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宋学玉 《武当》2009,(8):36-36
武当内家拳派,在发力技术方面特色鲜明,独树一帜,所谓“牵手即跌,拂袖钻心”,绝非虚喻。抛开浮于唇齿之间的虚高理论,总体归纳起来,内家拳发力大致可分为长劲、短劲、单劲、混劲、阳劲及阴劲,以及直吐、柔吐、明吐、暗吐、含吐与合吐等。其中每种劲力又可变化和细分为多个单劲与复合劲,最终熟于混化而能应机随心。本文仅以内家拳短劲中“袖劲”(即寸劲)的“含吐法”为例,与民间拳系中共有的招术拆出来作以比较,试解“同是一技,技分三层”之理。  相似文献   

2.
流行在贵州省黔东南州一带的黑虎拳以拳架低矮、发力暴猛、招式奇特、内外兼修著称。'四红'拳指的是黑虎拳中的'朵红'者红'大红'里红'四路拳术,本文除介绍了贵州黑虎'四红'拳的拳谱外,还介绍了黑虎拳的练功方法——黑虎五阶段。  相似文献   

3.
汪兆辉 《武当》2008,(10):9-11
武当纯阳拳以三十二字拳歌,为行拳外练内养之旨。有云:“风吹荷花,左右摇摆;飞云流水,穿连不断,踩步悬足,运气养性;慢劲快打,环套八法。”它全面阐述了纯阳拳的风格特点及其运用所在。  相似文献   

4.
车星辰  郭新华 《武当》2006,(9):34-36,37
内功大架子,是西北疯魔拳械体系中拳功一体、内外兼修、体用俱备的重要功夫拳架。此拳既是疯魔拳门入门必练的基础功夫,又是“壮内坚外、抻筋拔骨、凋息走劲、抗打反弹”的高级功夫。  相似文献   

5.
马雷石  刘海峰  冀潜 《精武》2009,(6):34-36
汤瓶七大势是汤瓶七势拳的内容核心,七大势为:撕、拉、开合、劈、撩、钻、挑。七势是七种不同方向的七种劲力及其变化。汤瓶七势必须在“汤瓶手”、“汤瓶身”、“辗步眼”的基础上盘练,否则浑身上中下三节劲不能贯为一气。而单练此七势,也仅是徒具外形,是盘不出汤瓶七势拳的独有内劲的。汤瓶七势拳是以汤瓶式与七种不同方向的劲力变化而命名的,故汤瓶七势拳又称汤瓶拳式七势拳。  相似文献   

6.
汤瓶七大势是汤瓶七势拳的内容核心,七大势为撕、拉、开合、劈、撩、钻、挑。七势是七种不同方向的七种劲力及其变化。汤瓶七势必须在“汤瓶手”、“汤瓶身”、“辗步眼”的基础上盘练,否则浑身上中下三节劲不能贯为一气。而单练此七势,也仅是徒具外形,是盘不出汤瓶七势拳的独有内劲的。汤瓶七势拳是以汤瓶式与七种不同方向的劲力变化而命名的,故汤瓶七势拳又称汤瓶拳式七势拳。  相似文献   

7.
马原年 《武当》2007,(7):35-37
作为内家拳的形意、太极、八卦,都主张发整劲。这在三种拳的拳谱中都能体现出来,形意拳谱中的“腰挺则四梢一统”,太极拳谱中  相似文献   

8.
经常进行武术骰练的人都知道,“劲”从拳术术语上讲称“拳劲”“爆发力”。所谓发力是拳术有效打击力量的动力。站桩、试力,走步,发拳等训练都是为发力做准备的。所以,我们练习发力,确保有力可发,就必须要通过站桩、试力、走步等内容训练,待有一定基础后,才能专门从事发力的练习。发力是站桩、试力、走步等内容的综合体现。如果没有扎实的基本功,要想把力发好是不容易的。意拳的训练要讲究科学性,要系统地按照意拳的训练方法训练。例如“站桩”既能培养浑元力又是拳术的基本功;“试力”就是把站桩所求出的力量,通过放大和移动进行强化,把力试出;“走步”是意拳的实战步法,要求身法、手法、步  相似文献   

9.
孙保才 《精武》2006,(8):43-43
河南尚派心意六合拳的发劲是什么?怎样寻找自己的拳劲?“遇人好似弓断弦”是心意大侠买壮图对发劲的形容,即在富含弹性的伸拉中,双手间似无形地形成很多弓弦,在即将发劲的瞬间,劲力似崩裂断弦般展放。双手间伸拉的无形弓弦的长与短,可能就是发劲中的长劲和短劲。而  相似文献   

10.
鹰手拳概述     
“鹰手拳”亦称“岳氏鹰手拳”、“岳氏散手”、“岳式连拳”。传说是我国民族英雄岳飞所创,岳飞从少林寺馀绪大师学得武技后。经过实战整理,改编成了外形并不美观,但非常实用的散手手法,并将该手法传授于部下将士。岳家军将此散手手法用于战场上,大败金兵。“岳氏散手”由此名声大震,并得以广泛流传。  相似文献   

11.
张方 《精武》2010,(5):63-63
戴隆邦当年修订心意拳时,除了将内功发劲的方法做了深化提高外,还创立了"三拳"和"五行拳",可以说如果没有这几把拳,戴家心意拳开宗立派就难以让人信服。近代研究学者对于"三拳"和"五行拳"的出处源流虽经多方探讨,但终是一头雾水。笔者已写过关于"三拳"的源流考证文章,可以确定"钻"、"剪"二拳是古传心意拳式的变化衍生,今再就"五行拳"的起源做一探究,以期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12.
鹰爪翻子拳又称"鹰爪拳、鹰手拳法",是中华武术优秀名拳"八闪翻"繁衍出的新拳种,此拳经过两三代人悉心研究、充实、试验发展而成。它是以翻子拳的技法为基础,吸收少林拳术、岳氏散手的擒拿技法,鹰爪功法的刁、抓、擒、拿的手型,融合发展成为一个具有"鹰手"手法特点的翻子新拳种。  相似文献   

13.
邹强 《武当》2012,(1):9-11
太虚拳为武当内家拳种,由广东新会伍德文先生广传于世。太虚拳与太极拳同源异流,其理均一,唯太虚主先天,太极主后天,太虚即无极,阴阳未分,浑然鼓荡,一气于其间,是根据河图洛书数理及其阴阳生化之机而构造此拳。本拳动作以体松柔和为主,每一动作均以圆圈转动,连环不断。本拳发动时可分柔劲与刚劲,柔劲  相似文献   

14.
峨启缠丝拳     
保宗  祁美娟 《武当》2001,(6):34-36
缠丝拳系峨嵋派高桩拳术之一,在四川各地皆有流传。各地的拳路动作差异较大,击法不同,所以各地拳路演练风格殊异。我在1986年习练过传统套路“十二手滥缠丝拳”,这种缠丝以偏、侧、滚、进和退让、柔化为主,防打结合。击打手法主要有巴、拿、抖、造、劈、挂六种。步法讲究:出步似行犁,直踏中宫冲洪门。套路演练时以趋步、擦擦步为主,劲道要求“慢拉架子快打拳,刚猛快脆一瞬间”,“行拳如蚕吐丝,柔软沾连”,“发放如毒箭离弦,法到劲到”。  相似文献   

15.
张方 《精武》2010,(11):64-65
由外家转内家需换劲,即黄百家所云:“张三峰既精于少林,复从而翻之,是名内家。得其一二者,已足胜少林。”所谓“复从而翻之”,是说把外家的筋骨之力转为内劲也。然内家拳修炼的不同阶段,仍需换劲。  相似文献   

16.
祁美娟 《精武》2007,(4):12-13
石头拳是清末有“神手”之称的武林大家唐殿卿的祖传拳术,因其拳趟走势步履坚硬且招数之中震脚颇多,手法每每出招刚强猛烈,整体发力爆发十足,故以山中石头冠名此拳名称,因此这趟石头拳特别适宜年轻力壮者演练。  相似文献   

17.
龙形拳     
荣中根 《武当》2006,(4):3-4
一、龙形拳渊源龙形拳是以古代养生吐纳导引气功,与十二生肖之龙形仿生学为基础理论,以天人合一阴阳五行为基本观点,以生命科学为研究对象,由先古高人编练而成的独特拳种。  相似文献   

18.
马杰 《武当》2010,(12):14-16
第五式 拗步右横拳 1、紧接上式,右脚向右前迈进半步,左脚跟进,脚跟提起,脚尖点地落于右脚中间里踝呈提步,两膝贴紧,两腿弯曲,身体重心落于右腿的同时,右拳从右额前屈臂扣拳下落,按劲挪至脐右侧,拳心向下。左拳不动,臂伸直,微向右平移裹劲,两肩松沉,两肘抱肋,丹田吸劲,头要顶劲,项要竖劲,双眼斜视左前方(图21)。  相似文献   

19.
武兵 《武当》2003,(1):37-39
弹腿连拳古朴实用,结构严谨,左右对称,讲究收则缩,放则伸,刚发柔变,拳脚并用,功在于内,形领于外,含虚抱气,气意相容,身法传神,威而不猛,柔而有力。在功法训练中,特别重视下盘功夫,即支撑腿的稳定性。起脚一般不过裆位,支撑腿屈膝,抬腿如风,落地如钉。正如拳谚所说,“拳打三分,脚踢七  相似文献   

20.
祁美娟 《精武》2006,(12):32-33
少林之拳式,以五拳为最著,即龙拳、虎拳、豹拳、蛇拳、鹤拳。此五拳者,各有其妙用。虎拳练骨,豹拳练力,蛇拳练气,鹤拳练精,龙拳练神,精而习之,不难有龙行虎奔之效,而且获祛病延年之益。综五拳之手法,共一百七十三手,依少林技击术功夫之次第,须与一切普通运气使力,及各种马步手法等,俱习之娴熟,而后始可练习五拳术。至五拳之次第,以虎豹为先,蛇次之,鹤又次之,龙拳则最后,盖以龙拳之使运,全用气功为、王,周身夭矫如游龙之行空,所谓骨节通灵身心手足,均一气贯串,上下相印,然非数年功夫不易到此境界。据少林师法巨子所传授,谓少林自明季以后,已由释宗而与道术相参贯,即如五拳之气功,其中已十分之九系道家修养功夫,可谓释道合并之征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