   

20.
正举办档案展览,是开发利用档案的有效形式。它以形象性、直观性及广泛性见长,具有很强的宣传教育作用。以馆藏档案为依托,举办展览,弘扬历史文化,传播档案知识,为科学发展服务,是档案部门义不容辞的责任。档案部门应通过举办档案展览充分发挥档案信息资源的作用,让更多公众走进档案馆,参观展览,深入了解我国的发展历程,了解档案工作,激发爱国热情,使档案馆真正成为广大人民群众丰富文化生活、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增长知识的第二课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