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农民工阶层的人权现状与保护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当代中国的社会转型过程中,社会分层越来越明显,而农民工已发展成为人数众多的一个特殊群体.但作为一个新的社会阶层,他们的权利现状不容乐观,大量侵犯农民工权益案件均呈现出阶层性歧视、低工资、工伤和职业病高发等共同特征,这表明农民工已经成为一个社会弱势阶层.为加强农民工人权保护,需要从农民工的阶层属性出发,突出农民工人权保护的阶层特征.从这个视角出发,在立法层面上,应通过法律的立改废活动,承认农民工的权利主体资格,对农民工阶层给予特殊的法律制度安排;在执法层面上,应强化政府责任,突出政府在保护弱势阶层中的特殊责任;在司法层面上,应建立针对性的司法保护渠道,给农民工阶层的权利保护以及时的救济;在社会组织方面,应发挥工会等社会组织对农民工阶层权利保护的社会责任,从而构建起一个完整的农民工阶层人权保护体系.  相似文献   

2.
市民社会是以社会团体为基本构成要素,独立于政府公域和市场经济私域之外的一个中间地带。构建和谐社会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目标,以法治、民主政治及其完善为基本条件。市民社会多元权利能够消解国家集权,遏制公权专断的倾向,促进法治的完善;社会团体成员具有平等的社会地位、享有平等的社会权利,为民主政治提供组织条件,建设市民社会能够促进和谐社会的实现。  相似文献   

3.
主体意识是在法治状态下公民对自身权利和地位的自觉意识。它是在商品经济阶段产生,并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民主政治建设的进程而不断扩充自身的内涵。由此形成的主体意识诸因素(公民、权利、责任、政治参与、法律等意识)反过来对法律建设产生特别的铺垫作用,是法治国家不可缺少的观念要素。  相似文献   

4.
诚信的缺失,会影响社会道德风尚的确立,扰乱市场经济秩序,影响我国的国际竞争力。社会呼唤诚信,诚信是立国之基。然而塑造诚信政府是建设诚信社会的关键。诚信政府意味着政府应该是法治政府、责任政府。诚信政府既是民主政治的必然要求,也是依法治国的必然要求;又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构建诚信政府要有良好的法律环境,必须依靠制度和法律予以保障。包括加强和完善制度建设;培养“契约文明”,努力建设法治政府;依法行政、严格执法;加强政府诚信立法、完善行政法治。  相似文献   

5.
当代世界法律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已成为一种潮流与趋势,一个国家要进行现代法治建设应根据本国国情将外来法与本土法结合起来,以本土法为基础对其进行分析、扬弃和改革。目前,我国在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过程中,应将传统法律文化作为我国实现法治的根基。引进、借鉴外国法律制度,不断总结完善我国的经验,特别是西方法的主体意识、权利本位和尊重人权等方面,正是我国法律文化应该充实和改革的方面。同时。在移植外国法律制度时还应注重其理念的研究,否则就不能深刻领会该制度的内涵,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我国法治建设的目标,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6.
形式法治和实质法治是法治理念的对立统一。一直以来形式法治是我国体育法治建设的主导。实现体育强国目标对体育法治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实现从形式法治向实质法治的超越。以人为本、和谐体育和体育可持续发展是体育强国目标的主要内容,它们所蕴涵的体育权利、公平、正义价值诉求具有重大法律意义。为了回应体育强国目标,体育法治建设应该在以下诸多方面做出努力:突出正义价值的首要位置;进一步完善体育法律体系;合理配置政府权力;加强体育法律文化培育和加快体育行业自治建设。  相似文献   

7.
资源消耗、环境污染问题日益引起各国的关注。为了抑制自然资源消耗、减轻环境负担,日本提出了建设循环型社会,并构建了完善的法律体系来保证循环型社会的形成。日本循环型社会法律体系对我国节约型社会的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在节约型社会的建设过程中,应完善法律体系,量化目标;明确政府、企业和公众的责任;加强环境教育,提高公众环保意识。  相似文献   

8.
法治是一种治国理念,是公民在法治思维意识下自主自觉的法律生活方式。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对法治社会建设具有价值支撑作用,是滋养法治理念的深厚沃土。以蒙古族生态文化为例,基于自由与平等、公平与正义、权利与义务价值观,探讨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法治理念教育价值,对于增强公民法治意识、提高法律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以社会个体通过自身能力控制社会资源的强弱以及社会主体获得经济利益的大小为标准,可以将社会个体分为强势阶层、中间阶层和弱势阶层三大类。我国宪法对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理解应定位于同一阶层的机会均等和不同阶层的实质平等;为使我国社会秩序达到持续、稳定、协调发展,应建立有限政府、完善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赋予公民以更广泛的权利,以确立和保持社会阶层的合理结构。  相似文献   

10.
法活的程度是一个国家社会进步和文明发展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从我国传统法律文化发展和解放后在公民法治意识的建设和树立方面分析,中国公民的法治意识受几千年封建法律文化的影响极深.这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今天公民能守法但不懂用法,能履行义务却不会行使权利,成为法律被动的、消极的遵守者和承受者,这必然影响到我国法治建设的进程,要消除这些影响,一方面必须要提高公民的文化素质,对公民进行必要的法律知识灌输;另一方面必须重新树立现代法治观念。  相似文献   

11.
一、主体意识是农民公民意识的前提公民主体意识的内涵就是对国家与公民之间关系的正确的认识,即公民作为与国家相对应的概念,无论是在法律上、制度上,还是在现实生活中的政治上,都应该具有被充分肯定的法律人格及尊严。主体意识是公民意识的基本形态,它是在法治的社会状态中公民对该社会的法律赋予自身的权利和地位的一种自觉的观念和认知水平,它是市场经济的根本原则和法治水平的表现和标志。公民的主体意识是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不可缺少的要素之一。农民公民主体意识包括自由意识、道德意识、公平意识、权利意识、诚信意识。农民公民具备主体意识,表现为农民公民能积极参与国家和社会的政治生活,主动参政议政.敢于行使法律赋予公民的各个权利:能独立自主的参与社会生活.参与竞争。用自己的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取得相应的合理的报酬,依法享受各种经济权利;敢于独立思考。积极参与社会的精神生活,崇尚科学,追求真理,勇于捍卫法律赋予公民进行文化活动和言论。二、权利和责任意识是农民公民意识的核心  相似文献   

12.
购买公共服务作为我国政府的一项基本职责,同时又是建设服务型政府和法治政府的一项重要环节。通过分层论证法从政策、监督和法律三个维度对购买公共服务中政府履责现状进行了分析,指出其主要存在政策冲突,政府依旧"掌舵";监督敷衍了事;责任追究制度不健全等问题。从"法治政府是责任政府"的视角提出政府要加快制定和完善《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法》及配套法规,坚持依法行政、依法监督,建立相应的责任追究制度,不仅有利于真正发挥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中的作用,还有利于深入推进我国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的建设。  相似文献   

13.
文章主要从三个方面论述了我国建设法治国家的历史任务。构建以权利本位为核心的法律文化 ,是实现法治的价值观念基础 ;完善以宪法为主导的市场经济法律体系 ,是实现法治的首要目标 ;培养以公正廉洁为本的高素质的公务员队伍 ,是实现法治的主体条件 ,也是实现法治的基本保证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高校法治进程的进一步向前推进,高校法治化目标在现阶段已初步确立并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高校法治文化是高校法治建设的核心和精神动力,它的培育对于加强高校法治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针对目前我国高校法治文化建设中存在的如法制体系不健全,高校人的法治观念和主体意识不强,法律思想、意识、情感、信仰在高校人中还没有真正树立起来等诸多问题,宜从加强高校法制体系建设、加强高校法治文化理论的研究及普及、加强高校法治文化理念的塑造等方面予以完善,以期更好的推动高校法治进程。  相似文献   

15.
行政知情权是法治政府的先决条件.行政知情权的法律保障在我国刚刚起步,民众对其期待很高.完善行政知情权制度对于推动政治体制改革,建设高效廉洁的法治政府及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文章通过探析中关两国行政知情权制度的异同,认为应从转变政府观念,提高公民参与意识,建立一系列配套法律法规来平衡行政知情权与国家利益、个人隐私之间的关系等方面完善我国行政知情权制度.  相似文献   

16.
建设科学发展先行区,法治建设也要先行先试.法治社会化进程中海西大有可为,建设新型的社会法治,走出法治社会化的创新之路,从而在区域发展中释放更大优势.推进法治社会化,要树立法治意识,培育法律人;要建立公民参与和协商的制度化机制,构筑和谐均衡的治理平台;要构建公民参与网络,完善法治社会化的组织体系;要建立多元化、多形式的责任体系,保障社会法治的严格实施.  相似文献   

17.
政治—行政二分法和官僚制理论是传统公共行政的主要理论基础,我们可以从政治责任、宪法(法律)责任和政府整体责任几个方面来理解传统公共行政框架下的责任模式。这种责任模式的缺陷表现在:政府作为整体对社会的回应性降低;对于行政组织中的行政领导者而言,只有政治责任,而无管理责任,对于行政人员来说,只对上级负责,而不对公众负责;行政人员自主性差,缺乏负责任的意识。我国现行的行政管理体制是以官僚制为其体现形式的,当前的行政责任体系存在如下问题:官本位的政治文化与“为人民服务”的责任定位的严重脱节;责任结构体系形式化、片面化;行政人员缺乏道德自主性和责任意识。  相似文献   

18.
<正>法治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青少年的价值取向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提出的高中阶段法治教育目标:"使学生较为全面地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基本框架、基本制度及法律常识,强化守法意识,增强法治观念,牢固树立有权利就有义务的观念,初步具备参与法治实践、正确维护自身权利的能力。"《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2017年新课标")指出:"我国公民的法治意识,就是尊法学法守法用法,自觉参加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它强调:"‘法治意识’体现当代中国公民依法行使权利、履行义务的必备品质,是‘公共参与’的必要前提,也是‘政治认同’和‘科学精神’的  相似文献   

19.
法律意识是人民对现行法律规定权利和义务的理解、遵守和执行,是我国国民教育体系和社会主义文明建设的基础.法制教育应从学生抓起,高校除了将法制教育纳入思想政治教材外,还需要通过有效的课堂教学让法制理念深入人心.但目前我国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对高中生法律意识的培养仍有不足之处.本文对法治意识的内涵和培养高中生法治意识的意义进行...  相似文献   

20.
法学教育是培养法律人才、建设法治社会的重要途径,直接关系到法治建设的进程。开放大学法学教育是法学教育体系中的有机组成部分,由于开放大学特殊的历史使命,开放大学的法学教育在重构人们法律认知的同时,肩负着宣传弘扬法治、树立法律信仰、培养公民法治意识和提高法律职业者法学素养的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