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清涛 《出版科学》2021,29(4):53-62
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特点及舆情发展规律出发,采用生命周期理论划分舆情发展周期,分别为初发期、形成期、持续期和平复期,分析各周期民众信息需求的特点以及相应的有效信息供给媒体.同时根据图书信息供给的特点,分析图书出版单位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信息供给的优势,特别是在形成期至平复期能提供民众所需的深度信息和系统信息.具体的图书出版策略为提前主动应对、占据先机,精准选题、有的放矢,出版形式多样、便于民众理解和应用.图书出版单位及时出版相关图书满足民众的知识需求,以减少和减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可能造成的伤害,主动承担自身社会责任和使命.  相似文献   

2.
秦升泽  吴平 《出版科学》2021,29(1):38-46
三农图书出版助力乡村产业振兴、文化振兴、人才振兴.论文从出版种数、类目、时间、定价、出版社等角度对历年农家书屋推荐目录进行分析,指出三农图书出版存在品种不足、形式单一、与农民需求有距离、定价较高的问题,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三农图书出版应该增加品种、开发电子出版物、注重出版时效性、采取低价或优惠策略、因地制宜做好出版.  相似文献   

3.
曹庆臻 《出版参考》2014,(15):29-30
正"三个一百"原创图书出版工程奖是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为推动文化创新、鼓励原创出版和推进走出去战略而实施的一项重大举措,从2006年开始,面向社科类、科技类、少儿类三种图书,每两年组织一次评选,每一类共有100种图书入选。笔者策划、编辑的《农民工高等教育需求、供给和认证制度研究》一书,荣获2013年度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第四届"三个一百"原创图书出版工程奖。这本书能够入选  相似文献   

4.
在移动互联网迅速发展的当下,传统图书出版行业宣传营销的工作方式弊病渐显.与此同时,市场对知识文化的强烈需求又要求出版社必须尽快做出改变.因此,图书出版行业进行互联网环境下的改革创新既是行业的需求,也是市场的需求.本文从图书出版行业存在的问题和“网红经济”的优势两个方面进行分析,研究两者相结合的合理性与可持续发展可能性,以期为图书出版行业的创新发展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袁隽 《编辑学刊》2021,(6):112-115
小众图书作为一种重要的图书门类,受到越来越多的出版社的重视.文章从小众图书的概念、特征入手,从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满足读者多元化阅读需求、传承文化、促进学术交流和能够产生不错的经济效益等方面,探析小众图书出版的价值.  相似文献   

6.
当前在图书出版业存在的很多问题都可以归结为供给与需求问题,即无效供给过量,引发库存高,而有效需求得不到满足,人均图书阅读量低.图书策划是出版工作的核心环节,承担这一工作的策划编辑应用供给侧改革的思路指导自身工作,去产能(优化选题,精准定位),去库存(找准规律,杜绝浪费),降成本(合理设计,提升技术),补短板(重原创,做精品),去杠杆(谦虚谨慎,量力而行),从而实现图书出版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经典图书是精品性、人民性、精神性的集中体现,是经历史锤炼与时间考验的文明成果.出版机构开发经典图书选题是立足时代发展、调整出版结构、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举措.纵观当前我国经典图书出版市场,普遍存在选题种类单一、质量良莠不齐、传播效果欠佳等问题.出版机构可从强化精品出版意识、建立选题评价标准、丰富产品形态、开展全媒体营销四个方面调整经典图书的出版方向,促进经典图书出版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8.
质量强国建设和新发展阶段要求加大优质产品的供给。图书出版企业在融合出版中取得了丰硕成果,但产品质量控制方面还面临一些挑战。文章从图书出版企业的质量理念、融合出版产品实现关键环节质量管理的组织、质量要素控制等方面开展调查,分析存在的共性问题。同时,从构建质量管理新思路、形成质量协同机制、加强产品体验质量和用户服务质量等企业自身角度,以及政策和技术支持角度提出了解决方案,助推我国出版融合实现融合质变。  相似文献   

9.
学术期刊数字出版领域存在的问题从表面上看是供给侧的问题,但实际上供给侧和需求侧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本文从学术期刊数字出版需求侧的层次与结构入手,探讨学术期刊数字出版需求侧对供给侧的“绑架”与制约,以及学术期刊数字出版需求侧和供给侧的结构性改革.  相似文献   

10.
2000年以来英国图书出版业发展特征和趋势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出版图书数量的角度来看,英国与美国、中国一样,每年出版的新书种类超过12万种;从图书销售市场的角度来看,英国仅次于美、德、日、中,是拥有第五大国内市场的出版大国,更是世界上最大的l图书出口国<'[1]>;从出版管理和技术发展的角度来看,英国拥有先进的出版管理理念和操作技术,是其他国家同行学习的典范.本研究课题基于出版产业链的研究视角,通过收集和整理2000/01到2006/07年英国图书出版产业的相关数据.试图分析和总结2000年以来英国图书出版业的发展特征和趋势,以期有助于中国同行更好地了解英国的图书出版现状和制定相关的决策.  相似文献   

11.
图书出版分别通过"传播渠道"和"产业渠道"带来间接和直接的经济绩效.其中,"传播渠道"由于从供给层面影响了经济增长的制度环境和创新能力,因此其经济效应具有见效慢但却逐渐增强的特征;而"产业渠道"则从需求层面直接带来需求的增加,因此其经济效应见效快但却存在逐渐减弱的趋势.发挥图书出版在经济发展中的促进作用,应在继续扩大出版规模的同时,进一步提升图书出版的质量.从提升思路上来看,应注意传统纸媒与新兴媒体和现代"智造业"的有机融合,应加强知识产权制度的保障作用和激励作用,应加大对社科工作者和技术创新人员的经费投入.  相似文献   

12.
中国地大物博,孕育了丰富多彩的地域文化.图书出版作为传统地域文化传承传播的主要载体,在地域文化传承、发展和繁荣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对传统图书出版造成冲击,图书出版必须从优秀地域文化中挖掘更多的可用资源,不断推动新媒体时代图书出版行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3.
无论是从大的文化环境上看,还是从社会发展的需求上看,读者对科普图书的需求在不断增加.虽然人们仍然认为科普图书是"叫好不叫座",但据统计,全国有近百家出版社涉足科普图书出版.引进版图书内容科学性强,语言活泼,设计印刷精美,尤其是图片精致而丰富,这些优势原创版图书在短期内很难超越.如何引进国外最优秀的科普读物,弥补原创科普图书出版的不足,是目前摆在每个从事科普图书出版者面前的课题.下面笔者就多年从事科普类图书引进的经验简单地谈谈科普图书引进工作的一些想法,与同行共勉.  相似文献   

14.
需求决定市场.专业图书读者的实用性需求非常强,他们多数是为了掌握一定的技能和提高工作质量而购买图书.因此对专业图书来说,读者对图书需求的定位对制定选题是非常关键的.本文以南京市的理工类专业图书调查结果为依据.从专业图书市场潜力、专业图书购买动机、专业图书购买影响因素、专业图书定价等不同的角度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以分析结果为指导,提出了针对不同读者群体的专业图书选题策划的建议,以期为出版编辑人员今后策划选题和实施发稿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需求弹性”、“供给滞后”与出版体制改革曾少雄图书的“需求弹性”和“供给滞后”,体现图书生产基本规律的两个特性从经济学的观点看,在消费品中,图书是一种“奢侈品”(与其相对的是“必需品”。在图书中,教科书则是学生的“必需品”。对于与国计民生相关的“必需...  相似文献   

16.
供给失效、需求滞涨,共同导致出版供需失衡.为了解决出版供需失衡问题,应从内容创作资源配置、出版生产要素升级,管理、渠道、技术、产业革命,制度变革与国家引领等方面进行出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并同步进行全民阅读推广体系建设、主流文化消费引领和优秀文化传承发展体系建设等需求侧协同式创新.  相似文献   

17.
王凌 《出版广角》2013,(10):19-21
从阅读图书中获得信息最能体现受众的主体性,受众可以有效地控制阅读速度与内容等等,这些优势被中产者所认可。从这种情况看来,大众图书的策划,无疑应当关注越来越庞大的中产阶层受众。现代出版由大众出版、教育出版和专业出版三部分组成,它们的产品相应地为大众图书、教育图书与专业图书。其中大众出版是指与大众的日常生活、休闲阅读以及文化体验相关的出版,其产品大众图书也称作一般图书(Tradebooks)或消费类图书(Consumerbooks)。从投资角度来看,与教育出版和专业出版相比较,大众出版并非最佳选择。首先,大众出版进入  相似文献   

18.
周洁 《出版广角》2018,(6):25-29
2017年,我国新闻出版业全面进入跨界融合新常态,媒介融合向纵深发展,出版企业与泛娱乐、泛文化、泛金融进行深度对接,知识付费不断拓宽数字出版领域.经历行业洗牌的自媒体"二八效应"明显,顺势而为的传统媒体需要继续探索转型之道.出版业仍存在图书去库存有待改善、图书价格保护体系亟待建立等问题,已成常态的复合型书店也需考虑如何在转型中坚守书店本质.数字信息技术和跨界融合发展仍是未来行业风向标,新闻出版业需要把握时代发展趋势,积极构建图书全版权运营生态链,继续优化数字新媒体版权保护体系,根据消费需求不断提升出版供给水平.  相似文献   

19.
徐颖 《出版参考》2017,(12):61-62
建筑具有文化属性,建筑图书的编辑出版,应关注人性需求,提升图书的文化品位.以文化的视角挖掘建筑图书内在价值,重视图书的装帧设计,凸显艺术性和人文意蕴,将“一切为了读者”的服务精神贯穿始终,出版具有人文气质、深受读者喜爱的建筑图书,使其走出专业壁垒,回归大众视野,还原建筑本真,体现出版价值.  相似文献   

20.
《传媒》2017,(18)
蔡达峰:丰富"一带一路"国际出版合作内容,提升出版合作的品质.为此中国政府实施了经典中国国际出版工程、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等项目,支持反映当代中国主题等领域优秀图书的翻译出版,国际出版交流合作的内容不断丰富.在"一带一路"的开放格局下,中国出版应充分发挥出版品牌和内容创新优势,精心研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文化需求,推出符合"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需求的优秀作品,让各国优秀图书走进中国、让中国优秀图书走向世界.深入交流,共建出版合作新格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