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论蒙古族牧业家庭教育特点宝玉柱在蒙古族社会经济结构中,牧业占有重要地位,农业进入蒙古族地区,几乎是近代的事情。内蒙古的腹地和西部、新疆、青海的蒙古族地区以及蒙古国的绝大部分地区,牧业仍占主导地位。蒙古族的牧业经济在革命后虽然经历了所有制的变更、品种改...  相似文献   

2.
论蒙古族文化与蒙古族舞蹈的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蒙古族舞蹈是蒙古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蒙古族文化也造就了蒙古族舞蹈独特的个性特点。本文从草原文化与蒙古族舞蹈、宗教与蒙古舞蹈、蒙古族舞蹈的地区差异三个方面分析了蒙古族文化与蒙古族舞蹈之间的关系,总结了蒙古族舞蹈的基本特点。  相似文献   

3.
近代蒙古族反帝反封建进步思想家罗布桑却丹从理论上阐述了近代蒙古族教育落后、民族文化素质低下的原因及导致的后果,而原因与后果又形成恶性循环。他强调蒙古族要振兴和发展,必须发展民族文化教育事业,提高民族文化素质  相似文献   

4.
笔者通过调查,试图了解喀喇沁地区的蒙古族学生在21世纪初汉语已经成为自己的第一语言,整个地区即将不存在实质上使用蒙古语言文字的人的情况下,对蒙古族文化教育所持的态度倾向.调查结果显示,蒙古族学校应加强加授蒙语文教育,以及蒙古族文化课程的设置.  相似文献   

5.
呼和浩特市蒙古族中学生对蒙古族传统体育文化价值的认知具有随意性、片面性、单纯性,对蒙古族传统体育文化价值的认知程度较低,不能正确处理蒙古族传统体育与现代体育的关系。影响呼和浩特市蒙古族中学生对蒙古族传统体育文化价值的认知因素包括家庭、社会、学校和文化的更替、渗透、同化。  相似文献   

6.
肃北蒙古族学校教育的回顾与反思苏怀珠一、对肃北蒙古族学校教育的回顾甘肃肃北蒙古族学校文化教育起步晚,又受到封建统治阶级的压制和摧残,发展十分缓慢。解放前,肃北蒙古族地区的社会形态属于封建社会,带有农奴制度残余,由封建旗王统治一切。后由于牧民的流徙,跟...  相似文献   

7.
蒙古族学校作为传递蒙古族文化的主渠道,要想更好地担负起蒙古族文化保护与传承的伟大使命,就必须进行校本课程开发.校本课程开发,能够弥补国家课程的不足,传承、创新蒙古族文化,塑造学生健康的人格,彰显蒙古族学校的特色,同时能够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和研究能力,有着多方面的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8.
在蒙古族文化史上,从明清之际到近代,一些蒙古族和藏族的学者写出了不少以蒙古汗统为主要内容的蒙古族历史著作。其中,人们较熟悉的蒙古族学者所写的有《本义必用经》、《黄金史纲》、罗《黄金史》、《大黄册》、《蒙古源流》、《阿萨拉克齐  相似文献   

9.
蒙古族学生英语教学中"合作学习"应用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通过对部分蒙古族学生英语学习状况的调查,根据蒙古族的特点,将合作学习应用于蒙古族学生的英语教学中,旨在探讨在蒙古族学生英语教学中相对于传统教学方式更有效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0.
在清末民初内蒙古赤峰喀喇沁右旗兴办的崇正学堂是百年老校,其体现了清末民初蒙古族的革新家贡桑诺尔布启发民智、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担任多年校长的邢致祥先生身体力行,积极实践了贡桑诺尔布的教育思想.崇正学堂为蒙古族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材,在蒙古族近代教育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为近代东部蒙古族文化的发展和传播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1.
新疆蒙古族民间谚语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试图以新疆蒙古族民间谚语为着眼点,探讨其在社会转型期的现状,梳理新疆蒙古族民间谚语的唯物主义内涵,进而揭示民间谚语在现代蒙古族成长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对蒙古族文化发展进步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蒙古学作为国际显学之一,一直备受海内外学术界的关注。在世界蒙古学领域,除了中国、蒙古国两国学界已经取得了骄人业绩外,欧洲、日本、俄罗斯、美国在蒙古学领域中的研究成果也格外引人关注,并形成了独特的学术风格。从学术史的角度回顾与总结海外蒙古学的形成与发展,可以清楚地了解我国蒙古学的由来和发展现状,深刻认识蒙古的历史与文化曾经对我国与东亚社会、欧亚大陆与世界的国际关系和格局的巨大影响;同时,展开我国的国际化和现代化的视角,重新认知古代的蒙古历史与当代的蒙古文化的意义所在。基于此,文章尽可能地收集了欧洲、日本、美国、俄罗斯、韩国等国家的蒙古学研究机构、成果和主要代表人物,并以综述的形式梳理、编辑了海外蒙古学的研究概况。  相似文献   

13.
清末民初的昭乌达盟和卓索图盟地区(即今内蒙古赤峰地区),由于清政府长期推行蒙汉隔离的统治政策,使得蒙古族社会文化发展严重滞后。两盟境内的蒙、汉等各族人民在文化教育方面,不仅落后于内地而且彼此之间也极不平衡。19世纪末20世纪初,受到国内维新观念及共和意识的影响,昭乌达、卓索图盟各族人民的社会理念发生重大转变,教育状况也有了较大的改观,近代教育从陈旧的塾学和院馆制度中脱颖而出,涌现出一批兴办新学的人才,为近代教育在昭乌达、卓索图两盟的发展积蓄了力量,培养了生力军。  相似文献   

14.
卢沟桥事变后日本扶植成立了伪蒙疆政权,并强调其在政治、经济、军事方面的特殊性,从而凸显日本"开发建设"蒙疆的必要性。而当时该地域的临战形势,必须"欲建设、先统制"。即对生产领域以及流通领域实行强制性的政府计划指导、控制、干预行为。实施统制经济,目的是有效地控制该地区的经济命脉和最大限度地掠夺日本所需要的战略资源。  相似文献   

15.
利用民俗学的研究方法分析蒙古舞的原生态风格,会对它的起源、精神底蕴及其审美特征等有一个概括的认识。蒙古族的历史化造就了蒙古舞的传统风格。发展到现代社会,规范化了的原生态风格保存于蒙古舞的基本造型和各种步法中。传统的形象(写实)图谱记录法。无法将舞蹈的立体空间、几何结构、运动规律和情感因素等表现出来。而利用拉班舞谱记录法和头川昭子图谱记录法等现代西方舞蹈记录法绘制蒙古舞图表。很多疑难问题会得到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6.
蒙古人名蕴含着浓厚的民族文化内涵,是蒙古族传统文化的折射。它蕴涵着蒙古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本民族的古代文明和现代文明。同时,它也是中国人名文化的组成部分。笔者简要论述了蒙古人取名的主要习俗、蒙古人名的主要特点、类型以及结构等,揭示了蒙古人名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7.
现代服饰是在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提炼的基础上,将传统元素与现代元素结合,以现代人的审美眼光打造富有传统风格的服饰,使得传统艺术在当今社会得以传承和体现。现代蒙古族舞蹈服饰在设计上继承了蒙古族各部落服饰的设计风格,将经典元素加以提炼和丰富,同时减去了繁琐的装饰,以最具表现舞蹈精神内涵的服饰出现在舞台上。  相似文献   

18.
浅析蒙古族的饮食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蒙古族的传统食品分为白食和红食两种。白食即各种奶制品;红食即各种肉制食品。白食和红食在制作过程中,多采用一些具有蒙古族特色的传统工艺。在品尝食品时,再配以蒙古族待客的传统礼仪,使蒙古族的饮食风格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饮食文化。  相似文献   

19.
生产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教育则是技术发展的动力源泉,这也是近代大国崛起的原因所在。本文通过对在近代处于同一起跑线上的中日两国在发展近代教育所作的努力进行比较,试图阐明教育对近代日本崛起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从历史文化角度,考证并梳理科尔沁博文化的历史发生、发展变迁以及对现代化的改造的过程。总结1979年以来对于科尔沁博文化的研究成果,同时通过对科尔沁博文化的研究探讨作出小结性思考。对博文化的挖掘、整理并研究,不仅丰富了我们对博文化的认识,而且也是对中国少数民族文化的一个总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