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江苏省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状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一五”期间,江苏省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初步形成了具有江苏区域经济发展特点、门类较为齐全的专业体系及优势专业群,但同时专业设置趋同现象也暴露出专业设置的功能性、机制性等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中职学校的专业设置必须与区域的产业结构相吻合。本文结合江苏省海安县产业结构现状,对海安双楼职业高级中学专业结构设置与经济产业结构吻合度进行分析,提出两者协调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以江苏省宿迁地区为例,分析经济欠发达地区区域经济发展的特点、现状以及产业结构变化情况,讨论高职专业结构与区域产业结构对接的必要性,并对宿迁地区两者的吻合度进行定性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以区域需求为依据,集中各高职院校优势合理规划专业设置,建设品牌专业群,培育适应宿迁新兴产业发展所需的新专业。打造以宿迁地区酒行业为依托的特色专业,实现宿迁地区高职专业设置与区域经济发展深度对接。  相似文献   

4.
姜汉荣 《职业技术教育》2005,26(32):109-110
职业学校专业设置应以劳动力市场的需求为依据,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则是区域经济特别是区域主导经济的"晴雨表".因此,职业学校要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在设置专业上必须以区域主导经济为导向.江苏省通州职业高级中学不断发展壮大的经历即印证了这一点.通州市地处长江三角洲,在机械、电子、家纺、建筑等行业有着传统优势.  相似文献   

5.
朱明苑  曹晔 《职教通讯》2012,(34):15-22
从江苏省66所中等职业学校2011年招生计划着手,在对专业设置的调查与分析基础上,结合江苏省总体以及三个区域:苏南、苏中、苏北的产业结构,指出江苏省中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专业设置调整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知识经济视阈下的高职院校专业现代化建设,应主动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环境,实现高职专业建设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目标。文章阐述了高职教育专业设置与区域经济发展间的协同关系,从高职专业设置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理念错位、政行校企机制缺位及教学资源组织能力不足等方面揭示了高职专业设置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过程中的主要问题,并提出改革高职专业设置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理念、建构政行校企平台、增强教学资源组织水平等优化高职教育专业设置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具体路径。  相似文献   

7.
高职院校应该为地方经济、职业岗位培养高技能型人才,当前江苏沿海正处于经济高速发展期,区域经济不断呈现新的特征和发展趋势,通过分析江苏沿海区域经济特征及发展趋势和当地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的现状,结合江苏沿海的区域优势及经济发展,提出了区域经济对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的要求,给出了江苏沿海高职院校专业设置满足区域经济发展需求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8.
王毅,江苏省特级教师,泗洪中学初中部思想品德教师,中学高级职称,首届宿迁市中学政治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王老师先后被评为泗洪县优秀班主任、先进教师、先进教育工作者、新长征突击手、政治骨干教师、政治学科带头人,泗洪县名师,宿迁市政治学科带头人、优秀指导教师。王老师曾获江苏省和宿迁市初中政治教师优质课大赛一等奖、宿  相似文献   

9.
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决定了高职教育要适应区域经济结构的发展,专业设置是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最好体现。本文立足安徽区域经济特点,分析安徽高等职业院校专业设置与安徽经济产业结构对接关系,提出安徽高等职业院校的专业建设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10.
陈钢  黄卉 《考试周刊》2011,(29):188-191
高职专业建设与区域经济关系密切,本文结合湖南省经济结构发展变化特征及湖南省高职专业设置情况,从湖南省区域经济发展对高职人才需求的结构性变化及湖南省高职专业设置对湖南省经济的适应性两个角度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协调促进高职教育和湖南省区域经济发展的高职专业调整思路。  相似文献   

11.
《地理教育》2012,(3):2+67
龚长松中共党员,本科学历。现任教于江苏省宿迁市马陵中学,江苏省宿迁市高中地理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曾获市高中地理教师教学基本功竞赛一等奖;多次参加宿迁市及苏北四市地理命题工作,开设专题讲座;  相似文献   

12.
昆山市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现状存在以下问题:高职院校专业设置虽各有侧重,但重复设置比例较大;第三产业专业设置数目过多,与区域经济结构不相吻合;工业类别专业设置及招生数严重滞后于产业规模;契合区域经济转型升级的前瞻性专业缺乏。对此,应降低专业设置重复度,提高专业设置聚集度;结合社会需求和学校自身优势设置专业;加强工业类别相关专业设置;建立扶持机制,设置前瞻性专业。  相似文献   

13.
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专业设置是职业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它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也是联系紧密的。山东南山学院已经被审批为本科院校,但该校还有高职专业,从其设置情况可以看出职业教育专业设置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区域经济为专业设置提供依据,而专业设置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潜动力,并且在专业设置中尤其要注重现实性和前瞻性。  相似文献   

14.
<正>江苏省宿迁市宿豫区第一实验小学是一所年轻而充满活力的现代化学校,办学两年来,先后获得江苏省平安校园、江苏省科技教育特色学校、江苏省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江苏省节水型学校、江苏省优秀家长学校、宿迁市文明单位、宿迁市和谐校园、宿迁市精致管理示范校、宿迁市十佳书香校园等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15.
《新高考》2014,(5)
正宿迁市广播电视大学(江苏城市职业学院宿迁分院江苏省宿迁中等专业学校)是市教育局直属公办学校,是江苏省首批四星级职业学校、江苏省高水平示范学校,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主要承担国家计划内三年制高职专科、五年制高职专科、三年制普通中专教育教学任务以及各类非学历教育培训。学校占地400余亩,专任教师222人,"双师"型教师占专业教师的85%,硕士研究生40余人,宿迁市名师3人,宿迁市专业带头人7人,技师55人,高级技师9人。建有九个校内实训基地,其中建筑工程、机电技术、汽车工程、数控技术实训中心为国家、省重点支持建设的高水平示范性实训基地,有专业实验实训室60个、校外实习基地65个。开设建筑、汽车、会计、机电、数控、计算机等20多个专业计划招收700人,其中汽车车身修复专业为江苏省特色专业,机电技术应用、建筑工程施工、会计专业为省级品牌专业。  相似文献   

16.
以经济转型升级需求为导向规划专业布局,以产业结构调整为依托优化专业结构,是高职教育专业设置的基本依据.通过分析杭州区域经济特点及产业转型升级情况,对在杭17所高职高专院校专业设置进行剖析,认为杭州市高职教育的专业设置基本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及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要求,但同时也存在专业设置同质化、长线专业比例过高、服务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服务的专业尚显薄弱等问题,对影响高职教育专业设置的有关因素及提高专业设置需求适应度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7.
高职专业设置与区域经济发展的适应性直接关系到高职教育的发展前景.丈章根据天津滨海新区经济发展现状,分析了天津开发区职业技术学院专业设置情况及与区域经济发展的适应性,探讨了学院专业设置存在的问题及与区域经济发展需求的差距,结合学院背景、发展过程和专业特色,提出专业设置和发展的一些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语文知识》2015,(2):2
李彬江苏省特级教师、江苏省333工程培养对象、江苏师范大学兼职硕导、江苏省中学语文学科领军人才、江苏省课程基地核心组成员。荣获全国优秀教师、江苏省教育科研先进个人、宿迁市优秀教育工作者、宿迁市优秀教师、宿迁市优秀科技专家、宿迁市首届学科领军人物等称号。在  相似文献   

19.
在对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的调查与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江苏省产业结构及产业内部结构,对江苏省中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的适应性进行了探析,并提出专业设置调整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徐梅  林澍峻 《成人教育》2013,33(5):46-48
专业设置和建设是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核心,是高职教育主动适应社会需求、保证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高职专业设置与区域经济发展的适应性直接关系到高职教育的发展前景。文章根据怀柔区经济发展现状,探讨了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存在的问题及与本区经济发展需求的适应性,并根据怀柔区经济结构布局和产业结构调整战略及北京京北职业技术学院现有资源、师资和专业特色,提出新的专业设置方案,使高职专业设置对接区域经济发展人才需求,充分发挥高职教育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助推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