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人们彼此之间传递信息,除了靠有声语言和书面语言,还可以借助于人们的面部表情、体态动作。这种通过人们面部、体态的变化和动作来表达情感的无声的非语言信号叫做人的体态语言。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之间交流的总效果,有55%来自表情。而在以传递授课信息和情感信息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体态语言的使用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2.
王业锋 《学周刊C版》2010,(11):113-113
一、体态语言 语言是我们日常生活中进行表达思想,交流情感,彼此沟通的重要工具。它分为有声语言和无声语言,而这个“无声语言”就是“体态语言”。所谓体态语言,是指人在交际过程中,用来传递信息、表达感情、表示态度的非言语的特定身体态势。具体来说,体态语言就是指人们借以身体动作来传递信息、交流感情、表示某种意义的信息系统。它主要包括人的手势动作、面部表情和体态姿势等。  相似文献   

3.
所谓无声语言,即体态语言,是指伴随说话的表情、手势及其他动作。这些有形无声的体态语言,有时能够直接表示某种意义,有时能够起到增强有声语言表达效果的作用,有时也能够表达出有声语言所无法表达的意义。美国心理学家艾伯特·梅拉别恩根据实验指出,人们获得的信息,7%来自文字,38%来自有声语言,55%来自面部表情。由此可见,体态语言在信息传递中起到重大的作用!富有表现力的面部表情,恰当。自然的动作,都可以创造丰富多采的语言环境,给小学生以深刻的感染和启迪。那么,在课堂教学中,怎样才能做到合理地使用体态语言?1、…  相似文献   

4.
体态语言是指伴随说话的表情、手势及其他动作等。这些有形无声的体态语言,有时能直接表示某种意义,有时能够起到加强有声语言表达效果的作用,有时能促进人对书面语言的理解。体态语言在阅读教学中具有很重要的作用。美国心理学家艾伯特·梅拉别恩根据实验指出:人们获得的信息量7%来自文字,38%来自语气,55%来自体态表情。  相似文献   

5.
教师课堂体态语言浅论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都有这样的体验:不必听别人讲话,只要看看他的面部表情及身体动作,就知道他在想什么、准备说什么或做什么。这就是说,人们彼此之间传递信息,除了靠有声的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还可以借助于人们的面部表情、体态动作。这种通过人们面部、体态的变化和动作来表达情意的无声的非语言信号,叫做人的体态语言,或称举止神态语言。  相似文献   

6.
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教师的传递信息。传递信息的工具是唯一的,那便是语言,而传递信息的形式却是多种多样的,既可以用有声语言,也可以用无声语言,即人体的形体表现和动作,也就是“体态语言”,“体态语言”一般可分为手脚表情和面部表情等数种。人们一举手,一投足,一顾一盼,一个微笑,都可以传情达意。在语言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体态语”,  相似文献   

7.
授课语言分为有声语言和无声语言,态势语属于无声语言,是伴随在谈话之中的眼神、面部表情、点头、皱眉、耸肩、手的动作和整个身躯的姿势等非语言性的动作。有心理学家认为:“无声语言”所显示的语言意义比有声语言多得多,也深刻得多。  相似文献   

8.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常可以不用言语,而是借助表情、手势之类的动作达到交流思想的目的,有时甚至会"无声胜有声",这就是人类的无声语言——体态语言。美国心理学家艾帕特·梅拉别恩从许多实验中取得了这样一个公式:信息的效果=7%的文字+38%的音调+55%的面部表情及动作。这个公式表明:在情感、态度交流方面,55%以上的信息是面部表情和动作。因此,一位好老师不仅要有渊博的知识和雄辩地口才,还要有美妙的体态语言,这样才能吸引学生。  相似文献   

9.
课堂教学是师生之间的双向交流活动,而语言则是维系这一活动顺利进行的纽带。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的语言在极大的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长期以来,在教育、教学理论界,一说到教学语言,就多论及诉之于听觉的有声语言,而忽视了伴随有声语言的手势、身体动作、姿态及面部表情等无声语言。这种无声语言又叫体态  相似文献   

10.
体态语言是一种通过面部表情、身体的动作和姿势等传达情感和态度的无声语言。在许多时候,这种无声语言也像有声语言一样能够准确而细致地表达出对孩子的鼓励、批评、喜爱和不满等丰富的情感。如微笑、点头表示同意、肯定、满意;拍手、振臂表示鼓励;翘起大拇  相似文献   

11.
我们常说的体态语言一般包括眼神、面部表情和动作手势等。在中学语文教学中,除了与学生进行正常的语言交流互动外,体态语言的恰当运用,也往往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是有声语言教学所不及的。本文从"眼神的妙用、面部表情的妙用、手势语的妙用"等三个方面进行了相关论述。  相似文献   

12.
我们常说的体态语言一般包括眼神、面部表情和动作手势等。在中学语文教学中,除了与学生进行正常的语言交流互动外,体态语言的恰当运用,也往往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是有声语言教学所不及的。本文从“眼神的妙用、面部表情的妙用、手势语的妙用”等三个方面进行了相关论述。  相似文献   

13.
人的体态语言内涵丰富、奥妙无穷。人们彼此间传输信息,除了靠有声的口头语言,无声的书面语言,还可以借助人们的表情、动作、体态这些体态语言。我们教师要想正确使用体语,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4.
论教师的体态语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态语言是一种运用动作、姿态、表情等传递信息的教学艺术,是一种重要的教学辅助手段。美国一位心理学家通过实验指出人们的信息量7%来自文字,38%来自语气,55%来自动作和面部表情,即体态语言。由此可见体态语言在传递信息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运用恰当优美的手势,亲和自然的面部表情,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创造出适当的课堂情境,如果运用得法,甚至会在学生的脑海中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有人说知识好比种子,教师的亲切态度好比阳光,学生愉快的心情好比土壤,只有在阳光的哺育下,知识的种子才能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体态语言可以简单分为…  相似文献   

15.
滕丽 《现代语文》2007,(4):94-94
一、教学态势语的实质 教师在运用口头有声语言授课传递信息的同时,为了弥补单一口头讲授的不足,而伴之以与口头讲授相适应的并恰到好处的手势、眼神、面部表情、躯体动作等无声的语言形式来传递信息,使信息的传递产生有声与无声的"合声"效应,人们通常称这种与有声语言传递信息紧密配合的无声语言形式为教学态势语,或称教学体态语.  相似文献   

16.
人们彼此之间传递信息,除了靠有声语言和书面语言,还可以借助于人们的面部表情、体态动作。这种通过人们面部、体态的变化和动作来表达情感的无声的非语言信号叫做人的体态语言。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之间信息交流的总效果,有55%来自表情。而在以传递授课信息和情感信息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体态语言的使用更为重要。 一、目光分配要合理 课堂上,教师亲切的目光,可以使每个学生感觉到教师对他的重视、关心和爱。教师目光的分配要合理,一般的做法:把目光的中心放在倒数二三排的位置,开兼顾其他。要时刻注意使自己的目光与全班学生…  相似文献   

17.
非语言交际是交际的重要手段之一,而体势语言又是非语言交际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体势语言在交际过程中的作用不容忽视。体势语言是包括手势、面部表情、和体态动作等的一种无声语言。体势语言能够辅助有声语言更清晰、更真实地表达交际者的真实情绪和态度。在交际过程中起着代替、补充、重复、否定和加强话语等作用。从体势语言的语言功能角度看,体态语的重复,有加强和代替话语的功能。  相似文献   

18.
体态语言是一种运用动作、姿态、表情等传递信息的教学艺术,是一种重要的教学辅助手段。美同一位心理学家通过实验指出,人们的信息量7%来自文字,38%来自语气.55%来自动作和面部表情。由此可见体态语言在传递信息中的重要作用。恰当优美的手势,有亲和力的面部表情,可以协助有声语言在课堂教学中创造出适当的课堂情境,有些甚至在学生的脑海中留下终生不能磨灭的印象。有人说知识好比种子,教师的亲切态度好比阳光,学生愉快的心情好比土壤,只有在阳光的哺育下,知识的种子才能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相似文献   

19.
非语言交际是交际的重要手段之一,而体势语言又是非语言交际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体势语言在交际过程中的作用不容忽视。体势语言是包括手势、面部表情、和体态动作等的一种无声语言。体势语言能够辅助有声语言更清晰、更真实地表达交际者的真实情绪和态度。在交际过程中起着代替、补充、重复、否定和加强话语等作用。从体势语言的语言功能角度看,体态语的重复,有加强和代替话语的功能。  相似文献   

20.
体态语言是一种运用动作、姿态、表情等传递信息的教学艺术,是一种重要的教学辅助手段。美国一位心理学家通过实验指出,人们的信息量7%来自文字,38%来自语气,55%来自动作和面部表情。由此可见体态语言在传递信息中的重要作用。恰当优美的手势,有亲和力的面部表情,可以协助有声语言在课堂教学中创造出适当的课堂情境,有些甚至在学生的脑海中留下终生不能磨灭的印象。有人说知识好比种子,教师的亲切态度好比阳光,学生愉快的心情好比土壤,只有在阳光的哺育下,知识的种子才能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体态语言可以简单分为教师的仪态、仪表、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