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爱国主义是经过千百年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对生于斯、长于斯的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崇高的道德规范,它在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基础上发展起来,成为推动祖国历史前进的一种巨大力量.它的基本内容是热爱祖国的人民,热爱祖国的山河,强烈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对祖国的事业无限忠诚,维护祖国的民族团结、国家统一、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在祖国处于危难时挺身而出为拯救祖国而进行殊死斗争.可见,爱国主义是民族的灵魂,感情的纽带,团结的基础,它能形成一个民族国家巨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成为推动一个民族历史发展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列宁说:“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的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这种感情集中地表现为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豪感,表现为人们为争取自己祖国的独立、富强而英勇献身的精神。我们中国是一个世界文明占国、有将近五千年悠久历史,在这条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形成了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正是爱国主义产生的伟大凝聚力和向心力,成为推动着祖国历史不断前进的巨大力量,才使我们的国家和民族能够经受种种艰难和困苦的考验。历史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教材。历史学科以它自身理论的科学性,史料的真实性和内容的客观性,通过…  相似文献   

3.
陈文 《中学文科》2009,(12):46-47
爱国主义是人们对自己祖国无限热爱的一种崇高思想感情,是中华民族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一个国家赖以生存、发展的“国魂”,也是全国人民对祖国产生向心力、凝聚力、创造力的源泉。中学历史教材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课程。历史教师必须把爱国主义教育始终贯穿在历史教学当中。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在提高自身素质的前提下应以教材为主要依据,紧扣教学内容,通过多种形式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相似文献   

4.
在《全日制中学化学教学大纲》中,有关思想政治教育方面提出了“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和爱国主义教育”.关于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的内容,已有文章论述。①本文着重谈谈如何结合有机化学的教学,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一、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迫切性爱国主义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是民族团结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列宁曾说过:“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②即对自己祖国的忠诚和热爱.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这种爱产生于对祖国悠久历史、壮丽河山、丰宫宝藏、灿烂文化的认识,并…  相似文献   

5.
爱国主义是千百年巩固起来的人民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浓厚的感情,它是民族的灵魂、感情的纽带和团结的基础,能形成一个民族、国家的巨大凝聚力和向心力,成为推动一个民族的历史发展的重要因素,甚至起着决定一个国家前途命运的作用.爱国主义教育是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八荣八耻"更是明确强调"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要改变部分学生认识上的贫乏、思想上的浅薄.作为教育者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6.
列宁说:“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固定下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 (《五讲四美手册》中国青年出版社·1983)爱国主义教育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是民族团结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是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7.
<正> 伟大革命导师列宁曾经说过:“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我们中华民族对自己的祖国有着深厚的感情,具有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几千年来,我国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从来就是推动祖国社会历史前进的一种巨大力量,它鼓舞和推动着各族人民不屈不挠地进行着革命斗争.“金瓯巳缺总须补,为国牺  相似文献   

8.
爱国主义,是一个永恒的主题,是人类社会一种崇高的精神,世界各国无不提倡和发扬这种爱国主义精神,为自己国家的繁荣和进步奠定精神支柱.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伟大的民族,爱国主义更是我们的优良传统和美德,千百年来形成了巨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号召着世世代代的炎黄子孙为振兴中华而努力奋斗.作为今天的大学生,就是要更好地继承和发扬这种爱国主义精神,把自己的一生献给祖国和人民.  相似文献   

9.
世界上任何民族都热爱自己的祖国,尊重自己的历史。“我国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从来就是推动祖国社会历史前进的一种巨大力量。……作为一种伟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它使中华民族能够经受无数自然的、社会的难以想象的困难和风险的考验,而一直  相似文献   

10.
马建新 《成才之路》2010,(33):65-65
爱国主义是千百年来固定下来的对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是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是一个民族的脊梁。历史学科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学科,历史教学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渠道。因此,历史教师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责无旁贷的。那么如何在中学历史教育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呢?  相似文献   

11.
列宁曾经指出:"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的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爱祖国就是人们对自己祖国的山河、人民、历史文化及民族优良传统的热爱.这种情感集中表现为对自己祖国的前途命运的关切、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以及甘为祖国的独立富强而英勇献身的精神.在历史教学工作中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提高学生维护祖国荣誉、民族尊严和世界和平的自觉性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正>爱国主义是指个人或集体对祖国的一种积极和支持的态度。爱国主义是千百年来固定下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浓厚的感情。爱国主义是人类逐渐形成的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是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爱国主义教育主题贯穿小学思想品德教材的始终,也渗透在小学思想品德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培养小学生爱国主义情感,对于培养二十一世纪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一代新人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思想品德课承担着学校的德育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13.
爱国主义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几千年来,我国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从来就是推动祖国社会历史前进的一种巨大力量。作为一种伟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它使中华民族能够经受住无数自然的、社会的难以想象的困难和风险的考验。当然,爱国主义又是一个历史的范畴。在我国历史发展的长河中,爱国主义的具体内容,是随着历史条件和历史阶段的变化而发展变化的。在鸦片战争以前的封建社会阶段,总的说来,爱国主义主要是同反对分裂、反对民族压迫、反对统治阶级内部昏庸腐败和封建专制的斗争相联系的。历史进入近代之后,爱国主义又增加了新的内容和特点。它主要表现为对外反对殖民主  相似文献   

14.
爱国主义是中国人民引以自豪的传统美德。她是在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一种伟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她是中华民族战胜各种困难,永远团结、充满生机的政治基础和思想基础。列宁说:“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这就告诉我们,无论哪个国家的人民,他们的爱国主义,都可以溯源到最古老的时代。中国人民的爱国主义产生于何时呢?学术界尚无定论。我认为,中国人民的爱国主义萌芽于母系氏族社会的初期(指地域观念和族体观念),形成了国家产生之后,随着历史的发展,爱国主义也不断发展变化。就其内容和特点来分析,可以分为四种形态,即奴隶制时代的爱国主义;封建制时代的爱国主义;资本主义时代的爱国主义以及社会主义时代的爱国主义。本文拟就中国古代爱国主义的形成作初步探索,就教于国内方家。  相似文献   

15.
列宁说:"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固定下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爱国主义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推动祖国历史前进的巨大动力。它对一个人的成长,对国家的发展都有着重要意义。因此,加强爱国主义  相似文献   

16.
梁启超曾说:“历史……是爱国主义的源泉。”什么是爱国主义?爱国主义是指人们对祖国的忠诚和热爱,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人民对自己的祖国,都有一种崇敬热爱的思想和感情,这种思想和感情常常产生一种崇高品德,它使人们为了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奋斗终生,为了捍卫祖国的独立尊严而献出自己最宝贵的生命。正因为历史具有这样强大威力,所以章太炎说:“史之有关于国本者至大……朝鲜  相似文献   

17.
马耀斌 《甘肃教育》2007,(12S):25-25
在语文教学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历史赋予广大语文教师的使命。列宁说过:“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深厚感情”。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表现这种浓厚感情的条件可渭得天独厚。爱国主义表现为人们对自己祖国的山河、资源、语言文字、民族文化和优良传统的热爱.表现为人们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这是一个历史的范畴,同时带着强烈的时代特征。  相似文献   

18.
爱国主义是“千百年来固定下来的对自己的祖国的一种最深的感情”,是自阶级、国家产生以来,在长期的人类社会实践中,特别是在各国人民反对本国反动派和外来侵略势力的斗争中产生、发展、巩固并发扬光大的。大凡一个民族国家能繁衍存在下来,都离不开爱国主义。爱国主义是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是民族团结和兴旺发达的前提。只要国家没有消亡,这种最深厚的感情就始终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激励各国人民去生活、去战斗。 我们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爱国主义光荣传统,这是每一个炎黄子孙都值得引以骄傲的。到了当代,随着爱国主义与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思想的日益紧密融合,我国人民的爱国情感逐渐升华到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高度,使得这一最深厚的感情更加广泛、持久、牢固了。“爱国主义的具体内容,看在什么样的历史条件下决定”。爱国主义是恒古的主题,又是一个发展变化的历史范畴,不同的历史时代和不同的社会制度,其内容和要求是不一样的。总结我国爱国主义的传统,这对于动员和团结一可以团结的力量,结成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同心同德地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现现阶段我国人民的共同理想而奋斗,有着十分深远的意义。 爱国主义具有无可非议性和永盛不衰性,是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无穷源泉  相似文献   

19.
“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①它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鼓舞人们建设祖国、保卫祖国、为国献身的一种强大的精神支柱。本文就中学历史教学中关于爱国主义教育谈两点看法。  相似文献   

20.
爱国主义是各国人民都具有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崇高的深厚的感情,是为祖国的独立和富强而献身的精神。爱国主义是一个历史范畴,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内容。不同的阶级有不同的理解。江泽民在《爱国主义和我国知识分子的使命》中说:“爱国主义,作为一种体现人民群众对自己祖国深厚的崇高的精神,是同促进历史发展密切联系在一起的。是同维护独立和人民利益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在我国历史发展的长河中,爱国主义的具体形式、范围、规模,都是随着历史条件和历史时期的变化而发展变化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