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苏轼、李清照均为宋代一流的词坛大家,二入在词学批评领域也都有极大影响。自苏轼不满柳永词而提出“自是一家”的口号后,李清照又在批评苏轼等人的基础上提出“别是一家”说。这是二人词学主张的核心。探讨东坡、易安词学主张和审美理想的异同,从“自是一家”与“别是一家”的比较分析中入手不失为一个好的切入点。这虽不能包含二人词学主张的全部,但对于我们更客观地理解把握他们的理论主张和创作实践也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
“自是一家”与“别是一家”是二种不同的词学观点。苏轼认为诗、词一家,要把词从题材风格上由“艳科”的窄胡同里拉出来,是革新。李清照认为诗、词有别,词在题材风格上只能在“艳科”中着墨,是守旧  相似文献   

3.
赵婷婷 《文教资料》2011,(36):197-199
词作为后起于诗的一种文体在经过了唐代漫长的一段发展时期后,到了宋代已初具规模。苏轼提出诗词“自是一家”的观点后,词在风格和题材上得到了极大的解放。紧接着,李清照提出词“别是一家”的观点,促进了文人对词体的进一步思考。那么,到底是谁的观点更符合词体发展呢?  相似文献   

4.
苏轼“以诗为词”与李清照词“别是一家”的理论主张,具有内在精神的一致性。他们词论最大的共通性在于,都在努力地推尊词体,维护词体高雅的格调。  相似文献   

5.
李清照《词论》针对苏轼"以文为词"、"以诗为词",提出词"别是一家"主张,显示她的词人独立词体的意识,有其积极意义,然而也限制词的发展,应予全面客观评价。  相似文献   

6.
李清照《词论》勾勒了词至北宋的发展简史,历评前辈与同辈词人,提出了“词别是一家”的重要观点,强调词与诗别,在词学批评史上具有重要意义。《词论》意在为时人作词设立标准,故不可不要求严格;“别是一家”不仅在于词要协音律,更在于词的内容特色,着眼于词专主情致,长于抒情的特色;《词论》是苏词和柳词流行于北宋词坛的必然产物。  相似文献   

7.
李清照的《词论》是文学史上第一篇系统的词学专论。《词论》中,她在品评诸多词家优缺点的同时,得出了词“别是一家”的观点。“别是一家”词学观既要求词要严于音律,还要求词要符合传统的雅词本色,反映了词作为一种独立文体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词的文人化与李清照"词别是一家"说,看起来是矛盾的.柳永词的通俗化与苏轼词的"诗化"、"文人化",只能是北宋前期文化背景下的产物,是文人词创作不够成熟的体现.但不成熟时期的词,感情流露是自然的、感人的.随着"文人化"、"诗化"的进一步发展,词越来越失去了自己的本色.北宋末年、南宋初年的女词人李清照在自己的《词论》和创作中极力倡导"词别是一家"说,她一方面阻止了词体在形式上进一步向诗靠拢,另一方面也保证了词在文人情趣方面的纯粹性.应该这样论断:李清照的词论对以苏轼为代表的词的"文人化"、"诗化"理论,既是一种补充,又是一种发展.  相似文献   

9.
李清照的《词论》是中国词史上第一篇词学理论著作,但历来为人所诟病。对她的批评主要集中在两点上。一是认为她“词别是一家”的主张桎梏了别人;二是认为仅从协律的角度批评苏词是有失偏颇的。事实上,李清照的《词论》是在考察了唐五代至宋词学的发展历史后而总结出来的艺术特性和艺术规律。她对北宋众多词人的评价是实事求是,准确公允的。她对各家词的批评,是和她本人的个性气质分不开的。李清照的《词论》出现在词体地位确立的时候,在中国词史上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  相似文献   

10.
李清照的《词论》是中国词史上第一篇词学理论著作,但历来为人所诟病。对她的批评主要集中在两点上。一是认为她“词别是一家”的主张桎梏了别人;二是认为仅从协律的角度批评苏词是有失偏颇的。事实上,李清照的《词论》是在考察了唐五代至宋词学的发展历史后而总结出来的艺术特性和艺术规律。她对北宋众多词人的评价是实事求是,准确公允的。她对各家词的批评,是和她本人的个性气质分不开的。李清照的《词论》出现在词体地位确立的时候,在中国词史上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  相似文献   

11.
学术界历来认为,宋代词论中苏轼鄙视柳永,而李清照又不满苏轼。事实上,苏轼对柳永的态度比较辩证,李清照的词“别是一家”与苏轼“以诗为词”的理论,具备内在精神的一致性。张炎《词源》提出“清空”概念,众多学推许它是清雅人格的象征,细经辨析,则应属于词法范畴的规则。  相似文献   

12.
李清照的词善用白描手法刻画人物形象,描绘细腻心情。其语言风格明快自然,朴素清新流转如珠,充分体现词应“协6音律”、“别是一家”的创新主张。下面试比较赏析李清照的两首《如梦令》。  相似文献   

13.
(一) “词别是一家”。宋代著名女词人李清照写下了我国第一篇词学论文——《词论》,提出这至关紧要的论旨。晚唐以来,词风卑靡。词被视为“小道”、“艳科”、“诗余”,是诗人作诗之余的游戏作品,地位远比诗低。李清照这论旨,确定词是一种有别于诗的文学品类,有独立的性质、价值、地位。实是推尊词体,大争词的社会和文学的声誉。这论旨显然又是针对苏轼“以诗为词”,有所为而发。对苏轼开拓词境、革新词风,李清照并无异议。然而,对“以诗为词”的作法,却深为不满,蓄意要批评争辩。  相似文献   

14.
苏轼以其跌宕的生活经历,崇高的性格气质,聪颖的才学,创作出“自是一家”之词,倡导“以诗为词”,这样的豪放之词偶尔不协音律,在北宋词坛上独树一帜。从苏轼崇高的人生观入手,探讨苏轼写词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进而分析苏词“自是一家”“以诗为词”的创作主张,指出苏轼词自是“曲子缚不住者”,引出后人对苏词的评论及苏词对后人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本色论”是词论史上的一个重要论题,它萌芽于晚唐五代时期,“词为艳料”是这一时期“本色论”的重要内涵,北宋后期的李清照,在《词论》中是一家的“论点,阐述了词的特性,从而使”本色论”具有了一定的理论色彩,“别是一家”标准志着这一论题的正形式,南宋时期的“本色论”在“别是一家”的基础上发展变化,其主要倾向表现为推崇“雅正”。  相似文献   

16.
李清照是我国词史上颇为重要的一个女性词作家。她的《词论》第一次提出词“别是一家”的观点,并对当时许多具有代表性的大词人作出了大胆的批评,同时提出了自己的词学主张。《词论》提出作词要符合文雅、协律、典重、故实、铺叙的特点,那么她是如何以自身的创作实践去佐证她的词论呢,本文拟从《词论》与其创作做一个比较考察,这是本文论述的重点。  相似文献   

17.
李清照《词论》中“词别是一家”的理论以协音律为标准,完全超出了以女音等感性认识为标准的“本色论”,对南宋的词学观念产生了影响;李清照对词的生存发展环境的独特意识又形成了她对晚唐五代词、柳永词与时人有所不同的看法;李清照对词的创作态度是苦心钻研的,因而晏、欧的嬉弄文墨和苏轼的无心插柳恐怕都是她不以为然的。  相似文献   

18.
李清照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一颗明星,她以其突出的才能,在词的领域上另辟天地,卓然一家,形成了易安体艺术格调的独特性。她在她的《词论》中提出词“别是一家”的观点,提倡追求高雅、浑成的意境。作为一个女性,李清照更是具有一种多愁善感的气质。她的词多挑选女性怅惘悲愁时所容易联想到的事物,以女性细腻的笔法加以组织,因而别有风致。  相似文献   

19.
词学界李清照的《论词》虽不乏研究,但少有人认识到它为宋词发展奠定理论的价值,本文指出,李清照提出词“别是一家”,是“小歌词”的理论,作为中国词学的开山纲领,规范并引导了宋代词学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0.
李清照所说的词"别是一家",就是说词应有别于诗,词与诗源同而流异,界线迥然,不能混淆,因而二者无论是在内容、形式,还是在意境上,都应有所区别.这种区别自诗词分疆而治便开始存在,且越来越趋于明显.李清照提出词"别是一家"的理论是符合当时词的发展现实的,但她在关于诗与词的关系及词"协音律"这两个问题上,表现了明显的不足:过分地强调了"不可混淆"一面,而忽视了"互相借鉴"一面;过分地强调"协音律",把它看得过重,搞得过细过严,未免又有些保守.但她的<词论>,在文学批评史上有其特定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