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0 毫秒
1.
复杂多样的文化传统和生态环境对原生态艺术造成了巨大的影响,各种形态的舞蹈从原生态源流留到现代社会,逐渐成为当今民族智慧的结晶,原生态舞蹈作为文化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有其自身的永恒性和基础性的意义.本文论述了区域性民族舞蹈与原生态舞蹈之间的关系、民族舞蹈对原生态舞蹈的提炼以及民族舞蹈遗存的原生态文化特征和传承方式等内容.  相似文献   

2.
蒙古民歌的格律和曲调,决定着蒙古舞蹈的风格特征和气质,蒙古民歌的旋律特点、蒙古诗歌的结构特点、蒙古语遣词造句的特点,决定着蒙古舞蹈是风格,在蒙古诗歌的模式中,蒙古舞的格律油然而生。  相似文献   

3.
文章着重阐释了哈尼族原生态舞蹈艺术传承发展的基本要素、历史渊源、风格特点、文化功能和表征意义及其在哈尼族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认为哈尼族原生态舞蹈艺术是哈尼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哈尼族社会历史的精神食粮,是社会文化生活活动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4.
相较于其他民族舞蹈来说,蒙古族舞蹈具有独特的魅力和艺术价值。对于蒙古族舞蹈的形体分析和审美探讨,能够在了解舞蹈情感内涵的基础上,促进舞蹈在当今时代的传承发展。本文通过深入分析蒙古族舞蹈,探究了蒙古舞舞蹈中"力"与"形"的相互关系,明确了蒙古族舞蹈的身韵、风格、体态等,有助于蒙古族舞蹈在当今时代的传承发展。  相似文献   

5.
青海藏族原生态舞蹈历史悠久、种类繁多、资源丰富。随着青海地区旅游经济的日益发展,藏族原生态舞蹈资源也愈来愈受到各方面的关注,对青海的旅游发展和藏族原生态舞蹈的保护都有积极的作用。本文运用SWOT分析法对青海藏族的原生态舞蹈旅游资源开发的优势、弱势、机遇和威胁等四个方面进行了分析研究,探讨了青海藏族原生态舞蹈的发展的理论依据和未来趋向。  相似文献   

6.
由《云南映象》看我国原生态舞蹈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云南映象》是原生态歌舞的浓缩和中华民族文化的精华,在全国掀起了舞蹈审美风暴。它昭示了我国原生态舞蹈发展的思路:尊重民族审美习惯是原生态舞蹈发展的基础;真实的最原生的乡土歌舞是原生态舞蹈创作的源泉;原始艺术与现代审美追求相结合是原生态舞蹈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7.
蒙古族是一个能歌善舞、舞蹈历史和文化悠久的民族,蒙族舞作为蒙古文化的代表,其内容、形式和艺术特征都非常多样,也都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文章首先阐述了蒙古舞的发展历史,然后结合蒙古舞的分类,探讨了蒙古舞的艺术特征,以期能有助于大家对蒙古舞的认识和了解。  相似文献   

8.
哈尼族舞蹈《祭鼓》的民族文化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祭鼓》的剖析,从民族舞蹈的符号意义、民间文化的信仰以及图腾崇拜和哈尼族舞蹈的风格特点等方面,阐述了原生态舞蹈积淀与储存的具有生命与情感的“人”的形体运动.  相似文献   

9.
文章对蒙古舞的审美特征:动作之美、气质之美、韵味之美三个部分进行分析;对蒙古舞审美特征形成的原因从蒙古族人民的生活、性格、心理三个方面来分析。同时,还从历史的角度、实践、书籍中查找分析蒙古族舞蹈的特征,让人们通过这些对蒙古舞有更深的了解。  相似文献   

10.
长鼓舞是瑶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不断发展起来的一种民族民间舞蹈。该舞蹈是瑶族人民情怀的展现和反映瑶族人民原生态生活的精神产品,在民间民族舞蹈中长鼓舞以她独有的舞蹈风格而被当代舞蹈者所推崇之。  相似文献   

11.
现代服饰是在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提炼的基础上,将传统元素与现代元素结合,以现代人的审美眼光打造富有传统风格的服饰,使得传统艺术在当今社会得以传承和体现。现代蒙古族舞蹈服饰在设计上继承了蒙古族各部落服饰的设计风格,将经典元素加以提炼和丰富,同时减去了繁琐的装饰,以最具表现舞蹈精神内涵的服饰出现在舞台上。  相似文献   

12.
当代蒙古舞创作中的萨满文化遗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萨满教同原始万物有灵论并无二致,其广泛性和持久渗透性的表现形态之一,是半个世纪以来蒙古舞创作中涌动着的萨满化遗韵。《安代舞》、《鼓舞》、《格日乐》等当代蒙古族舞蹈都折射出萨满教尊敬每一个生命就是尊敬自然界的“行为追求体系”。认识蒙古舞对萨满教“功能动作”的借用发展、复现演变、阐释性发挥和创新,有助于开拓蒙古舞创作的历史资源和现实资源。  相似文献   

13.
浅析蒙古族的饮食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蒙古族的传统食品分为白食和红食两种。白食即各种奶制品;红食即各种肉制食品。白食和红食在制作过程中,多采用一些具有蒙古族特色的传统工艺。在品尝食品时,再配以蒙古族待客的传统礼仪,使蒙古族的饮食风格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饮食文化。  相似文献   

14.
中国古典舞身韵在基本功教学中的应用,体现了中国古典舞的本质特征。身韵展现了当今社会的风格,使我们的动作的风格和舞蹈的技巧很好地结合起来,成为了新的舞蹈模式。身韵不单单是体现了古典舞的特征,它主要是凝结着古典舞深刻的本质,那就是精、气、神,也包含着现代人的理解,它融入了当代社会的灵魂。希望它能进一步发扬光大,为舞蹈发展做出重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5.
高丽王朝建立之前,朝鲜半岛就已存在汉字书写。但其书写是在与原有的口头诗学传统的竞争中发展起来的。朝鲜人能歌善舞,有其独立的音乐、舞蹈、诗歌三位一体的“乐”的体系。而这些属于口头诗学的传统创作,都因为没有文字而无法记录。高丽文人的书写选择,是历史的必然。  相似文献   

16.
如何处理好舞蹈艺术中风格与个性之间的关系,始终是舞蹈理论界、教育界关注的问题。在舞蹈艺术和风格之间,舞种的分类体现了各自独特的形象内容;在舞蹈艺术与个性之间,剧目的创作给了肢体语言更为丰富的诠释。风格回炉与个性开发真正在教学过程中具有对立统一的辨证关系,二者既相互制约,此消彼长,同时又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只有通过正确、恰当、适时、有计划、循序渐进的舞蹈教学,才能使风格和个性两方面有机互补的结合在一起,才会体现最终不断裂的风格与个性。  相似文献   

17.
蒙元硬译体是将蒙汉两种语言及语法夹杂到一起的特殊翻译体例,学术界通称为“元代白话”,或是“直译体”。但这些通称其实并不妥当,因为:该文体里的汉语显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白话,也不是元代白话语言的变体;该文体出现于元朝前,所以称为“元代白话”在时间上并不十分妥当;而且“硬译”与“直译”是不同的翻译方法,称为“直译体”是把“直译”与“硬译”混同了。笔者从以上三方面分析了该种文体的不同称谓及其不当之处,认为将该文体称之为“蒙元硬译体”更加确切。  相似文献   

18.
游牧化是蒙古民族的传统化,完善于13世纪初。随着生存环境和生业方式的变化,蒙古民族这一本土化在与他族的交往过程中不断地发生变迁。蒙元时期蒙古化进入了鼎盛时期,多元化的共生和蒙汉化的适应是其变化的主题;明清时期。蒙藏化的融合和满蒙化的综合,使蒙古化进入了低落和转型期;清末,外力的冲击和内力的涌动,揭开了蒙古化现代化的序幕,从而奠定了蒙古民族现代发展的格局。  相似文献   

19.
畲族舞蹈风格独特,形式丰富多采。畲族舞蹈的形成和发展主要受到畲族山歌,宗教习俗和劳动生活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唐诗与唐舞都是中国诗歌与中国舞蹈发展的高峰。由于舞蹈的非再现性的突出,舞只能从健与软即阳刚与阴柔的风格高度出发,对于通过舞蹈形态特征所表现的心理内容加以把握。唐代咏舞诗亦是从这一角度把握上述特征的。由于舞蹈与诗歌在表现方面的天然联系,两的联姻就相得益彰了。白描、比喻和效应是唐诗咏舞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