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赵祯永  佟贵春 《精武》2006,(11):18-19
崩拳原为形意拳五行拳法之一。崩拳名称的确定,取其动作有挽弓放箭或飞崩弹丸之意,故作崩拳时,应特别注意需有弹性。大成拳崩拳与形意拳崩拳在练法上稍有区别,形意崩拳为走趟子练习,大成拳则先作定步练习,然后再作活步练习,步法之配合多取三角步加崩拳,此即所谓崩拳单操手。崩拳的动作形态看上去为直线进击,实际上在练用时应略有弧度。如欲更好地掌握崩拳技法与发力,在练单操手之前还应回练浮云桩及崩拳试力。有了桩功与试力的基础锻炼,做单操手时便会十分得劲儿。崩拳是大成拳重要技击拳法之一。当年,形意门大师郭云深就精通崩拳,素有“半步崩拳打遍天下”之美称。据老一辈人讲,大成拳宗师王芗斋老先生亦擅用崩拳,其崩拳作法与郭老稍有不同,但有异曲同工之妙。崩拳之作法,位置较低,与拳击中之刺拳有些相似。此种作法易于蓄力,且有利于形成争力,故为众多拳家所采用。在实战中,崩拳既可以用于一次打击(即直接打击)亦可以用于二次打击(即间接打击);既可以单独使用,亦可以与其它拳法配合使用。只要用法得当,便可收到奇效。  相似文献   

2.
拳理拳法记少间。手眼身步型为正,心意气力功求专。要得太极拳真谛,练功悟拳师指点砚-顶平收须面自然。含胸拔背沉肩肘,顶沉对拉脊不偏。腰轴主宰肢轮转,胯似磨盘稳平旋。一招一式理太极,脚踩阴阳手画圆。胸背开合两相反,势升伸展降拔含。开展紧凑结合好,动作圆活势连贯。含胸拔背势有别,沉肩垂肘总一贯。太极步法用心练,上下相随势浑圆。开胯圆档固底盘,虚实转换势渐变。弓步含有活马步,式势衔接画弧线。肇磷暴意气神劲内功练,内外相合才成拳。.画一排 二少静~抓一沙拳在气势神为先 竺二至麦坐一「-~一一 摧僵化柔求内劲, 刚柔相济任敌变。…  相似文献   

3.
卢艳彬 《精武》2006,(4):7-9
一个人不能练习推手,不能对搏和技击。但是,八卦掌秘传推手对搏功法却能一个人采用特殊运动形式,使自己始终处于实战对搏中。此功法是练八卦掌特有“活劲”的主要功法之一。八卦掌秘传推手对搏功法分定步与活步。此为定步推手对搏功法,是活步推手对搏功法的重要基础。定步非不动步,而是因势而动的幅度不大而已。练功要求:双掌始终粘在一起相互激烈搏击。防守和反击必须在身法、步法和精、气、神、意、劲的作用下进行。身如游龙,掌似闪电。动则虎啸龙吟,静则如山似岳。瞬间前步变后步,后步变前步。前手变后手, 后手变前手。行功中体会身体上下的矛盾劲、左右矛盾劲、前后矛盾劲。两掌劲力既对抗又含蓄。功法特点:体现了八卦掌走中打、打中走、走中防、防中打、打中变、变中化、化则变化莫测的技击特点。练功宗旨:水火相济,阴阳互易。练意练神练气不用力。行功中不可想象某式生某力,否则,就完全背离八卦掌秘传推手对搏功法的总体要求,要揣摩劲由法生,达到无形无象。练此功需劲力不断,意念不断,功防不断,动作不断。掌随身变,身随步翻,以气帅形。修习其他拳种之人学练此功也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4.
马雷石  潘富申  唐金柱 《武当》2004,(11):25-28
蝴蝶手为心意六合拳秘传之法,非入室弟子不传,世人知者罕见。此拳必须在六艺、十形、十二大势的基础上方可盘练,其全在“心意”二字和鸡步的移动重心上变化。此一手可化九手,九手可合一手。  相似文献   

5.
买西山 《精武》2009,(9):70-72
正摇涮单把是心意六合拳中常练常用的把手之一,实用率高,是拳中之重。实战中硬打硬进,从遮拦拥架到滚转捉打,有不可抗拒的威力和能量。若与其他把手相结合,更能增加他的威力和灵活性。正摇涮单把基本上有高势、低势两种练法。高势基本站立,稍有含存,低势下肢成弓箭步法。  相似文献   

6.
<正> 传统的武术训练方法中非常重视“手、眼、身、步”的协调配合,这种协调配合是衡量运动技术水平高底的一个重要标志。通过手、眼、身、步的协调配合才能更好地体现出武术套路的特点和风格。初三路的演练同样应做到手、眼、身、步的协调一致。拳谚中所谓“拳如流星、眼似电、腰似蛇行、步赛粘”形象地描述了“动”则手、眼、身、步一起动,配合密切,协调自然;“停”则手到、眼到、步到、身到同时稳定下来,做到完整统一。在我们教学过程中,当同学们初学演练  相似文献   

7.
(接上期)第三段18、拧身滚翻势(左)接上式,左转向左进步的同时外崩肘,曲架至头顶左上方,拳心朝外,右足跟进,右上钻拳,拳心朝上,目光平视前方(图2 3)。要点:同步跟进。19、拧身滚翻势(右)接上式,右足向前进步的同时右外崩肘,曲架至头顶右上方,拳心朝外,左足跟进,左上钻拳,拳心朝上,目光平视前方(图24)。  相似文献   

8.
权成 《精武》2007,(3):41-41
山西常有心意门肘法以隐蔽、贴身偷打为主。练拳就要练肘和膝,如果中节不明,则浑身是空。在打五行拳时,也是用肘、膝来打出劈、崩、钻、炮、横拳的。练拳时上用肘,下用膝,上下合一,全身放松,头领起,收下巴,尾骨拧转,全身合一。这样就把手、足空出来,以利于出奇制胜,令敌防不胜防。这里介绍几个具体用法。  相似文献   

9.
崩拳新解     
丁宁 《精武》2004,(10):14-15
崩拳是形意拳的看家拳,发力迅猛刚实,尤其是在"硬打硬进无遮拦"方面更具特色,因此颇受形意拳爱好者的喜爱。形意拳先辈在崩拳上造诣最深的是郭云深先生,号称"半步崩拳打遍天下"。其崩拳练得出神入化,无人能敌。后来郭云深前辈将其绝技传给尚云祥先生,经过尚云祥先生的深研苦练,又将崩拳绝技推进一步。崩拳往事真令人羡慕不已,今虽亦有不少刻苦磨砺者,但始终未能达到前辈的水平。原因有四:1.没有得到明师的指点;2.练拳不得要领;3.没有用"心"去练拳;4.没有重视理论联系实际。我眼随尚派形意拳名师张世杰先生学了几年形意拳。虽是初入门,但我喜欢边练拳边思考,渐渐觉得形意拳不仅入门很快,而且博大精深,所以撰写此文引导初学者,使其早日踏入形意之门,少走弯路。  相似文献   

10.
李波 《武当》2003,(10):13-15
“搓提势”和“探马掌势”应用法 搓提、探马掌两势于实战中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结合使用。主动出手攻击对手时,以前手一抹,发足自下向上搓踢。以拳向前上方搓打,找对手腿、膝、胸、颌部位攻击;亦可在对手出击打我面门或耳门之际,我以前臂、拳挑挂而进闯,拧身上以足之前掌搓撩,踢刮对手的小腿骨或膝关节,同时抖臂、拳  相似文献   

11.
宗锡元  宗婷 《精武》2010,(3):47-47
查拳大师李恩聚,不仅精于祖传的查拳,以及刀、枪、棍、棒等器械,还是精于实战的技击家。1928年,时年71岁高龄的李恩聚在南京国考擂台赛中,代表上海“精武体育会”出战,打败各路豪杰,一举夺魁,并荣获“勇士”称号。行手是查拳门的上乘功夫,须在全面掌握套路的基础上进行,通过各种形式手段将套路中的技击动作拆散成招,以应付对手之变化。见招拆招,见势拆势,付诸于实战,是习武者最终目的,也是御敌取胜的法宝。下面,笔者通过史载资料及前辈的言传身教,将李恩聚大师对于查拳行手的理解整理出来。  相似文献   

12.
武术运动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腿法在实战中的优势地位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俗语讲“手似两扇门,全凭腿打人”,“拳打三分,脚踢七分。”这充分体现了我国武术独特的技击特点。武术前辈十分重视腿法的训练。用踢沙袋、木桩、跺墙、树等硬功方法,练习腿的进攻击打能力和抵抗能力。同时,又用站桩功、绑沙袋和跳沙坑等负重和灵活练习,加强腿部的支撑力量和步法的移动速度。实战中,腿法运用的灵活自如,步法练习是最根本的基础。拳论上曾经对步法,在实战中的重要性,形象确切的加以描述。如“步不稳则  相似文献   

13.
铁腿功     
铁褪功系传统功法,目前有很多人习练。此功亦称铁脚功,专练腿脚的硬度。经过年门训练的腿脚,比拳、掌更有威力。拳谚曰:“手是两扇门,全凭脚打人。”腿脚在实战中的具有重要作用。铁腿功法内容主要有戳、戳蹬、蹶崩、腾空蹬等脚法。  相似文献   

14.
余拳招术探     
陈平秋 《精武》2007,(8):38-40
在余拳特殊的训练后,已经奠定了相当好的武功基础,可以说,招术也许不太重要了,但余拳也有自己与众不同的技击内容,主要通过步法、身法、手法、腿法表现连环和立体攻防的特点。步法除了前面说到的扭步,还有盘根步、蛇行步、龙云步、以及跟步、跪跟步等。关于步法,我在其它文章里较全面地介绍过武术中用的各种实战步法,这里就不多介绍了,我只简单比较余拳和普通门派在步法运用上的不同特点。  相似文献   

15.
史宏伟 《精武》2009,(5):68-71
山西形意拳之五行进退连环拳.是在形意母拳——五行拳(劈、钻、崩、炮、横)之基础上,历经形意拳前辈的实战、技击、临敌经验等逐步演化而来的。此拳法依据五行相生相克的理论,具有手法紧凑连贯、攻守兼备,变化无穷等特点。一动快似闪电、犹如雷霆万钧之势,一静如猛兽蛰伏待出、如临大敌,万念聚敛、八方尽在掌握之中的状态。若能达此境界方为形意拳之上乘也。  相似文献   

16.
马雷石  刘海峰  冀潜 《精武》2009,(6):34-36
汤瓶七大势是汤瓶七势拳的内容核心,七大势为:撕、拉、开合、劈、撩、钻、挑。七势是七种不同方向的七种劲力及其变化。汤瓶七势必须在“汤瓶手”、“汤瓶身”、“辗步眼”的基础上盘练,否则浑身上中下三节劲不能贯为一气。而单练此七势,也仅是徒具外形,是盘不出汤瓶七势拳的独有内劲的。汤瓶七势拳是以汤瓶式与七种不同方向的劲力变化而命名的,故汤瓶七势拳又称汤瓶拳式七势拳。  相似文献   

17.
程元江 《精武》2007,(7):13-13
在武术之乡菏泽地区广为传练的少林洪拳功法中,有一种刚猛硬狠的拳功——洪门硬刚拳。习练洪门硬刚拳能使双手力大无比,筋骨强健,出拳虎虎生风,用于实战搏杀凶猛霸道,威力十足。洪门硬刚拳练法简单、实用,并不像传说中的那么玄奇,现将其功法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18.
咏春拳     
学习咏春拳可分七个阶段.下面将其简述如下,一、学习咏春气功(肾气旧元力),练寸劲,扯日字拳,单郭手,二、练习汉人压腰,练连环三垂,日字拳,扁身拳,留手,内搭手,内,k耕手,单形手。三、练习汉人推手(练桥、腰、5),初级弟手,通过推手练习理解F法、脚法、步法、顾法、克法、截法、g法四、学习三套基本拳法--"小)头","寻桥"和"标指"。特别是"小念头"要掌握正确的时部位置,中线防御要领和简而精的攻防动作。五、练习影手,要先练知觉,后练打手,理解八法(耕拦摊膀,新摸荡持)和时法,中线的出击,加深理解"明动静,知归…  相似文献   

19.
吴宪民 《精武》2007,(2):36-37
夫炼拳之法:先要开心明目、怡声下气、降心火于下田、泯绝狂虑、预想每势出有入无之机、俟心意泯泯澄静之时,方可操之。如此行功则形随意立,形神俱妙,神在形固,气全形坚,坎离交遇,身中丹成,与道合真矣。拳有六势,前软后硬.犹文章之有层次也。识五行生克,体三才而履道,于阴阳二气中淘炼消息,是初学第一步功夫。  相似文献   

20.
形意杖技法     
朱天册 《武当》2005,(10):23-26
形意杖是朱天册先生根据形意五形拳的基本拳架、劲路,并结合杖的特点,按照攻防、进退、刚柔、阴阳等变化规律编排而成,基本杖法由劈杖、崩杖、钻杖、横杖五杖组成。杖法内容结构严密,手、脚、身、杖高度协调配合,杖杖不离敌人要害部位,且防打结合,顾打不分,一势接一势,一环套一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